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舒兰市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5314233 上传时间:2020-09-18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3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舒兰市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吉林省舒兰市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吉林省舒兰市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吉林省舒兰市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吉林省舒兰市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吉林省舒兰市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舒兰市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吉林省舒兰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选择题1. 有关基因工程的载体质粒的叙述,错误的是A. 动物病毒能作为目的基因的载体B. 质粒是位于拟核区的环状DNA分子C. 抗生素抗性基因能作为质粒的标记基因D. 质粒上至少有一个限制酶切割位点【答案】B【解析】基因工程常见的载体有质粒、动植物病毒等,A正确;质粒是位于拟核以外的小型环状DNA分子,B错误;抗生素抗性基因常常作为质粒的标记基因,C正确;作为运载体的质粒上应该具有标记基因、复制原点、多个限制酶切割位点等,D正确。2. 下列关于目的基因的获取的叙述,正确的是A. 其有调控作用的DNA片段不能是目的基因B. 通过人工合

2、成法合成未知序列的目的基因C. 从基因文库中只能获取原核生物的基因D. 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时需要引物协肋【答案】D【解析】目的基因是指编码蛋白质的结构基因,可以是具有调控作用的基因,A错误;目的基因可以从自然界中已有的物种中分离出来,也可以通过人工合成法合成已知序列的目的基因,B错误;从基因文库中可以获取原核生物的基因,也可以获得真核生物的基因,C错误;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时需要两种不同的引物协肋,D正确。3. 下列有关限制酶和DNA连接解的叙述,错误的是A. 限制酶能识别双链DNA分子上特定的核酸序列B. T4DNA连接酶只能将DNA片段的平末端之间连接C. 限制酶和DNA连接

3、酶均受温度、pH等因素的影响D. 限制酶和DNA连接酶所作用的化学键是相同的【答案】B【解析】限制酶能识别双链DNA分子上特定的核酸序列,并在特定的位点进行切割,A正确;T4DNA连接酶来源于T4噬菌体,可以用于缝合粘性末端和平末端,B错误;限制酶和DNA连接酶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均受温度、pH等因素的影响,C正确;限制酶和DNA连接解酶都作用于磷酸二酯键,D正确。4. 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构建甚因表达载体需要限制酶和DNA连接酶B. 基因表达载体上必须有启动子、终止子C. 标记基因能将含有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筛选出来D. 目的基因的末端存在RNA聚合

4、酶识别和结合位点【答案】D【解析】构建甚因表达载体时,需要限制酶和DNA连接酶两种工具酶的协助,A正确;基因表达载体必须具备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目的基因等成分,B正确;标记基因的作用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导入受体细胞,C正确;目的基因的首端存在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位点,D错误。5. 下列叙述中能说明目的基因完成表达的是A. 重组质粒成功地导入受体细胞中B. 能检检测到受体细胞中出现了标记基因C. 受体细胞内出现目的基因转录生成的mRNAD. 受体细胞中存在目的基因表达产生的蛋白质【答案】D.6. 基因芯片技术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固定在芯片上的探针是已知的单链DNA分子,而待测DN

5、A分子用同位素标记。若待测的DNA分子能与芯片上的探针配对,则发出荧光。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 基因芯片的工作原理是醎基互补配对B. 待测的DNA分子可以直接用基因芯片测序C. 基因芯片技术可用来筛选农作物的突变基因D. 基因芯片技术将来可以制作“基因身份证”【答案】B【解析】根据“待测的DNA分子中正好有能与芯片上的DNA配对的它们就会结合起来,并在结合的位置发出荧光或者射线,出现反应信号”说明基因芯片的工作原理是碱基互补配对,A正确;待测的DNA分子首先要解旋变为单链,才可用基因芯片测序,B错误;基因芯片技术利用DNA分子杂交技术来筛选农作物的基因突变,C正确;基因芯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6、好比能识别的“基因身份”,D正确。7. 利用基因工裎生产羧酸醋酶(CarE)制剂的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过程是在小菜蛾细胞的细胞核中进行B. 过程获取的CarE基因中不含有启动子C. 过程进行前需要用Ca2+处理大肠杆菌D. 过程后只有部分工程菌含有CarE基因【答案】A【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过程表示通过反转录法合成相应的DNA;过程表示利用PCR技术对目的基因进行扩增;过程表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过程表示通过筛选获得工程菌。过程表示通过反转录法合成目的基因,该过程是在体外进行的,不是在小菜蛾细胞的细胞核中进行的,A错误;目的基因是通过逆转录法获得的,该方法获得

7、的目的基因不含启动子,因此过程获取的CarE基因中不含有启动子,B正确;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时采用感受态转化法,感受态细胞可用Ca2+溶液处理得到,C正确;过程获得的工程菌需要进行鉴定,在没有鉴定前只有部分含有CarE基因,D正确。8. 下列关于转基因技术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 可以将抗病虫害基因转入农作物细胞中,使其具有相应的抗性B. 可以使用DNA重组的微生物生产稀缺的基因药物C. 可以通过转基因技术使奶牛的乳汁中富含某种营养物质D. 将不同生物的DNA进行转移和重组,可以创造出新物种【答案】D【解析】可以将抗病虫害、抗除草剂等基因转入农作物使其具有相应的抗性,A正确;可以使用DNA

8、重组的微生物,生产稀缺的基因药物,B正确;可以通过转基因技术使奶牛变成生物反应器,使它们的奶中富含某种营养物质、珍贵药材或人类所需要的蛋白质,C正确;将不同生物的DNA进行转移和重组,可以创造出新品种,但不能产生新物种,D错误。9. 黄萎病是棉花的主要病害之一。中国科学家从海岛棉中分离获得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黄萎病基因At7。下列关于抗黄荽病基因的叙述错误的是A. 可采用PCR技术大量获得At7B. 可采用农杆菌转化法将At7导入棉花细胞C. 将At7 直接导入棉花细胞就可复制D. 可采用分子杂交技术检测At7是否转录【答案】C【解析】根据提供信息分析,抗黄萎病基因At7是目的基因,可以通过

9、PCR技术进行大量的扩增,A正确;将目的基因导入棉花等植物的受体细胞常用农杆菌转化法,B正确;必须将目的基因At7与质粒重组,形成重组质粒,再导入棉花细胞,At7才可以进行复制,C错误;At7转录的产物是mRNA,可以通过分子杂交技术进行检测,D正确。10. 关于蛋白质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 蛋白质工程又称为第二代基因工程B. 蛋白质工程能定向改造蛋白质分子的结构C. 在分子水平上对蛋白质分子直接进行操作D. 能产生自然界中不存在的新型蛋白质分子【答案】C【解析】蛋白质工程是在基因工程基础上延伸出的第二代基因工程,A正确;蛋白质工程能定向改造蛋白质的分子结构,使之更加符合人类的需要,B正确;

10、蛋白质工程是在分子水平上对基因直接进行操作,从而定向改变蛋白质分子的结构,C错误;蛋白质工程可以定向改造蛋白质,可以创造出自然界中不存在的蛋白质,D正确。【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白蛋白质工程属于基因工程的衍生物,其直接的操作对象是基因,而最终改变的是蛋白质。11. 下列关于植物细胞工程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 对番茄茎尖进行组织培养获得抗病毒植株B. 通过组织培养获得胚状体来制作人工种子C. 通过组织培养可高效、快速地培育紫杉幼苗D. 通过组织培养技术来生产人参皂苷粉【答案】A【解析】番茄茎尖具有旺盛的分裂能力,且几乎不含病菌,所以对番茄茎尖进行组织培养可以获得无病毒植株,而不是抗病毒植株,

11、A错误;通过组织培养获得胚状体,包裹上人工种皮,制作人工种子,B正确;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高效、快速地培育紫杉幼苗,C正确;通过组织培养技术,从愈伤组织中可以提取大量的人参皂苷粉,D正确。12. 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错误的是A. 植物组织培养基中需要添加植物激素B. 植物组织培养基中添加蔗糖可以调节渗透压C. 植物的组织细胞在离体后才能表现出全能性D. 同一植株的细胞经培养获得的愈伤组织的基因型相同【答案】D【解析】植物组织培养基中需要添加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A正确;植物组织培养基中添加蔗糖,既可以提供营养,也可以调节渗透压,B正确;植物细胞全能性表达需要的主要条件有两个:一是要离

12、体,二是要有适宜的营养、适宜的环境条件、植物激素,C正确;同一植株的细胞经培养获得的愈伤组织的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如花粉离体培养形成的愈伤组织细胞中的基因只是体细胞的一半,D错误。13. 下图表示通过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培育新品种的过程,其中表示过程,字母表示细胞、组织或植株,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过程需要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植物细胞B. 过程成功的标志是细胞d生出细胞壁C. 过程产生的e细胞高度液泡化的薄壁细胞D. 过程产生的细胞再分化后能制作人工种子【答案】D【解析】据图分析,过程表示酶解法去壁,需要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去掉植物的细胞壁,A正确;过程表示原生质体融合,成功的标志是重组细胞d的细

13、胞壁的再生,B正确;过程表示脱分化过程,产生的e细胞是愈伤组织的细胞,是大而液泡化的一群薄壁细胞,C正确;过程表示再分化,产生的胚状体包裹上人工种皮可以制作人工种子,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过程和原理,明确细胞融合完成的标志是子细胞壁的再生。14. 下图表示培养棉花叶肉细胞原生质体,进行遗传改良的过程,据图分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过程需要在适宜条件下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B. 过程能诱导原生质体发生基因突变C. 过程中叶肉细胞进行了再分化D. 过程需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处理【答案】C【解析】表示去壁过程,需在适宜条件下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混合物处理

14、,A正确;表示人工诱变过程,可以诱导原生质体发生基因突变,B正确;是脱分化过程,该过程中叶肉细胞失去了其特有的结构和功能,C错误;表示再分化过程,决定植物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关键因素是植物激素的种类和比例,特别是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协同作用在组织培养过程中非常重要,D正确。【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分析题图,确定图中四个数字代表的过程名称,明确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中都需要植物激素的调节,但是比例要求不同。15. 下列四个选项中,没有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是A. 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B. 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得到多倍体植株C. 基因工程培育出抗棉铃虫的棉花植株D. 细胞工程培育出“番茄一马

15、铃薯”杂种植株【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需要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进行脱分化和再分化,A项错误;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得到多倍体植株是利用了秋水仙素抑制纺锤体形成的原理,没有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故B项正确;基因工程培育抗棉铃虫的棉花植株的过程中,需要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将受体细胞培养为完整植株,C项错误;细胞工程培育“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的过程中,需要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将杂种细胞培养为杂种植株,D项错误。考点:植物的组织培养16. 某种极具观赏价值的兰科珍稀花卉很难获得成熟的种子,为尽快推广种植,可应用多种技术获得大量优质苗。下列技术中不能选用的是A. 利用茎段扦插诱导生根技术快速育苗B. 采用花粉粒组织培养获得单倍体幼苗C. 采集幼芽嫁接到合适的其他种类植物体上D. 采用幼叶、茎尖等部位的组织进行培养【答案】B【解析】茎段扦插、幼芽嫁接、植物组织培养都是无性繁殖,可以大量快速得到与原有性状相同的个体,A、C、D均可选用;采用花粉粒离体培养可获得单倍体幼苗,但由于花粉粒为雄配子,发育来的单倍体植株会发生性状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