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舒兰市高一历史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1)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5314500 上传时间:2020-09-1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7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舒兰市高一历史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1)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吉林省舒兰市高一历史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1)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吉林省舒兰市高一历史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1)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吉林省舒兰市高一历史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1)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吉林省舒兰市高一历史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1)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吉林省舒兰市高一历史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舒兰市高一历史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1)(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高一质量监测 历史参考答案及分析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总分60分)1B试题分析:题目中并未体现政权的更替频繁,故A项错误;根据题意,夏商多罪,均是天命诛之,体现了在中国古代早期神权和王权相结合,故B项正确;题目中并未牵涉到夏商时期的集权现象,故C错误;世袭制度是指父死子继,兄终弟及,题目中并未体现,故D项错误。考点:夏商政治制度特点。2B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礼乐制度。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周时期是礼乐制度的崩溃时期,诸侯国君墓葬也出现了“9鼎8簋”的现象,所以这套文物最有可能出自诸侯国君墓葬,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是反映礼乐制度的崩

2、溃、诸侯国君地位的上升,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是诸侯国君地位的上升而不是士大夫地位的上升,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是诸侯国君地位的上升而不是士地位的上升,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礼乐制度。3C试题分析:卿大夫以下是士,相对于卿大夫,士是小宗,故A项错误;士仍然按照宗法制分封,故B项错误;士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其余子分封为庶民,故C项正确;士不一定与周王室同姓,有功之臣也可以分封,故D项错误。考点:分封制内容。4B试题分析:周代礼制的“亲亲”和“尊尊”意为要亲近应该亲近的人,尊重应该尊重的人,“亲亲”体现出带有浓厚的宗族色彩,故A项错误;

3、“尊尊”反映出周礼强调强烈的等级意识,故B项正确;“尊尊”体现不出利用神灵维护统治的神权色彩,故C项错误;“尊尊”是礼乐制度中礼制的基本原则,D项体现不出问题要求,故D项错误。5D试题分析:王国维认为周朝的政治制度是由嫡长子继承制度衍生宗法制度,再按照宗法原则实行分封制,最终实现“君天子臣诸侯”,即维护强化王权,故D项正确。材料未体现西周时期的等级特权,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如何加强周王统治,并未提及诸侯的利益,故B项错误。安定发展王室的需要不是周制的主要目的,故C项错误。考点:西周分封制的目的。6B试题解析:材料中“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表明是诸侯争霸,履至尊而制六合是皇帝制度,代表中央集权,

4、故B项正确。考点:西周礼乐制度。7C试题分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秦朝建立后,为了巩固统治,推行皇帝至高无上的中央集权制,设立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政务、军事、监察,秦始皇为了亲自指控军权,没有设置太尉,故C项正确,AB项错误;D项不符合史实。考点:秦皇帝制度。8C试题分析:秦朝在中央设置三公,各司其职,并未提高行政效率,故A项错误;秦朝皇帝掌握行政、司法和军事大权,故B项错误;秦朝三公之间相互牵制,便于皇帝大权独揽,故C项正确;秦朝主要是通过郡县制对地方进行控制的,故D项错误。考点:秦三公九卿制度。9C试题分析:统治者吸收了秦朝灭亡的教训,封国是朝廷的依靠力量,是实行封国制的初衷,但体现不

5、出材料的郡国并行和中央对封国的控制,故A 项错误;据材料“王国的傅、相等官员由中央任命”可知各封国的政治地位并不高,故B项错误;据材料“王国的傅、相等官员由中央任命”和“同时实行封国与郡县并存的政氏体制”可知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中央在人事任免上以及用郡国交错的方式防范封国势力膨胀,故C项正确;各封国的管理人才短缺在材料中无体现,故D项错误。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地方管理制度。10D试题分析:秦朝的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故A项错误;汉朝设置刺史是为监察地方事务,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与分割宰相的权力无关,故B项错误;唐朝节度使是地方官员,掌握地方财政、军政大权,

6、故C项错误;宋朝为避免宰相专权,设置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故D项正确。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宋朝的枢密使。11D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从图片中可以看出在唐代科举制选拔出的人才中世族子弟依然占据支配地位,下层民众所占比例较低,说明唐代的科举制尽管较九品中正制有很大的进步,但在人才选拔上依然不够公平、公正,仍然须进一步完善,D正确;ABC三项表述错误,与科举制本身的史实不符,排除。所以选D。考点:科举制度。12C试题分析:首先判断,材料提及的制度是宋代的二府三司制度,然后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种中枢权力机构设置的

7、目的是加强君主专制,最后由材料得出,它的设置使得“财已匮”“民已困”却仍旧“不已”,由此得出加强君主专制影响行政效率,故C项正确。考点:宋代政治制度。13C试题分析:行省是地方的最高行政区划,行省的官员任命均是由中央决定,故A项错误;题目中强调的是元代行省官员任命的原则,故B项错误;根据前面的分析,C项是对的;题目未体现行省的作用,所以D项错误。考点:元代行省制度。14D试题分析:科举制确立于隋炀帝时期,A项错误;B项表述与题干反映的情况相反;推行科举制是汉化政策的表现,但不能得出“全面”汉化的结论,C项错误;D项准确地反映了材料中的考试科目分“左右榜”和名单按“民族分配”等有效信息。考点:古

8、代中国选官制度及科举制度的发展。15D试题分析: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是为了强化皇权,而不是代表公民意志,不是保护和伸张公民权利,更不是制约和监督君权的制度机制。A监察官员素质低下不能一概而论;B、C都是效能有限的原因,但非根本原因。故选D。考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监察制度。16A试题分析:根据材料“枢廷义取慎密”体现军政大事需要严格保密,正确;“始密且速矣”体现军机处能迅速处理政务,利于提高效率,正确;根据材料“军机处名义上虽然有官,但实质上除了皇帝,其他人全都是吏,是真正的有吏无官”体现军机处有利于加强皇权,是真正的有吏无官,官员权力小,故正确;所以排除BCD,选A。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枢廷

9、义取慎密,有官而无吏”“始密且速矣”等关键信息的意思,运用所学知识逐一排除选项即可。考点:清君主专制的加强。17D试题分析:根据题干“准噶尔蒙古叛乱两路军机,朕筹算者久矣密为办理。”可知是处理西北紧急军务,故“世宗”雍正帝,D项正确。李世民是唐朝的君主,庙号是太宗,排除A。大明成祖朱棣,庙号太宗,排除B。清圣祖仁皇帝,即康熙帝,是雍正帝父亲,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D。抓住关键词是解决本题的关键,理解“准噶尔蒙古叛乱”“两路军机”“世宗”等信息即可知道“世宗”是雍正帝。考点:清军机处设置目的。18A试题解析:宋朝的建立者是赵匡胤,明朝的建立者是朱元璋,在家天下的古代,百家姓的排列顺序体

10、现了皇权的独尊。考点:中国古代皇帝制度的特点。19C试题分析:明太祖朱元璋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中书省与材料中“清代圣旨”不符,故A项错误;清初,奏章票拟由内阁负责,与材料中“光绪二十年”不符,故B项错误;雍正帝设置军机处,各种诏令由军机大臣按皇帝的意旨拟写成文,经皇帝审批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与材料中“光绪二十年”“清代圣旨”相符,故C项正确;“清代圣旨”由军机处传达给中央各部包括吏部执行,故D项错误。考点: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20D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主要考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从材料的内容可知,学者认为:中央集权制度适应了中国古代社会发

11、展的需要,且行之有效,是应当肯定的。这说明中央集权制度有它的合理性和生命力,故本题答案选D项;分析选项,A错在“始终”, 中央集权体制出现于春秋战国时代;B说法错误,中央集权制是对分封制的否定;C错在“完整传承”,与史实不符。考点: 古代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21D试题分析:个人和个体家庭的农业生产劳动具有较多的独立性,缺少东方农业社会的组织性和对集体以及对权威的依附性。古希腊农业生产的特性反映到古希腊人政治生活中就会体现出一种强调个人价值的独立、平等的政治理念。所以古希腊的独特环境决定了古希腊人的经济生活方式,而这种经济生活方式又为古希腊民主政治培育了必要的民主精神,故答案选D。

12、A项明显说法错误,排除。BC两项犯了地理环境决定论的错误,排除。考点:古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原因。22C试题分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由于希腊属于丘陵地形,古希腊城邦长期分立,各自为政,故错误,正确。希腊城邦比邻蔚蓝色的地中海,海上交通便利,海外贸易和工商业比较发达,希腊城邦商品经济发达,正确;希腊城邦只有公民才享有政治权利,奴隶、妇女、外邦人不享有政治权利,错误。综上所述,错误,排除ABD,正确,所以选C。考点:古希腊民主政治的特点。23A试题分析:材料强调了雅典民主的不足之处,不加区别地把一切平等给予一切人是容易导致权力滥用的,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小国寡民,选项B不符合题意

13、,排除;不是强调民主的广泛性而是强调滥用性,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雅典民主政治就是保护贵族的政治权利而不会削弱贵族的政治权力,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考点: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局限性。24C试题分析:所教材内容分析即可知。三场改革是没有取消贵族特权,A错误;改革本质上是维护奴隶制度的,故B错误;C是核心内容。考点:古希腊三场改革对比。25C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从梭伦开始的改革就是为了解决平民与贵族之间的矛盾,梭伦扩大了平民的权力,但并没有取消贵族的特权;克里斯提尼改革时,则进一步用地域部落取代血缘部落来削弱贵族特权;伯里克利时期则达到了民主进程的黄金时代,C正确;破除贵

14、族世袭与改革史实不符,排除A;废除债务奴隶,促进经济发展属于梭伦改革的内容,不是他们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排除B;划分公民等级,明确权利义务,不是他们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排除D。所以选C考点:古代希腊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中的梭伦、克里斯提尼和伯利克里改革内容对比。26A试题分析:通过材料“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卖之为奴”可以看出法律在保护债权人的利益,保护债权人的私有财产,故A项正确;十二铜表法是维护贵族的既得利益,故B项错误;债务人可以被卖之为奴,不利于社会公平,故C项错误;维护法律尊严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D项错误。 考点:十二铜表法。27D试题分析:习惯法是在罗马从部落时期向共和国过渡时期

15、的历史产物,与“国际”“涉外”无关,故A项错误;自然法是西塞罗在古希腊的基础上提出的理论,主要是关于立法的基本原则,并没有涉及法律适用范围的空间问题,故B项错误;公民法主要是罗马共和国时期适用于罗马公民的,同样与“国际”“涉外”无关,故C项错误;随着罗马的征服,疆域的扩张导致国际间的矛盾增多,为了解决这些新出现的矛盾,统治者将公民法扩展为万民法,故D项正确。 考点:罗马法的发展及法制特点。28C试题分析:根据材料法官要求“所割之肉的重量不能有丝毫误差,且不能流一滴血,这是契约没有规定的”说明罗马法注重按照契约内容约定办事,C正确;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是对材料的片面反映,不符合设问,排除A;公平、公正是对材料的片面反映,不符合设问,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排除D。所以选C。考点:古代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特点。29A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有关罗马法本质属性的说法。项符合所学,第项“罗马法是世界史上体系最完备、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古代法律”中“最完备”“ 最深远”说法较绝对。根据所学,罗马法对后世法律制度的发展、影响是很大的,罗马法中所蕴涵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与民族的永恒价值。考点:罗马法的评价。30A试题分析:结合教材基础知识分析,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