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八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 三大改造》教案(1) 新人教版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5335210 上传时间:2020-09-1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9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八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 三大改造》教案(1)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吉林省八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 三大改造》教案(1)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吉林省八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 三大改造》教案(1)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八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 三大改造》教案(1) 新人教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5课 三大改造教案(1) 教学目标基础知识了 解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形式,三大改造的实质、意义和缺点掌 握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创造性政策能力训练过程方法阅读资料联系理解三大改造在当时推动了我国的社会发展,迅速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过渡,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归纳分析三大改造的原因和必要性情感态度价值观爱党情感在过渡时期中,我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唯物史观土改消灭了地主阶级,公私合营后的资产阶级也多已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中国几千年来的剥削历史已经基本结束教学重点 三大改造的形式教学难点 三大改造的实质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 “一五”计划完

2、成时,我国工农业生产之间有什么差别?(工业发展迅速,农业发展相对缓慢。)2.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差别?(工业的发展起点高,一开始就能采用先进的科技和设备,所以速度快;而农业还保留着各家“自扫门前雪”的小农生产方式,所以发展缓慢。)承上启下,教师讲授:农业生产可以为工业生产提供原料和生活物质保障,如何改造落后的小农经济,建立先进的社会主义农业经济就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成败的关键。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1、为什么要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一家一户经营的小农生产方式,制约了农业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2、采用什么方式进行改造?(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

3、,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农民入社时,把私人的土地、耕牛等主要生产资料集中到合作社里统一经营或使用,提高了效率和产量。)3、第21页两幅插图反映了什么样的历史现象?(农民看到合作化的优越性,踊跃参加合作社,全国掀起了农业合作化高潮。)(二)、公私合营1、“公私合营”中的“公”指什么?(国家)“私”指什么?(资本主义工商业中的资本家)2、怎样实行“公私合营”?(由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按当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实现了和平过渡。)3、根据21页“动脑筋”:三大改造对推动我国社会发展有什么作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使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到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1956年底,我国就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4、以今天的眼光来看,三大改造也有缺点。这些缺点是什么?(后期的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产生了一些后遗症。)课堂总结三大改造的完成,我国才真正地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然而社会主义的建设却在探索中曲折中缓慢地前进。信息反馈1、完成课本22页“练一练”:应选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2、布置学生完成填图册第8页第2题。板书设计一、 农业与手工业合作化二、 公私合营三、 三大改造完成的意义教学后记: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