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效学习中考复习科学第2课时_科学探究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5313893 上传时间:2020-09-18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1.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效学习中考复习科学第2课时_科学探究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全效学习中考复习科学第2课时_科学探究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全效学习中考复习科学第2课时_科学探究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全效学习中考复习科学第2课时_科学探究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全效学习中考复习科学第2课时_科学探究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效学习中考复习科学第2课时_科学探究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效学习中考复习科学第2课时_科学探究课件(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课时 科学探究,本课时复习主要解决下列问题. 1.学会提出问题与建立假设(b) 为此设计了归类探究中的例1;限时集训中的第9,15题。 2. 掌握基本实验操作技能(b) 此内容为本课时的重点。为此设计了归类探究中的例2;限时集训中的第 3,7,10,11,12题。,学生用书P1,3.体验实验的设计(c) 此内容为本课时的难点。为此设计了归类探究中的例3;限时集训中的第 2,5,8,14题。 4.学习表述结论与评价过程(c) 此内容为本节的重点和难点。为此设计了应用探究中的例4,例5; 限时集 训中的第1,4,6,13题。,学生用书P3,1.提出问题与建立假设 说 明:(1)能从日常生活、自

2、然现象或实验现象的观察中发现并提出可以进行科 学探究的问题。 (2)根据生活经验或知识原理对问题建立猜想与假设。 (3)对探究的方向和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进行推测与假设。 注 意:提出科学的问题可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联系所学知识 、 结合科学原理等途 径提出有探究意义的问题。,2.制定计划,设计实验 说 明:(1)针对探究的目的和条件,根据相关实验原理,列出探究实验所使用的 材料、仪器、设备等,设计最佳实验方案,画出相应装置图。 (2)分析影响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对所研究问题中的各种变量进行确认 与分类。 (3)将变量转化为可感知、可度量的事物、现象和方法(行为),说明在 实验中如何测量一个变量,

3、说明需要“做什么”和需要“观察什么”。 注 意: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必须紧紧围绕探究的目的和条件,并依据相关的科学原 理进行。,3.观察与实验,获取事实与证据 说 明:(1)能使用基本仪器,进行安全操作。 (2)依据某一属性(或规则)进行有计划地观察;由不同的角度或方法进行 一系列比较和测量观察;能针对变量的性质,采取合适的测量策略。 (3)会记录和处理观察、测量的结果。 注 意: 观察与实验中要注意掌握一些基本仪器的基本操作;记录、处理观察和测量 的结果应以科学知识原理为依据。,4.检验与评价,表达与交流 说 明:(1)将证据与科学知识建立联系,得出基本符合证据的解释。 (2)运用文字、符号、

4、图表、模型等解释并概括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3)能区别与预想结果不一致的现象,并作出简单的解释。 (4)对探究过程和证据获得方式、方法、过程作出合理评价,能说明反常 结果和证据的不可靠原因,或解释证据是否充分支持结论。 (5)对观察和测量的精确性作出评价,能提出增加证据可靠性或获得进一 步证据的相关探究的具体改进建议。 注 意: 理解科学探究需要运用科学原理、模型和理论。表达时要注意:表达的科 学性、条理性。要善于选用恰当而简明的形式(如文字、图表、符号、模 型等)表达和解释探究的结果。,学生用书P3,类型之一学会提出问题与建立假设 2010杭州下列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 A.千岛湖中哪种鱼

5、脂肪含量最低 B.杭州植物园内哪种花卉最美 C.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内哪几种植物在冬季开花 D.天目山自然保护区内哪种植物自然生长速度最快,【解析】科学问题应有一定的探究的价值,应从自然现象或实验现象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B,【点悟】科学探究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再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 和生活经验尝试着对这一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然后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 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在分析所 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 究过程进行反思。,类型之二掌握基本实验操作技能 2011义乌利用下列装置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6、( ) 【解析】过滤适宜分离可溶和不溶的混合物,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导管应伸入试管底 部,且不能用橡皮塞;用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应从长导管通入二氧化碳。 【点悟】正确使用各种仪器是进行科学实验与探究的必要前提。设计实验应符合科 学实验的基本要求。,C,类型之三 体验实验的设计 2011湘潭在学习了细菌和真菌的知识后,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对洗 手前后细菌和真菌数量变化情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下是该小组同学的讨论 对话, 请你帮他们完成实验并回答: 甲:洗手前后,手上的细菌和真菌一样多吗? 乙:利用培养基,怎样证明手上有细菌和真菌呢? 丙:将手上的细菌和真菌在培养基上接种时,需要设计对照实验。 (1)若以甲

7、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究,那么你所做出的假设应是,洗手前后,手上的细菌和真菌不一样多(其他合理答案亦可)。,(2)请你帮他们将下面培养细菌和真菌的操作步骤进行排序: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A.培养 B.接种 C.观察 D.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后冷却 (3)依据丙同学的叙述,请你写出实验设计思路: (只要求答要点)。 (4)在观察现象时,发现两培养基上的菌落都较小,且表面光滑黏稠,可判断 这是 (填“细菌”或“真菌”)菌落。 (5)请你预测实验的结果:,DBAC,取相同的两组培养基,洗手前、后分别进行接种,然后在恒温下培养,细菌,洗手前培养基上菌落的数量较多 ,洗手后培养基上 菌落的数量较少。,【解

8、析】配制培养基后进行接种、培养、观察,实验过程中应设置对照实验。预测 结果应是洗手前培养基上菌落的数量较多。 【点悟】在设计实验方案时一定要注意控制相关变量,预测实验结果应以科学原理 和实验事实为依据。,类型之四学习表述结论与评价过程 2010杭州某校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网上看到:茶叶是碱性食品,喝茶可以溶解脂肪而减肥,他们设计了探究的课题是:比较不同产地茶叶泡出液的酸碱度及茶水是否能溶解脂肪而有减肥作用。他们的实验过程如下:,从市场上购买了三种不同产地的茶叶,编号为A、B、C。 取A、B、C三种茶叶分别在相同的条件下,用开水冲泡。 用pH试纸分别在杯中蘸取A、B、C三种茶叶的泡出液,和标准比色卡

9、比对,测得 它们的 pH分别为5.4、6.3、6.0。 将形状、大小、质量相同的脂肪小块,分别放入盛有三种茶叶泡出液的相同杯 中,在适宜的温度下保温5小时后,分别滤出脂肪块,吸干表面水分并称量。根据 脂肪块在茶水中浸泡前后的质量变化(不考虑脂肪块吸水),判定茶水能否溶解 脂肪。,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实验操作步骤中错误的是 。 (2)在第步实验操作中“相同的条件主要是指:水的温度、茶叶的质量、冲泡 的时间及 应相同。 (3)组内的同学认为,第步实验设计不严密,需要改进的是 。 在第步实验中, 根据实验的目的,适宜的温度应控制在 左右。 (4)有人将茶水倒入有水垢的热水瓶中浸泡一段时间后振

10、荡,发现水垢大部分消失了, 产生这种现象的化学原理最可是 【解析】用pH试纸测定pH,不能直接把试纸浸入待测液中 。实验过程应控制变量,如水 的质量(或体积),应设置对照组。脂肪溶解的适宜温度应控制在37。水垢的 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茶水呈酸性,酸性物质与碳酸钙反应,水垢消失。,水的质量或体积,应设置对照实验,37,茶水呈酸性,茶水与水垢中的碳酸盐等物质反应。,2012中考预测 一些同学沉溺于电脑网络游戏,长时间的电脑辐射对他们的身体有没有伤害呢?有人做了这样一组实验:将健康的成年雄性大鼠随机分成两组,每组8只。甲组置于未开机的电脑前,乙组置于开机电脑前,其他饲养条件相同。六十天后获得实验数据如

11、图2-2。,【点悟】实验设计应控制变量。得出合理的结论,应注意相关结论的前提条件,并在结 论的表述中说明前提条件。,(1)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电脑辐射对雄性大鼠的身体有没有伤害? (2)实验设置的变量是 ( ) A.电脑游戏种类 B.电脑是否开机 C.大鼠的身体状况 (3)每个实验组都用了8只而不是1只大鼠,目的是 。 (4)从图2-2的A图可看出,电脑辐射影响了 组大鼠的体重增长和精子的正常发育。 (5)数据显示,长时间的电脑辐射对大鼠的健康有害,这对我们中学生有什么启 示? 。 【预测理由】以熟悉的生活情景为载体考查科学探究的基本素养是常见的考试形式。,B,避免偶然性,使实验结果更可靠,不应长时间待在开机电脑前或不长时间打游戏,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