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新田县第一中学高一地理《水循环》教学设计(3)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5334124 上传时间:2020-09-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1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新田县第一中学高一地理《水循环》教学设计(3)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湖南省新田县第一中学高一地理《水循环》教学设计(3)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湖南省新田县第一中学高一地理《水循环》教学设计(3)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湖南省新田县第一中学高一地理《水循环》教学设计(3)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湖南省新田县第一中学高一地理《水循环》教学设计(3)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南省新田县第一中学高一地理《水循环》教学设计(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新田县第一中学高一地理《水循环》教学设计(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理(必修湘教版)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一、基本说明教学内容水循环,洋流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设计内容第一课时水循环二、教学设计课标解读课程标准内容“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主要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本条课标旨在认识自然界的水循环运动及其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表达了三个要点:1、运用水循环示意图,强调学习过程和方法。旧教材一般将水循环按其发生的空间范围分为海陆间循环(又称大循环)、陆上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三种。“标准”并不要求对水循环作这样的划分或出现三种循环的概念,而是要求以海陆间循环为主,将三种循环的过程和环节综合在一幅示意图中,使学生综合把握水循环。2、

2、 教学重点应引导学生通过绘图方式加深理解认识水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与环节。3、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是本条“标准”要求的重点,而且“标准”对它的要求是“说明”,从程度上区别于对过程和环节的一般要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首先是维持着地球上各水体之间的动态平衡,使淡水资源不断更新。其次,水循环促进了自然界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由此对生态、气候、地貌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水循环地理意义的学习应注意形成一些基本认识,如水循环将水圈、岩石圈、大气圈和生物圈联系起来;水是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因子之一;水资源处在不断更新之中,但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等。本条标准虽把视野扩大到整个水圈,但着眼点还是在陆地。对于水循

3、环各个环节的联系,水资源及其更新,水循环对气候、地貌、生态的影响应予以关注。教学设计思路本教学设计针对第一课时设计了三个认知层次:第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通过视觉和听觉快速进入新课。第二“体验学习,合作交流,获取新知“;采用体验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和探究式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主动探究,使学生通过案例解读、自身的体验去感知规律的存在,教师利用导向性信息来引导学生解决一系列的问题。第三,学以致用,提高能力。通过拓展案例提高学生的动脑能力和举一反三的能力。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等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教学效果。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自然界水循环的

4、主要环节及其。2水循环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二)过程与方法1运用图解方法正确表示出水循环的全过程,绘制大洋环流模式简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加工地理信息的能力。2通过学习水循环,用简练的语言表述水循环的过程及意义,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水循环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际,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用科学的理念、发展的观点指导个人行为。 2 使学生增强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 3使学生树立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运动是物质的本质属性、是客观存在的观点。人类应认识物质的运动特性并做

5、到趋利避害。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洋流和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从而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教学重点1认识水循环的过程2水循环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教学难点水循环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教学方法1小组式讨论法;2多媒体教学法;3读图分析讨论法;4体验式教学法;5案例分析法;6自主学习法。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展示图片】展示几张黄河气势磅礴的图片,请学生描述所图片的情景。引入:唐代诗圣李白曾对黄河气势磅礴有过极致描绘:“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黄河之水天上来,天上之水何处来?(设计意图:创设情境,通过美丽的诗句和图片给学生以美的

6、享受,同时又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二、体验学习,合作交流,获取新知探究1:黄河之水天上来,天上之水何处来?【展示图片】海洋和陆地的示意图。请同学们思考绘出地球上水循环的示意图。“解释天上之水来自何处来”。【学生讨论和作图】请1位同学到黑板上绘图,其他同学在坐位上自己绘图。【学生讨论】同学们绘出的水循环示意图是否正确、完整?地球上的水循环有哪些主要环节?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绘图和读图,加强直观教学,使学生在绘图和读图的过程中从图上自主获取有关水循环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发展形象思维能力。)【放投影图】或教师画水循环示意图。【学生归纳】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 蒸发、植物蒸腾

7、和蒸发、水汽输送、 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等【质疑】“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句诗还存在什么不合理之处?为什么?如何更改?(对于再次质疑诗句,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了水循环,并且让学生改诗句,发挥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同时激发学习的热情。)三、联系实际、归纳知识【自主学习讨论】1读图P59页图240,想一想,驱动水循环的能量主要是什么?2大量砍伐树木会对当地水循环带来什么影响?3结合实例,说明人类活动主要对水循环的哪些环节产生影响。【教师点评】 在太阳能及地球重力的作用下,水在陆地、海洋和大气间通过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以固、液、气三态的转化形成了总量平衡的循环运动。 森林能涵养水源

8、、增加蒸发和下渗、减少地表径流、促进水的良性循环,被称为“绿色天然水库”。大量砍伐树木会破坏当地水的良性循环,使水资源减少或枯竭。 水循环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巨大,人类目前只能以增加或减少地表蒸发、人工降雨及跨流域调水等方式,去影响水循环的个别环节。探究2水循环这种规律在我们实际生活中有很大的应用价值。下面请同学们思考:我国许多地方修建水库,以及“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解决什么问题,有何作用?【教师归纳】修水库,主要是解决水资源年内分配不均(季节变化大)的问题。水库的作用是在河流的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从而调节河流水量的季节变化。“南水北调”工程,以及前些年搞的城市引水工程,如“引黄济青”、“引

9、滦入津”、“引黄入晋”等,均属跨流域调水工程,主要是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地区分布)不均的问题。(设计意图:通过这些问题,使得学生理解并掌握了流水作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并且通过拓展题的讨论,让学生更加全面地理解了人类活动与水循环之间的关系。将书本知识和实际生活密切联系。)探究3阅读教材P5960的正文内容,试概括出水循环的意义?【学生讨论】学生就近分组讨论,每组派代表发言。【教师归纳】一是维护了全球水量平衡(通过各个环节,把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有机地联系成为一个水循环系统,水在不断地运动、转化);二是使淡水资源不断更新(水循环使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水乃至与海洋水之间相互交换转化

10、,促使水资源形成不断更新的水循环系统);三是使地球各个圈层之间、海陆之间实现物质迁移与能量交换;四是水循环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并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教师提问】既然自然界中的水总处于动态平衡状态,那么我们人类是不是可以随心所欲地利用水资源呢?【学生讨论】播放讨论案例: 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 我国的华北地区,水资源不足对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例如,作为我国能源工业基地的山西省,十年九旱,煤多水少。人口密集、工业集中的太原、大同等城市,缺水更为严重,有些工矿企业由于缺水不能正常生产,甚至被迫停产。华北平原重要粮食产区之一的河北省,因为缺水,使粮食大幅度增产受到限制。首都北

11、京的缺水情况也日益严重。北京主要的供水源地密云水库、官厅水库的蓄水量均在减少;地下水的开采也越来越深。 我国水资源总量并不少,为什么北方地区却严重缺水呢? 1991年,环境保护部门对全国大江大河总河长的4万多千米河段进行了评价,发现大约44%的河流因受不同程度的污染,水质较差,严重影响了人民的生活和生产用水,加剧了水资源危机的程度。【学生集体讨论】归纳出结论:如果人类不合理利用水资源,不顾水循环和平衡的原理,就会造成水资源的枯竭。【教师点评】强调: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水资源是有限的,如果人类取用水量超过了水资源更新的数量,或者遭到了污染,就会造成了水资源的枯竭,因此,一定要保护水资源。一

12、是合理利用,即利用量不能超过水的更新数量;二是保护水质,免受污染,这样才能保证水资源的永续利用。用数据说明水资源是有限的:水资源通过水循环得以更新,因此水资源可以永续利用,但是人类目前真正有效利用的水资源是很少的。(设计意图:通过案例,让学生能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增强学生对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用科学的理念、发展的观点指导个人行为。)【课堂小结】【课堂练习】教学反思:如何把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通过亲身体验、自主交流、积极探究并分析归纳知识要点贯穿于教学过程中,是本节课教学设计的主线。通过实践,绝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学习和探究,联系身边的实际和所知所闻,加深对水循环的主要过程和主要环节,及水循环的地理意义的认识。”在教学中,一直提醒自己把自主权还给学生。采用各种方法来吸引学生眼球和开动脑筋,学生基础再差,还是尽量让他们自己得出结论,老师只做点拨,哪怕结论多不完善都予以鼓励性的评价,通过一点点的成就感提升学生自信心,老师只在最后补充完善。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突发情况预设不够,影响了课堂效果。教师可参与其中讨论,一能及时发现问题,二能组织好纪律,三能融洽师生情感。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