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栟茶中学高三生物考前赢分30天 第07天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5335467 上传时间:2020-09-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5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栟茶中学高三生物考前赢分30天 第07天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江苏省栟茶中学高三生物考前赢分30天 第07天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江苏省栟茶中学高三生物考前赢分30天 第07天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江苏省栟茶中学高三生物考前赢分30天 第07天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江苏省栟茶中学高三生物考前赢分30天 第07天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栟茶中学高三生物考前赢分30天 第07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栟茶中学高三生物考前赢分30天 第07天(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年江苏栟茶中学高三生物考前赢分30天 第07天1、减数分裂过程 (1)精子形成:复制减数第一次分裂1个精原细胞 1个初级精母细胞 2个次级精母细胞变形减数第二次分裂4个精细胞 4个精子(2)卵细胞形成:减数第一次分裂复制1个卵原细胞 1个初级卵母细胞 1个次级卵母细胞和1个极体减数第二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1个次级卵母细胞 1个卵细胞和1个极体 1个极体 2个极体 (共3个极体以后退化) 2、减数分裂过程的主要特征:(1)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 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 (2)减数第二次分裂: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不变

2、。(3)概念同源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联会的两条染色体。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4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3、下图中的B、D分别为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DNA数目变化。 *上图中的A、C分别为有丝分裂过程的染色体和DNA的数量变化。4、图象判定: 5、受精作用:精子与卵细胞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1)过程:在受精作用进行时,通常是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紧接着,在卵细胞细胞膜外出现一层特殊的膜,以阻止其他精子再进入。精子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相融合,两者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这样,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

3、到体细胞中的数目,其中有一半的染色体来自精子,另一半来自卵细胞。受精卵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则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2)意义:对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来说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补差纠错以下为某植物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某些时期的示意图,正确的描述是(2008广东卷)A纺锤丝牵引着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B纺锤丝牵引着同源染色体向细胞两极移动C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 D减数第一次分裂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解题规范下图A表示某哺乳动物的一个器官中一些处于分裂状态的细胞图像,图B表示相关过程中细胞核内DNA含量变化曲线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

4、问题: (2008南京模拟题)(1)图A中、细胞分别对应图B中的_区段。(2)图A中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_,有8条染色单体的细胞是_,有2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是_。图B中_对应的区段,细胞中染色体数一定为两条。(3)图A中细胞经过分裂形成的子细胞名称是_。(4)若个细胞经过图B曲线所示过程,最多可产生_个子细胞;曲线中_对应的区段可能会发生基因重组;在 对应的区段中有可能发生基因突变。考前赢分第7天 爱练才会赢前日回顾1分裂期细胞的细胞质中含有一种促进染色质凝集为染色体的物质。将某种动物的分裂期细胞与G1期(DNA复制前期)细胞融合后,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来自G1期细胞的染色质可是复制 B融合细胞

5、DNA含量是G1期细胞的2倍C来自G1期细胞的染色质开始凝集 D融合后两细胞仍按各自的细胞周期运转 2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正常的细胞会随着分裂次数的增加而衰老B细胞分化是有关基因发生改变造成的C低温引起的细胞冻伤和死亡属于细胞坏死D受遗传机制决定的细胞程序性死亡属于细胞凋亡当天巩固1. 下图一是某高等动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体细胞中有2对4条染色体),三个细胞均来自同一个体,下图二是细胞分裂过程染色体组数目变化的数学模型,请据图同答: (1)丙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名称是 ,甲、乙、丙三个细胞中,处于减数分裂过程的是 ,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 ,细胞内染色单体数量最多的是 。(2)图二数学模型中,bc段形成的原因是 ,bc段可以表示图一中 细胞的染色体组数目变化,m所代表的数值是 。(3)请在图二中画出cf时间段细胞中DNA分子的相对数目变化曲线。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