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镇黄角堡、田坝子、杨家坡路改造工程说明书

上传人:liy****000 文档编号:145320248 上传时间:2020-09-1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02.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走马镇黄角堡、田坝子、杨家坡路改造工程说明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走马镇黄角堡、田坝子、杨家坡路改造工程说明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走马镇黄角堡、田坝子、杨家坡路改造工程说明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走马镇黄角堡、田坝子、杨家坡路改造工程说明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走马镇黄角堡、田坝子、杨家坡路改造工程说明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走马镇黄角堡、田坝子、杨家坡路改造工程说明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走马镇黄角堡、田坝子、杨家坡路改造工程说明书(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走马镇黄角堡、田坝子、杨家坡路改造工程 S1-01说明书1 概述1.1 项目概述本项目为走马镇黄角堡、田坝子、杨家坡路改造工程,总长0.789Km,以沿现有旧路改建为主,局部优化调整。本项目设计标准参照单车道四级公路,设计速度采用20Km/h(局部路段受地形限制降低标准),路基宽度4.5m,局部受限路段建设标准参照重庆市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1.2 任务依据(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B01-2014;(2)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JTG D302015;(3)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JTG F102015;(4)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JTJ 034-2015;(5)重庆市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

2、(6)公路工程机械台班费用定额 JTGT 3833-2018;(7)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公路工程部分);(8)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概算、预算编制办法 JTG 3830-2018;(9)公路基本建设工程交通工程概(预)算编制办法 (公设技2000285);(10)公路工程预算定额 JTGT 3832-2018。(11)我院与甲方签订的建设工程设计合同;(12)1/500地形图;(13)其它相关资料。(14)有关规范、规定、标准、会议纪要。1.3技术标准按照交通部现行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及交通部交公路发2004372号关于印发农村公路建设指导意见,结合沿

3、线地形地质条件、项目在区域公路网中的地位与作用、交通量预测结果及与相邻路段技术标准的衔接及远期发展的需要,本项目参照单车道四级公路标准,路基宽度采用4.5m,设计速度20公里/小时(局部路段受地理条件及造价影响降低设计标准)。其余各项技术指标参照执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的规定,主要指标见表1-1。主要技术指标表表1-1(黄角堡路)序号项目采用指标规范值1设计速度(km/h)20202停车视距(m)20203圆曲线最小半径(m)最小值1515(极限值)4最大纵坡()12/ 1处9最小坡长(m)2060竖曲线半径(m)凸最小值170200凹最小值4702005路基宽度(m)4

4、.54.56桥涵设计汽车荷载公路-级公路-级主要技术指标表表1-1(田坝子路)序号项目采用指标规范值1设计速度(km/h)20202停车视距(m)20203圆曲线最小半径(m)最小值2015(极限值)4最大纵坡()3/ 1处9最小坡长(m)10460竖曲线半径(m)凸最小值/200凹最小值/2005路基宽度(m)4.54.56桥涵设计汽车荷载公路-级公路-级主要技术指标表表1-1(杨家坡主路)序号项目采用指标规范值1设计速度(km/h)20202停车视距(m)20203圆曲线最小半径(m)最小值2015(极限值)4最大纵坡()9.6/ 1处9最小坡长(m)2460竖曲线半径(m)凸最小值580

5、200凹最小值3602005路基宽度(m)4.54.56桥涵设计汽车荷载公路-级公路-级主要技术指标表表1-1(杨家坡支路)序号项目采用指标规范值1设计速度(km/h)20202停车视距(m)20203圆曲线最小半径(m)最小值2015(极限值)4最大纵坡()7.7/ 1处9最小坡长(m)5060竖曲线半径(m)凸最小值370200凹最小值/2005路基宽度(m)4.54.56桥涵设计汽车荷载公路-级公路-级1.5测设简述根据现状地形图,控制测量路线全长0.789km,黄角堡路:K0+000K0+395.916段,路基宽度4.5m;田坝子:K0+000K0+104.198段,路基宽度4.5m;

6、杨家坡主路:K0+000K0+183.787段,路基宽度4.5m;杨家坡支路:K0+000K0+104.916段,路基宽度4.5m。本项目所采用坐标及高程系统均为假定独立系统。1.6路线起讫点、中间控制点、走向及里程本项目起于九龙坡区玉龙村大公路,终点玉龙村张艺术家;本项目为原有道路加宽改建项目,主要控制点为沿线房屋、鱼塘,避免大量拆迁、占用。路线里程:0.789Km;1.7工程规模本项目为走马镇黄角堡、田坝子、杨家坡路改造工程 ,总长0.789Km;设置钢筋混凝土圆管涵4道,其他主要工程数量详见下表:主要工程数量表1-2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施工图设计数量1路线长度Km0.7892路基填方m310

7、123路基挖方m313744混凝土路面m240395防护圬工m3243.2 6排水圬工m34687涵洞道48波形梁护栏m4019标志块152 建设条件2.1自然区划 本路段属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区划V2区。2.2 气象与水文九龙坡区域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具有东暖夏凉、湿度大、阴天多、雾日多等特点,年平均气温18.4,最高气温42.2,最低气温-2.4,年平均降雨1151.5mm,年平均相对湿度80%。2.3 地形地貌九龙坡区位于重庆市主城区西南部,中梁山分隔东西两大部分,东部区域地势由南北向长江河谷逐渐降低,地貌起伏较大。西部区域地势以低山丘陵为主,区内溪河切割,植被覆盖率较高,河网密度较大。

8、2.4 地质构造据区域资料与现场调查,区域地质构造位置属龙王洞背斜西翼近轴部地带,岩层呈单斜状产出,岩层产状为1906。经对场地及周边区域的调查结果表明:区内无断层通过,基岩强风化带风化裂隙发育,基岩中等风化带裂隙不发育,基岩中具两组裂隙:L1:14072,间距1.003.00m,走向延伸35m,微张开,裂面较平整,大部分无充填,局部充填粘粒,结合差,属硬性结构面。L2:24063,间距1.502.00m,走向延伸13m,闭合,无填充,裂面较粗糙,结合差,属硬性结构面。层面间裂隙局部较为发育,裂面较平,可见褐色铁锰质氧化膜浸染和少量的泥质充填,裂面结合程度一般,属硬性结构面。2.5 地层岩性经

9、地表工程地质测绘和利用钻孔资料揭示,场地内分布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Q4me)、第四系残坡积土层(Q4el+dl)、统沙溪庙组(J2s)泥岩和砂岩,现由新到老分述如下:(1)填筑土(Q4me):该层广泛分布于道路区全段地表。灰褐色,上部主要为地面混凝土,下部为砂泥岩碎块石及粘土组成,硬杂物含量25%45%,土石比约2:1,粒径10370mm,多为稍密中密(A匝道桥墩范围内多为松散稍密),稍湿,属机械压填,回填年限多在5年以上。现状下的填土厚度在115m之间。(2)粉质粘土(Q4el+dl):黄灰色黄褐色,可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稍有光滑,摇振反应无,偶夹卵石,厚度在0.804.20m

10、之间,埋深510m间。(3)砂岩(J2s-Ss):灰白色,矿物成份以石英、长石、云母等为主,钙质胶结,中粒结构,中厚层状构造。强风化层裂隙发育,岩芯破碎,呈碎块状,手捏易碎;中风化层岩芯呈柱状,锤击声较清脆。钻探揭示的最大厚度20.70m,该层广泛分布于场地内,为本场地主要岩层。(4)泥岩(J2s-Ms):暗紫红色,由粘土矿物组成,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局部含砂质较重。强风化层裂隙发育,岩芯破碎,呈碎块状,手捏易碎;中风化层岩心呈柱状,锤击声哑。钻探揭示的最大厚度14.40m,该层多伏于砂岩下,分散于场地内,埋深大,为本场地次要岩层。3 总体设计3.1项目设计指导思想根据项目特点,结合我院在

11、项目区域其他项目的勘察设计经验,本项目以“安全、耐久、节约、和谐”为设计目标,充分结合项目区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气候、植被等特点基础上,做到安全选线、地形选线、地质选线、环保,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合理运用技术指标,达到资源节约、保护环境、促进和谐、通畅快捷的目的。一阶段施工图设计要正确把握技术指标,妥善处理整体与局部、远期与近期、公路建设与城镇规划、农业发展、旅游等因素的关系;注意与区域路网的结合,并结合地形地貌、地质、水文、筑路材料等自然条件,通过综合研究分析,进行方案研究,做到平纵指标均衡,以提高公路的使用质量和运营安全。3.2总体设计原则根据前述项目特点,本次设计将从路线、路基、

12、路面、桥梁涵洞、不良地质、环保、水土保持等方面采取相应措施。总体设计原则如下:1在“六个坚持、六个树立”指导思想下,坚持“安全、耐久、节约、和谐”的设计理念,按照交通部公路勘察设计典型示范工程的要求进行设计。力求公路与自然、人文环境的和谐统一,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社会、经济、环境综合效益。2坚持地质条件选线的原则,布线时应首先研究路线走廊带内的地质条件,将工程安全性作为首要考虑因素。本着“避让为主、处治为辅”的原则尽可能避开工程地质、水文地质不良地带,尤其是构造断裂、滑坡等不良地带。3针对本项目沿线地质条件的实际情况,结合沿线自然、地质条件,切实做好路基路面设计,确保路基路面具有足够的强度及

13、稳定性。路基防护尽可能采用生物工程防护,并采取经济有效的排水措施和病害防治措施,保证路基安全、路容美观。4桥梁、涵洞的结构型式将根据本地区的自然条件、材料来源、地基情况、施工特点和使用要求进行设计。设计时遵循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原则,尽量做到标准化、系列化及施工专业化,同时注意与周围景观协调。5路线交叉设计应依据沿线实际情况,合理设置管线通道,平面交叉,确保交通量转换和横向通行的需要。6严格控制公路用地和工程造价。项目区域属农田区,土地资源珍贵,良田稀缺,设计时将认真贯彻执行交通部关于在公路建设中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的若干意见的通知精神,严格控制用地,减少对农田的侵占。加强土地类别调查、合理确定边坡坡率、加强放坡与防护间的比选,选择最佳方案。3.3标准横断面本项目采用20km/h的设计速度,路基宽4.5m,其中:行车道宽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公路与桥梁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