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③必修4.1《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教(学)案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45335517 上传时间:2020-09-1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③必修4.1《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教(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地理③必修4.1《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教(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地理③必修4.1《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教(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地理③必修4.1《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教(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地理③必修4.1《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教(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理③必修4.1《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教(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③必修4.1《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教(学)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教材分析东北地区概况:东北区位于东北亚区域的中心地带,东、北、西与朝鲜、俄罗斯、蒙古接壤,隔日本海和黄海与日本、国相望,南濒渤海,与华北地区连接。东北区平原辽阔,土地肥沃,并有富饶的森林和矿产资源,是我国十分重要的商品粮、大豆、木材生产基地和重工业基地。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初步了解,实现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综合考虑哪些因素。2. 通过阅读地形和气温、降水分布图,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利弊因素。3. 通过对比和分析,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并深入探讨东北地区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和商品粮基地建设的特色。4. 结合具体发展模式,分析东北不同区域农业

2、发展的方向。二、过程与方法学会分析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分析思路和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乡土情感和责任意识。 教学重、难点1. 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利弊因素。2. 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深入探讨东北地区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和商品粮基地建设的特色。3. 分析东北不同区域农业发展的方向。突破方法 图文材料的分析和归纳。教法与学法导航教法:情景设置法、 分组讨论法、读图分析法、点拨法、归纳总结法。学法:比较法、案例分析法、图示法。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有关挂图等、自制图表等。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完成预习任务。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大屏幕展示“北大荒”和“北大仓”播放“松花江上”。昔日北大荒,而如今却

3、变成了粮仓,昔日的荒地今日的粮仓,东北是如何实现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以点带面来探讨一下一个区域如何利用当地优势,因地制宜地发展、布局该区域农业的一般方法。新课教学一、发展区域农业的一般步骤1综合考虑自然、社会经济、区位、市场等各种因素确定区域农业的大方向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自然条件,适合发展不同的农业。同一区域的自然条件往往适合发展多种农业,所以还要根据区位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市场需求,发展本区域有生产优势的农业。2根据区域部差异,合理布局小区域农业 一个区域在确定农业发展方向的前提下,再根据区域部的地理分异特点,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结构,合理安排农业生产布局,使区域的农业发展

4、与区域特定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具有特色的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系统,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如: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东北地区该区自然地域完整,农业生态类型多样,生产部门齐全二、地理条件1围:、3省和自治区东部。2地位: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林业生产基地和畜牧业生产基地。3地理条件分析(1)气候条件农业生产中最难以改造的自然条件。气候条件制约着一个区域农业的生产品种、耕作制度和生产季节等。东北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雨热同季,热量和水分条件基本上可满足一年一熟作物的需求,但是农作物生长容易受到低温冷害的影响。思考1东北大米因质量优而广受市场

5、欢迎,这与气候条件有什么关系?点拨 东北地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作物生长期长,因此品质上乘,再加之气候寒冷,农作物病虫害少,几乎不需要施用农药,天然具有绿色大米优势。2东北地区农业生产季节性强的特点,为农村的综合发展提供了什么有利条件?点拨 有利于农忙季节时,集中人力物力投入农业生产;在农闲时,发展副业,增加农业收入,还可以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和水利建设等。3与我国主要农业地区相比,热量条件是东北地区的劣势,但是也可以认为热量条件是东北地区的优势。试分别举例说明。由此,你得到什么启示?点拨: 劣势主要表现为许多对热量要求较高的作物品种不能种植,仅能种植一些热量要求不高的如春小麦、甜菜、大豆等作物

6、,并且只能做到一年一熟;长冬无法放牧,还要解决好牲畜的防寒问题,但冬季长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故东北的土壤较肥沃;同时冬季的积雪在春季融化,缓解春旱现象,还可以改善土壤墒情。(2)地形、土壤条件地形条件往往影响区域农业生产的类型。一般来说,平原地区适宜发展种植业,而山地丘陵地区适宜发展林牧业。a西部高原地势平坦,降水较多,是优质草原牧场;b中部和东北部平原广阔,面积占全国平原总面积的13;c周围山地环绕,森林资源丰富,木材蓄积量占全国总量的31。土壤肥沃广泛分布黑土、黑钙土,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3)社会、经济条件工业特别是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如亚麻纺织、毛纺织、乳品加工等对原料的需求

7、,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东北地区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农产品、农业种植技术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为拉动本区发展外向型农业提供了重要机遇。人口密度小,人均耕地多。利于农业经营规模化,且利于绿色农业和大农业的发展。活动搜集相关资料,分析下列地区(任选一两个)发展特色农业的地理条件。珠江三角洲大力发展出口创汇农业点拨 珠江三角洲大力发展出口创汇农业的有利条件有:临近港、澳、台地区,港口、铁路和航空等交通发达,自然条件优越,农业生产技术水平高。南部(南疆)已建设成为我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点拨 南疆光照充足,土地资源广阔,山麓地带有高山冰雪融水可供灌溉,当地种植长绒棉历史悠久,市场

8、对长绒棉需求大。岛成为我国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基地点拨 岛地处热带,热量和降水条件可满足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市场尤其是国市场对橡胶等热带作物的需求量大。省附近重点发展花卉种植业农业布局特点点拨 四季如春,气候条件适宜发展多种花卉品种,等国市场对花卉的需求量大。三、农业布局特点三大农业生产区域东北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地域差异显著,农业生产的地域性突出。根据气候、地貌、植被和土壤等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教材P6263图4.4,图4.5)及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同,东北地区可划分为三大农业生产区域。思考阅读教材P6163图4.3. 图4.4和图4.5,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呈现

9、什么规律?点拨 从东南向西北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总趋势是逐渐递减的。但受丘陵、山地地形的影响,局部地区不符合上述趋势。2东北地区自然条件南北向地域分异的主导因素是什么?点拨 纬度3东北地区自然条件东西向地域分异的主导因素是什么?点拨 海陆位置和地形三大农业生产区域分布特点:耕作农业区林业和特产区畜牧业区分布平原地区: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辽河平原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主要粮(树、畜)种玉米、大豆、小麦、水稻等作物兴安落叶松、樟子松、红松、蒙古栎、白桦等重要的羊、牛、马牧畜生产基地特殊分布玉米分布非常普遍,由南向北种植比例逐渐减少。小麦和大豆种植比例由南向北逐渐

10、增多。水稻多种植在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以及东部山区的河谷盆地。随着育种和种植技术的进步,水稻种植已扩展到北纬50以北的沿岸大、小兴安岭是我国最大的林区(教材P63图4.6)。长白山区是我国主要的鹿茸、人参等珍贵药材产区。延边盛产苹果梨。辽东低山丘陵和半岛丘陵区是我国最大的柞蚕茧产区。辽南是重要的苹果产区呼伦贝尔市三河地区的三河牛和三河马,是闻名国的良种。松嫩平原西部是东北红牛的商品生产基地,有良好的半农半牧饲养条件。广大农区的舍饲养畜业发展较快,主要饲养猪、肉鸡、肉牛、奶牛等。牛奶及乳品业发展较快,并向专业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活动1归纳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的自然条件,并填写下表。点拨 东北地区

11、农业布局的自然条件农业生产类型布局的主要自然条件耕作业有利条件是平原广阔,黑土肥沃,水源充足,不利的是热量不足,只能满足对热量要求不高的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林 业有广大的湿润半湿润的山地丘陵,温度低,树木成材时间长,病虫害少畜牧业有一定面积的草原,但长达半年以上的低温天气,降水又少,草类枯干期长,不利于畜牧业的发展2. 根据水稻在东北地区的分布特点,讨论农业生产应怎样处理与自然条件的关系。水稻多种植在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以及东部山区的河谷盆地。由于育种和种植技术的进步,水稻种植已扩展到北纬50以北的沿岸。点拨 水稻种植多选择在地形平坦、水源充足的地区。由于培育耐低温的水稻品种,种植技术的

12、进步,缩短了水稻的生产期。3东北地区畜牧业分布较广,但是农区畜牧业在畜牧业总产值中仍占绝对优势。这与全国其他地区的情况相似。(1)农区发展畜牧业有哪些有利条件?点拨 农区发展畜牧业的有利条件有:克服天然草场夏季生长旺盛,冬季枯干,造成食物来源季节不均的问题。栏棚可使牲畜免受寒冻。养畜业与种植业结合,废物互用,充分利用资源。能防止环境污染。(2)结合以前学习的大牧场放牧业,为我国广大牧区畜牧业的发展提出你的建议。点拨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人工播种优质草种,改良牲畜。 将草场划片进行管理,执行轮流放牧的经营生产方式,但不宜种植粮食作物,即不宜耕作以避免造成草场沙化。增打机井,保证人畜饮水。课堂小

13、结通过以上分析,我们明确了发展区域农业的思路和方法,并分析了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的地理条件和农业布局特点。板书展示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第一课时一、发展区域农业的一般步骤1. 综合考虑自然、社会经济、区位、市场等各种因素确定区域农业的大方向2. 根据区域部差异,合理布局小区域农业二、地理条件1. 围2. 地位3. 地理条件分析(1)气候条件制约着一个区域农业的生产品种、耕作制度和生产季节等(2)地形、土壤条件往往影响区域农业生产的类型(3)社会、经济条件三、农业布局特点三大农业生产区域课堂作业读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mm),完成12题。1影响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因素

14、有( )农牧活动 距海远近 季风风向 纬度位置A B C D2甲地降水较丰富,与之相关的资源有( )草原 水能 石油 森林A B C D冻土分为季节冻土和多年冻土。冬天寒冷冻结,夏天全部融化的岩土称为季节冻土,包括季节冻结层和季节融化层,读图回答34题。季节冻结与融化深度随纬度和海拔的变化示意图。3根据图示,季节冻土的分布特点是( )A季节冻结层水平分布的围小 B随着纬度的升高,季节融化层厚度增加C季节冻结层多分布在极地附近 D随着海拔的升高,季节融化层厚度降低4我国东北地区季节冻土冻结和融化的规律是( )A季节冻结层每年6月开始产生B季节融化层每年6月开始产生C季节冻结层每年10月达到最大厚度D季节融化层每年10月达到最大厚度读下表关于东北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资料,结合有关知识完成56题。区域全国人均耕地面积(公顷)0.310.210.100.020.070.070.10单位面积谷物产量(千克/公顷)4.9165.8725.0877.0446.2076.1754.8855东北地区粮食单位面积产量较长江三角洲低的原因主要有( )水热条件组合较差 农业科技水平较低、传统经验丰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