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作用第二课时(探究历程)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5311060 上传时间:2020-09-18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2.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光合作用第二课时(探究历程)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光合作用第二课时(探究历程)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光合作用第二课时(探究历程)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光合作用第二课时(探究历程)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光合作用第二课时(探究历程)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光合作用第二课时(探究历程)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合作用第二课时(探究历程)课件(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4节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问题:植物生长所需的物质来自何处?,认为:构成植物 体的原料是土壤 植物增加的重量=土壤减少的重量,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回眸历史,2000多年前亚里士多德,植物生长的原料来自于水,植物生长的原料是水,与5年前进行对照土壤烘干后称重,只比原来减轻了0.1公斤,树增加了80多公斤,植物生长的原料是什么,1771年英国普利斯特利实验,普利斯特利实验,结论:植物可以更新空气,结论:植物可以更新空气,有人重复了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得到相反的结果,所以有人认为植物也能使空气变污浊?,1779年,荷兰 英格豪斯的实验,实验重复了500多次,结论:只有在光照下只有绿叶才可以更新空气

2、,其他学科对生物研究的促进,1785年,化学家拉瓦锡发现了空气的组成,科学家明确了绿叶在光下放出的气体是氧气,吸收的是二氧化碳。,1845年,德国的科学家梅耶指出:植物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起来。,依据:能量转换和守恒定律,其他学科对生物研究的促进,1864年,萨克斯实验,阅读P.102第一自然段,思考并讨论: 1.本实验共有几个处理过程?,一半曝光 一半遮光,为了使绿叶中原有的淀粉消耗掉,绿叶中的色素会溶解在有机溶剂(酒精)中,有利于碘液染色后观察叶片颜色变化 。,?,?,如何设置对照?,?,实验中的自变量是什么?,恩格尔曼实验,用极细的光束的照射,叶绿体可分为光照多和光照少的部

3、位,形成对比; 临时装片暴露在光下的实验再次验证实验结果,恩格尔曼实验的巧妙之处:,选择水绵,其叶绿体呈螺旋式带状, 便于观察; 选用好氧细菌可确定释放氧气多的部位,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排除了氧气和光的干扰,实验材料:,实验条件:,实验处理:,小结:萨克斯的实验说明光合作用 的产物有淀粉,光合作用的条件需 要光;恩格尔曼的实验说明了 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光合作 用的产物有O2!,光合作用释放的O2来自CO2还是H2O? 如何来检测?,同位素可用于追踪物质的运行和变化规律。用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化学性质不会改变。科学家通过追踪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可以弄清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这种方法叫做同位素标

4、记法。,同位素标记法,返回,1939年美国的鲁宾和卡门的实验,美国卡尔文,用14C标记14CO2,供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探明了CO2中的C的去向,称为卡尔文循环。,C 标记CO2,14,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在1961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光合产物中有机物的碳来自CO2,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来自水。,问题讨论,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场所和条件是什么?你能用一个反应式表示出来吗?,什么是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场所,条件,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的车轮在不断前进! 希望同学们能站在先人的肩膀上成为”车轮”前进的有力推动者!,教师寄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