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阿拉善左旗高级中学高三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5318026 上传时间:2020-09-1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高级中学高三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高级中学高三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高级中学高三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高级中学高三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高级中学高三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高级中学高三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阿拉善左旗高级中学高三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阿左旗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1. 中国传统家族有“长兄如父”“小儿不及长孙”的说法。这些说法体现的是()A. 家族和睦 B. 等级秩序 C. 贵族世袭 D. 宗法观念【答案】D.【名师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解读“长兄如父”“小儿不及长孙”,结合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即可做出选择。2. “宋沿唐制,亦贵进士科。然唐时犹兼采誉望,不专辞章。宋则糊名考校,一决文字而已。”由此可见,与唐代科举相比,宋代()A. 考试程序更加公正 B. 取士科目有所减少C. 进士及第尤为尊贵 D. 录取人数大大增加【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材料“糊名考校,一决

2、文字而已”说明宋朝采用密封考试形式,这有利于考试的公平公正,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取士科目数量减少信息,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对进士科的重视,不是尊贵,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录取人数的变化,故D项错误。3. 秦汉的三公九卿、隋唐的三省六部、明朝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我国古代中央机构的改革中存在着一个一贯的理念,那就是()A. 强化君主专制是政治变革的主要内容B. 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是改革的根本目的C. 缓和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是国家稳定的基础D. 制度的完善在于不断地改革与创新【答案】A【解析】据材料“秦汉的三公九卿、隋唐的三省六部、明朝内阁和清朝军机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

3、机构官职的设立体现了中国古代加强皇权、削弱相权的发展趋势,说明强化君主专制是政治变革的主要内容,故A项正确;这些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强化皇权,不是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故B项错误;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发展的趋势是君权君权、相权削弱,不是缓和,故C项错误;“制度的完善在于不断地改革与创新”的说法过于抽象,没有突出强化君主专制的主要目的,故D项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从“三公九卿、隋唐的三省六部、明朝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等制度的内容、特点、作用等所学知识出发,推理出中国古代加强皇权、削弱相权的发展趋势,据此即可正确判断。4. 一代风流人物的登场一文指出,1894年,未来中国的主导者开始崛起,康有为

4、、梁启超、严复、孙中山等一大批政治新秀走上前台,他们因甲午战争改变了命运,更改变了人生态度和政治理念,中国历史则从此进入“快进”模式。他们主导的“快进”模式以()A. 西方学说代替传统儒学 B. 实业救国为主要途径C. 美国的政治制度为蓝本 D. 资产阶级代议制为目标【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康有为借助传统儒学宣传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故A项不是其共同点;实业救国是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一些代表人物所宣扬的、以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作为救国救民的途径,与材料不符,故B项错误;以美国的民主共和政体的蓝本只有孙中山等人,故C项错误;无论是康有为、梁启超的君主立宪制还是孙中山的民主共和制,都是资产阶级

5、代议制,故D项正确。考点:近代思想解放潮流学习西方的历程维新思想、民主共和【名师点睛】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维新变法、追求民主共和、提出民主科学、接受马克思主义;从学造器物、仿行制度到提倡思想解放,不断探求强国之路。这是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渐进过程,也是近代中国人思想不断解放的过程。5. 胡适认为:“五四运动”是一场不幸的政治干扰,它把一个文化运动转变成一个政治运动,使得中国人的“文艺复兴”半途而废。对此解释最恰当的是()A. 五四运动遭到了北洋军阀镇压B. 五四运动唤醒了中国社会各阶层C. 五四运动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轨迹D. 五四运动体现了民主与科学的精神【答案】C【解析】试题解析:

6、本题考查五四运动,考查准确阅读材料,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题干中的文化运动指的是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激进派宣传资产阶级民主科学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而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政治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因而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轨迹,故选C。其它选项与题意不符,均排除。故选C。6. 毛泽东与朱德于1937年7月8日致电驻北平、天津、张家口、保定的国民党军,请他们策励全军,为保卫平津而战,为保卫华北而战!红军准备随时调动,追随国军,与日寇决一死战!对这一事件的解读,正确的是()A. 全民族抗战局面已经形成 B. 中共表明抗日形式和立场C

7、. 抗日救亡运动向民间发展 D. 国共两党的抗战相互呼应【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全民族抗战是在国共两党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之后,A项不正确。中共通电,表明自己的抗战形式是追随国军抗战,立场是抗战到底,“决一死战”,B项是正确的。从材料看,抗日救亡运动还局限于党派和军队,“民间”的表述不符合事实,C项是错误的。当时,国共两党还没有达成共同抗战的一致意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尚未形成,故D项不符合题意。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名师点睛】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1)从日本角度分析:日本发动的战争是侵略性的、非正义的法西斯战争,这种战争必然以失败告终。(2)从中国角度分析:抗日民族

8、统一战线的建立,中国实现了全民族的抗战。(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中共敌后战场的抗战、人民的支持等)(3)从国际角度分析: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有力配合、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持。7. “村子里开会,有分组讨论,也有全体大会,还有投票表决。和在人民大会堂的会差不多。”材料现象反映了()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得到了完善 B. 我国民主实现了全民公决C. 政治协商体制进一步得到巩固 D. 基层民主政治得到了扩大【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反映了村民大会召开的情况,这是新时期基层民主政治扩大的表现和结果;AB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所以答案选D。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

9、设与祖国统一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8. 梭伦、克利斯提尼和伯利克里三位政治家的改革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他们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A. 破除贵族世袭,制约公民权利 B. 废除债务奴隶,促进经济发展C. 扩大平民权利,推动民主进程 D. 划分公民等级,明确权利义务【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从梭伦开始的改革就是为了解决平民与贵族之间的矛盾,梭伦扩大了平民的权力,但并没有取消贵族的特权;克里斯提尼改革时,则进一步用地域部落取代血缘部落来削弱贵族特权;伯里克利时期则达到了民主进程的黄金时代,C正确;破除贵族世袭与改革史实不符,排除A;废除债务奴隶,促进

10、经济发展属于梭伦改革的内容,不是他们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排除B;划分公民等级,明确权利义务,不是他们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排除D。所以选C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梭伦、克里斯提尼和伯利克里改革【名师点睛】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伯里克利改革的比较:改革梭伦(奠基)克利斯提尼(确立)伯里克利(顶峰)选区以血缘为基础的4个部落以地域为基础的10个行政选区以地域为基础的10个行政选区公民权力解负令,个人自由不容侵犯;按财产划分等级。五百人会议对全体公民开放无等级和财产的区别,有发言权和表决权,享有津贴常设机构4个部落各选100人组成四百人会议以抽签方式从10个选区中各选50人组成“

11、五百人会议”“五百人会议”每个成员都有机会成为轮值主席,执掌最高权力司法机构陪审法庭陪审法庭陪审法庭军事机构设立“十将军委员会”设立“十将军委员会”监督机制陶片放逐法陶片放逐法9. 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中说:“光荣革命的重要性不仅在于推翻了一个不得人心的老国王,更重要的是它拥立了一个愿意服从议会的新国王。”这表明光荣革命()A. 宣告了英王“统而不治”时代的到来B. 开启了英国主权在于议会的政治格局C. 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最终确立D. 促使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英国率先形成【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光荣革命更重要的是它拥立

12、了一个愿意服从议会的新国王”和所学史实说明光荣革命改变的是革命前议会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国王是议会的国王,国家权力中心发生转移,故B项正确。A和C项是到19世纪中期随着责任内阁制的完善故应排除;D项是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故也应排除。所以答案选B。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10. “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但在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俄国革命的过程中,却曾经有着和平发展的可能,该阶段大致处于()A. 一战爆发后二月革命前 B. 二月革命后七月事件前C. 四月提纲后七月

13、事件前 D. 七月事件后十月革命前【答案】B【解析】据材料“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俄国革命的过程中,却曾经有着和平发展的可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月革命后俄国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当时布尔什维克党曾经试图通过和平方式参与政权,但七月事件爆发,和平夺权的方式已经行不通,故转而采取暴力斗争,故B项正确;二月革命是以暴力斗争推翻沙皇封建统治,不是和平方式,故A项错误;四月提纲明确提出社会主义革命的主张,也不属于和平方式,故C项错误;七月事件后已经没有和平夺权的可能性,故D项错误。故选B。11. 德国分裂后,联邦德国期望依靠美国和北约组织的支持来实现统一。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联邦德国主动发展同

14、苏联、东欧国家的关系,以“缓和、均势与联盟”为基础的新东方政策逐渐成熟。导致这一外交政策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 苏联对外扩张的加剧 B.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C. 美国霸主地位的丧失 D. 欧洲国家开始走向联合【答案】B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12.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在美国,新的艾森豪威尔政府正在取代杜鲁门政府。新政府在朝鲜缔结和约,1953年7月朝鲜战争宣告结束,从而消除了国际紧张局势中最大的一个根源。第二个月,苏联政府宣布,它也掌握了氢弹的秘密,结果反而加强了和解运动。”材料说明当时()A. 美苏和解消除了世界动

15、荡 B. 世界多极化趋势已开始出现C. 美苏冷战势头有所减弱 D. 美国放弃了遏制苏联的政策【答案】C【解析】据材料“朝鲜战争宣告结束,从而消除了国际紧张局势中最大的一个根源苏联掌握了氢弹的秘密,结果反而加强了和解运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当时美苏之间紧张的关系有所缓和,说明冷战势头有所减弱,故C项正确;由于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对立,美苏不可能和解,故A项错误;世界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不是1953年,故B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美国放弃了遏制苏联的政策,故D项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朝鲜战争宣告结束苏联掌握了氢弹的秘密,结果反而加强了和解运动”,学生容易错选A项,应该明确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对立使美苏不可能和解,也不可能消除了世界动荡,故只能选C。1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小康全面不全面,环境质量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