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的制度创新(课堂PPT)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45314474 上传时间:2020-09-18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2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今中外的制度创新(课堂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古今中外的制度创新(课堂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古今中外的制度创新(课堂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古今中外的制度创新(课堂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古今中外的制度创新(课堂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今中外的制度创新(课堂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今中外的制度创新(课堂PPT)(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古今中外的制度创新,中考历史热点解析,宝氮子校 张冬梅,2,古今中外的制度创新,问题:人类社会经历了哪些社会历史形态的更替?,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决定,适应,不适应,调整变革(创新),3,古今中外的制度创新,一、世界历史上的制度创新: 1 、古代: 雅典民主政治:在古希腊雅典平民反对贵族斗争中形成的,在伯利克里时代。雅典的民主政治达到顶峰。伯利克里时期,公民大会(最高权利机构,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参加)五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拥有最充分的权利,开创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是西方民主政治的典范。,4,2、近现代:,英国君主立宪制:16401688

2、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为了限制王权,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了权利法案。确定了议会至上的原则。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起来,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 1787年宪法确立了民主共和制: 17751783年独立战争之后,于1787年颁布宪法,实行立法.司法和行政三权分立并互相制衡的民主共和制度,总统即是国家无首,又是政府首脑,民主共和制开创了美国民主政治的先河,保障了美国的稳定,为美国的发展提供了政治基础。,古今中外的制度创新,5,列宁新经济政策: 19211925年的新经济政策实行固定的粮食税,允许资本家经营中小型企业,商业恢复自贸易。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建设社会主义思想的一大有益探索

3、。在以公有制为主的前提下,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与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将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结合,为巩固无产阶级政权和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经济基础。 斯大林模式:19281936年,苏联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在此基础上,1936年苏联颁布新宪法,标志着斯大林创建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形式。 罗斯福“新政”:1929年美国爆发经济危机并席卷了整个世界。1933年罗斯福上台后实行新政,即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使美国经济缓慢恢复,而且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和发展,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先河,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但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古今

4、中外的制度创新,6,问题:通过对世界各国制度创新的探究,你有何认识? 答:(1)制度创新要符合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2)制度创新必须立足本国国情,从实际出发。 (3)不同的制度可以互相借鉴和学习。 (4)制度创新可以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5)制度创新可以更好地维护社会的安定、国家的统一。,古今中外的制度创新,7,二、中国历史上的制度创新:,1、西周分封制:,古今中外的制度创新,8,古今中外的制度创新,2.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包括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两层含义。专制主义是指中央的决策方式,具体说就是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

5、最高权力于一身。中央集权是中央与地方权力的分配中,全国军、政、财大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绝对服从中央。,( 1 )建立: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正式确立了专制主义集权的政治制度,采用“皇帝”称号,并确立了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总揽全国一切军事大权;在中央没丞相御史大夫,太尉,最后由皇帝决断,丞相制度正式建立;在地方实行郡县制。,9,()巩固:西汉时期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了“推思令”削弱诸侯王国的实力,并设立隶校尉刺史等强化监察制度,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加强皇权,巩固大一统。,()完善:隋唐时期建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制,即提高了政府部门行政效能,且又相互监督,

6、且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宰相的权力被一分为三,这样加强皇权,削弱了相权。,唐朝三省六部制,古今中外的制度创新,10,古今中外的制度创新,()发展:元朝时期,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创立并实行了行省制度,在中央设立“中书省”,作为全国的最高行政机构;设“行中书省”,派遣官吏,征收赋税,进行有效统治。 ( 5 )加强:明朝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承宣布政使司,提刊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在监察方面设置厂卫特务机构,兼管对臣民的监视和侦察。 ( 6 )顶峰:清朝雍正帝时设立军机处,军国大事完全凭皇帝裁决,

7、标志着君主专职达到顶峰。 (7 )结束: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在中国结束了。,11,问题一: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演 变中,有两大矛盾贯穿始终,那这两大矛盾是什么?(专制制度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其发展趋势有哪些) 答:皇权与相权的矛盾,通过不断断调,改革中央行政机构,削弱相权,加强皇权,明太祖废丞相,使中央行政权分属六部,基本上解决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进一步强化了君主立宪制的中央集权。(君权的不断加强,相权的不断削弱) 中央与地方的矛盾,通过不断调整,改革地方行政机构,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特别是对边疆地区的严密管辖。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基本上消除了

8、地方割据势力的条件,中央与地方的矛盾缓和,在元明清三朝,再没有出现过国家大分裂。(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地方权力的不断削弱),古今中外的制度创新,12,问题二: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有何影响? 答:(1)从积极方面看: 有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 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 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民族大融合。 (2)从消极方面看: 君主专制易形成暴政统治和导致腐败现象的出现,成为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在明清时期,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与发展,其危害尤为严重。,古今中外的制度创新,13,问题三:古代中国历朝历代的统治

9、者不断进行制度创新有何作用? 答:1、有利于巩固和维护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统治。 2、有利于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 3、有利于促进民族的融合。 4、有利于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古今中外的制度创新,14,3、思想文化方面的制度创新: 产生:隋朝隋文帝时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 隋炀帝时正式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取士制度正式诞生。 完善:唐朝唐太宗时,扩充国学的规模,增加考试科目。武则天时,大量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的考试内容。 鼎盛终结:明清明清时期实行八股取士,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叔五经范国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

10、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清朝未年(1905年),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取士制度被废除。,科举取士制度,古今中外的制度创新,15,三、新中国成立后的制度创新:,1:社会主义制度:19531956年,我国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改变,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并根据我国多名族的国情,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总纲中规定: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一制度有利于把国家统一和少数民族自治结合起来,把国家富强与民族繁荣结合起

11、来,是我国的基本的政治制度。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即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改变经营管理方式,进行分户承包,自负盈亏的土地制度,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为城市改革奠定了基础。,古今中外的制度创新,16,4:改革开放和设立经济特区: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决策,1980年国家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建立了四个经济特区。后又设立了14个沿海开放城市。1995年设立海南省经济特区,1990年设立了上海浦东开放区,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有利于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技术,

12、人才和管理经验,扩大出口推动经济体制改革,有力推动了现代化建设。 5 一国两制: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邓小平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伟大构想,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方向。1997.7.1日香港回归和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证实了“一国两制”构想的可行性,洗雪了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统一大业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古今中外的制度创新,17,问题:通过今天我们对古今中外制度创新的探究过程,你又有何认识? 答:1、制度创新的过程是曲折艰难的。 2、制度逐渐完善,由人治走向法治,由专制走向民主。 3、古今中外,制度的创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古今中外的制度创新,18,专题训练:

13、,1、嬴政的道一文中写道:“始皇帝嬴政比较黏糊,只要走进历史,不管你是否乐意,也无论你停在哪一段儿,他都将不请自来,躲不掉也避不开。”作者这样评价秦始皇,主要是基于他( ) A开始实行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B创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C确立了分封子弟的制度 D开始用军功授爵制代替世卿世禄制 2、“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说,权力意味着腐败,绝对的权力意味着绝对的腐败。如果说中国封建社会中君王的权力是绝对的,无所制约的话,那么就无法延续2000多年之久。事实上,中国封建君王的权力,还是受到一个比较有效的约束机制的制约的”下列中国古代的官职或机构不可能成为唐教授观点依据的是( ) A丞相 B三省六部

14、C(元)中书省 D军机处 3、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某一制度时说:“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宰:县令),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以下哪一观点符合该制度的史实( ) A该制度下的长官可世袭 B该制度的实施增强了地方权利 C该制度的实行是导致秦朝灭亡的重要因素 D该制度的实行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古今中外的制度创新,B,D,D,19,4、20世纪20年代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30年代美国推行罗斯福“新政”, 90年代邓小平提出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上述政策的共同之处是 ( ) 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 实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对外

15、开放国内市场 实事求是地制定经济政策 A. B. C. D. 5、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起草人汉密尔顿,曾引用孟德斯鸠的话:“假如人类没有创造出一种政体,它既具有共和政体的内在优点,又具有君主政体的对外力量,那么很可家能,人类早已被迫永远生活在一人统治的政体之下了。”汉密尔顿意在说明美国1787年宪法应具有( ) 联邦制原则分权制衡原则 民主原则专制主义原则 A. B. C. D. ,古今中外的制度创新,C,B,20,材料分析:政治制度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现实,不同的历史因素造就了各具特色的政治制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古代篇 材料一阅读下列图片:,古今中外的制度创新,图一:,图二:

16、,图三:,21,(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呈现的主要特点。(2分) 答:皇权至高无上,中央对地方进行直接管理,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分散中央集权官员权力,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完善。 材料二: 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而不是我们模仿任何其他人的。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段的成员,而时他们所具体有的正真才能。任何人,只要他们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不是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伯里克利 (2)根据材料二分析,在伯里克利看来,雅典民主政治有何显著特点?它与材料一所述的制度有何本质区别?(3分) 答:特点:公民政治,主权在民;法律平等,量才录用;财产多寡不影响政治参与。区别:材料一所述的政治制度的实质士君主专制,雅典属于民主政治。,古今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