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4编号消防器材培训资料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145324750 上传时间:2020-09-19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2.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994编号消防器材培训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994编号消防器材培训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994编号消防器材培训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994编号消防器材培训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994编号消防器材培训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994编号消防器材培训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94编号消防器材培训资料(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消防安全知识专项培训,第一章 移动消防器材的使用、检查与维护 第一节 常用灭火器的使用 灭火器是人们用来扑救各种初期火灾很有效的灭火器材,轻便灵活,操作方便,可移动,稍经训练,即可掌握其操作使用方法。是在全国普遍使用的灭火器材中比较理想的灭火工具。 通常灭火器分手提式灭火器(灭火剂充装量10Kg以下)和推车式灭火器(灭火剂充装量在10kg以上)两大类,它们各具特点。,一、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灭火时,手提或肩扛灭火器快速奔赴火场,在距燃烧处5米左右放下灭火器。如在室外,应选择在上风方向喷射,迅速拔下保险销,一手按下压把或提起拉环,干粉即可喷出灭火。喷粉要由近而远,向前平推,左右横扫,不使火焰窜

2、回。如是带喷射软管的灭火器应紧握住喷射软管前端喷嘴根部,另一手将开启压把压下,进行喷射灭火。在扑救可燃、易燃液体火灾时,应对准火焰根部扫射,如被扑救的液体火灾呈流淌燃烧时,应对准火焰根部由近而远,并左右扫射,直至把火焰全部扑灭。如果可燃液体在容器内燃烧,使用者应对准火焰根部左右晃动扫射,使喷射出的干粉覆盖整个容器开口表面;当火焰被赶出容器时,使用者仍应继续喷射,直至将火焰全部扑灭。,在扑救上述火灾的时候应特别注意不能将喷嘴直接对准液面喷射,防止喷流的冲击力使可燃液体溅出而扩大火势,造成灭火困难,如果当可燃液体在金属容器中燃烧时间过长,容器的壁温已高于被扑救可燃液体的自燃点。此时极易造成灭火后再

3、复燃的现象,若与泡沫灭火器联用,则灭火效果更佳。如果扑救固体可燃物的火灾时,应对准燃烧最猛烈处喷射,并上下、左右扫射,如果条件许可,使用者可提着灭火器沿着燃烧物的四周边走边喷射,使干粉灭火剂均匀地喷在燃烧物表面,直至将火焰全部扑灭。 推车式干粉灭火器一般由二人操作,距燃烧物10m处停下,其使用方法与手提式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相同。,二、C02灭火器使用方法 灭火时先将灭火器提到距燃烧物5米左右的地方,然后放下灭火器,拔出保险销,一手握住喇叭筒根部的手柄,另一只手紧握启闭阀的压把。对没有喷射软管的二氧化碳灭火器,应把喇叭筒往上扳70-90度。使用时,不能直接用手抓住喇叭筒外壁或金属连接管,以防手

4、被冻伤。灭火时,当可燃液体呈流淌状燃烧时,使用者应将二氧化碳灭火剂的喷流由近而远向火焰喷射。如果可燃液体在容器内燃烧时,使用者应将喇叭筒提起,从容器的一侧上部向燃烧的容器中喷射,但不能将二氧化碳喷流直接冲击可燃液面,以防将可燃液体冲出容器而扩大火势,造成灭火困难。,在室外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时,应选择在上风方向喷射。在室内窄小空间使用时,用后操作者应迅速离开,以防窒息。 推车式二氧化碳灭火器一般由两人操作,使用时由两人一起将灭火器拉到燃烧处,在离燃烧物10米左右停下,一人快速取下喇叭筒并展开喷射软管后,握住喇叭筒根部的手柄,另一人快速按顺时针方向旋动手轮,并开到最大位置,方法与手提式一样。,第二

5、节 灭火器的外观检查 A、检查灭火器的铝封是否完好; B、检查可见部位防腐层的完好程度; C、检查灭火器可见零部件是否完整,有无松动变形。锈蚀损坏、装配是否合理; D、检查贮存式灭火器的压力表指针是否在绿色区域,应查明原因,检修后重新灌装; E、检查灭火器的喷嘴是否畅通; F、检查干粉灭火器喷嘴的防潮堵是否完好,喷枪零件是否完备。,第三节 放置位置环境要求 A、环境温度为-1055C; B、通风、干燥; C、手提式灭火器应设置在挂钩、托架或灭火器箱内,其顶部离地面高度应小于1.5m,底部离地面高度不宜小于0.15m。 D、C02灭火器放置环境温度55,不能接近火源; E、每半年称重法检查一次重

6、量,泄漏量不大于充装量的5%; F、每五年进行一次水压试验,并标明试验日期。,第四节:各种灭火器的技术性能 1、干粉灭火器的技术性能,2、CO2灭火器的技术性能,特别适宜于扑救600伏以下的带电电器、贵重设备、图书资料、仪器仪表等场所的初起火灾,以及一般可燃液体火灾。,第二章 消防基础知识 在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消防安全管理和安全操作中,为了有效地预防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减少火灾损失,必须首先对物质燃烧的基本条件、着火原理、火灾发生发展规律及防火灭火基本原理等消防安全知识有一个必要的了解,以便在掌握火灾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控制和破坏燃烧的基本条件,达到防火、灭火和控制火势扩大蔓延的目的。,第一节

7、防火防爆原理 根据物质燃烧原理和爆炸形成的基本条件,为了有效地防止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必须针对物质的火灾危险特性,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控制燃烧爆炸条件的形成和相互作用,达到预防火灾的目的。同时还要控制燃烧蔓延途径和爆炸冲击波的扩散,避免更大范围的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具体讲有以下几项措施:一是排除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物质条件;二是控制和消除一切点火源;三是控制火势蔓延途径;四是防止爆炸波的冲击、扩散。,一、排除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物质条件,即控制可燃物,防止形成爆炸介质。例如: (1)在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生产、储存、运输等环节中搞好消防安全管理,防止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泄漏、扩散或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

8、气体; (2)在或能聚集可燃气体、蒸气、粉尘的场所,要设置良好的通风除尘装置,降低空气中可燃物的浓度,使其含量在爆炸极限浓度以下。,二、控制和消除一切点火源。 (1)消除明火。如危险场所严禁携带烟火,不得使用明火作业和用电炉做饭等。 (2)消除电器火花。如易燃易爆场所应选用防爆型或密闭式电器设备和开关;线路应穿管保护,严禁私拉乱接电线的使用普通电器。 (3)防止静电火花。如严禁穿化纤衣物进入易燃易爆场所;保持设备静电接地良好。 (4)防止雷击。即安装必要的防雷设施,避免雷击或雷电感应打火。 (5)防止磨擦撞击打火。如钢铁、玻璃、石料、混凝土地面、瓷砖等材料,在互相磨擦撞击时能够产生温度很高的火

9、花。因此易燃易爆场所严禁使用铁制工具,穿带钉子的鞋。 (6)避免曝晒、高温烘烤、故障发热或化学反应发热等。,三、控制火势蔓延途径。如易燃易爆化学物品贮存仓库之间、油罐之间留出适当的防火间距;设置防油堤、防液堤、隔火水封井、防火墙等,都是为了避免火灾情况下因火势的扩散蔓延,造成相邻危险品储罐、仓库的燃烧或爆炸,酿成更大的事故。 四、限制爆炸波的冲击、扩散。例如,在的可燃气体、液体蒸气和粉尘的厂房泄压门窗、轻质屋顶;在有放热、产生气体、形成高压的反应器上装设安全阀、防爆片;在燃油、燃气、燃煤类的燃烧室外壁或底部,设置防爆门(窗)、防爆球阀;在有易燃物料的反应器、反应塔、高压容器顶部装设放空管等等。

10、,第三节 火灾的分类及灭火剂选择 一、火灾的分类 根据我国现行标准规定,将火灾类型分为A、B、C、D四类。 A类火灾:指固体火灾。这种物质往往具有有机物质性,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火灾等。 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火灾等。 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气火灾等。 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如钾、镁、钛、锆、锂、铝镁合金火灾等。,根据国家火灾统计管理规定,按照一次火灾事故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受灾户数的直接财产损失,把火灾危害等级划为特大火灾、重大火灾、一般火灾三类。 特大火灾:具

11、有以下情况之一的,为特大火灾:死亡10人以上(含本数,下同);重伤20人以上;死亡、重伤20人以上;受灾50户以上;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 重大火灾: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为重大火灾:死亡3人以上;重伤10人以上;死亡、重伤10人以上;受灾30户以上;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上。 一般火灾:不具有前两项情形的火灾,为一般火灾。,二、灭火剂的选择 灭火剂的选择主要根据火灾的类型。下面简要介绍常用灭火剂的使用范围: 1、水。直流水和开花水(滴状水)可用于扑救一般固体物质的火灾(如煤炭、木制物品、粮草、棉麻、橡胶、纸张等),还可以扑救闪点在120以上,常温下呈半凝固状态的重油火灾。但不能扑救闪点低

12、于37.8以下可燃液体火灾。 雾状水降温快,灭火效率高,水渍损失小,可扑救低燃点液体火灾。也可用于粉尘或带电设备的火灾。 若火场物与水发生反应,不能用水灭火。,2、泡沫灭火剂。包括化学泡沫、蛋白泡沫、氟蛋白泡沫、水成膜泡沫、高倍数泡沫、抗溶性泡沫灭火剂。其中抗溶性泡沫灭火剂主要用于扑救水溶性液体火灾。如乙醇、甲醇、丙酮、醋酸乙酯等火灾。其余5种泡沫灭火剂主要用于扑救非水溶性液体火灾及一般固体火灾。,3、干粉灭火剂。干粉灭火剂按其使用范围,主要分为BC型干粉灭火剂和ABC型干粉灭火剂两大类。 (1)BC型干粉灭火剂。这类干粉灭火剂主要适用于扑救液体火灾及天然气及液化石油气等气体火灾和带电设备火灾

13、。 (2)ABC型干粉灭火剂。这类灭火剂不仅适用于扑救液体、气体及带电设备的火灾,而且适用扑救固体火灾。,4、卤代烷灭火剂。这类灭火剂具有灭火效率高、灭火后不留痕迹,药剂本身绝缘性好等特点,适用于各类易燃液体、气体、精密仪器和电器火灾。目前在非必要场所已停止使用该类灭火剂,以后将逐步淘汰。 5、二氧化碳灭火剂。由于二氧化碳是一种性质稳定的气体,对绝大多数物质没有破坏作用,灭火后能很快逸散不留痕迹,又没有毒害,所以最适合扑救各种易燃液体和易受水、泡沫、干粉等灭火剂侵蚀的固体物质的火灾。另处,二氧化碳是一种不导电的物质,故又能扑救电气火灾。,第三章灭火、应急疏散预案的编制 灭火、应急疏散预案是为了

14、提高岗位员工在发生火灾事故后,能够准确、快速地扑救初起火灾,最大限度的保护国家财产不受损失和减少人员的伤亡,现根据公安部61号令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和油气区灭火特点。各单位在制定灭火、应急疏散预案时应按照灭火、应急疏散预案的五项内容拟定,且在制定第四项内容时根据各单位不同地现场情况制定。,1、油气泄漏处置措施; 2、火灾爆炸处置措施; 3、人员中毒处置措施; 4、紧急停电处置措施; 5、烧伤人员处置措施; 6、高空坠落处置措施; 7、防洪防汛处置措施; 8、人员触电处置措施; 9、物体打击处置措施; 10、机械伤害处置措施;,第四章各类初期火灾的扑救 在火灾发展变化中,初

15、起阶段是火灾扑救最有利的阶段,将火灾控制和消灭在初起阶段,就能赢得灭火战斗的主动权,就能显著减少事故损失,反之就会被动,就会造成难以收拾的局面。,第一节:初起火灾的扑救原则 一、救人第一和集中兵力的原则 救人第一的原则,是指火场上如果有人受到火势威胁,各级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社区的消防人员及在场群众的首要任务就是把被火围困的人员抢救出来,因为人是社会最宝贵的财富。 集中兵力,是指单位和居民发生火灾时,有关负责人要按照预案把灭火力量和灭火器材集中到火场,以利于在最短的时间内抢救出被围困人员和扑灭初起火灾。在具体实施中,要做到:集中兵力于火场,集中兵力于火场的主要方面,集中使用灭火器材。,集

16、中兵力于火场的主要方面,就是要把主要力量和器材用在火场的主要方面。每个火场都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之分,火场主要方面是指对火场全局影响较大的方面,如:有贵重物资,有爆炸危险,有人被困等。在到场力量不足及主要方面受到严重威胁的情况下,要首先把主要力量和器材使用到火场的主要方面。保住了火场的主要方面就等于保住了火场的大局。 集中使用灭火器,就是在灭火战斗中,不要零打碎敲,顾不了此,又失了彼。例如当同时出几支水枪压力不足,不能接近火源点时,应减少水枪数量,确保充实水柱;当几个消火栓同时使用不能满足水压时,应减少消防车停靠;当几只灭火器不能满足灭火供给强度时,应增加灭火器同时使用等。,消防法第32条第三款规定:“发生火灾的单位必须立即组织扑救火灾。邻近单位应当给予支援”。说明任何单位、地区发生火灾,单位领导和消防安全干部除了有立即组织本单位专职、义务消防队员扑救火灾的责任和义务外,也有组织邻近单位的消防队员,参与火灾扑救的义务。作为邻近单位,在相邻单位发生火灾时,也有支援灭火的义务。,二、先控制、后灭火的原则 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