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基米德原理教学设计〔优秀篇〕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45315833 上传时间:2020-09-1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阿基米德原理教学设计〔优秀篇〕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阿基米德原理教学设计〔优秀篇〕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阿基米德原理教学设计〔优秀篇〕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阿基米德原理教学设计〔优秀篇〕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阿基米德原理教学设计〔优秀篇〕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阿基米德原理教学设计〔优秀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阿基米德原理教学设计〔优秀篇〕(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阿基米德原理教学设计于家务中学周艳杰【设计思路】一、教材分析阿基米德原理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容,在力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学好这部分容既有利于深入理解液体压强、压力、二力平衡和二力合成等知识,又为进一步学习机械效率打好了基础。由于这部分容涉及到的计算公式比较多,容又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学起来总有种望而生畏的感觉。因此,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通过实验、推理等方法,努力激发使这一部分教学不枯燥,争取调动全体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成绩。二、学生情况分析我所教的班级,学生学习意识比较淡漠,学习基础比较差,在学习过程中体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很被动、计算能力比较差。

2、在前面的教学过程中,已经重点强调了相关容,为进一步学习阿基米德原理做好了准备。如何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是一个关键问题。三、教学目标1通过边学边实验,使学生知道什么是浮力,引导学生学会用“称重法”测浮力,并用实验“发现”阿基米德原理,探索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2培养学生设计和动手实验,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概括和总结实验结论,以及探究物理规律的能力。3通过边学边实验的探究性学习,增强学生学习物理兴趣,培养学生实事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四、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浮力概念,阿基米德原理。(2)难点:探索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设计及操作过程;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教学过程】课题阿基米德原理课时

3、1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边学边实验,使学生知道什么是浮力,引导学生学会用“称重法”测浮力,并用实验“发现”阿基米德原理,探索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2培养学生设计和动手实验,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概括和总结实验结论,以及探究物理规律的能力。3通过边学边实验的探究性学习,增强学生学习物理兴趣,培养学生实事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重点浮力概念,阿基米德原理难点1探索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设计及操作过程。2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突破方法实验、猜想与推理教具盛水(盐水)烧杯,重物,乒乓球,弹簧测力计,溢杯,小烧杯、(每2人一组)铁架台,有关投影片等。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

4、动设计意图一、引入新课问:在操场上踢足球时一不小心把球踢到了河里,球就能漂浮在水面上,它受到什么力的作用?二、新课教学(一)1举例说明生活、生产中有哪些物体受到浮力,2学生边学边实验,感受浮力的存在。问题1:物体浸没在水或盐水中时是否受到浮力?方向如何?能否用测力计来测量其大小?分析学生设计的实验步骤:(1)物体在空气中的重为_N。(2)把重物浸没在水中或盐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N。分析数据可得:浮力的概念:液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的竖直向上的托力叫浮力。测量浮力大小的一种方法:悬吊法F浮GF问题2:当物体部分浸入液体中时是否受到浮力?能否测出大小?步骤A:在空气中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的重G步

5、骤B:把物体浸在液体中,测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步骤C:浮力的大小为F浮GF观察在物体缓慢浸入液体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情况,由此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分析:在物体逐渐浸入液体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变小,说明物体受到的浮力逐渐变大。(二)学生进行猜测: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1实验2: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2演示:石头与浮力;浸入液体中的体积不同时,物体受浮力大小的变化;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不同时,浮力大小的变化。分析并完善学生的实验表格物体进入液体中的体积V浸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V排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力G排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F3总结:物体受到的浮

6、力大小与物体的排液体积有关,与其浸没的深度无关。(三)探究阿基米德原理从以上实验初步可知,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它排开的液体的多少有关,并且排开液体越多,受到的浮力越大。读读议议有关“冲称象”的故事,再次说明上述现象。学生边学边实验验证这个观点。()设计实验方案需要解决的两个问题:如何测量物体受到的浮力。如何测量被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力。实验所需的器材:弹簧测力计,重物,盛有液体的烧杯,溢杯,空杯等。(2)进行实验,分析总结分析课本所给出的实验方法分析数据可得:物体全部浸没于液体中时F浮G排。问题3:如果物体只是部分浸入液体中时,那么它所受的浮力是否还等于它排开液体的重力呢?分析数据可

7、得:物体部分浸入液体中时F浮G排。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的大小。测量浮力的另一种方法:排液法:F浮G排。(3)进一步讨论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m排g液V排g浮力的大小与液,V排有关,且成正比关系。讨论V排和V物的大小关系:物体全部浸没于液体中时V排=V物物体部分浸入于液体中时V排V物问题4: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密度、质量、形状以及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深度是否有关?学生课后设计实验方案,探究上述问题。(三)当堂巩固(四)布置作业。学生回答。给足球做受力分析,判断受理情况。学生实验,把乒乓球放水中,并向下压,感受浮力的存在和方向,并对球

8、进行受力分析,归纳浮力的方向。学生讨论,设计实验,记录并分析实验数据,得出有关结论。学生猜想答案,简述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浮力大小的步骤和公式。学生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设计实验步骤和实验表格,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数据,总结实验结论。学生根据前面所总结的容自行设计实验,可分组讨论。进行实验,记录有关实验数据。设计实验有困难的学生可参考课本所给的方法。改进实验方案,进行分组实验,观察现象,记录数据,归纳出结论。师生共同总结出“阿基米德原理”。学生结合以前所学的相关公式,进一步推导阿基米德原理。学生通过本节课的探究结果回答问题。通过生活实例,复习相关容,同时引入新授课浮力。通

9、过实验让学生感受浮力的存在,自己总结知识点,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培养、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努力使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都有所收获。通过分步讨论,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让学生自己推导出相关公式,既有利于学生记忆,又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评价与反思这节课能够调动绝大多数同学的积极性,使学生浮力产生的原因和阿基米德原理有了

10、更直观的认识,引导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实验、分析现象并总结,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培养了学生学习本学科的兴趣,增强了学生学好物理的信心。通过放手让学生设计实验,学生对控制变量的思想理解更加深刻,能够更好的处理好自变量和控制变量的关系,培养了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并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打好了基础。 37、如果你受苦了,感生活,那是它给你的一份感觉;如果你受苦了,感上帝,说明你还活着。人们的灾祸往往成为他们的学问。38、沉湎于希望的人和守株待兔的樵夫没有什么两样。39、不要让追求之舟停泊在幻想的港湾,而应扬起奋斗的风帆,驶向现实生活的大海。40、每个人的一生都有许多梦想,但如果其中一个不断搅扰着你

11、,剩下的就仅仅是行动了。41、只有不想做的,没有做不到的。42、志在峰巅的攀登者,不会醉在沿途的某个脚印之中。43、你既然认准一条道路,何必去打听要走多久。44、通过云端的道路,只亲吻攀登者的足迹。45、美丽的蓝图,落在懒汉手里,也不过是一页废纸。46、一时的挫折往往可以通过不屈的搏击,变成学问及见识。47、再黑的黑夜也会迎来黎明,再长的坎坷也会出现平路,怀抱着一棵永不放弃的希望之心,明天就会有温暖的雨露,坚持吧朋友,胜利就在你的下一步路!48、要用行动控制情绪,不要让情绪控制行动;要让心灵启迪智慧,不能让耳朵支配心灵。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主要差在两耳之间的那块地方!49、不是井里没有水,而是挖的不够深;不是成功来的慢,而是放弃速度快。得到一件东西需要智慧,放弃一样东西则需要勇气!50、没有什么事情有象热忱这般具有传染性,它能感动顽石,它是真诚的精髓。51、很多爱不能重来我应该释怀输不起就不要输。52、没有创造的生活不能算生活,只能算活着。53、只要还有明天,今天就永远是起跑线。54、如果命运不宠你,请你别伤害自己。55、趁年轻去努力,别对不起你儿时吹的牛逼。56、你一个人心情不好,不代表全世界都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