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梅一中高三历史最后一次综合测试试题新人教版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5331214 上传时间:2020-09-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黄梅一中高三历史最后一次综合测试试题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湖北省黄梅一中高三历史最后一次综合测试试题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湖北省黄梅一中高三历史最后一次综合测试试题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湖北省黄梅一中高三历史最后一次综合测试试题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湖北省黄梅一中高三历史最后一次综合测试试题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黄梅一中高三历史最后一次综合测试试题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黄梅一中高三历史最后一次综合测试试题新人教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届黄梅一中高三最后一次测验文综测试题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在试卷的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果需要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卷上无效。第卷(选择题 共140分)一、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24、春秋左传记载:“昔先王之命曰:王后无适,则择立长。年钧以德,德钧以卜。王不立爱,公卿

2、无私,古之制也。”这段材料说明( )A宗法制有效地维系了西周等级制度B长幼有序是宗法观念的核心 C传统政治中表现出一定的理性成分 D儒家伦理道德成为立君王的主要依据之一25、18世纪的英国,只有国王和议会才能够授予公司特许但是,19世纪中叶以后,国家对企业的设立逐渐摒弃特许主义,企业的设立已经相当自由,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不需要任何机关的审批或核准,企业就可以设立。这反映了( ) A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竞争加剧 B生产力发展推动生产组织形式演变 C工业革命推动经济思想变化 D科学技术进步改变了国家经济职能26、以下民国初年新旧婚礼情况对照表,从表中可以看出,新式婚姻较旧式婚姻进步性不包括( )

3、旧式婚姻情况新式婚姻情况1父母之命、煤妁之言2问名(互问庚帖卜之)3会亲(即订婚)4请期(男家备糕点、请柬、说明迎娶日期及各种注意事项)5纳采(男家备礼纳之女家,俗称“过大礼”“恭迎娶”)6.过妆(送嫁妆)7娶亲8回门1自由恋爱2订婚3婚礼:证婚人、介绍人、主婚人依次入席;证婚人宣读婚书;证婚人、介绍人与新人各盖印章,新郎、新娘交换饰物;行三鞠躬礼;来宾贺词,各种答谢。A观念上男女婚姻自主、平等 B礼仪上由繁琐到相对简单C逐步走向法制性和契约性 D政治因素对婚姻影响减弱27、“务实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不过,列宁仍然设法使国家控制了土地所有权,控制了他所称的制高点”。对上述言论最准确的

4、理解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了高度公有的管理,巩固了苏维埃政权B新经济政策在掌握经济命脉的基础上,对生产关系做了适度调整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现土地公有的同时,做出了一定程度的“让步”D新经济政策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化,从而巩固了苏维埃政权28、1960年,美国的罗伯特特里芬指出:“各国为了发展国际贸易,必须用美元作为结算与储备货币,这样就会导致流出美国的货币在海外不断沉淀,对美国来说就会发生长期贸易逆差;而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核心的前提是必须保持美元币值稳定与坚挺,这又要求美国必须是一个长期贸易顺差国。”下列各项中,对特里芬的话理解最准确的是( )A力争回归原来的金本位制B主张实行浮动汇率制度

5、C贸易逆差和贸易顺差是一对孪生兄弟D布雷顿森林体系有其内在的不稳定性和崩溃的必然性29、有学者指出,“资本主义的逻辑最终必然到达全球范围,它从16世纪在欧洲诞生到今天已经真正达到全球范围”,“整个世界都是在这个单一的我们称之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社会分工架构之内运作的”。这位学者实际上是强调( )A资本主义在全球化过程中的核心作用B经济全球化同科技革命紧密联系C各国政治经济体制日益融为一体D经济全球化以全球的市场经济为基础30、古代雅典曾经出现“无论贵贱、无论财富的多寡,在政治上,雅典公民一律平等的奴隶制社会中的最高民主阶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克利斯提尼改革使公民参政权空前扩大,“最高

6、民主阶段”到来 B在雅典“最高民主阶段”期间,各级官职向全体成年居民开放 C“最高民主阶段”时期,公民参政有一定的物质保证D在“最高民主阶段”,陪审法庭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构31、小威廉皮特是英国历史上最年轻的首相(任期17841801,18031806)。他就任首相后开创了一个先例:即内阁失去议会多数信任时,还可以解散议会,重新选举,直接诉诸选民的裁决。这一先例最能说明( )A首相是国家的权力中心 B内阁不再对议会负责C责任制内阁进一步发展 D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的作用大大加强32、美国历史学家J布鲁姆说:“1787年,全世界都说过,像美国这么大的一个国家,要建立共和制度是不可能的但是这里居然

7、兴起了一个新型共和国,一个虽然疆域和人口扩大十倍,但依旧对人民负责的政府,一个其人民不是作为互相对垒的公民,而是一个国家平等的公民联合起来的联邦。”对这段话的看法正确的是( ) A美国新政体的建立彻底实现了人人平等 B联邦制民主共和国是大国最为适合的政体 C美国的联邦制共和政体是一种重大的政治创造 D美国政体的优越性在于实现了对政府权利的制约33、1968年法国总统戴高乐公开批评越南战争是“一个伟大国家蹂躏一个小国”的“可憎”的战争,能够和这一情景联系起来的是( ) A美国霸权地位逐渐确立 B欧洲共同体的实力发展 C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强 D多极化格局的最终形成34、一位法国启蒙思想家指出:“主

8、权是不可分割的,不可转让的,而且它在本质上就存在于共同体的全体成员之中。”“正如主权是不能转让的,同理主权也是不能代表的;主权在本质上是由公意构成的,而意志又是绝对不可以代表的”该思想家主张( )A建立完善的代议制 B由人民直接行使主权 C为防止独裁应分权制衡 D个人意志即主权35、美国学者罗斯特里尔在毛泽东传中说:“他第一次把农民置于马克思主义革命计划的中心;他把帝国主义当做他所处时代的世界政治的关键,这甚至超过了列宁。这些就是他学说中的孪生支柱。”这表明毛泽东的学说( )A坚持了农民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 B全面超越了列宁主义的价值水准C全盘吸收了马列主义的思想主张 D准确把握了中国社会的特殊

9、性质第卷(非选择题共160分)40、(25分)民主政治是历史的必然趋势。20世纪的中国民主化进程艰难曲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08年月,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宪法大纲,其核心是确保君权。大纲共23条,其中维护皇帝大权的就有14条。有人认为这是欺骗中包含着让步,理由是:首先,清政府把实行君主立宪政体作为一种国策肯定下来;其次,尽管作了种种限制,清政府毕竟在条文中和形式上给了人民一些民主权利;第三,清政府通过改革官制,为资产阶级挤进统治机构打开了一条门缝。 中国近代史大家谈第522页材料二 作为亚洲第一个民主国家,新生的中华民国顺应世界潮流,仿照美国的政治制度,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成功地将

10、国会、选举、多党制、三权分立、言论自由以及共和精神一一引进中国人民的政治生活,并在其后十三年的实践中建立了完整的民主政治运作的基本规则。民初的议会政治虽然屡遭挫折但它开创的民主政治迄今为止仍是中国人民努力追求的目标。林炯如中华民国政治制度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1月版材料三 “法治”的本质不是“治民”,而是“民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治理国家、是民主权利的形式和保障;应当把法律看成是人民自己创造出来用来规范自己行为、保障自己权益的社会公约,是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工具,它具有至上的权威。 童光政二十世纪中国法制文明的演进(1)根据材料一,指出钦定宪法大纲的进步之处。结合相关史实分析为什么钦定宪

11、法大纲并没有起到维护清统治长久治安的作用。(12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华民国民主政治制度建立过程所体现出来的主要特点。(6分)(3)材料三中的“民治”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是怎样实现的?(7分)41、(15分)美国著名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对20世纪的欧洲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在某种意义上说,20世纪历史的进程意味着西方的衰落。伦敦、巴黎和柏林不再左右世界的新闻。它们也不再控制世界上的帝国。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传统的欧洲体系的崩溃已成为不可改变的事实 欧洲除了在进入一个衰落的时期外,还在进入一个成功的时期:它的

12、思想、技术和制度正比以往任何时候更迅速地传遍全球。从根本上说,这意味着欧洲三大革命工业、科学和政治革命的传播。在战后的年代里,越来越多的民众积极地、自觉地卷入了西方化的进程。 当今时代的希望和危险远远超过世界历史上的任何时代。人类还从未看到展现在他们面前如此灿烂夺目的前景,但人类同样也从未见识过潜伏在这种景象后面的蘑菇云。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中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300字左右)44、(15分)材料一 战争为人类之恶性近百年来白种之物质进化,实超前古,而其心性进化尚未离乎野蛮,故战争之祸于今尤烈。孙中山材料二 斯

13、大林格勒之战,英美报纸比之为凡尔登战役,“红色凡尔登”之名已传遍于世界。这个比拟并不适当。今天的斯大林格勒之战,比起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凡尔登来,有性质的不同。这一战,不但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甚至也不是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而且是整个人类历史的转折点。毛泽东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如何评价材料一中孙中山关于第一次世界的观点?(5分)(2)如何理解材料二中两次战役性质的不同?(4分)为什么说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6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2435CCDBDACCCBBD二、非选择题40、(25分)(1)进步之处:君主立宪政体作为一种国

14、策肯定下来;给人民一些民主权利;为资产阶级进入统治机构创造一定的条件。(6分)原因: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阶级矛盾尖锐;钦定宪法大纲中仍要维护君主专制,成为骗局,丧尽民心;孙中山领导革命党人的不懈努力和发动革命。(6分)(2)中国:借鉴性,较全面地借鉴了美国政治制度和西方政治理论;(2分)进展快速,不到一年就建立起来;(2分)曲折性和持久性,屡遭挫折,人民不断努力追求。(2分)(3)实现:通过共同纲领,实行人民民主专政;(2分)召开一届全国人大,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分)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三大政治制度。(3分)41、(12分)观 点分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