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时代世界现代化进程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5331147 上传时间:2020-09-19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2.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冷战时代世界现代化进程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冷战时代世界现代化进程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冷战时代世界现代化进程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冷战时代世界现代化进程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冷战时代世界现代化进程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冷战时代世界现代化进程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冷战时代世界现代化进程课件(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7讲,冷战时代世界现代化进程,一、当代科技发展及其社会 意义,第二次科学革命的后果,核能 电子计算机 空间技术,三大新发明的社会经济后果:,产业结构:第一产业(农林牧副渔)和第二产业(采矿、制造、建筑)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服务业、商业、交通运输及文化教育等等)比重急剧上升 世界经济结构:发达国家注重发展“朝阳工业”,“夕阳工业”转到发展中国家 企业组织结构:出现大型化和小型化两种发展趋势 社会阶级结构:新中产阶级兴起,虽无生产资料但收入可观,在发达国家约占人口5060(1990年代),三大新发明的社会经济后果(续):,城市化迅速发展 人的现代化受到关注,“终身教育”日益成为共识 电脑网络发

2、展推动了政治民主化的深入:美国1970年代“创议民主制”兴起,补充了代议民主制的不足 但三大发明也产生了一些负面效果: 军事上发展中国家面临“不对称战争”的威胁 国际贫富分化加剧 环境污染、全球变暖,二、联合国:保障世界和平 的初步努力,二战把”战争与和平“的问题以空前严峻的方式再次提到全人类面前 1945年4月联合国大会在旧金山召开,10月24日联合国宪章正式生效 联合国基本宗旨:推动国际维和与合作。国际社会的集中体现,Trygve Lie 18961968,Dag Hammarskjld 19051961,三、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二战中人们开始认识到民主化问题还有一个国际关系的层面 这首先

3、是东方民族反帝反殖斗争的成果,其次是殖民列强都受到严重削弱 殖民列强内部涌起反帝反殖的声浪,表明中心国家发生了觉醒,中心和边缘的民主力量融合到了一起,第四次世界民主革命浪潮也就开始了,第四次世界民主革命浪潮开始,二战一结束,亚洲就发生了殖民地革命风暴,十年后基本上摆脱了西方殖民统治 非洲非殖民化进程起步较晚,但也在战后第二个十年中基本完成,产生了30多个独立国家 1955年4月1824日 在印尼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是非殖民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尼赫鲁,苏加诺,纳塞尔,恩克鲁玛,亚非会议的意义与万隆精神,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第三世界”作为一支新兴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意义与法

4、国革命中第三等级登上法国政治舞台相仿 万隆精神就是广大东方民族团结起来为维护民族独立、保卫世界和平、反帝反殖而斗争 会议提出变革不平等的世界经济秩序、加强国际经济合作等主张,尤具深远历史意义 会议推动亚非民族独立运动迅速走向高潮,不结盟运动,万隆精神就有不结盟的意思 不结盟运动发起者是前南斯拉夫领导人铁托 1961年9月贝尔格莱德第一次不结盟国家会议,号召彻底废除殖民主义、和平共处 不结盟运动是万隆精神的发扬光大 不结盟运动极具生命力,1995年113成员国,成为仅次于联合国的大型国际论坛,四、西方国家民主改革的新 成就,1、戴高乐法国,大革命以来法国一直难以制定出一部像样的宪法,宪政建设困难

5、重重 二战后的第四共和基本上是混乱动荡的第三共和的延续,1、戴高乐法国(续1),戴高乐:法国文明是优秀的民主文明 他为法国制定了一部最成功的宪法,克服了多党制对政治稳定的破坏作用 ”半总统制“政治体制 两轮投票制实现了多党体系的两极化,1、戴高乐法国(续2),戴高乐审慎而果敢地解决了阿尔及利亚问题,从而彻底告别了殖民主义,基本上克服了法国民主的片面性 戴高乐还在西方阵营内部高举反霸旗帜,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严重干扰了美国的霸权图谋 10年后法国发展成真正现代化的工业国家,2、阿登纳德国,老资格政治家,魏玛时代科隆市长 虔诚的天主教徒,反民族主义者,受希特勒迫害 1946年任基督教民主联盟主

6、席 主张新德国应发挥个人才智,基督教道德观应成为社会基础,2、阿登纳德国(续),贯彻西方自由市场理论,吸收英国工会经验教训,实现了德国经济高速增长 在经济繁荣基础上落实政敌社会民主党的主张,重建社会保障体系,西德阶级斗争由此消亡,1959年起德国社会民主党放弃马克思主义,3、德加斯佩利意大利,也是老资格政治家,信奉天主教平民主义,反对民族主义狂热 坚信人的天赋权利不容国家践踏,痛恨法西斯 战后组阁,领导意大利基督教民主党实现了政治稳定,使意大利真正融入了现代文明,4、英国,二战尚未结束,工党艾德礼即取代保守党丘吉尔领导英国 工党奉行民主社会主义,且有反殖民主义倾向 大行国有化改革和社会福利改革

7、。1945年首先将英格兰银行国有化,继而51工业实现国有化(1979年保守党上台后有反复) 以英联邦自治领形式实现了印度、马来亚、锡兰的独立 1997年布莱尔政府推行 “第三条道路” ,进一步深化民主,但有新帝国主义不良倾向,Winston Churchill,Clement Attlee,5、其他西欧国家,北欧国家 瑞士 伊比利亚国家 希腊,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国家,30年代后半期直到70年代末,高举社会民主党差不多一直主导这里的政局,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瑞典模式”,汉森(192546年社民党主席)认为社会主义旨在福利。他希望通过普遍的福利来克服资本主义制度的缺陷,手段是运用国家力量实现国民

8、收入的再分配。 1932年汉森做了瑞典首相,遂落实这一理念。瑞典收入累进税最高达88%,目前 GDP的71%来自税收。 笃信社会主义的帕尔梅(196986年社民党主席),在笃信自由主义的基辛格眼中意义非凡:我感到,我不听听帕尔梅脑子里是怎么想的,我的想法就不会全面、完整。归根结底,尽管有争吵,帕尔梅的激情对西方价值是最为有利的。,Per Albin Hansson,Olof Palme,Henry Kisinger,瑞士联邦,传统的民主国度 1848年即实现了男子普选权 盛行公民投票制度 善于妥协:资产阶级和社会主义者(社民党)联合经营的国家 1980年代国民收入超过北欧和北美水平,伊比利亚国

9、家,葡西两国长期维持一种带法西斯性质的独裁政权,但均在二战期间保持中立,没有受到反法西斯战争冲击,A. Salazar,F. Franco,Revolution of Carnations葡萄牙四二五康乃馨革命,M. Soares,M. Caetano,西班牙,1975年11月佛朗哥去世,西班牙民主化进程开始,1982年完成 冈萨雷斯及其民主中心同盟是西班牙民主化进程的领导核心 1978年宪法规定西班牙为“实行法治的社会民主国家”,以“议会君主制”为政府组织形式 冈萨雷斯奉行的主要是戴高乐主义,Adolfo Surez Gonzlez,Juan Carlos,Franco,希腊,1952年帕帕

10、戈斯选举获胜并执政,学习戴高乐主义凡11年,启动政治民主化进程 1967年出现军事独裁,但戴高乐主义路线基本没变 1974年7月军政府垮台,新民主党11月选举上台 1975年新宪法确立共和制政体 1950-80经济比西欧成功,美国,战后初期(杜鲁门政府)情况很糟,兴起反动的麦卡锡主义 50年代艾森豪威尔政府在社会福利政策方面有较大突破 60年代肯尼迪、约翰逊政府大力改进社会福利和民权,推进种族平等,兴起关怀弱势群体的 “政治正确”(PC)思潮 但今日美国贫富分化、种族分裂等问题仍然严重,医疗保险、教育民主化仍落后于西欧甚远 对外政策方面更是问题多多,J. McCarthy,Dwight Eis

11、enhower,Martin Luther King,日本,战后日本在美国占领当局推动下迅速融入现代文明 1947年日本国宪法,除实行君主立宪制之外,其他部分美国味甚浓 1951年美国结束对日占领,但仍在日本驻军;1952年日本掀起民族独立运动,但成效有限 吉田茂内阁在恢复和发展日本经济方面功勋卓著。1958年实现经济腾飞,Douglas MacArthur,吉田茂,五、东方国家民主革命与改革 的新成就,苏联及其他共产党国家,斯大林极权主义与法西斯极权主义的区别:“阶级灭绝”和“种族灭绝”的对立,其实是启蒙主义与反启蒙主义的对立 苏联阵营的分裂原是民主化潜流涌动的结果 毛泽东中国其实比苏联还“

12、左”倾僵化,但其反帝反修对于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仍有相当的积极意义,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民主化进程,总特征:道路曲折,前途光明 威权主义(authoritarianism):在民主的外壳下,以威权的手段取得政权、治理国家的一种形式。这种形式有某些民主的成分,又有某些集权专制的成分 拉美和亚洲:军人政府vs文官政府 非洲和东欧:一党制vs多党制 非洲民主化艰巨性的原因,六、东方国家的工业化进程,1、东亚发展模式,经济上先实行内向型 “进口替代”,发展民族工业,继而转向外向型“出口替代”,用扩大出口带动经济增长 政治上实行威权主义(一种有所弱化的东方专制主义) 文化上实行儒家文化精华与现代文明某些要素的

13、融合,1、东亚发展模式(续),一度成效非凡,创造了东亚奇迹(“四小龙”) 存在严重弊端(过于依赖出口和外资,而且容易产生腐败),故未能经受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打击 1999年起出现复苏,2002年后开始稳步回升 现正在摸索新的改革路径,2、中东,海湾国家:以石油出口带动国民经济发展 除人口多、爱折腾的两伊外,都欣欣向荣 以色列发达的秘密:美国财政支持;军火生意好;偏重不易受战争影响的外向型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业,3、非洲,1980年代末以前,存在三种模式:西式自由经济、非洲社会主义(有四大流派)、有计划的自由经济(非社非资、中间道路) 开始时经济发展很好,70年代中期出现停滞和下滑,低迷持续至90年代中期 80年代初起中间道路走红,非洲社会主义到80年代后期基本上被抛弃 1994年开始持续增长,1999年14国脱贫 但总体水平低下,约45非洲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4、拉美,1950- 80年代均实行进口替代工业化模式(高关税贸易保护、强化国家干预、大力引进外国资本和技术、建立区域一体化组织),巴西、墨西哥、阿根廷、委内瑞拉等发展迅猛 80年代也陷入停顿,后实行新自由主义改革(国有企业私有化、开放国内市场、贸易自由化),进口替代转为出口替代,经济大幅回升 但也造成失业剧增、贫富分化、民族企业受困等问题,90年代中期出现普遍经济危机和政治动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