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5310323 上传时间:2020-09-18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1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课件(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父母的角色,第一阶段:管教。(孩子出生到五岁)父母为孩子确立界限。 第二阶段:训练。(孩子6岁至12岁)父母帮助孩子通过“实践练习”获得自信。 第三阶段:朋友。(孩子13岁至22岁)父母必须允许孩子有必要的独立性,让他们自主做决定,同时有智慧地引导孩子,解答孩子的问题。 第四阶段:顾问。孩子开始征求父母的建议,父母作为顾问的角色,只是为孩子提供一种稳定感和平衡感。,赏识教育: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并给予表扬。 注意事项: 1、切忌家长对孩子赏识的泛化,应按孩子年龄的特点提出要求 2、在赏识教育中应结合使用惩罚,惩罚教育,一、良好的家庭氛围是进行惩罚教育的前提。 二、家长要采取一致的言行和态度 三

2、、解释惩罚的原因 四、要求孩子表述受罚后的决心 五、不要在公共场合惩罚孩子,厌学 (1)原因:青少年自身原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 (2)矫治 家长经常带孩子去参观博物馆、图书馆等,让孩子开拓眼界、增长知识,激发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对考试成绩进行正确归因,并从预习、上课、复习、作业、考试这五大环节掌握科学的方法。,归因理论,1、归因理论:人们利用信息对自己及他人行为的原因加以推断的过程。 2、归因的作用 行为结果归因情感反应未来成功期望行为反应 3、韦纳的成就归因理论,4、归因训练流派 (1)塞利格曼(Seligman)的习得性无助模式 不期望的归因: 成功不可控制的原因,如运气好,任

3、务容易等 失败不可控制的原因,如能力低,运气坏等 期望的归因: 成功可控制的原因,如持久努力等 失败可控制的原因,如缺少努力等,(2)韦纳(Weiner)的成就归因模式 不期望的归因: 成功不稳定性的原因,如运气好等很少增加成功期望 失败稳定性的原因,如能力低,任务难等消极情绪(如无能、压抑感),降低成功的期望 期望的归因: 成功稳定性的原因,如能力强等积极情绪(如自尊、自豪),增加成功期望 失败不稳定性的原因,如缺少努力、运气不好等减少消极情绪(如无能、压抑感),增加成功的期望,(3)班杜拉(Bandura)的自我效能模式 不期望的归因: 成功运气好,他人帮助,高度努力等自我效能低 失败能力

4、低自我效能低 期望的归因: 成功能力强自我效能高 失败努力不够,运气差维持一定高的自我效能,(4)归因训练发展的方向 能力努力归因 在学生已做过足够努力而仍然失败的情境下引导其做失败外部归因 在原因体系中引入策略,形成“能力努力策略外部”的归因训练模式。,运用“小步子强化法”,即制定适当的小目标,一旦某个小目标实现了,立即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行为强化。 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效能感。 家长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使孩子能专心致志地投入到学习中。 教师要多关心、爱护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 要加大教育投入,加强教学管理,改革教学方法,实施素质教育。 社会应改变应试教育体

5、制,并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风尚。,青少年网瘾 一、定义:个体反复过度使用网络导致的一种精神行为障碍,表现为对网络的再度使用产生强烈的欲望,停止或减少网络使用时出现戒断反应,同时可伴有精神及躯体症状。 二、评判标准:个人平均每天用于非工作学习目的连续上网超过6小时,且符合以下症状标准超过3个月 (1)对网络的使用有强烈的渴求或冲动感 (2)减少或停止上网时会出现周身不适、烦躁、易激惹、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等戒断反应,同时,以下5条至少符合1条 (1)为达到满足感而不断增加使用网络的时间和投入程度 (2)使用网络的开始、结束及持续时间难以控制,经多次努力后均未成功 (3)固执地使用网

6、络而不顾其明显的危害性后果,即使知道网络使用的危害仍难以停止 (4)因使用网络而减少或放弃了其他兴趣、娱乐或社交活动 (5)将使用网络作为一种逃避问题或缓解不良情绪的途径,三、原因:青少年自身原因,家庭原因,学校原因,社会原因,优势视角:是一种关注人的内在力量和优势资源的视角。应当把人们及其环境中的优势和资源作为助人过程中所关注的焦点,而非关注其问题和病理。强调挖掘服务对象的自身潜能,鼓励、支持其释放内在的优势,通过自身的力量来解决问题并有效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四、介入策略 1、激发优势的话语和叙事 ,关注个体具有的优势,如兴趣、能力、知识等,而非诊断其症状和缺点。 2、多维度评估优势。 3

7、、帮助青少年减低环境阻力和矛盾,整合与利用外部环境的优势与资源。,(1)亲子应注重沟通,多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根据孩子兴趣引导其多参加娱乐或社交活动,增强现实对孩子的吸引力。 (2)建立对网络认知的正确态度,培养“网商”。,(3)学校要为青少年组织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成立各种社团,引导学生参与积极的校园交往,减少网络对学生的吸引力;同时要转变价值导向,为学生提供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专长的平台,并通过多种形式对其进行肯定;学校还要积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通过各种途径宣传科学使用网络的知识。,4、工作者将助人活动置于正常生活的自然场景中,鼓励青少年运用其优势进行行动。 5、要加强社会治安管理,禁止在

8、学校附近开设经营性网吧;大力推广“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进一步强化对网络行业的监管 ;利用互联网、电视、报刊等媒体宣传安全文明上网知识;推进公共上网场所建设,一、留守儿童:因父母一方或者双方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家乡不能与父母双方共同生活的未成年人。 二、监护类型 1. 单亲监护:父母一方外出, 由另一方在家照顾孩子的监护方式 2. 隔代监护:父母外出由祖辈来抚养孩子的监护方式。 3. 亲戚或邻居监护。由外出父母信任的亲戚、邻居或朋友照顾留守儿童的监护方式。 4. 同辈或自我监护。父母外出后, 由年龄稍大的哥哥、姐姐充当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或留守儿童自己照看自己的监护类型。,三、存在的问题:心理问题,教

9、育问题,道德品行问题, 安全问题 四、适用理论:抗逆力理论 个体因素( 智力水平、对经历的认知、积极的情绪、良好的心理素质等) 家庭因素( 父母关系和谐、良好的教养方式、良好的亲子沟通等) 家庭以外的较为广泛的社会环境因素( 友谊、学校、社会支 持网络等)。,五、对策: 加强家庭教育:父母要明确自己教育子女的责任;加强同学校、代理监护人的沟通与联系 加强学校教育 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学校指定老师做代监护人,建立留守儿童监护人与学校的定期联系制度;建设“家庭式”学校,开通家长热线或建立“心连心”网站;要充实校园文化生活, 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和兴趣小组活动;成立留守儿童 “成长互助小组”;

10、2、学校还要加强与留守儿童家长和监护人联系,举办留守儿童家长学校, 为监护人开设系列讲座, 宣传新的教育观念, 帮助监护人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3、开设心理辅导课,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4、进行法制教育,并进行自我保护、自我防范能力培训 加大政府投入及社会关注: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建立农村社区的留守儿童教育和监护体系;整治学校及周边环境,打击违法经营的网吧、游戏厅等场所,建构有利于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外部环境。,一、流动儿童:居住在本乡镇街道半年以上,户口在外乡镇街道或 在本乡镇街道居住不满半年, 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18 周岁以下的人口。 二、问题: 上学难的问题 家庭教育缺失 心理问题:

11、被歧视;自卑, 感情敏感而脆弱; 孤独,焦虑;内心充满一定程度的不平等感,甚至产生对立、反抗情绪等 安全问题 犯罪问题,三、适应: 流动儿童在与城市社会相互作用的过程中, 保持健康的精神状态, 并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与价值观念, 最终达到与城市文化和谐统一的过程。 1、社会文化适应:流动儿童在新文化下学习社会生活技能的水平, 包括外显行为、内隐观念、学习、语言、人际关系、适应环境六个方面。 2、心理适应则指在适应过程中保持良好的精神健康状况。,四、对策: 1、政府方面 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打破城乡二元教育体制 加大教育经费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打破“ 条块分割”的政府管理体制,建立多部门 合作的运

12、行机制 要加强对打工子弟学校的管理和扶持 2、创办家长学校,拓宽流动家庭获取教育信息的渠道,引导流动儿童家长重视对子女的教育,3、充分发挥学校在流动儿童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建立流动儿童档案,建立情况登记、结对帮扶、沟通交流等制度,培养流动儿童积极的情感体验和人格品质。 4、公安部门要加强对流动儿童的管理与保护,进行法制观念、安全防范知识等方面的教育 5、要加大宣传力度,让社会各界都对流动儿童给予足够的尊重和爱护。,一、流浪儿童:年龄在18岁以下,脱离家庭或离开监护人流落社会,在外游荡连续超过24小时,失去基本生存和可靠保障而陷入困境的儿童。 二、原因:家庭贫穷,家庭结构缺失,家庭功能不健全,学习压力,残疾遗弃,被拐骗利用,三、对策: 预防:建立一个联结家庭、社区、学校、个人四个层面的综合预防机制。 救助:建立一个以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为基地、社区为平台、社会治安机构为保障,外展社会工作为补充的救助网络体系。,昆明家馨社区儿童救助服务中心的自选式教育模式:成立于2003 年4 月,基本上是一个单纯为流浪儿童提供日间庇护的场所,孩子们来去自由 石家庄德智体结合的长效教育:适合中期机构教育的模式。该中心提供德育、智育和体育相结合的“长效教育”。 郑州以德育为中心的“短平快”教育:适合短期机构教育的模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