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专业合作社实务指导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5329692 上传时间:2020-09-19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5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民专业合作社实务指导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农民专业合作社实务指导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农民专业合作社实务指导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农民专业合作社实务指导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农民专业合作社实务指导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民专业合作社实务指导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民专业合作社实务指导课件(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概念,1,2,3,4,对策及工作要点,存在问题,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特征,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自己的现代经济组织,新型的 农民的 自己的 专业的 合作 合作社 现代的 经济组织,概念,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其成员为主要服务对象,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农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贮藏以及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分类,合作社好处及必要性为什么要合作社,一、中国农业的基本矛盾,家庭承包责任制。小农户,大市场(大豆危机) 二、节约成本:奶农合作社通

2、过为社员购买饲料、兽药、挤奶器材等生产资料,能够为奶农每年节省500-1000元/头牛 三、提高价格:奶农合作社和协会,发挥集体协商作用,提高生鲜乳销售价格,将生鲜乳收购价从1.74元每公斤一直涨到2.7元每公斤 四、解决部分资金问题:赊销原料 五、促进技术交流:培训及咨询等方式 六、农业产业化、新农村、农民增收要求农民组织必须创新 (经纪人,公司加农户,乡镇企业,集体经济组织;农村功能性组织如农技农协、计生协会、老年协会、治保会等,自治村委会;宗教庙会;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公司农场) 七、规模集成,提高谈判能力,资产信用担保。,合作的普遍性,现代人的思维方式是综合(“合”,而不是“和”) 现

3、代社会发展、管理创新、国际政治的大趋势是“合” 国家联盟 企业联盟 消费者联盟 农民联盟,合作社的特征,合作制最最本质的特征是合作社是交易的联合,目的在形成规模经济,是合作不是合并。其他特点都是交易联合的派生。如投资者、生产者、消费者、经营者的四合一其实是劳动的联合,就好比一家人,劳动在内部不进行交易,只是参与分配和决策 1、成员以农民为主体(80%,20%原则)。 2、以服务成员为宗旨,谋求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对内部盈利 。不能把合作社对成员不盈利与对外不盈利等同起来了。合作社对外必须以盈利为目的,而且对外盈利应当实现最大化,才有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可能 3、入社自愿、退社自由。 4、成员地位平

4、等,实行民主管理(一人一票原则)。 5、盈余主要按照成员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交易量(额)比例返还(60%,40%原则,资本报酬有限原则)。,合作社问题,一、组织机制问题(少数人控制,过分依赖外力) 二、产权股份化问题(公司化、股份化) 三、层次低低效率运行问题(业务单一、功能残缺或虚弱) 四、持续发展动力问题(易生易灭) 五、融资困难问题(资金极度短缺) 六、利益分配机制问题(没有返利) 七、治理机制问题(监事会虚设或没有,社员大会没有或根本不举行) 八、合作社制度性的几个悖论(人、资金、政府、返利,销售约定),观察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否成功的两个关键性指标,选什么样的领办人和组织精英。 外力推动的

5、大小。政府和龙头企业的推力,市场的拉力。,合作社合作内容拓展的方向,技术服务(良种、标准化、防疫) 信息服务 购销服务(生产资料采购和产品销售:中介平台,进一步发展成共同购销) 加工贮藏服务 信用服务(协助贷款或信用合作) 保险服务(协助参保或共济) 生活服务:无。日本农协从生到死都有服务 维权服务,加工贮藏服务 购销服务,信息服务 技术服务,金融,生活,合作社发展的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初步创立农民营销合作社 第二阶段:农民营销合作社得到了进一步扩展(自愿加入) 第三阶段:主要是规范农民营销合作社并且走向区域联合的发展道路。地区性的农民协会也出现了 第四阶段:农民营销合作社日益走向集中,表现

6、为合作社和社员数量双双减少。农业人口减少、农场规模扩大和合作社业务扩大。 第五阶段:股份合作化。但仍然保持了合作社的基本特征,坚决反对少数人控制股份。称为“新一代农民合作社”(New Generations Cooperative),合作社发展阶段,如何解决,一、有效需求和有效合作 (不要空壳合作社) 二、政府的自上而下,农民的自下而上(乡政府) 三、要有基础(农民主体,经济交易) 四、保持农民的信任 (先技术/服务) 五、突破融资机制 (资金互助) 六、规范组织机制、决策机制、分配机制 七、加强主功能建设 八、政府强势引导 九、土地进入合作社,合作社发展模式,(1)农民自发组织型,内生型 (

7、2)大户牵头兴办型,内生型 (3)龙头企业创办型,外生型 (4)部门牵头创办型,外生型 (5)政府扶持推动模式,外生型 (6)土地股份合作社,内外结合(公司农场,孕育农地第三次革命,彻底的合作社。土地流转的先进形式,原则,特征,股权设置等问题) (7)资金互助合作社,内生型。,对合作社的政策,基层工商登记机关要设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的服务窗口和“绿色通道”,免费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申办者提供政策法规方面的咨询服务,提供申请、受理、审批一站式服务。 登记机20日内办理完毕, 颁发营业执照。 工商部门依法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营活动进行监督管理,有违反工商法规的,责令改正,不做经济上的处罚,情节严重的,

8、吊销其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营业执照。 对合作社销售本社成员生产的农业产品,视同农业生产者销售自产农业产品免征增值税。 对合作社向本社成员销售的农膜、种子、种苗、化肥、农药、农机,免征增值税 合作社从事农业机械、排灌、病虫害防治、植保、农牧保险以及相关技术培训业务,家禽、牲畜、水生动物的配种和疾病防治项目,免征营业税。 合作社从事农产品初加工、兽医、农技推广、农机作业和维修项目的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 合作社从事农、林木、渔业项目的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从事花卉、茶、以及其他饮料作物和香料作物的种植、海水养殖、内陆养殖的项目所得,减半征收企业所得,问题讨论 某合作社成立最初是典型合作社,社员很拥护

9、,但是,等合作社发展越来越好的时候,社员突然发现原来几个合作社的主要管理人自己注册成立了一个公司,架空了合作社,作为乡镇管理,如何防堵这种现象出现。,案例一,缺乏经济合作组织削弱农民的议价能力: 黑山头镇梁西村是额尔古纳市的一个奶牛养殖村,全村370多户农民90都靠饲养奶牛为生。2005年,额尔古纳市招商引资引进雀巢公司(招来洋凤凰),收购当地梅鹿乳业公司,成立呼伦贝尔市雀巢有限公司(以下称雀巢分公司),但是,对于梁西村农民,怎么也没有想到,有了龙头企业的日子却越过越艰难。,据农民反映,2007年5月以前,雀巢分公司收购奶价每公斤最高18元,奶价赶不上矿泉水,最低时奶价只有13元,比周边市场平

10、均低4至5毛钱。 奶价偏低造成农民养殖奶牛不挣钱甚至赔钱。农民李永江说,1998年开始养奶牛,雀巢分公司入驻之前共有20头奶牛,奶牛平均日产奶达到3吨,但是两年来仍然不挣钱。尤其是2006年,一斤料得九毛五,可一斤奶才六毛五,养的越多越赔钱(垄断与竞争)。 奶贱伤农,农民开始大量卖牛。2006年冬天至2007年上半年,梁西村卖牛三分之一。奶农高兆蒙将自己的60头奶牛全部处理。,对于低奶价,农民多次反映,但是政府却迟迟没有实质性的行动。额尔古纳市副市长董仕民说,政府进行了多次协调,由于雀巢分公司没有形成符合市场规律的价格响应机制,造成奶价偏低。 (垄断与竞争)。 2007年5月,额尔古纳市的部分

11、奶农成立奶业合作社,从呼伦贝尔市政府所在地海拉尔区引进草原春、北雪两家乳品企业收奶,额尔古纳市的奶价从每公斤13元升至3元左右。雀巢分公司最低每天只收到20吨奶,造成严重亏员,不得不提高收购价,并一度达到3元以上,案例二-成功的案例丑小鸭变白天鹅,35岁的湖南省双峰县农民王运芳(当年高考名落孙山,后毕业于农业广播电视大学的王运芳通过两年基层农技推广员)本没有什么财力,也不懂多少高科技,更缺乏行政资源, 但他所主办的南方丘陵区土生土长的“民办、民管、民受益”和“社团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万人合作社”,下辖220个分社、7个专业合作社。几个“农村能人”用这种架构将一盘散沙似的农民聚拢在一起,把“

12、副业做成主业”,发展附加值较高的种养项目。从提供贷款贴息这类“种子资金”,到办3000多人的培训班,进而注册统一商标、筹划农业商业保险,王运芳和他的“万人合作社”冲击和撬动着当地传统的“三农”格局,其影响力还辐射、渗透到周边县市,被人们喻为“双峰现象”。,带头人的个人特质 那是科技服务所建所之初,所里与团县委签订了共同开发银杏50亩的合同,结果因各种原因合同无法履行。不忍心让农民群众吃亏,本来就负债累累的王运芳主动承担了6万余元的经济损失。1999年,青年科技服务总站在石牛乡杉山村指导村民开发百合;由于经验不足,引种的品种与客户要求不符,市场价格与合同收购价相去甚远,导致收购合同不能执行,他再

13、次主动承受了重大经济损失。多年来,为探索农民增收的途径,王运芳千方百计筹措生产引导资金,替农民贷款提供担保,光贴息就有22万元,被人戏称为“贷款专业户,合作社:两年成形 社员近万 成立两年多来的双峰县农村科技合作社总社以乡镇为单位,下辖16个联社,联社以下大体以3个行政村为单位成立分社,遍布全县的三级机构有220个分社、7个专业合作社。依托农村科技信息“互联网”工程,合作社通过“户联网“96318”咨询热线和相关机构负责人、技术责任人的手机、家庭电话,形成了地缘、人缘和信息网,成为一个覆盖全县的农民经济合作组织。 双峰县农村科技合作社社员和涉及农民人数达到8270人。 合作社章程规定,社员每户

14、每年缴纳会费50元,还支付相应的技术承包服务费、中介流通服务费,此外,科技、农业部门下拨的少量引导资金、市县赋予的农资和种苗经营权的收入,使合作社的资金颇有节余。覆盖全县的“总社、联社、分社、基地”四级农技服务体系,“进票子”是硬道理 王运芳和合作社之所以两年成形,社员近万,靠的是农业和农民增收的赚钱效益。 湖南省物价部门一项调查显示,即使在粮价形势很好的2004年,湖南农民种植50公斤稻谷毛利不过50元。双峰县的乡镇干部们说,三农问题的关键点之一,是现金收入问题。 王运芳认为,农民只有靠种植业结构调整把“副业变成主业”,才能解决用钱问题。为此,他们为合作社设计了6大功能:提供农业生产资料;提

15、供信息服务;提供小额贷款担保和利息补助;组织科技培训;组织农产品加工;组织市场营销,按照这个模式建立的走马街镇泉水村优质葡萄基地去年枝头硕果累累,村民大把进票子的景象让周边一些人眼红心跳。记者采访泉水村时,县城一名水果商人正在地里收葡萄。合作社员定价每市斤2元,比当地其他葡萄高6毛钱左右,而且不管包装和运输。这位水果商说,收购价是高了不少,但确实品种、口感好,又新鲜。村支书刘小凤现场正与合作社理事长王运芳交涉,要求“修改合同”。此前双方约定,葡萄挂果后每亩收入如达不到2000元,由合作社补足;如超过,则与“社员”三七分成。刘小凤说,他没料到1亩葡萄可以收入4000多元,想修改合同,提出了“每亩

16、交合作社200元技术服务费”的一揽子方案。 王运芳沉吟片刻,答应了这个方案。,搞项目前,农民都怕担风险,因此起步非常艰难,我们为农民提供贷款贴息,分担一部分风险,解决农民项目启动问题。 在刘小凤们与合作社签订的合同上规定,“社员”可以获得合作社的技术培训、协调贷款、提供种苗、技术服务和市场销售渠道等,项目失败能获得赔偿或者有保底收入标准。这让农民强烈地感觉到,这个组织与其共担风险甚至“保赚不赔”,还帮助联系销售,符合农民“合伙做赚钱生意”的胃口。 与省科技厅联络,举例来说,会员按合作社要求改种水果,合作社不但提供为期3年的小额贷款贴息,1亩田每年还补助300斤稻谷,一补3年;挂果之前,从种苗到技术服务全部免费,挂果后农民再付种苗款,合作社按收益参与分成;如不挂果按每株30元给予赔偿,如发生冰冻等灾害,合作社免费补种。长期制约农民的投入、技术、风险保障问题,桩桩都有了着落(保赚不赔额)。 与当前农村形形色色的经济合作组织模式单一、结构松散、行情不好或种植失败就散伙相比,双峰县农村科技合作社的高紧密度和赚钱效应,的确对农民很有吸引力。,合作社吸附“体制内资源” 王运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