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新高考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专题一运动的描述直线运动第3讲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课时作业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5317676 上传时间:2020-09-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方新高考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专题一运动的描述直线运动第3讲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课时作业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南方新高考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专题一运动的描述直线运动第3讲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课时作业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南方新高考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专题一运动的描述直线运动第3讲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课时作业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南方新高考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专题一运动的描述直线运动第3讲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课时作业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南方新高考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专题一运动的描述直线运动第3讲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课时作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方新高考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专题一运动的描述直线运动第3讲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课时作业(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讲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一、单项选择题1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探究中,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亚里士多德根据生活现象提出了重的物体下落得快,轻的物体下落得慢B伽利略利用斜槽实验发现物体从静止开始滑下,在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通过的距离之比为135从而间接证实了他提出的“落体速度与时间成正比”的假说C在当时的实验中,伽利略已经可以较精确地测量自由落体时间,直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了D伽利略对自由落体的探究中,经历了提出问题猜想数学推论实验验证合理外推得出结论的科学推理方法2从同一高度处同时将a、b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别竖直上抛和竖直下抛,它们的初速度大小也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计空气阻力

2、)()A在空中运动过程中,两小球的加速度相同B两小球触地瞬时的速度不同C两小球运动的位移不同D两小球运动的路程相同32014年8月3日在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地震发生后,某空降兵部队迅速赶往灾区,通过直升机投放救灾物资若在投放物资包时直升机悬停在足够高的空中,物资包的质量各不相同,每隔相同的时间先后由静止投放一个,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资包在空中间隔的距离相等B物资包在空中间隔的距离从上到下越来越大C在下降过程中,相邻两个物资包的速度差不断增大D质量较大的物资包落地时速度较大4如图K131所示是一个网球沿竖直方向运动时的频闪照片,由照片可知()A网球正在上升 B网

3、球正在下降C网球的加速度向上 D网球的加速度向下 图K131 图K1325如图K132所示,一个小球从地面竖直上抛已知小球两次经过较低点A的时间间隔为TA,两次经过较高点B的时间间隔为TB,重力加速度为g,则A、B两点间的距离为()A. B.C. D.6质点做竖直上抛运动,落回到抛出点,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上升过程的位移和下降过程的位移相同B在到达最高点时,速度和加速度均为零C整个运动过程中,任何相等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均相同D上抛初速度越大,上升过程的最后一秒位移就越大7蹦床运动要求运动员在一张绷紧的弹性网上蹦起、腾空并做空中运动为了测量运动员跃起的高度,训练时可在弹性网上安装压力传感器,利

4、用传感器记录弹性网所受的压力,并在计算机上作出压力时间图象,假如作出的图象如图K133所示设运动员在空中运动时可视为质点,则运动员跃起的最大高度是(g取10 m/s2)()图K133A1.8 m B3.6 m C5.0 m D7.2 m二、多项选择题8科技馆中有一个展品,如图K134所示,在较暗处有一个不断均匀滴水的水龙头,在一种特殊的灯光照射下,可观察到一个个下落的水滴,缓慢调节水滴下落时间间隔到适当情况,可看到一种奇特现象,水滴似乎不再下落,而是像固定在图中A、B、C、D四个位置不动一般要出现这种现象,照明光源应该满足(取g10 m/s2)()图K134A普通光源即可B间歇发光,间歇时间0

5、.02 sC间歇发光,间歇时间0.1 sD间歇发光,间歇时间0.5 s9(2015年山东德州一中月考)物体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经3 s到达最高点,空气阻力不计,g取10 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45 mB物体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30 m/s,方向竖直向上C物体在第1 s内、第2 s内、第3 s内的平均速度之比为531D物体在1 s内、2 s内、3 s内的平均速度之比为94110如图K135所示,在足够高的空间内,小球位于空心管的正上方h处,空心管长为L,小球球心与管的轴线重合,并在竖直线上当释放小球,小球可能穿过空心管,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图K13

6、5A两者同时无初速度释放,小球在空中不能穿过管B两者同时释放,小球具有竖直向下的初速度v0,管无初速度,则小球一定能穿过管,且穿过管的时间与当地重力加速度无关C两者同时释放,小球具有竖直向下的初速度v0,管无初速度,则小球一定能穿过管,但穿过管的时间与当地重力加速度有关D两者均无初速度释放,但小球提前了t时间释放,则小球一定能穿过管,但穿过管的时间与当地重力加速度无关三、非选择题11气球下挂一重物,以v010 m/s的速度匀速上升,当到达离地高度h175 m处时,悬挂重物的绳子突然断裂,那么重物经多长时间落到地面?落地时的速度多大?空气阻力不计,g取10 m/s2.12(2016年湖北重点中学

7、高三联考)如图K136所示木杆长5 m,上端固定在某一点,由静止放开后让它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木杆通过悬点正下方20 m处圆筒AB,圆筒AB长为5 m,g取10 m/s2,求:(1)木杆经过圆筒的上端A所用的时间t1是多少?(2)木杆通过圆筒AB所用的时间t2是多少?图K136第3讲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1C2A3B4D5D解析:根据竖直上抛运动的对称性可知,A、B两点离最高点的高度分别为hAg2gT,hBg2gT,A、B两点间的距离hhAhB,故D正确6C7C8CD解析:运用逐差法计算时间间隔,另外还需要考虑水滴位置的重叠特点若A、B、C、D四个位置处水滴为连续掉下的水滴,则设相邻

8、两个水滴间的时间间隔为T,则有CDBCgT2,得T,代入数据可得T0.1 s由于人观察水滴的视觉在间歇光照时水滴位置出现重叠现象,因此照明光源应该间歇发光,且间歇时间为0.1 s或为0.1 s的整数倍,选项C、D正确9AC解析:物体竖直上抛到最高点,速度为零,可以逆向看成自由落体运动,经3 s落地,根据运动学公式可以得出高度为45 m,初速度为30 m/s,所以A项正确,B项错误;根据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可以知道C项正确,D项错误10AB解析:两者同时无初速度释放,均做自由落体运动,球不能穿过管,A正确;两者同时释放,小球具有竖直向下的初速度v0,以管为参考系,则小球匀速穿过管,

9、时间为t,B正确,C错误;小球提前t时间释放,相当于获得了初速度v0gt,与当地重力加速度有关,D错误11解:取全过程作为一个整体考虑,从绳子断裂开始计时,经时间t后重物落到地面,规定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重物在时间t内的位移h175 m,由位移公式有hv0tgt2即17510t10t210t5t2t22t350解得t17 s,t25 s(舍去)所以重物落地速度为vv0gt10 m/s107 m/s60 m/s其中负号表示方向向下,与初速度方向相反12解:(1)木杆由静止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木杆的下端到达圆筒上端A的用时为t下A s s木杆的上端到达圆筒上端A的用时为t上A s2 s则木杆通过圆筒上端A所用的时间t1t上At下As.(2)木杆的下端到达圆筒上端A用时t下A s木杆的上端离开圆筒下端B的用时为t上B s s则木杆通过圆筒所用的时间t2t上Bt下A()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