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法规(安全主任)精编版

上传人:ahu****ng1 文档编号:145315150 上传时间:2020-09-19 格式:PPTX 页数:54 大小:499.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生产法规(安全主任)精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安全生产法规(安全主任)精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安全生产法规(安全主任)精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安全生产法规(安全主任)精编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安全生产法规(安全主任)精编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生产法规(安全主任)精编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生产法规(安全主任)精编版(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全生产法规与管理体制复习题,广州市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 联系电话:,第一章 安全生产概述 一.填空 1、安全生产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政策,也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原则之一。(第1页) 2、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第5页) 3、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实现(安全化)作业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第6页),二 单项选择 1、在实现“安全第一”的诸方面工作中,做好(预防)工作是最主要的。(第6页) 三 多项选择 1、安全生产的根本目的是(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维护企业正常的生产秩序和可持续发展空间;关系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第1页第3段),2、“安全第一”

2、是指安全生产是(各级人民政府、所有经济部门、一切生产经营单位)的头等大事。(第5页) 3、国家各级有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在(经济发展;生产建设规划;设备更新;技术改造;经济承包)等重大经济决策活动过程中,应执行国家关于安全生产的有关规定。(第 6 页第3段),4、广义的安全生产管理任务包括了(、预测人们在生产劳动的各个领域里存在的危险,并采取措施,使人们不致受到职业伤害和职业病危害;C、制定各种规程、规定和消除危害的各种方法、措施;D、告诉人们去认识危险和防止灾害。)(第6页二.安全生产的任务) 四 判断 1,当生产任务与安全生产发生矛盾时,应首先保证生产进度,并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顺利进行.

3、判断:错 说明:当生产任务与安全生产发生矛盾时,应先解决安全问题,不应首先保证生产进度.(第6页第二行),五 名词解释,1、安全生产安全生产是指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为避免发生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的事故而采取相应的事故预防和控制措施,以保证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保证生产经营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相关活动。(第1页),2、安全生产法律关系安全生产法律主体之间在安全生产与预防事故的活动中形成的、由安全生产法律规范所确认和调整的、具有权利和义务内容的社会关系。(第11页),六 简述题 1、近年来发生各类伤亡事故的特点:(第3页) (1)绝大多数事故属于责任事故;(2)发生事故最多是乡镇、私营、个体本“

4、三来一补”企业;(3)农民工、外来工成为伤亡事故的主体;(4)交通事故和娱乐服务业的重、特大事故明显增加;(5)因工程质量低劣和伪劣产品而引发的重、特大事故明显增加;(6)违法违规开采矿产资源而引发的事故明显增加。,2、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任务:(第6页) 1)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生产法规,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2)制定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程、规定和制度,并认真贯彻实施;3)积极采取各种安全工程技术措施,进行综合治理,使生产设备和设施达到本质安全化的水平;4)采取各种劳动卫生措施,不断改善劳动条件和环境,保障企业员工的身心健康;5)组织各类安全教育,提高企业全员安全素质;6)对职工伤

5、亡及生产过程发生的各类事故进行调查、处理和统计上报;7)推广和应用现代安全管理技术和方法,深化企业安全管理。,第二章 安全生产法规概述,一 填空 1)安全生产法规是运用(国家强制力)来维护企业安全生产的正常秩序。(第8页) 2)目前,我国的安全生产法规已初步形成一个以(宪法)为依据,由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有关行政规章、标准规范所组成的综合体系。(第9页),3)安全生产法律关系的主体依法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受(法律)的保护和强制。(第12页) 4)安全生产法律关系的产生,首先要以(现行的安全生产法律规范)的为前提,同时,还要有法律规范适用的条件即(法律事实)的出现。(第11页) 5

6、)宪法第(四十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国家对就业前的公民进行必要的劳动就业训练。(第20页) 6)目前我国实行的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根据国务院1995年通知规定,每周工作时间不得超过(40)小时的工时制度。(第23页),7)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安全生产,不仅是企业开展正常生产活动所必须,而且也是一项(政治任务)。(第26页) 8)(安全技术法规)是指国家为搞好安全生产,防止和消除生产中的灾害事故,保障职工人身安全并根据不同行业、不同专业的技术特点而制

7、定的法律规范。(第26页) 9)国家规定,在组织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时,应有(职业安全卫生的论证内容),并将其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专门章节编入可行性报告。(第27页) 10)(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于2002年1月9日国务院第52次常务会议通过,由朱镕基总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344号令发布,并于2002年3月15日施行。P38倒1行,11)2001年4月21日(国务院)颁布的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对事故的行政责任作了专门的规定。(第47页) 二 单选题 1、安全生产法规是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的集中表现,是上升为国家和政府意志的一种行为(准则)。(第8页) 2、一切

8、法律关系都具有(权利和义务)内容,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是具有强制性的社会关系p11。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自(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P14) 4、我国民法通则规定了9种特殊侵权民事责任,其中有(6)种属于安全事故民事责任范畴。P34,9.(锅炉压力容器,起重设备)等都属于使用普遍且安全问题突出的特种设备.P27.3. 10.个体防护用品按其制造目的和传递给人的能量可区分为防止造成(急性伤害,慢性伤害)等种类.P28.6 11.安全生产技术标准按其法律效力可分为(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按其对象特性可分为(基础标准,产品标准,方法标准).P30 12.的基本宗旨和目的是为了(

9、A,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B,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E,保护环境.)P39第2段,5、安全生产法是安全生产方面的(综合)法(P22.1.安全生产法)。 6、用人单位不得安排(女职工和未成年工)从事矿山井下、有毒有害和四级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P24第1段) 7、我国法律规定,职业安全卫生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P23,P27劳动法第53条。 8、系统安全性指标的(目标值)是事故定量化的标准。P31第2段 9、目前我国的工伤保险制度,贯彻了(工伤保险与事故预防)、(差别费率和浮动费率)。P47最后一段(分别一个括号一道题),三 多项选择题 1、我国安全生产法规具有

10、(A、保护的对象是劳动者、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生产资料和国家、集体财产;B、强制性;C、多层次性;E、涉及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因此,既有政策性,又有科学技术性。)P9 2、社会主义法制包括关于法律和制度的(制定、执行、遵守)等方面。P9 3、安全生产法律关系的特殊性表现在(A、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B、是一种思想社会关系;E、具有广泛性)。P11,4、(A、国家;B、国家机关;C、企业事业单位;D、其他社会组织;E、公民)组成了参与安全生产法律关系的主体。P12 5、安全生产法律关系的构成要具备(A、主体;B、客体;D、内容)等要素。P12 6、一般认为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B、物;C、行

11、为;D、精神财富;E、其他权益)。P13 7、(B、生命权;C、健康权;D、身体权)是公民的人身权利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权利。P16第一行 8、行政法规的主要构成包括(B、国务院颁布的法规;P25.1行政法规的主要构成,13.的适用范围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和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的各个环节和过程.P39 14,等法律中对安全事故责任都规范了相应的法律责任追究制度.P47,四 判断题,1,国家机关在进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活动时,其所享有的权利是同“职权”,“职责”相同的,在这种情况下,主体享有的权利,同时也可以看成是应尽的义务. 判断:对 .P12 .倒5行 分析:如各级安

12、全生产监督管理部内依据法律规定,有监督检查,安全审批的权利,这实际上也是他们的义务,既履行职责,否则就是失职. 2,安全生产的适用范围主要涵盖生产劳动过程中的安全.判断:错 P13 说明:既涵盖生产安全,又涵盖经堂安全,还涵盖公共安全.,3.由于安全生产法适用的是广义的安全生产概念,因此所有行业的安全领域,均应执行安全生产法的规定. 判断:对. 分析:(参照P8和安全生产法第二条)由于安全生产法适用的是广义的安全生产概念,安全生产法总则第二条规定,适用所有在我国行政区域内的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民航,铁路,消防,道路,水上交通已有法律规定从其规定外也要执行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因此所有行业的安全

13、生产领域,均应执行安全生产法的规定.,4.在安全生产立法宗旨的表述上,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促进经济发展放在第一位.这是安全生产法的第一要任,是预防和控制事故的指导思想. 判断:错. 分析:(参照P16第1段和安全生产法第一条)在安全生产法立法宗旨的表述上,是把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这是安全生产法的第一要任,也是安全生产法立法的首要原则,是预防和控制事故的指导思想. 5.体现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判断:错. 分析:(参照P24)体现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五 名词解释,1、安全生产法规(第8页)调整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与劳动者或生产人员的安全和健康以及生

14、产资料和社会财富安全保障有关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2、法律竞合(第14页)指不同的法律对同一违法行为都作了规定,应该执行哪个法律的规定。,3、三大规程(第25页)1956年5月25日国务院颁发的工厂安全卫生规程、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和工人职员伤亡事故报告规程。原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国家劳动总局1979年重申切实贯彻执行的这三大规程。 4、五项规定(第26页)国务院1963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强企业生产中安全工作的几项规定,其内容有: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安全生产教育、安全生产定期检查和伤亡事故调查处理等五项规定,故简称“五项规定”。,5、安全指标(第31页)就是社会

15、公众可以接受的危险度。它可以是一个风险率、指数或等级,而不是以事故为零作为安全指标。,六 简述题 1.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P9 2.安全生产法调整对象有:1)各级政府及其综合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有关行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与生产经营单位,有关社会组织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关系;2)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与其他有关部门之间的综合监督管理与行业监督管理之间的关系;3)监督人员与生产经营单位,社会组织管理者及从业人员之间的关系;4)生产经营单位管理人员与从业人员的关系;5)生产经营单位,社会组织与公共安全之间的关系;6)涉外安全管理和损害赔偿的关系.P1

16、4,3.安全生产法所确认的基本原则有:人身安全第一的原则;预防为主的原则;权责一致的原则;社会监督和综合治理的原则;推动安全生产科技进步的原则;奖励原则.P17 4.霍巴特大学罗林教授关于对安全的表述:P31 所谓的安全指判明的危险性不超过允许限度.这就是说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安全.安全就是一种可以允许的危险.确定安全指标实际上就是确定危险度或风险率.这个危险度或风险率必须是社会公众允许的,可以接受的. 5.我国安全生产法所确立的基本法律制度:P40 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条件保障制度;“三同时”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从业人员权利和义务制度;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制度;事故应急救援制度;事故调查处理制度;事故责任追究制度.,第三章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一 单选题 (D健全的监督管理体制和完善的组织机构)是有效实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重要前提.P48 (A企业)是安全生产工作的主体和具体实行者.P50 离开特种作业岗位达(B半年)以上的特种作业人员,应当重新进行实际操作考核,经确认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P63(7) 第(B六十七)条规定可以说是安全生产在舆论监督上的法律依据.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