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考试 理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5330598 上传时间:2020-09-1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4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考试 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河北省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考试 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河北省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考试 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河北省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考试 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河北省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考试 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考试 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考试 理(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北省唐山一中 10-11 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考试 理 - 1 - / 12 唐山一中唐山一中 2010201020112011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生物理科试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生物理科试 卷卷 说明: 1考试时间 90 分钟,满分 100 分。2将卷答案用 2B 铅笔涂在答题卡上,卷用蓝黑钢 笔或圆珠笔答在试卷上。3卷卷头和答题卡均填涂本次考试的考号,不要误填学号,答题卡 占后位。 卷卷(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6060 分分) ) 一单项选择题(共 40 小题,每小题 1 分,计 40 分) 1通常情况下,在人体内环境中不可能出现的物质是 A神经递质 B胰岛素 C抗体

2、 D胰蛋白酶 2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 A酶促反应速率的加快 B渗透压下降 C细胞代谢紊乱 D糖尿病 3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构成了人体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下图中能正确表示三者之间关 系的是 4下列属于内环境稳态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是 酸碱平衡 Na+、K+平衡 血糖平衡 体温调节 蛋白质平衡 CO2-O2平衡 A B C D 5人体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下列现象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的是 A寒冷时出现寒颤 B从平原到高原,有的人出现肺水肿症状 C接受抗原刺激后,B 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 D坐过山车时肾上腺素含量增加 6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血浆渗透压主要由血浆蛋白维持

3、 B内环境溶质微粒越少,渗透压越大 C毛细淋巴管堵塞可能导致组织水肿 D内环境处于稳态时,其理化性质恒定不变 7下列关于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碳酸释放到血浆中,血浆的 pH 值无明显变化 B稳态下内环境的各种成分含量相对稳定,但成分不断更新 C人体、种群、生态系统等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均存在稳态 D生态系统之所以能维持稳定,是因为生态系统存在自我调节能力 8下图为高等动物体内的甲状腺活动调节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河北省唐山一中 10-11 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考试 理 - 2 - / 12 A是指促甲状腺激素 B是指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C是指甲状腺激素 D作用于

4、下丘脑促进的分泌,作用于垂体抑制的分泌 9人体下丘脑不能完成的生理功能是 A体温调节 B水平衡的调节 C内分泌的调节 D血液 pH 值的调节 10下列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的是 A皮肤角质层细胞屏障作用 B胃粘膜起保护作用 C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D淋巴细胞的杀伤作用 11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某病原体初次感染人体,人体会产生相应的过敏反应 B艾滋病和类风湿性关节炎都属于免疫系统疾病 C体液免疫中每个浆细胞能产生多种特定抗体 D吞噬细胞能摄取处理病原体,不能传递抗原 12结核杆菌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后会引起结核病,体内接触该靶细胞并导致其裂解的免疫 细胞是 A浆细胞 BT 淋巴细胞 CB 淋

5、巴细胞 D 效应 T 细胞 13乙肝疫苗的接种需在一定时期内间隔注射三次,其目的是 A使机体积累更多数量的疫苗 B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的淋巴细胞 C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的抗体和淋巴细胞 D使机体产生更强的非特异性免疫 14下列哪项不属于生长素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实例 A果树修剪 B促进插枝生根 C诱导多倍体形成 D培育无籽番茄 15能体现生长素对植物器官的影响效果相同的一组是 A根的向重力性和茎的背重力性 B植物的向光性和顶端优势 C茎的背重力性和植物的向光性 D根的向重力性和带芽扦插生根 16下列有关植物激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适宜浓度生长素处理凤梨,可加快果实成熟 B给传粉

6、受到影响的油菜喷洒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能避免减产 C用适宜浓度赤霉素处理生长期的芦苇,可提高产量 D激索间的拮抗作用对机体是不利的,机体能通过反馈调节来缓解这种作用 17如下图所示,用燕麦胚芽鞘做实验,可使其发生向右弯曲生长的是 A B C D 18右上图甲图表示胚芽鞘受到单侧光的照射,乙图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溶液对胚芽鞘生长 的影响。如果甲图中 b 处的生长素浓度为 m,设 a 处的生长素浓度为 x,则 Amxn Bx=i Cnxi Dxi 河北省唐山一中 10-11 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考试 理 - 3 - / 12 19某农场购买了一批生根粉,准备用于某植物的批量扦插,说明书中没有注

7、明该植物适宜 的使用浓度,正确的使用措施是 A用高浓度,以保证生根 B用低浓度,以降低成本 C任选一种浓度进行扦插 D用不同浓度进行预实验 20寒带针叶林中两个动物种群的数量变化如下图所示,据图判断这两个种群的关系是: A捕食关系,实线代表捕食者,虚线代表被捕食者 B捕食关系,虚线代表捕食者,实线代表被捕食者 C竞争关系,实线代表竞争中的胜者,虚线代表失败者 D共生关系,实线虚线代表两个物种彼此依赖,相互有 利 21右上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 K/2 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8、D在 K/2 时捕捞鱼类最易得到最大日捕获量 22某种群的年龄组成如甲图所示,增长曲线如乙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的年龄组成是增长型,在 t2 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 B甲图的年龄组成是稳定型,在 t2 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 C甲图的年龄组成是增长型,在 t1 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 D甲图的年龄组成是稳定型,在 t1 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 23有关“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动态变化”的实验,正确的叙述是 A改变培养液的 pH 不影响 K 值(环境容纳量)大小 B用样方法调查玻璃容器中酵母菌数量的变化 C取适量培养液滴于普通载玻片后对酵母菌准确计数 D营养条件并非

9、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唯一因素 24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A群落自然演替是一个群落代替另一个群落的过程 B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在于群落内部,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 C森林遭受火灾后的地段上重新形成森林属于初生演替过程 D人类活动不能改变群落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25关于群落的结构与演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河北省唐山一中 10-11 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考试 理 - 4 - / 12 A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可看作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影响的典型实例 B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应属次生演替的实例 C群落中各种群间不存在地理隔离,因而能进行基因交流 D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可为动物创造多

10、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从而为动物种 群分层分布提供了基础 26有人发起“多吃素食、少吃肉食”的运动,以支援粮食短缺地区的灾民。运用生态学知 识对此的合理解释是 A多吃肉食会增加心血管病的发病率 B直接以低营养级的生物为食将消耗生态系统更多的能量 C多吃肉食比多吃素食消耗的粮食总量更多 D节省的肉食可以帮助灾民提高营养水平 27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中用于传递的信息都是由生物成分产生的 B昆虫散发性外激素吸引异性涉及的信息类型属于行为信息 C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不以其营养结构为基础 D雄鸟求偶时进行复杂的求偶炫耀说明信息传递能调节种间关系 28长在路边的小草一般

11、不会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角度来看,它却有 其存在的价值,但不包括 A它属于该地区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B它对于生态系统中其他种群的生存有利无害 C它可能含有对人类有重要价值的基因 D它可能为某种害虫的天敌提供栖息地 29下列关于我国人口现状与前景的说法,错误的是 A我国人口急剧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出生率较高和逐渐降低的死亡率 B我国人口发展正处于低增长率、低增长量的态势 C计划生育是我国采取的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 D稳定低生育水平是我国今后一个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 30关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正确的是 A自然保护区的功能是接纳各地迁移和捕获的野生动物并加以保护 B鼓励人们进入保护区,给

12、鸟类建巢、喂食 C引入被保护动物天敌的天敌 D用生物技术进行人工繁殖加强濒危物种的保护 31有一山区由于开采露天小铁矿等活动,自然生态系统完全被破坏,成为一片废墟,为尽 快使该山区恢复到原有自然生态系统状态,应采取的最好措施是在这片废墟上 A回填土壤,引进多种外来物种,重建新的生态系统 B撤出人类全部活动,实行全面封闭,等待自然恢复 C回填土壤,栽培当地经济农作物,发展农业生产 D回填土壤,栽种多种当地原有的植物,实行封山育林 32下图中 a 为某清洁水体在遭受一次性有机物污染后,污染物含量的变化,则水体中好氧 性微生物变化的曲线最可能接近于下图 b 中的 河北省唐山一中 10-11 学年高二

13、生物下学期期中考试 理 - 5 - / 12 A B C D 33下列哪一措施最可能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不相符合 A森林的采伐量小于生长量 B对于珍稀、濒危物种,禁止一切形式的猎采和买卖 C农田从收获中输出的氮素多于补充的氮素 D近些年来我国规定禁渔期和捕鱼期 34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未能解释的是 A生物进化的原因 B生物遗传和变异的原因 C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D现存生物适应性的原因 35关于生物进化的大致过程,正确的叙述是 A原始的原核生物(异养型)自养型原核生物需氧型原核生物真核生物 B自养型原核生物原始的原核生物(异养型)需氧型原核生物真核生物 C原始的原核生物(异养型)需氧型原核生物自养型

14、原核生物真核生物 D需氧型原核生物原始的原核生物(异养型)自养型原核生物真核生物 36下列关于自然界中影响物种形成的因素,不正确的是 A突变和基因重组是物种形成的内因 B自然选择是物种形成的外因 C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D物种的形成有的不需要经过隔离 37狼和鹿是捕食和被捕食的关系,从进化的角度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狼在客观上起着促进鹿发展的作用 B狼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 C鹿奔跑速度的加快可加速狼的进化 D鹿的进化速度比狼的进化速度快 38关于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错误的说法是 A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进化历程,是共同进化的结果 B消费者的出现不影响生产者的进化

15、C任何一个物种都不是单独进化的 D生物的进化与无机环境的变化是相互影响的 39人工养殖一群鸡,下列措施不会造成该鸡群基因库发生变化的是 A淘汰鸡群中体质较弱的个体 B从外地引进新的品种加入鸡群 C将该鸡群置于条件与原来不同的环境中饲养 D让该鸡群中的雌雄个体自由交配繁殖后代 40下图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A图中 A 表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B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是形成新物种的前提 河北省唐山一中 10-11 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考试 理 - 6 - / 12 C图中 B 表示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D图中 C 表示生殖隔离,指两种生物不能杂交产生后代 二、双项选择题(共 10 小题,计 20 分。每小题只有两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得 2 分, 选对一项得 1 分,有错选的得 0 分) 41下列有关人体剧烈运动时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剧烈运动时所需的葡萄糖,可通过增加胰岛素分泌进行调节 B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进入血液后,可由血浆中的物质来中和 C大量产热后热量的散失,可通过神经一体液调节来维持体温稳定 D大量出汗水分流失过多后,可通过减少抗利尿激素分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