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第5章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空间进程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5314238 上传时间:2020-09-18 格式:PPT 页数:100 大小:8.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地理第5章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空间进程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00页
中国地理第5章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空间进程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00页
中国地理第5章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空间进程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00页
中国地理第5章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空间进程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00页
中国地理第5章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空间进程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0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地理第5章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空间进程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地理第5章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空间进程课件(10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中国传统文化与区域文化,教学重点,关键词,阐明中国文化形成的时空环境及空间进程。 了解中国区域文化的空间差异及其形成原因。 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点。,传统文化 (traditional culture) 时空环境 (temporal and spatial environment) 中国文化 (Chinese culture) 区域文化 (regional culture) 文化结构 (culture structure),第一节 中国文化的空间透视,一、中国文化产生的时空环境,世界人类起源的中心之一,关于最古老的人类诞生于何处,学术界还没有最终的答案。 考古学和人类学研究的进展,

2、使人们把目光投放在热带和亚热带。特别是一些学者力主人类起源的亚洲说。比如贾兰坡明确表示,人类起源的中心在东亚南部,并且用一幅人类较直接祖先的腊玛猿化石、早更新世人化石及文化地点的分布图,证明了他的观点 。,图2-1 人类起源的中心示意,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和 精神财富的总和。,人类原始文化开始于第四纪,关于人类起源,一般认为,冰川作用引起气候变冷,动植物群大量灭绝,森林大量减少,变为苔原或草原,从而迫使人类的树栖祖先下地直立行走。,图2-2 原始人生活想像图,中国文化版图于新石器时代初具雏形,在中国境内发现的最古老的腊玛古猿是在云南开远发现的,它是腊玛猿的早期类型,距今

3、约1 200万年。 自旧石器时代中期以来,中国南北方自然环境的差异日益明显,南方相对暖湿,森林居多;北方则草原占优势,气候呈干燥的趋势。因此当北方的智人已基本从事狩猎经济活动时,南方古人类的采集经济还占相当大的比重。这极有可能影响了以后南北方经济文化类型的差异,甚至可能造成了某一个历史时期内南北方文明程度的差距。 新石器时代以后,由于环境的差异,决定了黄河流域,特别是黄河中游地区抢先进入了文明的门槛。紧接着,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文化在自身基础和中原文化的影响下,迅速崛起,自公元前7世纪以后,共同形成了中国文化或汉文化圈的核心区。至秦汉之际,又从这里把文化向岭南、东北及西部地区辐射。,二、中国文化产

4、生的环境背景,(一)地理概况 1. 中国地形地势及历史上的人群的分布 中国处于世界最大的大陆欧亚大陆的东部,东临浩瀚的太平洋。在中国境内,地势西高东低,地形呈阶梯状分布。,2.中国地理的整体性特征,作为欧亚大陆的一部分,中国地理面积差不多与整个欧洲一样大。虽然地形复杂多变,但不失大陆的整体性。首先是众多的河流犹如血脉一样,将大陆广大的地区连系在一起。其次是地理通道。,3.数千年来的气候变迁及饥荒灾病情况 中国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气候,广大的东部地区又处在季风气候区内,四季分明,降雨量呈明显的季节性;灾害性气候也不少,旱灾特重,其次是洪涝,以及与此相关的蝗灾病虫害等等。 竺可桢将五千年的气候变化分

5、为四个大的时期。第一个大时期约从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1100年,属于温暖期。这个时期的时间下限正好是商朝末年。东汉、三国直到南北朝,是第二个寒冷期。北宋中期到南宋中期,是第三个寒冷期。南宋中期到元代中期,我国气候进入第四个温暖期。从公元1400年到1900年是第三个大的气候时期,这一时期为寒冷时期。,(二)地理条件对中国文化的诸多影响 1. 广大地域决定中国文明的道路和文化方向 中国文化的发祥地虽也是黄河流域,但不同于西亚文化的是,它所依赖的不是黄河干流本身,而是它众多支流河汊所形成河曲湿润地区。 中华祖先在创建它的古代文明时,首先面临着大地域上人口构成多族群的特点。据说在夏禹一次朝会上执

6、玉帛的诸侯有上万之多,商汤时这样的诸侯有三千,到周武王伐纣时,史记载有八百诸侯不期而会。在中国,战争征服是有的,但最终古代文明的成功依靠的不是战争,而是联合与融会。 中国的文明道路既不同于古埃及、巴比伦,更不同于古希腊,独特的地理条件,制约着它独特的文明形态和文化方向。,2. 广大地域形成的“大一统”观念 分裂与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两大现象,统一总是占主导倾向的追求。这样的追求来源于广大地域上人群的迁移及人群间长久以来的相互交流。 甲骨文中就有“四方”的明确记载,到西周时,“天下”的观念已十分清晰。大体从商朝开始,王朝就已按着距离的远近,对天下人群采取不同的政治策略。 “天下”观念的一个重要作用就

7、是追求统一。尽管中国历史上的分裂不在少数,时间也不算短,但追求统一始终是政治观念中的基调,也是历史的基本倾向。,3. 地缘特征与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 这里的地缘概念,不同于现代的领土观念,它要说的是当中原文化中心形成后,与北方范围更加广阔的草原游牧文化之间的关系。 在西北方向,帕米尔高原在相当长的时期里,分隔着东方与西方两大文化世界。但是更近的在北方,中原文明必须长期面对一个由草场、山地、沙漠戈壁构成的辽阔的地域,和以游牧为基本特征的文明区域。 在中原政治兴旺时,游牧民族逡巡于它的周围,学习着中原文化制度,有的人群还被强大的中原王朝击溃,或远徙或内迁;当中原朝政陷于混乱衰弱时,他们便大举进攻,进

8、而入主中原,造成中原固有居民的向南迁移。,(三)广阔的地理舞台与中国文化的悠久 广阔的地域,为中国历史的发展提供了可资回旋的舞台。 每当遇到北方边地民族大举南进的时候,中原文化人群都有一个南国作为他们的后方。因此每当北方陷于进入民族融合的时候,南方则进入开发的高潮期。 在中国历史上常常出现这样的南北对峙:南方的经济高潮与北方的剧烈的民族融合同时并举,构成南北不同的历史景观。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同时充当着这对峙的文化高潮的两大历史舞台。 元明清时,南北对峙有了新的变化,统一的国家出现了政治中在北方,经济中心在南方的局面。从南北对峙,变成政治与经济的对立和矛盾,中国文化发展的迟滞真正开始。,三、处

9、在一定时空环境中的中国文化结构,(一)人口因子,中国从古代到现代的绝大多数时间内,一直是世界人口大国。历史上时有增减。各历史时期人口峰值大都出现在盛期,而人口的锐减或起伏不定往往是由于战乱。,图5-4 西汉人口密度图,图5-5 明代人口密度图,在汉代,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是关东(每平方千米百人左右),其中济阴郡达每平方千米262人。 唐代以后,长江以南地区人口才有较大增长。 明代以后,形成南重北轻,东重西轻的人口分布格局。这种格局一直延续至今。,(二)经济因子,就2 000年来的历史时期而论,中国的经济文化类型大体可分为渔猎采集、畜牧和农耕3个主要类型。 渔猎采集经济文化区主要限于东北的大小兴安

10、岭山林及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三江交汇处。 畜牧经济文化区包括大兴安岭以西的内蒙古草原、新疆、青藏高原大部。 农耕经济文化区包括西起帕米尔高原,东到黑龙江和台湾,南到海南岛的大片地区。 江南地区较好的自然环境有利于传统农业经济及相关的经济部门发展,其良好的水路条件和沿海的环境,其日益增大的人口密度造成的生存危机,促进了商业和手工业的繁荣。,(三)政治因子,直到明清时期以前,中华帝国的版图或疆界还算是比较稳定的,但仍几经统一和分裂。 许多政治因素与自然环境有直接关系。中国历史上主要的统一王朝都未主动在富庶的南方建都,因为疆域的主要问题都是来自西北。,图5-6 l1271279年间中国的政治版图

11、,两宋时期的政治版图,不仅体现了政权的不同空间分布,还体现了政治制度、政治统治方式的不同,体现了不同经济文化类型、不同生态环境的基础。,(四)生活方式与精神文化诸方面,“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揭示了生活方式的空间差异。衣、食、住、行等方面,存在较明显的南北差异,在一定程度上都与自然环境条件和文化传统有关。,精神文化包含的方面很多,比如语言,今天中国境内的语言分布主要属汉藏、阿尔泰、南亚、印欧和马来玻利尼西亚五大语系。而各地方言亦有其空间分布。,第二节 民族与宗教,一、统一多民族格局的形成,夏、商、周是民族形成最频繁、最活跃期,华夏族形成,许多后代少数民族前身的古代民族形成。 自秦以后,汉民

12、族作为主体民族形成,由于文明程度较高,其影响日益从中原向四方扩展。 隋唐时期是统一多民族格局形成的重要时期。 清代前期,今天中国版图内统一多民族的格局正式形成。,二、中国各少数民族文化的空间差异,(一)中国民族分布,中国现有56个民族,汉族人口最多,占总人口的91.6%,其余55个民族占总人口数的8.4%,习惯上称之为少数民族。中国民族分布呈现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分布的主要特点。 汉族:遍布全国,以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东南沿海较为集中。 壮族:主要分布于广西,其次是云南东南部、贵州南部、广东、湖南等地。 蒙古族:主要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辽宁、吉林、黑龙江、新疆、青海、甘

13、肃、陕西、河北、河南、宁夏、云南均有少量分布。 回族:以宁夏、青海、甘肃、新疆等地较为集中。 藏族:主要聚居在西藏、青海,其次是四川西部和云南西北部。 维吾尔族:主要分布于新疆。 苗族:主要聚居于贵州东南部、南部和西南部及湘西地区。,(二)民族文化区形成的原因,自然因素:由于人类起源的地区不同,不同的自然条件决定了不同区域居民的不同经济生活、不同的风俗习惯,如北部和西北长期形成的干燥多风的荒漠条件、大面积的草原,促使这一地区的居民多实行游牧经济,形成游牧民族,从而“逐水草而居”,食牛羊肉,饮奶茶,居帐篷,善骑射,耐寒冷,性格刚毅而剽悍,音乐高亢而苍凉,这些成为高原地区居民的共同特征。,人种因素

14、:在中国人中,以蒙古人种居多,但也有部分为马来人种。在西北地区,也有一些少数民族属突厥人种。由于人种的区别,造成各民族不同的体貌特征、语言等等的不同,从而导致不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人为因素:包括政治的、文化的因素等。比如长城的修筑,虽出于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侵,却也成为民族文化区的阻隔标志;又如“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倡导“夷夏之防”的大汉族主义政策,往往导致“打出去”,而非“请进来”的策略,迫使一些少数民族长期退居于某一文化落后或相对隔绝的地区,更容易形成聚居。,在几千年中,中国宗教信仰的空间分布是频繁变动的,其变动结果是与民族文化特征的保持密切相关。,在广大汉文化区内,很难划分出明晰的宗教

15、文化区,几乎没有某一地区集中信仰佛教、道教或基督教。 中国东半部大体可以视为无宗教文化区或世俗文化区。,某些地区存在特点民族文化区,比如回族、维吾尔族的伊斯兰教文化区;也存在一些民间信仰构成的信仰区,如东南沿海的妈祖信仰圈。,三、中国的宗教,一、中国区域文化的形成,在新石器时代,根据所发现的考古遗址,大体可以划分为黄河流域文化区、长江流域文化区、珠江流域文化区和北方(以燕山南北、长城地带为重心)文化区。在那时,已经奠定了后来农耕文化区和游牧文化区的基础。 中国区域文化的形成经历了特定的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春秋战国时期的区域文化格局形成,基本上发生在东部汉族区域的内部,到隋唐以前,共同性渐增,

16、差异性渐减。但在隋唐以后,以少数民族文化为主的新的区域文化又加入进来,起初是与汉文化频繁发生摩擦和冲突(这也是一种文化碰撞),甚至对立,后逐渐变成了汉文化圈内的组成部分,走上共同性渐增,差异性渐减的轨道。,第三节 区域文化,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绚丽多彩,它的形成和发展与所处的自然地理特点和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带有浓厚的区域文化特征。如长江文化和黄河文化就是两支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主体文化; 南方文化中的主体文化长江文化,划分为巴蜀文化、滇文化、黔文化、荆楚文化、赣文化、吴越(江浙)文化、江淮文化等,闽文化、岭南文化、桂文化属于南方文化的分支等。 黄河文化则是一个以上游三秦文化、中游中州文化、下游齐鲁文化为主体,包含诸如三晋文化、燕赵文化等亚文化层次而构成的庞大文化体系。黄河文化主要属于一种小生产的和封建宗法制的农业文化,一种以一家一户为社会细胞形态的自然经济型文化,一种藉助于行政权力支配社会以确保中国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和“大一统”社会政治结构的文化。 同时,又有西域文化、徽州文化、关东文化等等地方文化,构成锦绣中华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