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市石家庄市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理 新人教版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5330837 上传时间:2020-09-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4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市石家庄市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理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河北市石家庄市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理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河北市石家庄市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理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河北市石家庄市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理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河北市石家庄市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理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市石家庄市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理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市石家庄市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理 新人教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2012年度第二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一化学(理)试题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Br 80 第卷一、 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机物种类繁多的主要原因是有机物分子结构十分复杂B烃类分子中的碳原子与氢原子是通过非极性键结合的C同分异构现象的广泛存在是造成有机物种类繁多的惟一原因D烷烃的结构特点是碳原子通过单键连接成链状,剩余价键均与氢原子结合2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油脂在空气中完全燃烧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B蔗糖、麦芽糖的分子式都是C12H22O11,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C在水溶液

2、里,乙酸分子中的CH3可以电离出HD在浓硫酸存在下,苯与浓硝酸共热生成硝基苯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乙烯和苯都能使溴水褪色,褪色的原因相同B淀粉、油脂、蛋白质都能水解,但水解产物不同C煤油可由石油分馏获得,可用作燃料和保存少量金属钠D乙醇、乙酸、乙酸乙酯都能发生取代反应、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可用饱和Na2CO3溶液除去4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用乙醇和浓硫酸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将Cl2的制备和性质实验联合进行,以减少实验中的空气污染用食醋和澄清石灰水验证蛋壳中含有碳酸盐用溴水检验汽油中是否含有不饱和烃A BC D5下列与有机物结构、性质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乙

3、酸分子中含有羧基,可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B蛋白质和油脂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一定条件下都能水解C甲烷和氯气反应生成一氯甲烷与苯和硝酸反应生成硝基苯的反应类型相同D苯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说明苯分子中没有与乙烯分子中类似的碳碳双键6下列物质中互为同系物的是()A葡萄糖和果糖B蔗糖和麦芽糖C乙酸和丙酸(CH3CH2COOH)7下列各组中的两种有机物不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A甲醚和乙醇BCH3CH2COOH和CH3COOCH3D正己烷和环己烷8下列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是()ACH4与Cl2的混合气体光照后颜色变浅BC2H4通入KMnO4酸性溶液中,溶液褪色C苯与溴水混合后振荡,水层褪色

4、DC2H4通入溴水中,溴水褪色9若是烯烃与H2加成后的产物,则烯烃可能有的结构有()A3种 B4种C5种 D6种10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的CO2和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中C、H、O个数之比为123B分子中C、H个数之比为12C分子中可能含有氧原子D此有机物的最简式为CH411下列各组液体混合物,用分液漏斗不能分开的是()A苯和水B四氯化碳和水C乙醇和水 D正己烷和水12物质的鉴别有多种方法。下列能达到鉴别目的的是()用水鉴别苯、乙醇、溴苯用相互滴加的方法鉴别Ca(OH)2和NaHCO3溶液点燃鉴别甲烷和乙烯A BC D13苹果酸是一种常见的有机酸,其结

5、构简式为。苹果酸可能发生的反应是()与NaOH溶液反应与石蕊试液作用变红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气体一定条件下与乙酸酯化一定条件下与乙醇酯化A只有 B只有C只有 D14北京奥运会期间对大量盆栽鲜花施用了S诱抗素制剂,以保持鲜花盛开。S诱抗素的分子结构如图,下列关于该分子说法正确的是()A含有碳碳双键、羟基、羰基、羧基B含有苯环、羟基、羰基、羧基C含有羟基、羰基、羧基、酯基D含有碳碳双键、苯环、羟基、羰基15某有机物的蒸气,完全燃烧时,需3倍于其体积的氧气,产生2倍于其体积的CO2,该有机物是()AC2H4 BC3H6OCC2H4O DC2H4O216下列营养物质在人体内发生的变化及其对人的生命活动所起

6、的作用叙述不正确的是()A淀粉葡萄糖CO2和H2O(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B纤维素葡萄糖CO2和H2O(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C油脂甘油和高级脂肪酸CO2和H2O(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D蛋白质氨基酸人体所需的蛋白质(供人体生长发育)17.与乙烯所含碳、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但与乙烯既不是同系物又不是同分异构体的是() A.环丙烷(C3H6)B.乙烷 C.甲烷D.丙烯(CH3CH=CH2) 18.下列关于糖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糖类物质都有甜味,但不一定都溶于水 B.葡萄糖和果糖性质不同,但分子式相同,属于同分异构体 C.淀粉和纤维素不是同分异构体,但属于同系物 D.摄入人体的纤维素在

7、酶的作用下能水解为葡萄糖 19.欲制取较纯净的CH2ClCH2Cl,可采取的方法是() A.乙烯与Cl2加成 B.乙烯与HCl加成 C.乙烷与Cl2按12的体积比在光照条件下反应 D.乙烯先与HCl加成,再与等物质的量的Cl2在光照下反应 20.下列除去杂质(括号内物质为少量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A.乙烷(乙烯):光照条件下通入Cl2,气液分离 B.乙酸乙酯(乙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分液、干燥、蒸馏 C.CO2(SO2):气体通过盛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 D.乙醇(乙酸):加足量浓硫酸,蒸馏 21.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 B

8、.苯、乙醇和乙酸都能发生取代反应 C.油脂在碱的催化作用下可发生水解,工业上利用该反应生产肥皂 D.用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可检验尿液中的葡萄糖 22.某烷烃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只能生成一种一氯代物,则该烃的分子式不可能是A.C2H6B.C4H10C.C5H12D.C8H1823.某学生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下列家庭小实验不合理的是() A.用食醋除去暖水瓶中的薄层水垢 B.用米汤检验食盐中是否含碘酸钾(KIO3) C.用纯碱(Na2CO3)溶液洗涤餐具上的油污 D.用灼烧并闻气味的方法区别纯棉织物和纯羊毛织物24.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CH2=CHCOOH,该有机物不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是

9、 A.水解反应B.酯化反应 C.加成反应D.氧化反应 25以下实验能获得成功的是A用乙醇和乙酸混合共热制取乙酸乙酯B将铁屑、溴水、苯混合制溴苯C在苯中滴入浓硝酸制硝基苯 D将铜丝在酒精灯加热后,立即伸入无水乙醇中,铜丝恢复成原来的红第卷26(16分)乙醇是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能进行如图所示的多种反应,A、B、C、D都是含碳化合物。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反应:_。反应_,反应_,反应_27(17分)已知下列数据:物质熔点()沸点()密度 (gcm3)乙醇117.378.50.789乙酸16.6117.91.05乙酸乙酯83.677.50.90浓硫酸(98%)338.01.84某

10、学生在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主要步骤如下:在30 mL 的大试管A中按体积比144配制浓硫酸、乙醇和乙酸的混合溶液;按图连接好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用小火均匀地加热装有混合溶液的大试管510 min;等试管B收集到一定量产物后停止加热,撤去导管并用力振荡,然后静置待分层;分离出乙酸乙酯层,洗涤、干燥。请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制取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_ (2)步骤中需要小火均匀加热操作,其主要理由是:_(3)指出步骤所观察到的现象:_(4)某化学课外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图中的铁架台、铁夹、加热装置已略去),与上图装置相比,此装置的主要优点有。28(17分)化学

11、小组采用类似制乙酸乙酯的装置(如下图),以环己醇制备环己烯:已知:密度(g/cm3)熔点()沸点()溶解性环己醇0.9625161能溶于水环己烯0.8110383难溶于水(1)制备粗品将12.5 mL环己醇加入试管A中,再加入1 mL浓硫酸,摇匀后放入碎瓷片,缓慢加热至反应完全,在试管C内得到环己烯粗品。A中碎瓷片的作用是_,导管B除了导气外还具有的作用是_。试管C置于冰水浴中的目的是_ (2)制备精品环己烯粗品中含有环己醇和少量酸性杂质等。加入饱和食盐水,振荡、静置、分层,环己烯在_层(填“上”或“下”),分液后用_(填入编号)洗涤。AKMnO4溶液 B稀H2SO4CNa2CO3溶液再将环己烯按上图装置蒸馏,冷却水从_口进入(填“g”或“f”)。蒸馏时要加入生石灰,目的是_。收集产品时,控制的温度应在_左右,实验制得的环己烯精品质量低于理论产量,可能的原因是_。A蒸馏时从70 开始收集产品B环己醇实际用量多了C制备粗品时环己醇随产品一起蒸出(3)以下区分环己烯精品和粗品的方法,合理的是_。A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B用金属钠C测定沸点化学理参考答案1.D 2.C 3.A 4.C 5.B 6. C 7. D 8.A 9. C 10.C11.C 12.B 13.D 14.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