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舒兰市高一地理上学期质量监测试题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5314386 上传时间:2020-09-1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舒兰市高一地理上学期质量监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吉林省舒兰市高一地理上学期质量监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吉林省舒兰市高一地理上学期质量监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吉林省舒兰市高一地理上学期质量监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吉林省舒兰市高一地理上学期质量监测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吉林省舒兰市高一地理上学期质量监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舒兰市高一地理上学期质量监测试题(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质量监测高一地理第I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共30题,每题2分,总计60分)1下列辐射中,属于短波辐射的是A大气辐射B地面辐射C太阳辐射 D大气逆辐射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23题。2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是A地面辐射 B太阳辐射C大气辐射 D大气逆辐射3图中A、B、C三个箭头所表示的辐射依次是A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太阳辐射B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C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 D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4地面上不同地区的热量差异会引起空气流动。下列示意图中符合热力环流原理的是A B C D5下列四个箭头能表

2、示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Aa Bb Cc Dd6下图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A B C D读“近地面气压带、风带示意图”,回答78题。7与图中气压带影响有关的气候类型是A地中海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8若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南,则北京A高温 B多雨 C盛行西北风 D盛行东南风下图为“部分大气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910题。9P地的气候特点是A温和湿润 B寒冷干燥 C高温多雨D炎热干燥10Q地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于A暖湿的中纬西风 B干冷的中纬西风C干冷的极地东风 D冷湿的极地东风读图,回答1112题。11若该图表示北半球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则A甲地多为晴朗天气 B乙地气温

3、一定低C表示东北信风带 D气流因冷下沉12若此图表示的是东亚夏季的季风环流,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两地中,乙是陆地 B甲、乙两地中,乙地气温高于甲地C该环流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气流寒冷干燥下图为亚洲东部与南部的季风示意图。读图,回答1314题。13图中虚线箭头所示盛行风向最可能出现的月份是A1月 B4月 C7月 D10月14甲盛行风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A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C地形的起伏 D洋流的分布15下列天气现象,与冷锋有关的是A长江流域的梅雨 B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C东南沿海的台风 D一场春雨一场暖16有关气旋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北半球按顺时针方向辐合上升 B气

4、流由中心向四周流出C中心气流下沉增温 D气旋中心气流上升17读图,会出现阴雨天气的天气系统有ABC D18寒潮对农作物影响最大的季节是A秋季和夏季 B秋季和春季C秋季和冬季D冬季和春季19CO2增多,全球变暖引起的后果有喜马拉雅山冰雪覆盖的范围变大 较低纬度地区粮食产量下降较高纬度耕作区向更高纬度方向延伸 高纬度地区降水比原来更少A B C D20减少二氧化碳等气体排放的主要措施有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效率,采用新能源禁止燃烧矿物燃料禁止滥伐森林,坚持采伐与抚育更新相结合加强国际间合作AB CD读图,完成2122题。21该海域位于A北半球中低纬度 B南半球中低纬度C北半球中高纬度 D南半球

5、中高纬度2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处渔场的形成与寒暖流交汇有关B处洋流的形成受东北信风的影响C处洋流对沿岸气候起到增温增湿作用D处洋流与另一半球同纬度海区的洋流性质相同下图为某区域洋流环流简图,右侧箭头表示相应风带的盛行风向。读图,回答2324题。23流经a处的洋流流向与下列四幅图所示一致的是A B C D24下列关于a、b、c、d四处洋流的说法,正确的是Aa处为暖流 Bb处为寒流 Cc处为暖流 Dd处为寒流25下列各组行星中距太阳由远及近排序正确的是A金星、木星、海王星、天王星 B天王星、土星、火星、地球C水星、小行星带、土星、海王星 D地球、小行星带、火星、木星26下列关于太阳对地球产生影响的

6、叙述,正确的是A太阳辐射是地球的主要能量来源B太阳活动发生在太阳内部C黑子和耀斑的活动周期平均为10年D只有黑子和耀斑两种太阳活动方式27下图是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移动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直射点在处时,应是6月22日前后B直射点从处移到处,需要l恒星年C直射点位于或处时,都是北半球的春分日D直射点从处移到处期间,我国各地白昼逐渐增长28下列四幅图中,正确表示北半球夏至日的是A B C D29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圈与岩石圈没有关系B水圈的特点是连续但不规则C地壳包括岩石圈,厚薄均一D地理环境由岩石圈、水圈、大气圈构成,不包括生物圈30关于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震波是

7、一种弹性波,包括纵波和横波B地震波是划分地球圈层的依据C纵波、横波通过古登堡界面时速度均增加D横波速度快,纵波速度慢第II卷(非选择题)二、综合题(总计40分)31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2分)(1)该图为_锋示意图。该图所示锋面的移动方向是_。(4分)(2)C、D、E三地中气温最高的是_地,气压最高的是_地,属于阴雨天气的是_地。(3分)(3)该锋形成的降水多在锋_(前、后)。(2分)(4)描述该锋过境后的天气状况。(3分)32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_圈、水圈、岩石圈、_圈四个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4分)(2)图中字母代表的水循

8、环各环节分别是:A_,B_,C_,D_。(4分)(3)从水循环发生的领域来看,图中甲处(由ABCDA组成)的水循环类型是_水循环;该水循环的重要意义是给_补充水资源。(4分)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6分)材料一 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某地气候资料图材料三 两大洲的纬度分布组合示意图(1)读材料一判断,该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位于_半球。在材料三中,D地的气候主要是受图中_气压带(填数码)和_风带(填数码)控制而形成的。(4分)(2)读材料二,该气候类型的名称是_,在材料三的A、B、C、D四地中,属于这种气候类型的是_。其分布的规律是_。(4分)(3)分析材料三,说出图中A、B

9、两处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成因及特点。(8分)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质量监测高一地理参考答案第I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共30题,每题2分,总计60分)1【答案】C【解析】温度越高波长越短;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大气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都是长波辐射。选C正确。【考点】大气的受热过程2【答案】A【解析】因为使近地面大气增温的是长波辐射,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使大气增温弱,照射到地面后,地面升温,发出地面长波辐射,大气吸收这部分辐射热量后增温,所以说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故选A。【考点】大气的受热过程3【答案】B【解析】结合图示,A表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

10、射;B表示射向大气的地面辐射;C由大气射向地面,判断为大气逆辐射。【考点】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4【答案】B【解析】海洋和陆地近地面之间,白天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市区和郊区之间,近地面风从郊区吹向市区。受地表冷热不均的影响,受热的地方空气膨胀上升,冷却的地方空气收缩下沉。【考点】热力环流5【答案】C【解析】风是由高气压吹向低气压的,a、b错;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c正确。【考点】大气的水平运动6【答案】D【解析】白天多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温度较低;夜晚多云,云层有保温作用,温度不会太低;海洋升温降温的幅度比陆地慢,所以昼夜温差最小的是阴天的海洋,故D正确。【考点】考查海陆热力性质差

11、异和大气受热过程。 【答案】7A 8C【解析】图中气压带位于30纬线附近,应是副热带高气压带。风带1是东南风,风带2是西北风,风向左偏,该气压带、风带位于南半球,风带1是东南信风,风带2是西风带。若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南,即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北半球是冬季。地中海气候受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与副热带高压带无关,7题B、C、D错。若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南,即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则北半球是冬季,北京为温带季风气候,冬季盛行西北风,C对、D错。【考点】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及其对气候的影响【答案】9D 10A【解析】9读图,根据P地的纬度和气流运动方向

12、,在30纬线附近,盛行下沉气流,应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候特点是炎热干燥,D对。10根据Q地的纬度,该地位于副极地低气压带,盛行西风带与极地东风带气流相遇,形成极锋,暖湿的中纬西风气流被抬升,形成降水。所以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于暖湿的中纬西风,A对。【考点】气压带、风带分布位置、移动规律及其性质【答案】11C 12C【解析】低纬环流中,甲地气流上升,受赤道低压带控制,多为阴雨天气。乙地气流下沉,是副热带高气压带。若图示位于北半球,甲乙之间是东北信风带。东亚夏季的季风环流,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温暖湿润。11题A错。乙地气流因空气运动,在上空集聚动力下沉,是副热带高气压带,气温一般较高,B、D错。表示东北信风带,C对。12若此图表示的是东亚夏季的季风环流,风从海洋吹向陆地。甲、乙两地中,甲是陆地,A错。乙地是海洋,夏季气温低于甲地,B错。该环流成因是海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