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第四次月考试卷湘教版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5329352 上传时间:2020-09-1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地理第四次月考试卷湘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三地理第四次月考试卷湘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三地理第四次月考试卷湘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三地理第四次月考试卷湘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三地理第四次月考试卷湘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地理第四次月考试卷湘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地理第四次月考试卷湘教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岳阳市一中2009届高三第四次质量检测地理试卷一、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选对计2分,选错不计分,30260分)右图为我国四省区水稻、小麦、棉花、油菜播种面积统计图,读图回答12题。1图中甲、乙、丙、丁分别代表A新疆、湖北、安徽、河北B河北、湖北、安徽、新疆C新疆、安徽、河北、湖北D安徽、河北、新疆、湖北2下列四种经济作物适合在甲省种植的是A甘蔗 B黄麻 C甜菜 D花生右图示意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产与生态定位。读图回答34题。3.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发展方向是A.增大坡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B.大量开垦荒地,提高人均耕地面积C.大规模机械化,建成商品粮基地 D.退耕还林(草),发展舍

2、饲养殖4.北方农牧交错带的生态与生产功能是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畜产品供应基地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饲草料供应基地 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A. B. C. D.下图为利用GPS系统监测板块运动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监测站的主要作用是A监测三个站之间距离变化 B监测海洋污染情况C监测台风登陆的路径 D监测厄尔尼诺现象6图中监测站的气候特征是A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 B全年炎热干旱 C冬雨夏干D夏季高温多雨下图是沿某大陆35N所作的剖面示意图,回答1213题。7如果图中M、P表示近地面的等压面,此时地风向是A东北风 B西南风C东南风

3、 D西北风8关于图中各地的正确叙述是A此时、两地都是少雨季节 B此时、两地都是多雨季节C昼夜温差最小的是地 D地自然带的分布不能反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图示日期过后地球公转速度减慢。据此回答911题。9. 关于图示时刻的叙述,正确的是A. 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0、70EB. 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2326N、70WC. 北京时间是3时20分D. 2326N正午太阳高度大于2326S10. 关于图示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A. 华北平原正值冬小麦播种时期B. 北京地区正值沙尘暴多发时期C. 天山北麓牧民适宜在云杉林带以上牧场放牧的时期D. 长芦盐场受气候影响而生产量减少的时期1

4、1. 图示时刻地球上不同日期的分布情况与A. 甲图所示情况相同 B. 乙图所示情况相同C. 丙图所示情况相同 D. 丁图所示情况相同读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等高距为200 m,据图中信息回答1214题。12.该区域的自然植被是A. 温带落叶阔叶林B.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 热带季雨林13. 图中等高线a和等高线内b的数值可能分别是A. 100、100 B. 100、500 C. 500、250 D. 500、35014. 本区农业发展最适合借鉴的模式是A. 美国专业化生产模式 B. 千烟洲的立体农业模式C. 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模式 D. 辛店洼的鱼塘台田模式读下表,据此回答

5、1517题。我国35N40N之间大陆上四地的气候资料表地点年降水量(mm)15.6466.6777.4205.4一月平均气温() 8.5 6.6 1.2 9.0七月平均气温()27.423.523.923.615导致四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海拔高度 D洋流性质16关于四地说法正确的是A、两地河流都有春汛 B、两地位于青藏高寒区C、两地位于季风区 D、两地位于半干旱区17关于四地所在区域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A以冰雪融水灌溉为主 B畜牧业比重高于种植业C以水田农业为主 D农作物以小麦和青稞为主家住北京的王先生酷爱游泳,他在下图12中所示的P点旅游时,拍摄了当地正在举行的升国

6、旗仪式(升国旗与日同步)。王先生拍摄的照片显示,当时的北京时间是5时30分,据此判断1820题。18王先生拍摄照片时,P城当地时间约为 A3时30分 B7时30分 C11时30分 D13时30分19这一天北京的夜长约为A9小时 B11小时 C14小时 D16小时 20这一天,P城国旗旗杆的杆影朝向与长度变化规律正确的是A西北-北-东北,长短长 B西北-北-东北,短长短C西南-南-东南,长短长 D西南-南-东南,短长短下图是我国某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2123题。21图示区域甲是我国著名农业区,其名称是( )A河西走廊B河套平原C宁夏平原D渭河平原22上述著名农业区,其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

7、素是( )A热量B光照C水分D地形23近年来,图中乙区域荒漠化发展迅速,荒漠化土地呈点状、线状分布,其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 )A过度放牧B过度樵采和过度开垦C水资源利用不当D工矿开发、居民点和道路建设24下列关于西部地带交通、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青藏高原目前没有铁路,运输以公路为主B西部地带能源优势表现为天然气、石油、水力、太阳能、地热等资源丰富C西南地区交通困难,自古至今“蜀道难,难于上青天”D目前正在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是开发西部洁净的太阳能资源25关于我国三个经济地带工业发展与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我国的最主要工业基地和工业地带都集中在东部东部地带工业发达,西部地带工业基础薄弱中部

8、地带有色金属工业和重工业比较发达东部以轻工业为主,中部以重工业为主,西部以能源工业为主ABCD读七省区某种自然植被面积占全国该种植被面积比例图,完成26、27题:26该植被是 A高山草甸B温带落叶阔叶林 C荒漠D草原27该植被区最普遍的生态问题是A酸雨B水土流失 C土地沙化D沙尘暴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等降水量线分布图,读图回答2830题。28. 图中等降水量线明显向北凸出的主要原因是( )A. 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暖湿气流沿河谷深入B. 地处迎风坡C. 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东南季风深入D. 多锋面、气旋活动29. 下列有关该区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该区有丰富的水能、地热能资源B. 图中河谷

9、成因与东非大裂谷相似C. 图中甲处自然带表现为明显的垂直地带性D. 图中甲处等降水量线密集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30. 拉萨一带的种植农业特点是( )A. 绿洲农业 B. 密集农业 C. 河谷农业 D. 商品农业岳阳市一中2009届高三第四次质量检测地理试卷(答卷)时量:90分钟分值:100分 命题人:刘鹏一、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选对计2分,选错不计分,3026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二、综合题(共40分)31.发源于祁连山的弱水经河西走廊,最终流入内蒙古自治区境内。下图为“河西走廊

10、弱水流域简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1)该流域地处我国三大自然区的_ _区。(2)弱水年总径流量为43亿立方米,在河西走廊绿洲农业灌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径流量较为丰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弱水下游流入甲、乙两湖,乙湖已于上世纪后期彻底干枯,成为沙尘暴的源地之一。造成这一结果的人为因素主要有哪些?(4)请简要评价该流域所在自然区经济发展的自然条件。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材料一:长江中下游部分省市分布图材料二:洞庭湖年输沙量和洞庭湖面积与容积的演变(资料来源:长江水利网)洞庭湖年输沙量年输沙量(108m3)占入湖总沙量(%)长江来沙1.09482.0四水来沙0.24

11、118.0入湖总沙量1.335100出湖总沙量0.35126.3湖内沉积量0.98473.7注:四水指流入洞庭湖的湘江、资水、沅江、醴水四条水系。(1)长江在A河段被称为_,简述该河段的河道特征。(2)长江在夏秋季节输入洞庭湖的泥沙最多的原因是什么?(3)2007年2月26日A河段水位创下历史新低,江底清晰可见,大量船只搁浅。请分析船只搁浅的主要原因。(4)洞庭湖平原耕地面积比三江平原小,但粮食总产量比三江平原大,为什么? 33读我国东南局部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M、N是武夷山甲、乙两坡面冬季不同海拔的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图,表示甲坡的是 曲线,判断理由是 。 (2)夏季甲、乙两坡面海拔400800m处,气温较低的是 ,理由是 。 (3)赣江上游地区过度发展种植业可能对鄱阳湖产生什么影响? (4)分析布袋盐场形成的有利区位因素。34为了加强与哈萨克斯坦合作,2002年12月4日,莫斯科市长卢日科夫建议俄罗斯联邦政府重新启动“北水南调”工程;修建一条大运河,将俄罗斯的鄂毕河河水南引,直抵中亚的阿姆河与锡尔河,与之共同汇入咸海。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河。流量丰富,但航运价值不大,主要自然原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