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监控要点(隧道工程)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45314093 上传时间:2020-09-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量监控要点(隧道工程)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质量监控要点(隧道工程)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质量监控要点(隧道工程)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质量监控要点(隧道工程)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质量监控要点(隧道工程)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质量监控要点(隧道工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监控要点(隧道工程)(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质量监控要点(隧道工程)主要检查项目:隧道光面爆破效果与超欠挖、隧道初期支护、隧道防排水、二次衬砌、洞口工程等。1、隧道光面爆破效果与超欠挖:重点检查炮眼外插角:要求两茬炮眼的台阶差小于15cm;炮眼痕迹保存率;超欠挖控制。序号检查项目质量标准和要求检验方法备注1每米炮孔装药量 q(/m)0.20-0.30观察和计算了解2周边眼距E(cm)45尺量了解3钻孔质量掏槽眼眼口间距和深度允许偏差 5cm,周边眼允许偏差 5cm,外插角符合钻爆设计要求,钻孔台阶为 10-15cm尺量重点检查4炮眼痕迹保存率硬岩不少于 80%,中硬岩不少于 60%,观察计数一般检查5超欠挖岩石个别突出部分(

2、每1m2不大于 0.1m2)侵入衬砌小于 5cm,拱脚和墙脚以上 1m围严禁欠挖。自动断面仪器测开挖轮廓线重点检查2、隧道初期支护:现场重点检查喷射混凝土的喷射工艺及厚度;超挖处理;断面轮廓线;表面质量;锚杆的材料、数量与安装质量;钢架的安装;超前小导管的钻孔质量、注浆压力等。序号检查项目质量标准和要求检验方法备注1喷射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喷射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应根据原材料的性能、混凝土的技术条件和设计要求通过试验选定。检查砂石含水率测试、施工配合比计算资料一般检查2喷射工艺应使用湿喷工艺现场检查重点检查3喷射混凝土厚度按设计厚度施工。平均厚度不小于设计厚度;检查点的80%及以上大于设计厚度;最小

3、厚度不小于设计厚度的2/3;每个断面自拱顶每2m设立一个检查点。尺量检查控制喷层厚度的钢筋头和锚杆;现场抽芯检查。重点检查4超挖处理隧道超挖部分喷射混凝土与周边补平,个别严重超挖处挂钢筋网分层补喷现场查验重点检查5断面轮廓初期支护后每 10m测量一个断面复核,保证二衬厚度不小于设计值检查自动断面仪测量资料重点检查6喷射混凝土施工喷射混凝土必须分段进行,喷射顺序自下而上,分段长度不大于6m;分层喷射时,后一层喷射在前一层混凝土终凝时进行,终凝时间不大于10min。一次最大喷射厚度:拱部为 10cm,边墙为 15cm尺量一般检查7喷射混凝土与岩面粘结粘结密实锤击检验一般检查8喷射混凝土坍落度符合设

4、计配合比要求,一般 812cm,偏差不大于依1cm检查坍落度试验一般检查9初期支护表面质量表面平整,无空鼓、裂缝、松酥,个别松散部位凿除补喷,并用混凝土或砂浆对基面找平处理。平整度允许偏差:侧壁 5cm、拱部 7cm2米直尺检查平整度(允许偏差为 100mm)重点检查10喷射混凝土的养护终凝 2h后,应按施工技术方案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 14d;标准养护试件的试验龄期为 28d。检查施工记录、试件强度一般检查11喷射混凝土强度1d强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采用贯入法对每一喷射循环工程实体进行强度检测重点检查12锚杆原材料满足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的规定和设计要求,抗拉力不小于

5、180KN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以及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冷弯试验一般检查13锚杆数量符合设计要求,围岩较差时适当增加现场计数重点检查14锚杆水泥砂浆施工符合设计要求,不低于 M20,保证锚杆钢筋保护层不小于 8mm配合比设计、砂浆强度试验一般检查15锚杆安装锚杆孔的深度应大于锚杆长度 10 cm;锚杆孔距偏差为15 cm,锚杆长度符合设计要求,插入长度不小于设计长度的 95%现场尺量一般检查16钢筋网原材料符合低碳钢热轧圆盘条的规定和设计要求查试验检验资料一般检查17钢筋网施工钢筋网在岩面喷射一层混凝土后铺挂,混凝土厚度不小于 4cm,与锚杆或其他固定装置联接牢固,钢筋网混凝土保护层

6、厚度不小于 3cm;钢筋网搭接采取焊接方式,搭接长度不小于 15 cm尺量一般检查 18钢架原材料符合碳素结构钢、热轧普通工字钢等的规定和设计要求按批进行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冷弯试验等相关试验资料一般检查19钢架的加工符合设计要求尺量一般检查20钢架的施工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如下:钢架间距允许偏差为100mm;钢架横向允许偏差为50mm;高程偏差允许偏差为50mm;垂直度偏差允许偏差为2;钢架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为-5mm,不得小于40mm;同时不得侵入二次衬砌断面。 仪器测量和尺量重点检查21超前小导管原材料符合设计要求,直径一般为 42mm,壁厚一般不小于 3.5mm。按批进行屈服

7、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冷弯试验一般检查22超前小导管纵向搭接长度符合设计要求,一般为 1m。尺量重点检查23超前小导管注浆浆液配合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重量比 1:1。配合比选定试验一般检查24超前小导管注浆符合设计要求,注浆必须饱满,注浆压力一般为 0.51MPa观察并记录注浆量和注浆压力重点检查25超前小导管方向角、孔口距、孔深符合设计要求,一般外插角宜小于10度,孔口间距 40cm,孔深不小于 3.5米,允许偏差:方向角2、孔距50 mm、孔深 0,+ 50mm仪器测量、尺量重点检查3、隧道二次衬砌:重点检查施作时间、衬砌厚度、超挖回填、拆模时间、仰拱施工等项目。序号检查项目质量标准和要

8、求检验方法备注1施工时间深埋隧道二次衬砌施作一般在围岩和初期支护变形基本稳定后进行,具体应符合验标要求。浅埋隧道应及早施作二次衬砌,且二次衬砌应予以加强。围岩变形过大或初期支护变形不收敛,又难以及时补强时,可提前施作二次衬砌,但二次衬砌应加强。监控量测和观察一般检查2变形基本稳定条件隧道周边变形速率明显趋于减缓。拱脚水平收敛小于 0.2mm/d,拱顶下沉收敛速度小于 0.15mm/d。施作二次衬砌前的累计位移值,已达极限相对位移值的80%以上。初期支护表面裂隙不再继续发展。监控量测和观察重点检查3衬砌台车模板台车的外轮廓在灌注混凝土后保证隧道净空。双线模板台车长度宜为 9-12米,三线为 6-

9、8米。模板台车侧壁作业窗分层布置,每层应 4-5个窗户,其净空不宜小于 45cm*45cm,两端设检查孔,并设有相应的混凝土输送管支架或吊架。模板台车应设置足够的承重螺杆和径向模板螺杆支撑。模板台车拱顶应在适当的位置设置混凝土的封堵装置和检查孔。二次衬砌拱、墙整体浇筑、而边墙基础高度的设置(水平施工缝)应避开剪力最大的截面。制作并检算验收,检查资料一般检查4超挖回填隧道拱、墙背后的局部坍塌或塌落,拱部围与墙脚以上 1m围的超挖,采用与二次衬砌同等级的混凝土回填密实。特别是隧道拱顶在施作二次衬砌时,预留压浆管进行回填注浆。隧底超挖部分应用与隧底结构同等级的混凝土回填。观察、尺量重点检查5衬砌混凝

10、土施工模板台车走行轨中线和轨面标高误差不应大于 10mm,台车就位后启动微调机构,用仪器校正模板外轮廓与设计净空相吻合,并锁定台车。拌制混凝土时,原材料称量应采用自动计量装置,衡器应定期检定,每次使用前应进行零点校核,保证计量准确。混凝土衬砌应采用全断面一次成型法施工,有仰拱的衬砌先施作仰拱。榆施工段必须用与衬砌混凝土相同配合比的细石混凝土或砂浆制作垫块或采用专用垫块,确保钢筋保护层的厚度。主筋保护层尺寸应不小于 30mm、迎水面主筋保护层厚度不小于 50mm。泵送混凝土的坍落度一般为 15-18cm。混凝土应对称、分层浇注,分层捣固。捣固采用插入式振动器。衬砌混凝土必须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搅拌,

11、高频机械振捣,搅拌时间不应小于 3min,振捣时间宜为 10-30s,避免漏振、欠振、超振。仪器测量和尺量重点检查6衬砌厚度不得小于设计厚度模板安装后尺量,施工完毕后采用无损检测法重点检查7拆模时间在初期支护变形稳定后施作的,二次衬砌混凝土强度达到 8.0MPa以上方可拆模。初期支护未稳定时施作的,二次衬砌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100%后方可拆模。同条件养护试块强度检测、检查重点检查8仰拱施工仰拱超前拱墙衬砌,其超前距离宜保持 3倍以上衬砌循环作业长度。仰拱混凝土强度达到 5Mpa后行人方可通行,达到设计强度的 100%后车辆方可通行。隧道仰拱每 500m应采用同条件养护试件检测结构实体强

12、度 1次。仰拱混凝土应分段连续浇筑,一次成型,不留纵向施工缝。尺量、检查试验报告重点检查9回填注浆注浆钢管 3米一处,采用 M10水泥砂浆,初压 0.10.15MPa,终压 0.2Mpa。注浆应保证回填密实。回填注浆应在衬砌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70%后进行。观察;无损检测;同条件养护试件压力试验重点检查4、隧道防排水:现场重点检查洞外截排水;洞排水;排水盲管布设;防水板施工;施工缝止水条、止水带;变形缝施工;明洞防水等。序号检查项目质量标准和要求检验方法备注1一般规定1、衬砌等级应达到现行国家标准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GB50108)规定的一级防水标准,衬砌表面无湿渍。 2、隧道防水应充分

13、利用混凝土衬砌结构的自防水能力 3、施工中所用的土工布、防水板、止水带、止水条的品种、规格和性能等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取样检测后查看资料重点检查2洞口防排水1、隧道覆盖层较薄和渗透性强的地层,对地表水应及早处理 2、地表坑洼、钻孔、深坑等处应填不透水土,并分层夯实 3、洞顶有流水的沟槽应予整治,确保水流畅通,必要时沟床应进行铺砌。 4、洞顶设有高压水池或遇有水塘、水库等时,应有防渗漏措施,对水池溢水应有疏导设施。 5、洞排水系统与洞外排水系统的连接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观察一般检查3洞外截水1、边坡、仰坡坡顶的天沟、截水沟应结合永久排水系统及早修建,出水口必须防止顺坡散流。洞门水沟应与路基边沟组成洞口

14、排水系统,其水流应防止冲刷弃碴和危害农田水利。2、截水天沟中线距边、仰坡开挖线边缘不小于 5m,其坡度根据地形设置,但不应小于 3%,以免淤积。 3、洞外路堑向隧道为下坡时,应将路基边沟挖成反坡,向路堑处排水,必要时应在洞口外适当位置设横向截水沟。观察和测量重点检查4洞排水1、洞顺坡排水水沟断面应能满足隧道中渗漏和施工废水的排出需要。围岩松软地段,可根据需要加强水沟铺砌或用管槽代替。排水沟应经常清理。 2、洞反坡排水方式,可根据坡度、水量和设备情况布置管路和泵站,一次或分观察和计算重点检查段接力排出洞外。集水坑的容积应按实际排水量确定,其位置确定应考虑施工干扰。配备抽水机的能力应大于排水量 20%以上,并应有备用台数。 3、盲管、水沟和孔槽组成的排水系统应有良好的排水效果,做到洞排水顺畅 观察和计算重点检查5衬砌背后排水及止水系统1、在衬砌背后设置排水盲管(沟)或暗沟和在隧底设置中心排水盲沟时,应根据坑道的渗漏水情况,配合衬砌一次施工,施工中应防止衬砌混凝土或压浆浆液侵入盲沟堵塞水路。盲管(沟)或暗沟应有足够的数量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