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政治高考重难点专练19唯物论(原卷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145331118 上传时间:2020-09-1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6.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届政治高考重难点专练19唯物论(原卷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1届政治高考重难点专练19唯物论(原卷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1届政治高考重难点专练19唯物论(原卷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1届政治高考重难点专练19唯物论(原卷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1届政治高考重难点专练19唯物论(原卷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届政治高考重难点专练19唯物论(原卷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届政治高考重难点专练19唯物论(原卷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难点19 唯物论【命题规律】纵观近几年的高考真题:从考点角度看,意识的作用、规律的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是超高频考点;物质统一性原理,运动、静止是冷考点。从题型角度看,选择题常正面考查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规律的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一切从实际出发等知识,也常以误区的形式考查意识活动的特点、意识的反作用等。主观题常考查规律的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一切从实际出发等。从命题背景材料看,平时要提高运用哲学思维解读热点、漫画、古文、经典材料的意识和能力。【备考策略】1要全面掌握世界的物质性。2要准确把握物质的概念。3注意准确理解自然界的物质性、人类社会的物质性。4要全面

2、理解运动和物质的关系。5明确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注意:(1)运动的原因在于物质自身,在于物质内部的矛盾。运动是物质自身所固有的,而非外部力量所强加。(2)“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而非“唯一属性”,此外物质还有可知性、永恒性、无限性等属性,在物质所具有的一切属性中,“运动”这一属性是其他属性存在的前提和基础。6明确意识也在运动,但意识的运动是物质运动的反映。7准确理解静止的两方面的含义。注意:(1)事物的相对静止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基础。(2)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要求路线、方针、政策、制度等既要相对稳定,不能朝令夕改、让人无所适从,又要因时而变、与时俱进、修改完

3、善,使之符合变化发展的实际。8全面理解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关系。9正确理解意识的起源和生理基础、意识的内容与形式、意识能动性的特点和意识能动性的表现。尤其注意:(1)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是意识反作用的体现,也是意识能动作用最突出的表现。(2)精神的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的力量,但必须通过实践。(3)意识的能动作用是第二位的,受物质决定作用的制约。10全面掌握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11掌握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12全面理解掌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高考预测】 考向1 世界的物质性。2020年高考可能会继续以现实生活中的事例为背景,以选择题或非选择题的形式,联系自然界的物质性、物质的

4、概念、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等进行综合考查考向2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2020年高考可能会以以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名人名言、漫画为背景素材,设置选择题考查运动和物质的关系。 考向3 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2020年高考可能会结合古今名人名言及生活中的事例以选择题形式考查,考生在备考时要特别关注有关国家政策调整的事例,题目可能从“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量变与质变”“矛盾的特殊性”等角度综合考查。 考点4 意识的起源和生理基础。2020年高考可能会以漫画、现实事例、科学发现等为载体来考查,题型有体现类,启示类、说明类等类型。考向5 意识的内容与形式的。2020年高考可能会以新的国家政策、发明物、智能机

5、器人等为载体来考查;以选择题形式考查意识的内容和形式时,通常与意识的能动作用等知识一同考查,需要对意识的内容、形式及意识的主动创造性、自觉选择性、目的性等能动性作出判断,分析题目涉及哪一个知识点。考向6 意识能动性。2020年高考可能会以一些名言、古诗文、现实事例等,考查意识的目的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三个特点的区别;或设置一些反面的考查角度,如人的主观随意性等。考向7 意识能动性的表现。2020年高考可能会以一些漫画、科学发现或发明的事例等,考查对意识能动性的表现的两个方面的理解应用;或者以材料体现什么哲理、蕴含什么启示等形式考查“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或“意识对

6、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考向8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2020年高考可能会以漫画、名言警句、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科学发现等事例为背景,设置选择题或非选择题来考查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考向9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2020年高考可能会以名言警句、爱画、现实中人类处理与自然关系的事例等素材,以选择题或非选择题形式考查。考向10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2020年高考可能会以党和国家制定的大政方针、新的成功经验、采取某方法或措施等为依托或把这一考点与辩证唯物论其他知识或者与其他哲学原理一起综合考查。【限时检测】(建议用时:30分钟)1(2019江苏政治)两条小鱼遇到一条大鱼,大鱼

7、打招呼道:早上好,孩子们,这水怎么样?两条小鱼继续游了一会儿,终于,其中一条忍不住问另一条:什么是水?不少人就像故事中的小鱼一样,生活在社会的“水”中太长时间,已不知道“水”是什么。从哲学角度看这是因为A认识具有无限性B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C认识具有反复性D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2(2019江苏政治)近几年,徒步、登山和骑行等体育旅游项目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这些项目既充满活力又新鲜刺激,既放松精神又锻炼身体,但并不是人人都适合的。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对参与者而言最重要的是A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突破体能局限B坚持从实际出发,理性评估自身状况C认识潜在的优势,抓住时机赢得胜利D劳逸结合,做到运动

8、与休息相互协调3(2018天津政治)天津市蓟州区的郭家沟,东临梨木台、西邻九山顶,以前主要靠种庄稼,村民收入不高。后来,随着乡村旅游的升温,当地依托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开展旅游精品村建设,请专家对村子进行规划,提升改造农家乐,吸引来大量游客,实现了村民增收致富。郭家沟的成功转型表明A专家正在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B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C一个地方的自然条件对经济发展起决定作用D科学发展要从实际出发,发挥自身优势顺应市场需求4(2019临海市白云高级中学高三月考)为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我们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9、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有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 生态环境的变化发展有它固有的规律认识自然规律是改造自然规律的前提 按规律办事才能实现人类的价值追求ABCD5(2019黑龙江牡丹江一中高三月考)新时代的家风建设,要在充分了解家文化的变与不变中实现新发展。要在家文化的变中引导,肯定良好的变化,摈弃落后的家庭教育理念。同时,要在家文化的不变中寻求创新,积极传承。这表明A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B事物是相对运动和绝对静止的统一C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D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6(2019安徽淮北一中高三月考)把奶油、糖、水、香精之类

10、的东西混在一起,经过一番搅拌冷冻操作,做出的东西叫做冰激凌。如果在冰激凌里加点颜色,堆出一些形状,再弄点风花雪月的图案,就超越了冰激凌,叫做“情调”或者“文化”。冰激凌几块钱一桶,“情调”则要几十块钱一勺。由此可见主观心理影响着人们的消费行为 客观事物的属性可以由人的情绪决定意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映像 有的事物既可以是客观的又可以是主观的ABCD7(2020黑龙江佳木斯一中高三月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全

11、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这一论断蕴含的哲理有坚持客观与主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坚持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坚持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把握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ABCD8(2019平罗中学高三月考)2019年4月18日13时01分,台湾花莲县海域发生67级地震。有关专家指出:“地球一直处于震动状态,震动是地球的常态。”这告诉我们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运动是宇宙间的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运动是物质唯一特性和存在方式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不存在。ABCD9(2019新疆高考模拟)2019年1月2日,告台湾同胞书发

12、表40周年纪念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纪念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指出,回顾历史,是为了启迪今天、昭示明天。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这是70载两岸关系发展历程的历史定论,也是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从哲学角度看,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社会发展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对社会规律的自觉性制约规律作用的结果认识和利用规律需要人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社会发展是目的性支配下的主观与客观的统一ABCD10(2019重庆八中高三月考)如果预警时间为3秒,可使伤亡率减少14%;如果预警时间为10秒和60秒,可使人员伤亡减少39%和95%。

13、在2019年6月17日22点55分发生的四川宜宾长宁县60级地震中,地震预警网提前10秒向宜宾预警,提前61秒向成都预警,为震区群众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我国地质地貌复杂,气候类型多样,自然灾害频发。因此,科学防灾减灾对经济社会发展极为重要。从中我们可以得出的合理结论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防止灾害的发生地理环境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地理气候变化虽然复杂但一定有内在规律突破地质地貌的复杂条件是科学防灾减灾的关键ABCD11(2019山东省邹城市第一中学高三月考)2019年五一长假,广西共接待游客150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126亿元,这进一步增强了我们“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我们

14、之所以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基本方略的哲学依据是自然界的形成和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的需要和意志规定了自然界存在和发展方向尊重自然规律是人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人的正确理念是自然规律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ABCD12(2019黑龙江哈师大附中高三期中)中医将人体对客观事物的不同情络分为喜、怒、忧、思、悲、恐、惊,称其为“七情”。在一般情况下,“七情”属于人的正常精神活动,但突然受到剧烈的精神刺激,或情结活动过久,超过了人的身体所能调节的范围,引起阴阳失调、气血不活、脏肺功能紊乱,便可导致疾病的发生。从哲学上看“七情”产生于人们的情绪变化情结决定“七情”是否是致病因素“正常精神活动”在一定

15、条件下可转化为“致病因素”要充分发挥意识的调节作用,合理调节自己的“七情”A B C D13(2019山东高考模拟)善于运用“底线思维”,是我们党从历史兴替中得出的一条重要经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告诫全党要树立“底线思维”,多次强调“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这样才能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下列选项与“底线思维”所反映的哲理相一致的有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朱子家训)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ABCD14(2020湖南长郡中学高三月考)国际千克原器服役130年来,它的质量与各国保存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