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桥梁中学八年级语文《三峡》教学案例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5330173 上传时间:2020-09-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5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桥梁中学八年级语文《三峡》教学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桥梁中学八年级语文《三峡》教学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桥梁中学八年级语文《三峡》教学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桥梁中学八年级语文《三峡》教学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桥梁中学八年级语文《三峡》教学案例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桥梁中学八年级语文《三峡》教学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桥梁中学八年级语文《三峡》教学案例(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基本信息课题三峡教师姓名所在年级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将自己在本节课教学中的亮点设计所依据的指导思想或者核心教育教学理论简述即可,指导思想和依据的教育理论应该在后面的教学过程中明确体现出来。本部分内容必须和实际的教学内容紧密联系,避免出现照搬课标中整个模块的教学指导思想等情况新课标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采用互动教学,构建富有生命张力的课堂空间,使学生在课堂上能主动地、极富个性地学习,畅所欲言,交流各自的观点,彰显彼此的个性,在亲历和“实践”中实现自我领悟,在反思中重构自己的经验,形成自己的行动策略和方式。从而实现有效、高效课堂的目的。根据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和学习金字塔理

2、论,针对本文的特点,我采用了板块式教学:主要是朗读与欣赏两大板块。语文课堂朗读必不可少,况本文是文言,朗读是理解文章的必要教学手段,兼本文文词清越,音节响亮,极宜诵读,故设“朗读”;余映潮老师曾说:“中学语文教师的第一功夫是读出课文的味道,这是每位教师特别是年轻的语文教师必须长期坚持对自己进行训练的、必须练就的硬功夫。”故我也采用了范读的方法。课程目标总目标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诵读欣赏部分是课内精读课文的补充,是对阅读课文的形式、内容和思想情感的扩充,三峡的山水之美、用词之美、音节之美、意境之美、构思之美皆需

3、“欣赏”,故设此环。这些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观能动性,充分满足了自我实现的需要,通过各种形式的互动来提高课堂效率。 教材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不必面面俱到)l 课标中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本节内容的知识体系;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前后教材内容的逻辑关系。l 本节核心内容的功能和价值(为什么学本节内容),不仅要思考其他内容对本节内容学习的帮助,本节内容的学习对学科体系的建立、其他学科内容学习的帮助;还应该思考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对学生学科能力甚至综合素质的帮助,以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影响等。三峡是郦道元抒写三峡风光的游记散文,是新课程标准推荐的古诗文背诵篇目。从编者的意图来看

4、,显然出于以下几点考虑: 培养学生文言文的阅读能力,特别是朗读能力,在朗读中感知文章内容,体会文章意境和作者情感。 在品味文章诗情画意的基础上,学习情景交融的写法。 在七年级基础学习文言文的基础上,积累文言词语,为今后学习文言文,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打下坚实的基础。三峡的山水是天下之奇美,而郦道元的三峡更是千年来无数描写三峡美景中的名篇,它用词精练,文词清越,音节响亮,意境隽永,并且篇幅短小,文字比较浅显,是文言文一课时教学的理想之作。也是训练学生朗读与欣赏能力的佳作,更是实现互动教学、高效课堂的理想之作。学情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但不需要格式化,不必面面俱到)教师主观分析、师生访谈、

5、学生作业或试题分析反馈、问卷调查等是比较有效的学习者分析的测量手段。l 学生认知发展分析:主要分析学生现在的认知基础(包括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要形成本节内容应该要走的认知发展线,即从学生现有的认知基础,经过哪几个环节,最终形成本节课要达到的知识。l 学生认知障碍点:学生形成本节课知识时最主要的障碍点,可能是知识基础不足、旧的概念或者能力方法不够、思维方式变化等。八年级学生已初步适应初中学习生活。开始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求知欲旺 盛。对老师的课堂及教学水平有一定的自主性评价。对老师有种挑剔心理。教师 必须以较高的教学能力与素养让学生折服。同时,他们对问题有自己的看法,希 望自己的观点能得到认可,

6、表现欲强,所以采用合作学习与竞赛激励性教学。这也达到了高效课堂的目的。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确定应注意按照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系进行分析) 1、有感情地地朗读课文,学习朗读的方法,疏通文章大意,背诵全文。2、适度赏析文本,学习作者写景的方法。3、 体会作者对三峡独特美的赞美和欣赏之情。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地朗读课文,学习朗读的方法,背诵全文。2、适度赏析文本,学习作者写景的方法。教学难点:适度赏析文本,学习作者写景的方法。教学流程示意(按课时设计教学流程,教学流程应能清晰准确的表述本节课的教学环节,以及教学环节的核心活动内容。因此既要避免只有简单的环节,而没有环节实施的具体内容;

7、还要避免把环节细化,一般来说,一节课的主要环节最好控制在46个之间,这样比较有利于教学环节的实施。)一、 激情导入(出示教学目标,板书课题)二、 检查预习三、 朗诵课文注意字音、拖音、顿音、情感。四、 品析课文以第三段为例,赏析其表达之美。(动静、色彩、高低、镜头、线条、语言等并板书)五、 总结1、小组合作探究:用“的”这样的句式总结全文的美景。六、课堂背诵采用减字背诵法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主要环节的实施过程很清楚地再现。)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一、 激情导入二、检查预习三、朗诵课文四、品析课文五、总结六、课堂背诵七、

8、 课堂总结八、作业长江三峡是我国古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著名的大溪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三峡,人杰地灵,爱国诗人屈原在此诞生,汉代美女昭君在此成长。三峡,青山碧水,李白等诗圣文豪在此驻足,留下了千古传颂的诗篇。今天我们就和1500多年前的古人一起神游三峡,用我们的口吟诵出三峡之美,用我们的心品味出三峡之美。(出示教学目标,板书课题)以小组为单位检查预习。1、 强调字音2、 朗读指导:注意领起词的短暂拖音、四字词语的特殊顿音。3、范读。朗读指导:注意情感的把握。第一段要读出群山连绵雄伟的美感,语气高亢,语速,先慢后快;第二段读出夏水迅猛的壮观,语调稍快,语气豪迈; 第三段要读出春冬景物之秀美,

9、语调轻快舒缓,读出陶醉之感;第四段读出秋猿的悠长凄婉,山涧的清幽,但不能过于凄楚悲哀。以第三段为例,赏析其表达之美。(动静、色彩、高低、镜头、线条、语言等并板书)教师连句成文。教师出示课件检查背诵领略了三峡山的巍峨雄伟,水的奔放壮观,景的秀丽如画,高猿 的哀婉,山涧的深幽。作者抓住景物突出特点,状其形,写其势,绘其色,摹其声,让人全方位感受三峡的美。让我们不由得感叹三峡的神奇,祖国大好河山的 壮美。这让我们不得不佩服,作为地理学家的郦道元优美的文笔,下面让我们再感受本文美的语言与韵律,全班再齐背全文,感受三峡的美!课前欣赏三峡风光1、文学常识。2、解释词语并翻译句子。1、指名读,注意字音。2、

10、齐读,指导后自由读。3、自由读。4、配乐指名读。先小组讨论,再交流。读出你最喜欢的词句,并说说理由。1、小组合作探究:用“的”这样的句式总结全文的美景。2、以组为单位交流。采用减字背诵法1、背诵课文。2、写一段描绘三峡的文字,可加入自己的想象。3、推荐阅读:刘白羽长江三日 余秋雨三峡。先从视觉、听觉的角度展现三峡风光,再激情导入。从多角度激发学生兴趣。检查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以小组为单位,以比赛的形式,也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朗读入手,化难为易,让学生爱上朗读,爱上文言文。分层次的朗读指导,让学生真正地学到方法,有所提高。以点带面,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适度赏析文本,学习赏析方法以及作者写

11、景的方法。既让学生概括出文中景物的特点,又练习了学生的写作,同时能让他们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寓教于乐,新的形式,夯实基础。让学生对整堂课的重点有所把握。梯度作业,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三 峡 郦道元动 色 高 镜 线静 彩 低 头 条教学反思(教学反思的撰写应避免对教学设计思路、指导思想的再次重复。教学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不必面面俱到):l 反思在备课过程中对教材内容、教学理论、学习方法的认知变化。l 反思教学设计的落实情况,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出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等,避免空谈出现的问题而不思考出现的原因,也不思考解决方案。l 对教学设

12、计中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尤其是对以前教学方式进行的改进,通过设计教学反馈,实际的改进效果如何。l 如果让你重新上这节课,你会怎样上?有什么新想法吗?或当时听课的老师或者专家对你这节课有什么评价?对你有什么启发?本次教学主要是想体现怎样优化教学过程,充分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互动,让学生们从内心深处开始,真正地参与到教学中,做学习的主人,充分地彰显个性。一、朗读:引导学生渐如佳境的妙方十来分钟的朗读环节过后,全班几十个学生读起文章来个个都摇头晃脑,抑扬顿挫,欣然微笑,陶醉不已,仿佛顿时都成了朗读名家,吟颂高手,其原因就在我注重指导方法,并进行了朗读示范。在学生齐读之后,老师指出

13、问题所在:节奏问题。然后第一步他指导学生读好领起词的短暂拖音。并打出投影,示范朗读如:“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至于夏水襄陵”“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虽乘奔御风”“则素湍绿潭”“每至晴出霜旦”“故渔者歌曰”,之后学生模仿老师的腔调朗读全文,果然有些味道。之后又照此步骤进行了四字词语的节拍和特别之处的顿音的教学,几遍朗读过后,效果显著,教室中的每一个人都领略到了古文朗读之美妙。我抓住了古文朗读的关键所在:节奏与拖音,并针对本文特点分三步进行朗读指导,领起词的短暂拖音,四字词语的节拍,特别地方的顿音。如此循序渐进以至功成。二、欣赏:以点带面的点拨以我来看,三峡乃美景,三峡乃美文,不能让学生领略到三峡的美妙,就等于这节课没有灵魂。故“欣赏”环节至关重要。学生能够自主的赏析领略到文章的精妙,就成为教学的成功。那么,文章共四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