江苏省常州市七校八年级历史12月联考试题 北师大版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5335628 上传时间:2020-09-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0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常州市七校八年级历史12月联考试题 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江苏省常州市七校八年级历史12月联考试题 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江苏省常州市七校八年级历史12月联考试题 北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江苏省常州市七校八年级历史12月联考试题 北师大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常州市七校八年级历史12月联考试题 北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常州市七校八年级历史12月联考试题 北师大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常州市七校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12月联考八年级历史试卷学校 班级 姓名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8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答案1历史谱写着歌曲,歌声凝聚着历史。下列歌曲在中国20世纪20年代广为传唱的是A“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B“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C“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D“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2“打倒吴佩孚,联络孙传芳,不理张作霖”是国民革命军北伐初期的口号,它表明北伐战争的作战策略是A消灭吴佩孚就完成北伐任务 B北伐军的主要敌人是吴佩孚C集中兵力,各个歼灭 D北伐军力量弱小,只能讨伐吴佩孚一派军阀3南昌被誉为“军

2、旗升起的地方”,是因为在这里A诞生了中国共产党 B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C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D初步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4确定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的会议是A.中共七大 B.遵义会议 C.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国八大5暑假期间,常州某中学将组织“红色记忆”考察团,分赴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考察,其中前往南方井冈山方向考察的主题应为A.开天辟地,党的诞生 B.革命摇篮,星星之火C.延安精神,革命圣地 D.开国大典,欢庆胜利. 6九一八事变后,导致东北三省迅速沦陷的主要原因是 A.敌我力量对比悬殊 B.东北守军战斗力低下C.蒋介石采取的不抵抗政策 D.日军为侵华战争作了

3、长期准备7中国工农红军取下八角帽,摘下红五星,穿上国民革命军军服,开赴抗日前线应该在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之后 C.卢沟桥事变之后 D.中共七大之后8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第一次取得的战争,下列搭配正确的是A.九一八事变全国性抗日战争从此爆发 B.西安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C.台儿庄战役中国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 D.百团大战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9美国一位历史学家说:“共产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毛泽东这时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这位历史学家所说的“新的革命策略”是指A实现国共合作,进行北伐战争 B

4、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C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D实行全面抗战路线10陕北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中唱道:“一道道的那个山来哟一道道水,咱们红军到陕北”。歌词描述的是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胜利会晤的感人场景。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陕甘革命根据地)的A遵义 B瑞金 C吴起镇 D会宁11按因果关系排列下列史实中共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 西安事变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华,民族矛盾上升A B. C. D.12中共制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的主要依据是 A.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日矛盾发展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B.国民党内部分化加剧,

5、多数国民党将领要求与共产党合作C.国共矛盾仍然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D.国共两党的矛盾已经解决13下列关于中共七大的叙述,正确的是 是在抗战胜利后召开的会议。通过新党章,规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毛泽东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它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A B C D14日本投降后,重庆有一个灯谜,谜面是“日本无条件宣告投降的原因”,打一中国古代历史人物。当时谜底有两个:是屈原(原子弹);是苏(苏联)武。对此,正确的认识 应当是 A.以上两个谜底不正确 B.以上两个谜底正确,它准确反映中国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C.以上两个谜底没有反映出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作用D.以上两

6、个谜底没有反映出中华民族为抗战胜利所付出的巨大代价和所起的作用二、材料解析题(第15题7分,第16题8分,第17题7分)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材料一:解放前,东北地区曾流传着这样的民谣:“苦难十四年,日本和汉奸,压迫老百姓,有苦不敢言” 材料二:“沈阳日军行动,可作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一切对日交涉,听候中央处理可也.”-蒋介石(1)东北人民“苦难十四年”开始与结束的标志分别是什么?(2分)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东北人民“苦难十四年”开始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 (3)日本帝国主义曾疯狂侵略中国。写出你知道的“十四年”间日本侵略中国的其他历史事实

7、两件。(2分) (4)至今日本“右翼分子”仍然歪曲历史,美化其侵略战争。请对此谈谈你的看法。(2分)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 2005年4月26日至5月3日,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先生率团访问大陆,他在答谢胡锦涛辞中说:“诚如总书记刚才所讲,今天的聚会时国民党和共产党六十年来头一次,也是在两岸的情况之下和党见面交换意见高层次的一次,难能可贵。” (1)连战访问大陆的第一站是南京,拜谒了中山陵。请问:中山陵是为了纪念谁而修建的?(1分) (2)材料中“六十年”前国共两党最高层次的见面是指什么事件?当时国共双方领导人分别是谁?(3分) (3)在历史上国共两党曾经有过两次合作,请问:国共两党

8、第一次、第二次合作的开始和结束的标志分别是什么?(4分)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说:“我爱中国,我更爱东北,因为我的祖宗庐墓均在东北,如由余手失去东北,余心永远不安。但余实在不愿以他人的生命财产,作余个人的牺牲,且不愿以多年相随、屡共患难的部属的生命,博余一人民族英雄的头衔。”材料二:1933年张学良对人说:“只要有人能把日本帝国主义打出去,不论他是哪一阶层的人,我都愿意把我自己所有的力量给他,并且我愿意无条件的听命于他。”材料三:1934年1月,张学良说:“青年人何以无出路,还不是由于你的国家太弱了吗?整个国家的苦闷与无出路,是高于你个人问题的几千万倍只

9、有解决国家问题,才有个人的出路。” 请回答: (1)材料二和材料三都反映了张学良同一种思想,是什么?(1分) (2)材料一反映了张学良对东北问题的什么态度?你认为他这种思想存在的原因有哪些?(3分) (3)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你发现张学良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分) (4)张学良关于青年人的出路与国家前途的关系的意见对你有什么启发?(2分)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答案ACBBBCCDCCCABD二、材料解析题:15题:(1)1931年九一八事变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2分)(2) 九一八事变以后,蒋介石政府采取了不抵抗政策,致使东北三省迅速沦陷。

10、(1分)(3)1937年7月7日,发动了卢沟桥事变;1937年12月占领南京之后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2分)(4)努力学习,不忘国耻,立志成才,准备报效祖国;应该时刻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复活。(2分)16题:(1)孙中山(1分)(2)重庆谈判(1分) 蒋介石和毛泽东(2分) (3)1924年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1分) 1927年国民党反动派叛变革命,国共合作破裂(1分) 抗战期间,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共同抗日(1分) 随着抗日战争结束,国共关系再度破裂。(1分)17题:(1)爱国主义思想(1分)(2将东北的利益放在国家利益之上。(1分)原因:受到蒋介石不抵抗政策的影响;有保存东北军的实力的意图(2分)(3)由不抵抗到坚决抗日。(1分)(4)启发: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我们始终应该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言之有理即可)(2分)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