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政治辨析题解题分析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5324748 上传时间:2020-09-19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1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政治辨析题解题分析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九年级政治辨析题解题分析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九年级政治辨析题解题分析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九年级政治辨析题解题分析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九年级政治辨析题解题分析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政治辨析题解题分析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政治辨析题解题分析课件(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辨析题解题分析,陈维芝,今年中考试卷的题型有:,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 第二部分:简答题、辨析题、分析论述题、探究实践题。,(只辨别不分析不得分),辨析题解题思路及方法:,考题回顾(年广东省中考题): 小刘是某校初三级的学生,他自觉遵守校规校纪,积极维护班集体的形象,对班上一些同学抄袭作业、考试作弊等违规现象敢于批评和制止。对此,同学中有不同看法。同学甲认为他有正义感,值得学习;同学乙却认为,他爱出风头、多管闲事。 你同意谁的观点?为什么?,参考答案:,()同学甲的看法是正确的。(分)因为正义要求每一个人都必须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没有人可以例外。(分)小刘作为一名中学生,积极遵守

2、学校考试规则,敢于批评和制止作业、考试中的违规现象,是以实际行动维护正义的行为。(分) ()同学乙的看法是错误的。(分)因为他没有正确地区分正义与非正义行为,是不负责的表现。(分) ()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要树立规则意识和遵纪守法意识,铸造判断是非善恶的良知的标尺,敢于抵制非正义行为,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分),辨析题的解题思路: (要遵循“一辨二析三结论”的原则,大体分三步走),第一步:辨辨别正误(是什么)。 1、看清题干或材料中有多少层含义,如何判断有多少层含义?可以从标点符号来判断,如:;。或。则以上有两层含义。 2、辨别几种观点。,第二步:析分析事理(为什么).,1

3、、从“为什么”角度去答。逐层观点进行分析、论证,怎样进行分析?简单地说就是找理由,对的找对的理由或依据,错的也要找错的理由或依据。理由或依据去哪里找?从书本中相关的观点或原理中找。 2、从“怎样做”角度去答。如果材料中涉及到我们青少年的内容,那么在答案中要简要地提到我们要怎样做,如:对待诚信、培养民族精神等内容。 3、结合材料。如果题目是材料题,那么我们既要答书中观点又要结合材料(人和事)进行分析,不能只抄书中观点。 4、注意分层分析。,第三步:结论总结评价。(这是解题的终结).在辨、析的基础上得出总结评价,亮明自己正确的观点(原观点错在哪里什么观点才正确该怎么做),以达到照应题目,深化主题的

4、目的。,题例:就是因为生产力水平低,所以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这个观点是片面的。 (2)、现阶段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为,从总体上看,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我国社会主义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生产力水平低是决定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原因,但不是全部原因。 (3)、可见,以上观点没有正确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是片面的。,练习、,拥挤的校车上,初二的萧华不小心踩了初三陈洪的脚。萧华立即道歉:“真对不起,踩了你的脚。”陈洪恶狠狠地说:“瞎眼了?对不起有啥屁用!小心你的祖宗十八代。”第二天还

5、找了几个同学一起把萧华打了一顿。 请对萧华和陈洪的行为进行辨析,参考答案:,答:()萧华的做法是正确的。萧华能真诚地道歉,体现他尊重他人,勇于承认过错,敢于承担责任。 ()陈洪的做法是错误的。生活需要宽容,别人无意中伤害了我们,对别人的“对不起”要真诚接纳、理解,原谅,而不是得理不饶人,更不可冤冤相报。陈洪不原谅他人,是为人不宽容,不利于与他人和谐相处。他打人,更是违法乱纪行为,会被别人鄙视和受法、纪的处罚。 ()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换位思考,做到尊重他人、宽容他人,自觉遵纪守法,主动承担责任,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练习、,在一次思想品德课讨论会上,围绕“未来道路如何选择”这一问题,同

6、学们展开讨论。同学甲说:“选择未来道路,首先要考虑个人兴趣,做自己喜欢的事,才能实现人生价值”。同学乙说:“只有考上重点高中,上大学,才能实现人生价值你对上述观点有什么看法?请谈谈自己的认识。,参考答案:,答:()甲同学的观点是不全面的。未来道路的选择,人生价值的实现,在一定程度上与个人兴趣爱好有关,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需要。离开国家利益,片面强调个人兴趣爱好,不利于社会需要和个人价值的实现; ()乙同学的观点也是不全面的。考上重点高中、上大学,是满足国家需要,实现个人价值的途径之一,但不能认为只有考上重点高中上大学,才能实现人生价值。因为目前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

7、国家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方面的。()总之,我们应该把个人的前途和祖国的需要结合起来,把祖国的需要作为未来道路选择的根本出发点。,、片面、不科学、不确切型:(即内容不全面型、关系不全型、条件不全型)解题步骤: 合理判断; 准确分析; 归纳小结。,注意: 要将内容补充完整,指出观点片面、不科学; 要将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关系完整的揭示出来,然后指出题中观点的片面性; 要说明事物存在的具体条件是什么。当题目本身没有给我们提供充分条件作判断时,要在试题允许的范围内,把各种可能的条件补充进来,然后再进行具体辨析。,片面型中“只要-就-”(即:条件不全)。,命题内容总体上正确但其中包含有欠妥的因素或者总体上错

8、误但其中包含有若干合理的成分。解答此类题目不能简单地全面否定或者肯定。判断时可以统一为:此观点是错误的。 解答步骤可以按照“肯定什么否定什么补充什么”的思路进行。 方法:(1)错对原因都要分析;(2)除了题目的方法、条件外,还要作出补充;(3)下结论。,例:只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就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答:(1)上述观点是错误的. (2)全面小康的社会是指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要实现全面小康必须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使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但是,全面建设小康必须是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协调、全面的发展,因此,要全面

9、建设小康社会还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所以,只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就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这个观点是片面的。,(条件不全),例、增强民族创新能力,可以提升我国的竞争力,迅速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答:上述观点是错误的。 (1)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今时代,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各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因此增强我国民族创新能力,可以提升我国的竞争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人才资源。 (2)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最基本的国情。因此我国不可能在短

10、期内迅速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3)全面小康的社会是指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社会。全面建设小康必须是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协调、全面的发展. 因此,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还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大力发展生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文明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半对半错),(条件不全),练习,(二)、只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能全面建设好我们的小康社会。 答(1)此观点是错误的。 (2)全面小康社会是指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社会。全面建设小

11、康必须是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协调、全面的发展. 要全面建设好我们的小康社会,关键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只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们才能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才能不断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但是,光搞好经济建设还不够,还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文明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促进整个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方面全面发展和进步。(3)因此,上述观点不全面。,(条件不全),练习、,俗语说“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集体利益是个人利益的保障,所以集体要维护个人利益、满足个人利益。 答:()上述说法中“集体利益是个人利益的保障,所以集体要维护个人利

12、益”是正确的,但是不全面。(辨) ()(提示: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说完整)(析) ()题中的观点只是强调了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关系的一个方面,因而是片面的。(结),(关系不全),(参考一点通472.13),练习、,有的同学说:“抄袭作业与考试作弊是小事一桩,没什么大不了的,不值得大惊小怪”。请从权利义务和公平正义的角度谈谈你对抄袭作业和考试作弊现象的看法。,参考答案:,答:上述观点是错误的。因为:()和抄袭作业是弄虚作假的行为,是在学习过程中不履行遵守纪律的义务,也是对自己和他人不负责任的表现。()正义和正义制度是面向全社会成员的,它要求每一个人都必须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没有人可以例外。

13、而学习过程中考试作弊和抄袭作业是非正义行为。考试作弊还是对他人的不公平。我们要自觉反对抄袭作业、抵制考试作弊行为,这正是弘扬正气的具体体现。 总之,我们要做到行为端正、遵纪守法、严于律己,维护公平正义,促使自己人格完善。,练习、,国家主度胡锦涛在全国科技大会上宣布中国未来年科技发展的目标:年建成创新型国家,使科技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根据上述材料,请你辨析:自主创新,就意味着什么都自己干,不能向国外引进技术。,(参考答案)答:()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因为: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 创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只有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我们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不断开辟新的天地,否则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国要建设创新型国家正是为了增强民族自主创新能力;但是,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对外开放是改革和建设必不可少的条件,它有利于引进国外技术和先进的文明成果,有利于在国际经济竞争和合作所以,我们在自主创新的同时,要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综上所述,我们应该积极自主创新,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速自身的发展,而不能否定向国外引进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