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诗句与偏僻子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45333904 上传时间:2020-09-1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书法诗句与偏僻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书法诗句与偏僻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书法诗句与偏僻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书法诗句与偏僻子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书法诗句与偏僻子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书法诗句与偏僻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书法诗句与偏僻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四时可爱唯春日 黑女、符标让、一事能狂便少年 人生即可超百载何妨一狂再少年 唐诗偏重的十个景象奇石诡松天然净 春江花月夜、 雪酒柳船山。涧草山花自然芳 春天、江水、鲜花、明月、夜晚 飞雪、美酒、柳枝、偏舟、远山风霜雪雨几度秋 继、旧、醉、声、岁、将、几摸爬滚打何所忧今朝相聚把酒欢峥嵘岁月忆风流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若不撇开终是苦各能捺住即成名鸟在笼中恨关羽不能飞人活世上要八戒更须悟空行书章法布局1、字间的笔画要连贯流畅。 行书中单字的间架结构是靠笔画组成的,行笔的流畅直接影响着“行气”和字的神韵。在实际练习中,尤感提按起伏和翻绞使转之难度,如果能畅快地在使转

2、中起伏,在起伏中变化,那么行笔流畅的问题就解决了。再者,笔画之间要相互映带,处理好上笔与下笔的照应,做到笔笔有交待,处处有呼应;或几笔萦连成一笔,或笔断意连;或符号代入,使笔锋、副毫和水墨融为一体,充满筋骨血肉之感,把单字写活,为“行气”的形成作好铺垫,奠定基础。 2、 字外的相互呼应。所谓字外相互呼应,是邻字之间要有顾盼关系,不能把每一个字都孤立起来,谁也不管谁。笔势要有从上至下连贯行走的态势,前后左右合理避让,有时是字与字之间的呼应,同样的字要有几种写法;有时是字意的呼应,即不同的字表达相近的意思;有时是笔画的呼应,就是上一字的收笔映带下一字的起笔,可以实连,也可以虚连;实连时可以两三个字

3、成为一体,虚连时则笔画断开,而意向呼应。一般主笔要用实笔,要实连;而映带要用游丝、飞白、细笔,这是虚连。这种上下左右的字外呼应,能使“行气”连贯,从而血脉流畅,浑然一体,生动活泼3、 字形收放得法。字形的收与放是行书的重要特征,它反映着“行气”的动势。作为单字而言,收要收的住,放要放得开。有的是收外放,有的则是放外收;有的是上放下收,有的则是上收下放;有的是左收右放,有的则是左放右收。如此种种,只有收放得法,才能使“行气”形成逆能紧、拓能开、擒能定、纵能安的艺术效果。 4、字径大小相济。 在一篇作品中,第一个字的大小决定其它字的大小,此乃首字领篇之要义。但在研究“行气”时,不能简单套用,切忌把

4、首字领篇误用为首字领行,否则,就会导致谋篇布局上重下轻、天小的弊病。在一行字中,每个字都要有大小之别,有的是呈 “大小大小”之形,有的是呈“大大小小”之形,有的可以一大几小,有的也可以一小几大。这种大与小的安排没有固定的模式,同样的一行字,可以有多种处理。但一般来说,笔画多的要大,笔画少的要小,要特别强调的可大,可弱化处理的则小,这样“行气”就有一种轻松明快起伏跳跃之感,充分展示律动的生命活力。5、字距疏密有度。 从章法上讲,行书要求竖有行而横无列。这就说明行书每行的字距是不相等的,各行字与字之间的距离错位形成壁折之势。这就是“行气”疏密的基本要求。行书的字距就不能像正书那样整齐的纵行横列,又

5、不能像草书那样过分夸。一般来说,字距小于行距,在同一行里,各字之间的距离基本相等,有时也可以适度拉开,但以不断气为宜。当然字距的疏密程度不能孤立地处理,更不能随心所欲,要与字形的状态和字径的大小乃至书法环境变化结合起来把握,以形成一种“行气”流的冲击感。 6、字势要欹正得当。 大凡“五体书”都有一个欹正的问题,而行书的“行气”对字势的欹正关系更有着特殊的要求。有的字左欹右正,有的左正右欹;有的上正下欹,有的上欹下正。有的字把欹正要求用方圆的形式加以处理,如圆外方,方外圆;上圆下方,上方下圆;左圆右方,左方右圆等取势都是适用行书的“行气”要求的。关键是要取势得当,该欹则欹,该正则正,该圆则圆,该

6、方则方,有时可能是某一笔画的欹正,有时可能是某一部分的欹正,有时也可能是某个字的欹正,这就需要书家的匠心独具,别出心裁。 7、 字轴贯通到底。由于欹正和错落的要求,弄不好,往往会使字轴偏离字行的中心线,这样就会破坏行气,使行列不分,章法混乱。不管字如何欹正错落,大小变化,其字的轴心都要始终保持在一条中心线上,力求上下贯通,体现一气呵成之感,这样的“行气”才会生动有力。 8、字的墨色要层次分明。 字的深浅是靠墨色的浓淡润燥来实现的:浓者燥之,淡者润之。调墨是形成墨色浓淡的基本条件。而用墨则是创造燥润艺术层次的重要手段,所以调好墨色只是满足了书法作品基本层面的要求,如何在这个层面上以燥取险或以润取

7、妍,创造艺术层次的立体视觉,这是对书家用墨技法的实际检验。要产生这种效果,必须在控墨上动脑筋。布局1、错落大小由于“放纵体势”,行书单字的高矮、宽窄、面积不尽相同,甚至悬殊很大。因此行书采用“纵有行,横无列”的章法。由于一行字的字数不固定,便容许写得很长;由于横向有一定的伸展余地,便容许写得很宽。这样,行书在字型结构方面便有了一个相对自由的创作空间。2、调整轻重“险中求平”是造型艺术美的一个重要因素,而要取得平衡,必须学会调整轻重。3、左右挥洒汉字有伸向左右的撇捺,他们向左右挥洒,不仅使字的神采得以展现,而且可以方便地进行行间的错落穿插,还能有效的调整轻重。因而“左右挥洒”成为行书布局的常用方

8、式。4、上下贯穿贯穿行气是行书布局谋篇的最重要的技巧。5、力求和谐“和谐”则是布局谋篇的整体要求。不论篇幅大小,字数多寡,都是一个统一体,和谐主要包括一下几点:笔触和谐统一、间白和谐统一、风格和谐统一、字体和谐统一。书法作业测试一下自己的书法基础知识能不能过关一、书体类1殷商时期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叫做( B )。A、龟甲文 B、甲骨文 C、兽甲文2殷周时期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 A )。因为这种文字在钟和鼎上出现最多,且乐器以钟为多,礼器以鼎为尊,故又称之为钟鼎文。A、金文 B、小篆 C、古文3始皇统一六国以前的所有文字统称为( A )。A、大篆 B、小篆 C、甲骨文4始皇令丞相斯在国大

9、篆的基础上结合六国文字统一为官体标准文字篆。后人把篆称为( B )。A、大篆 B、小篆 C、甲骨文5汉代最流行的书体是( C )A、小篆 B、大篆 C、隶书6下列哪项是汉隶的代表作品? ( A )A、迁碑 B、颜勤礼碑 C、兰亭序7( C )是隶书快写的结果,字与字之间多不相连。A、行书 B、今草 C、章草8( B )产生于章草的快写之中,打破了章草字字独立的形式,使上下字之间气势相连。A、行书 B、今草 C、章草9( C )是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一种书体。A、今草 B、隶书 C、行书10( C )是由宋徽宗佶在前人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其笔画瘦劲似铁,具有强烈的个人风格。A、鸟虫体 B、馆阁体

10、 C、瘦金体二、书家类11、钟繇是三国时期初的大书法家。他是文献记载中第一位以擅长正书而闻名于世的书法家。后世将他与王羲之并称为“钟王”,为书法的最高典。12芝是东汉末年著名的书法家,他变章草字字区分为一笔书,气脉通畅。传世作品有八月帖冠军帖等。与后世三国书法家钟繇并称“钟”。13索靖是西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书学芝,擅草书,尤精章草。其传世作品有月仪帖出师颂急就章等。其书法雄劲刚勇,历代书家都推崇索靖的章草。14卫铄是晋代的女书法家,世称“卫夫人”。她是王羲之少年时代的书法老师,传说笔阵图为其所写,是钟繇笔法向王羲之传承的重要桥梁。15王羲之是东晋著名的书法家。官至右军将军,后世称他为“王右军

11、 ”。少学卫夫人,后改从叔父王庚学习。20 岁后崇尚钟繇的正书、行书,草书效法芝,后博采众长,自成一家,被尊为 “书圣”,对后世影响极大。他的传世作品有,楷书:乐毅论黄庭经等。行书:兰亭序丧乱帖奉桔帖平安帖二帖等。草书:十七帖初月帖等。16王献之是王羲之的第七子,从小跟父亲学习书法,而且能自成新貌,成就卓然。后人把他和他父亲并称为“二王”。他的传世作品有楷书:洛神赋行书:廿九帖十二月帖等。行草:中秋帖鸭头丸等。17智永是王羲之的七世。为隋代僧人,俗称永禅师。擅长楷、行、草诸体。他曾居于永欣寺阁上,发誓“书不成不下此楼”,竟居楼 40 年,所书真草千字文八百余本,分送浙东诸寺,至今尚有墨迹流传世

12、间。智永是王氏书法的嫡系传人,他既能严守家法,全盘继承王羲之的形质,又能继往开来,下传虞世南等人,开唐代楷书新风。18初唐四家指 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19欧阳询是初唐的著名书法家。他博通经史,其楷书称为“欧体”。他的传世作品有楷书:九成宫醴泉铭化度寺碑虞恭公碑等。行书:梦奠帖翰帖等。20虞世南是初唐的著名书法家。他书学智永,得二王真髓,楷书代表作品孔子庙堂碑,行草书汝南公主墓志铭。21褚遂良是初唐的著名书法家。少学虞世南,后学王羲之。雁塔圣教序是他最晚的一件作品,达到了炉火纯青、登峰造极的境界。其余还有楷书:孟法师碑倪宽赞大字阴符经等。行书:枯树赋等。22过庭是唐朝著名草书家,有草书

13、作品书谱流传于世。书谱论述的容包括书法品评、学书方法、创作技巧等。其书法深得二王笔法。23旭是唐朝著名狂草书家,以草书最为著名,他往往醉后呼走狂啸,挥毫于壁,有“颠”之称。传世的大草有:肚痛帖冠军帖古诗四帖等。24颜真卿是唐代杰出的书法家。其楷书、行书成就极高,是继王羲之之后又一位划时代的书家。他的楷书世称“颜体”,影响深远。颜真卿的楷书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不同时期的作品风格各有特点。40 岁左右的作品为早期作品,如多宝塔碑。60 岁左右的作品为中期作品,如大唐中兴颂麻姑仙坛记。 70 岁左右的作品为晚期作品,如颜勤礼碑颜家庙碑。由于颜真卿的崛起,使唐楷形成了一种崭新的风貌,是书法史上继王羲

14、之之后的又一座里程碑。他的行书代表作品有祭侄文稿告伯父稿争座位稿,被称为“鲁公三稿” 。25怀素是唐朝的著名书法家。自幼出家为僧,生性狂放。其书受颜真卿指点。怀素书法以草书著称,与旭并称为“颠醉素”,他是继旭之后将狂草用笔技巧转化为具有自我特色的又一位唐朝书家。传世作品有小草:小草千字文论书帖等。大草:自叙帖苦笋帖食鱼帖等。26、柳公权是晚唐著名书法家,幼承家学,后受初唐四家及颜真卿影响,遂生新意,自成一家,以楷书名世,世称柳体。他的楷书与颜真卿有很大差别,有“颜筋柳骨” 之称。(“颜筋柳骨 ” 是对颜真卿和柳公权书法风格特征的一种评价,意思是颜真卿的书法肉丰骨少,以筋取胜,柳公权的书法骨多肉少,以骨取胜。)他的传世作品有楷书:玄秘塔碑神策军碑等。行书:蒙诏帖等。27著名的楷书四大家指的是:欧阳询、颜真卿、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