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会学课件第一章 绪论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5330824 上传时间:2020-09-19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1.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社会学课件第一章 绪论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农村社会学课件第一章 绪论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农村社会学课件第一章 绪论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农村社会学课件第一章 绪论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农村社会学课件第一章 绪论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社会学课件第一章 绪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社会学课件第一章 绪论(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村社会学,( Rural Sociology ),农村社会发展悖论,农业:农业连年增产,农民增收却有限 农村:社会越发展,农村越衰败 农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但幸福感减弱 城乡关系:经济快速发展,城乡差距日益拉大,农村社会学的内容及结构,农村社会学学什么? 概言之,农村社会学就是用社会学的视角及方法观察、理解及分析农村社会,农 民,人在何处:人与自然,人地关系,农村社区,社 会 关 系 如 何 处 理: 人 与 人,婚姻与家庭,社会组织,社会分层,社会流动,社会问题,社会控制,社会保障,“三 农” 何 处 去 : 社 会 主 义 新 农 村 建 设,第一章 绪论,什么是农村社会学? 农村社会

2、学的简要历史 为什么学习农村社会学? 如何学习与研究农村社会学?,第一节 什么是农村社会学?研究对象及涵义,一、正确理解两个概念:农村与社会学 1.农村 (1)农村是一个动态的历史性范畴 (2)农村与作为其参照面出现的城市紧密相联 (3)农村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也是一种文明形态,2.社会学 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二、研究对象 1.特殊论:研究具体特殊的社会现象 霍 桑:乡村居民的社会化 桑德生:农村社会组织 威廉斯:农村社会心理 泰勒和卡福尔:农村社会问题,2.综合论:研究农村社会整体 索罗金和齐默尔曼 乡村城市社会学原理:在于城市的比较中描述乡

3、村社会普遍而持久的特点和各种社会关系,包括乡村社会各部分之间、乡村与城市之间、乡村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三、涵义 农村社会学作为社会学的分支学科,是通过农村社会中个人的社会化及其行为来研究农村社会关系、社会结构及其特殊规律性的科学。,第二节 农村社会学简要历史,一、农村社会学的产生背景 (一)时代背景:美国南北战争以后农业和农村的变化 南北战争后,农业资本主义化和现代化后果: 1.促进了美国农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2.导致农民急剧分化和广大小农的破产,19世纪最后三十年,美国出现了巨大的垄断组织,由于遭受这些垄断组织(如铁路)的剥削,同时还受到中间商的剥削,广大农民纷纷破产,一部分人流入城

4、市,一部分沦为租地农户和农业雇佣工人,且数目不断激增。 1900年失去土地和不完全拥有土地的农户占全国农户的50%,农业雇佣人约200万,相当于农户总人数的35.5%。,美国农民为捍卫自己的利益,自1867年起便开展了一场延续20多年、遍及全国农村的农民运动。半数以上的农民投身到运动中。 1867年,格兰其(“全国农业保护社”)运动 1880年,美国农民协会,“联合起来打倒垄断组织”,格兰其运动的斗争内容 保护农民免受铁路所有者的运费压榨,土地投机者的土地兼并盘剥、大工业制造商的低价收购等剥削。 政治要求 反对垄断,除了铁路改革的要求外,他们还强烈要求制定反垄断的立法,开征个人所得税。,这些斗

5、争冲击了垄断资本主义经济,也打乱了美国农村的社会秩序,在19世纪的最后25年里整个美国农村都处于极度混乱的状态,社会动荡,农民失业,学校关门,农场倒闭,问题层出不穷。,(二)思想理论基础:社会学学科在美国的传播和发展 1876年,萨姆纳(Sumner)在耶鲁大学讲述社会学,这标志着美国社会学的诞生;与萨姆纳同时代沃德(Ward)主张把社会学分为理论社会学和运用社会学;1883年,斯莫尔(Small)在芝加哥大学建立社会学系,创办美国社会学刊,形成世界社会学史上的芝加哥学派;1901年,全美共有169所大学和学院开设了社会学课程,1905年,成立了美国社会学会。 至此,美国成为世界社会学研究的中

6、心。,美国学者开始使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从事农村调查和农村研究。 贝利(Bailey)教授开展一些实地农村社会调查,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引起社会对农村社会学的注意; 亨德生(Henderson)教授把对农村社会生活的研究编成讲义(1994-1995),以“美国乡村的社会环境”为题向芝加哥大学学生讲授农村社会学,后来这门课程名称变为“农村社区”; 巴特菲尔德(Butterfield)教授在墨西哥大学任教时(1902),编写了一本农村社会学讲义,1903年发表文章阐述农村社会学的定义、内容和重要性。,农村社会学产生标志 1908年,总统T罗斯福任命成立了美国“农村生活委员会”,负责主持全美农村调查研

7、究工作。该委员会组织大批学者对美国农村社会生活进行了系统全面地调查,发表了一份综合社会调查报告,内容涉及到农村土地、交通、商业、儿童教育、家庭、妇女、卫生、人际关系等大量社会问题,反映了运用社会学理论和方法综合研究农村社会的特点,被看成是农村社会学的纲领性文件。因此,该委员会的成立,被看成是20世纪农村社会学的开端。,二、发展历程 美国: 1910年,仅有12所学校开设农村社会学课程,1921年已有114所高等院校、90所师范学校和30所神学学校开设农村社会学课程;1912年美国社会学会年会的主题是农村社会学,1917年美国社会学会成立农村社会学部,1937年成立美国农村社会学会,会员已达数千

8、人,研究数千种。 20世纪50年代以后美国农村社会学的冲击与转移。,西欧等国: 二战以前不发达。 二战后迫切需要农村社会学的知识指导战后乡村重建,加上美国农村社会学者和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帮助,农村社会学迅速发展。 1951年,法国社会学界的农村问题大讨论,1960年代的农村城市化研究等;英国社会学者的农村社区调查(如威廉斯、斯塔塞);1957年成立“欧洲农村社会学工作者协会”,后更名为“欧洲农村社会学会”;1964年和美国农村社会学会联合在法国举行了第一届农村社会学世界大会。,前苏联: 前苏联的农村社会学比较突出,早在1923年就成立了农村经济和社会问题调查委员会,组织和领导大规模的农村社会调查

9、,出版了一些农村社会学的书籍。虽然之后社会学作为一个学科被取消了,但农村社会研究工作没有停止过,50年代后期社会学开始恢复重建后,得到了快速发展,研究领域涉及到农村社会结构、农村生活方式、农村居民的流动问题、人口老化及教育问题、农村文化生活等,对东欧国家也产生了广泛影响。,日、韩等亚洲国家农村社会学的发展 铃本荣太郎、贺喜左门卫、喜多野清一、福武直、二宫哲雄等人的研究;高凰京、李万甲、金一铁等。,三、中国农村社会学的历史 建国前职业社会学者的农村社会学的教学、研究活动 改良主义的“乡村建设运动” 中国共产党的农村调查研究和农民运动,1、建国前职业社会学者的农村社会学的教学、研究活动 陶孟和、李

10、景汉等人:河北定县社会概况调查 陶孟和(18891960),南开学校第一届师范 毕业生,后赴英国留学,入伦敦经济学院,修社会 学。回国后,任商务印书馆编辑、北京大学教授、 文学院长、教务长。1926年筹建社会调查部,1929 年,改称北平社会调查所,任所长。新中国成立后, 任全国政协常委、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中国科 学院副院长兼联络局局长、社会研究所所长等。,李景汉(18951986),社会学家、社会调查学家。1917年赴美国求学,攻读社会学并修社会调查研究方法,1920年获学士学位;1922年获加利福尼亚大学硕士学位。1928年8月,他应晏阳初之邀,担任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调查部主任。此后,

11、他历任国立北平大学、国立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社会学教授等职;建国后他先后担任辅仁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兼系主任、中国人民大学计划统计系教授等职。之后,被错划为“右 派”,并在文革中受到冲击。1979年被聘为中 国社会研究会顾问,1984年被聘中国人民大学 社会学研究所顾问。,定县社会概况调查(1936)一书。详细记载了当时定县农村的生产和生活状况、风俗习惯、文化娱乐、教育、商业等各方面的情况,是很有价值的农村社会学资料。,杨开道、言心哲等人:大学教授农村社会学 杨开道(18991981),1920年2月进入沪江 大学预科部学习,同年9月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农科; 1924年大学毕业,同年赴美留学,先后

12、在夜阿华农 工学院和密歇根农业大学学习农村社会学,获得博 士学位。1927年 回国,先后任复旦大学、中央大学社会学教授,燕京大学社会学教授兼系主任、法学院院长。1928年组织燕大社会学系学生到清河镇调查,并于1930年在清河镇建立实验区。同年组织发起成立中国社会学社。1948年初任上海商学院教授和合作系主任。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武汉大学农学院院长、华中农学院筹委会主任和院长、中国科学院湖北分院筹委会副主任、湖北省图书馆馆长和研究员。,杨开道对农村社会学的贡献 农村社会学的教学与教材建设 整理出版了农村社会学教材 组织编写了农村生活丛书,农村生活丛书共14种,其中杨开道亲自撰写的有农村社会、农村问

13、题、农村政策、农村组织、农村自治、农村领袖、农村调查、新村建设、农民运动等九种。,言心哲(1898-1984),1921年赴美留学, 1923年入南加州大学攻读社会学和经济学,获文科硕士学位。归国后历任在燕京大学、中央大学、中山大学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兼系主任。新中国成立后,仍任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19521973年任华东师范大学研究部和教育系翻译。1979年10月被聘为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特约研究员。 主要著作:社会调查大纲(1934)、 农村社会学概论(1934)、 中国乡村人口之分布(1935)、 现代社会事业(1944)等。,吴文藻:社会学研究的中国化 吴文藻(1901-1985

14、),1917年考入清华学校,1923年毕业后赴美国留学,1925年进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社会学系,1928年获博士学位,1929年回国后任燕京大学教授,1935年任系主任。1939年创立云南大学社会学系,1953年任中央民族学院教授。1979年被聘为中国社会学研究会顾问。著名学者费孝通、林耀华、瞿同祖、黄迪等曾师从吴文藻先生。吴文藻是中国社会学、人类学和民族学本土化、中国化的最早提倡者和积极实践者。,吴文藻认为,只有正确认识中国社会,才能解决建设中国的问题,这就需要实地调查具体社区里人们的生活,进行观察和系统分析,得出科学的认识,社区研究是认识社会的入门之道,它把人类学和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交叉

15、结合起来。 社区研究就是用同一区位或文化的观点和方法,来分头进行各种地域不同的社区研究,民族学家、农村社会学家、城市社会学家分别考察边疆部落社区、内地农村社区、沿海沿江都市社区,通过静态社区研究了解社会结构,通过动态社区研究了解社会历程,或同时并进以了解社会组织与变迁的整体。,费孝通的社区研究 费孝通(19102005),1930年入燕京大学社会学系,1933年毕业后,考入清华大学社会学及人类学系研究生 ,1936年夏赴英留学,38年获伦敦大学研究院哲学博士学位。1938年回国后费孝通继续在内地农村开展社会调查、研究农村、工厂、少数民族地区的各种不同类型的社区。出版了调查报告禄村农田。回国之后

16、先后任清华大学、云南大学教授,著作有生育制度、乡土中国等。 1979年起任中国社会学会会长,1982年起任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1985年任北京大学社会学研究所所长。 1980年在美国获国际应用人类学会马林诺夫斯基名誉奖; 1981年接受英国皇家人类学颁发的赫胥黎奖章; 1982年被伦敦大学经济政治学院授予荣誉院士称号; 1988年获大英百科全书奖。,2、改良主义的“乡村建设运动” 梁漱溟:“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 梁漱溟(18931988),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 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爱国民主人士,著名学者,主 要研究人生问题和社会问题,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 人物之一,有“中国最后一位儒家”之称。梁漱溟受 泰州学派的影响,在中国发起过乡村建设运动,并取 得可研究、借鉴的经验。,梁漱溟对中国近代社会问题的研究 认为中国近代社会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传统文化的失调、固有礼教的衰退、法制礼俗的否定。 民族自救的关键在于乡村建设。实现农村复兴的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