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梅河口市高三历史9月月考试题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5312576 上传时间:2020-09-1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梅河口市高三历史9月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吉林省梅河口市高三历史9月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吉林省梅河口市高三历史9月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吉林省梅河口市高三历史9月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吉林省梅河口市高三历史9月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吉林省梅河口市高三历史9月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梅河口市高三历史9月月考试题(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梅河口市2018 届高三 9 月月考历史试题一、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柳宗元在封建论中写道:“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设五等,邦群后,布履星罗,四周于天下,轮运而辐集,合为朝觐会同,离为守臣扞(捍)城。”周初的这一做法( )A有利于维护等级秩序 B容易形成割据混战C有利于稳定政治统治 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2.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中指出:“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材料中“天下一大变局”产生的影响是( )A分封制度加强 B官僚政治确立C宗法制度形成

2、D井田制度出现3.有学者认为,从秦汉起,中国官僚体制的核心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 制衡。隋唐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独创性举措( )A提高了决策的周密程度 B丰富了官吏选拔的手段C打破了世家的特权垄断 D推动丞相制度走向解体4.明朝中后期,王阳明学说在中国士大夫中流行。朝鲜来华使者对此不理解,认为“阳明敢肆己意,谤辱朱子,实斯文之罪人也”。结合所学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有( )朝鲜使者以程朱理学为正宗 王阳明心学超越了理学范畴王阳明与朱熹观点明显不同 王阳明心学是对儒学的叛逆A B C D 5.“直到汉武帝时期发现铸钱和煮盐对国家赋税的极端重要性,由此催生了在中

3、国历史上时断时续 实施了长达2000余年的盐铁官营政策。”这一政策( )A是重农抑商政策的延续 B有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C解决了国家赋税的问题 D催生了富商大贾的出现6.有学者认为,在中国的历史上,城与市的关系经历了五个演变阶段:有城无市,城中有市,城区即市区,城在市中和有市无城。这一演变过程说明( )A 政治因素始终主导城市发展 B 商品经济发展改变城市功能C 重农抑商政策左右城市变迁 D 地方行政管理效能日渐削弱7.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理学并不仅仅是对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全新的创造”是指( )A 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

4、家思想而形成了新儒学1B 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发展形成新的理论体系C 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人性的尊严D 强化了儒家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8.宋人杨简任富阳主簿,断了一场卖扇子的官司。事办完后问陆九渊:“何为本心?”陆说:“适闻断扇讼,是者知其为是,非者知其为非,此即本心。”杨说:“止如斯耶?”陆大声说:“更何有也!”杨顿悟。 据材料陆九渊认为( )A 实践是获取真相的重要手段B 天理人伦存于人们的本心之中C 读书明理是做人的基本准则D 万物各有其理而万理终归为一9.清景德镇陶录载:“景德业制陶器四方远近,挟其技能以食力者,莫不趋之如鹜。景德镇属浮梁之兴西乡以致陶之

5、业、陶之人,及陶中所有之事,几皆半于浮。”材料表明当时景德镇( )A制瓷业开始兴起 B出现靠出卖劳动力谋生的群体C全员参与瓷器生产 D民营手工业产品已占领整个市场10.甲午战争后的“公车上书”与巴黎和会时的五四运动都是爱国救亡运动,但两者的规模与影响差别甚大,其主要原因在于( )A民族觉醒程度与群众基础不同 B外交失利导致的损害程度不同C大众传媒发展水平与方式不同 D列强攫取中国利权的手段不同11.据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记载,鸦片战争后“自华人竞尚洋布,不特银钱流入外洋,即凡种棉织布纺纱之处,男女废工,民间骤少此一种进款,不免日渐贫乏。”材料现象说明( )A.中国对外贸易出现了入超 B.传统自

6、然经济走向了解体C.银贵钱贱加剧了农民贫困 D.洋货已完全占据中国市场12.据中国近代经济研究统计,19121919年全国注册工厂在各省分布比例如下直隶(含天津)江苏(含上海)浙江广东山东福建湖北奉天其余省份58%19.82%5.37%4.22%3.96%2.56%2.43%2.43%1.21%该组统计数据所反映的实质性问题是当时的中国( )A封建自然经济占据着绝对优势地位B民族工业在地区分布上严重不平衡C民族工业已摆脱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束缚而快速发展D民族工业的发展只是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13.近代以来,在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出现了许多震撼人心的爱国口号。如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保卫华北

7、,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还我山东,还我2青岛。这些口号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 B C D14.1851 年 5 月 1 日,万国博览会在伦敦开幕,英国女王维多利亚怀着从未有过的骄傲和自信前往水晶宫为万国博览会剪彩,女王当时反复使用一个词语来表达自己的兴奋之情:荣光、荣光、无尽的荣光。女王的自信和骄傲主要来自( )A“光荣革命”成功 B君主立宪制完善C“日不落”帝国建立 D工业革命的巨大成就15.乌托邦远在地平线上无论我如何迈进,永远够不着它。那么,乌托邦为什么存在呢?它存在的作用”在于引导人们( )A进行阶级斗争 B追求社会公平C反对专制统治 D展开国际合作1

8、6.1933年4月上海大公报(右图)报道:“自日本放弃金本位后,积极倾销日货,至各国大起反感,抵制日货者达二十七国。”从这条新闻得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A日本开始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B经济危机导致国际关系恶化C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开始形成 D日本的贸易政策引发了经济危机17.1950年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1989年中苏关系正常化后, 两国未再签订类似条约。这主要是因为( )A双方的战争威胁消失 B苏联的政治经济改革C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D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18.“说凤阳,

9、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跨了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这段话描述的是( )A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 B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C非公有制经济的特点 D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19.2009年10月举办的“奋进的江苏庆祝建国60周年”图片展,全面展示了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取得的辉煌成就。国家最早批准江苏对外开放的是( )A经济特区 B沿海经济开发区C沿海开放城市 D经济技术开发区20.二战后初期,有政治家认为,当时美国在欧洲实施的某项战略措施“最初不过是一种经济手段,现在却成为了美国武器库里对付苏联的一种主要武器”。这一措施是( )A推行马歇尔计划 B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C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倡

10、议签订关税与贸易总协定21.十二铜表法中说:“以后凡人民会议的所有决定都应具有法律效力。”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奴隶参与了立法 B习惯法的内容被摒弃3C贵族对法律的垄断被打破 D成文法的规定不能改变22.用“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 比喻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体十分贴切,因为两个魔鬼友好地相处并相互制约,恶作剧就能够减少到最低的程度而同时产生良好的协作效果。这种政体的核心就是( )A全体公民的参与程度 B权力的制约与平衡C市民的整体素质 D革命的彻底性23.马歇尔计划要求受援国成立一个经济合作组织,该组织先后与一系列受援国签订多边和双边协定,逐步削减了西欧国家间的关税壁垒。这主要反映出马歇尔计

11、划( )A巩固丁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秩序 B对恢复战后西欧经济起重要作用C客观上有利于西欧经济一体化 D便利了美国向西欧输出大量商品24.美国总统奥巴马2009年4月和墨西哥总统卡尔德隆举行会晤,双方就北美自由贸易区等问题交换了意见。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美国重视加强与墨西哥的经济合作关系B1992年,美国与墨西哥签订协议,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C北美自由贸易区成员国并非全是发达国家D北美自由贸易区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势25.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指出,在中国近代,“来自西方的商品改变了中国社会的面貌。它没有大炮那么可怕,但比大炮更有力量,它不像思想那么感染人心,但却比思

12、想更广泛地走到每一个人的生活里去。”下列西方事物成为中国人生活组成部分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西装 电话 无线广播 电影A B C D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6.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发展符合时代的主题。材料一 (甲午)战争的结果使日本一跃而为新兴的军事强国,挤进了帝国主义的行列,构成对朝 鲜和中国安全的威胁,进而纵横捭阖,与西方强国争权夺利。日本对于三国干涉还辽,强迫它交出已到手的赃物,引为奇耻大辱,认定日、俄为争夺朝鲜和中国 东北迟早必出一战。1904年2月,日、俄双方相互宣战。摘编自丁铭楠等帝国主义侵华史材料二 1905 年,日、俄签订朴茨茅斯和约。其主要内容有:俄国承认日本在朝鲜的政治、军

13、 事、经济的绝对利益;俄国自中国东北搬兵,除辽东半岛外,东北的一切地方均交还中国;俄国将辽东半岛的租借权、南满铁路及有关特权均无偿转让给日本。摘编自赵建民日本通史(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甲午战争前日本利用什么机会出兵朝鲜(4 分);说明甲午4战争后日俄矛盾日趋尖锐以致引发战争的原因。(4分)(2)分别归纳这两次战争对东北亚地区政治格局的影响。(6分)27.20 世纪 70 年代末,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三十多年的征程,铸就了一个民族近百年的梦想。三十多年来,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 轻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比重表(

14、1)据你推测,材料一图片中的口号出现的背景是什么(4)?从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启示?(6分)(2)材料二表明我国当时工业化的特点是什么?结合史实说明形成这个特点的必要性。(6分)(3)综合上述材料,你对社会主义改革有什么新的认识?(4分)28.50 年前,中法出于对独立自主的追求,冲破冷战坚冰,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这不仅是两个国家、也是两大文明的历史性握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法国是第一个同新中国建交的西方大国。时任总统戴高乐指出,中国是一个“非常独特而深厚的文明”。只有中国参与到国际事务中来,才能真正解决亚洲乃至世界长期存在的严重问题。新华社2014年3月24日讯材料二 有学者指出:“

15、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删除:在这种力量均势被打破之前,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5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人民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一材料三 什么是宪政?宪政是指以国家根本大法为依据,以界定与控制政府与公民权力为手段,以保证公民人权为目的的政治模式。1945 年我国近代民主革命家黄炎培先生访问延安,向毛泽东提出了一个历史兴亡的周期律问题即:历史上许多王朝,农民领袖,大凡初时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用心,没有一人不努力。团结奋斗时,节节胜利,兴旺发达。而一旦胜利,争权夺利,昏庸无道,急转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