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儿科学22章遗尿PPT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45309840 上传时间:2020-09-18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2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儿科学22章遗尿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医儿科学22章遗尿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医儿科学22章遗尿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中医儿科学22章遗尿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中医儿科学22章遗尿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儿科学22章遗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儿科学22章遗尿PPT(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中医儿科学,第二十二单元 遗尿,2,遗尿是指3周岁以上的小儿睡中小便频繁自遗,醒后方觉的一种病证。 婴幼儿时期,由于形体发育未全,脏腑娇嫩,“肾常虚”,智力未全,排尿的自控能力尚未形成;学龄儿童也常因白天游戏玩耍过度,夜晚熟睡不醒,偶然发生遗尿者,均非病态。,【概念】,3,年龄超过3岁,特别是5岁以上的儿童,睡中经常遗尿,轻者数日一次,重者可一夜数次,则为病态,方称遗尿症。 本病发病男孩高于女孩,部分有明显的家族史。 病程较长,或反复发作,重症病例白天睡眠也会发生遗尿,严重者产生自卑感,影响身心健康和生长发育。,4,【病因病机】,遗尿的病因责之先天禀赋未充、后天发育迟缓;肺、脾、肾三脏功能

2、失调;心肾不交、肝经湿热下注。其中尤以肾气不固、下元虚寒所致的遗尿最为常见。遗尿的病位主要在膀胱,然与肺、脾、肾三脏都有关系。病机为三焦气化失司,膀胱约束不利。 1.下元虚寒* 肾为先天之本,司二便;膀胱主藏尿液,与肾相为表里。肾先天禀赋未充、后天发育迟滞,肾气不足,无以温养,导致下元虚寒,闭藏失司,不能制约水道而遗尿。正如素问宣明五气说“膀胱不约为遗尿。”先天肾气不足,体质虚寒及有隐性脊柱裂的患儿多见此证。,5,2.脾肺气虚* 素体虚弱,屡患咳喘泻利,或大病之后,脾肺俱虚。脾虚运化失职,不能转输精微,肺虚治节不行,通调水道失职,三焦气化失司,则膀胱失约,津液不藏,而成遗尿。若脾虚失养,心气不

3、足,或痰浊内蕴,困蒙心神,亦可使小儿夜间困寐不醒而遗尿。 3.心肾失交 遗尿小儿多有睡眠较深,难以唤醒或醒后神志朦陇等现象,也有梦中小便尿于床上者。其病机与心火亢盛有关。因心火上炎,伤及肾水,水不济火,心肾失交,君火动越上,相火应之于下,夜梦纷纭,梦中尿床,或欲醒而不能,小便自遗。,6,4.肝经湿热 平素性情急躁,所欲不遂,肝经郁热,或肥胖痰湿之体,肝经湿热蕴结,疏泄失常,且肝之经络环阴器,肝失疏泄,影响三焦水道的正常通利,湿热迫注膀胱而致遗尿。 此外,亦有小儿自幼缺少教育,没有养成夜间主动起床排尿的习惯,任其自遗,久而久之,形成习惯性遗尿。,7,【临床诊断】,1小儿寐中频繁小便自出,醒后方觉

4、,35岁的小儿每同至少有5次、5岁以上小儿每周至少2次出现症状,持续6个月以上。 2尿常规及尿培养无异常发现。 3.区分原发性与继发性(器质性)遗尿: 原发性遗尿指未查明病因者。 继发性遗尿可见于包茎、泌尿系统畸形、阴性脊柱裂、脊髓损伤、大脑发育不全、糖尿病、尿崩症、蛲虫病局部刺激、便秘等疾病。 做相应检查可协助诊断,如腰骶部x线摄片可显示隐性脊柱裂,作腹部膀胱B超、泌尿道造影可见泌尿系统畸形等。,8,【辨证论治】,一、辩证要点 本病采用八纲辨证,重在辨其虚实寒热,虚寒者多,实热者少。 虚寒者病程长,体质弱,尿频清长,舌质淡,苔薄滑,或舌体胖嫩、边有齿印,兼见面白神疲,纳少乏力,肢冷自汗、大便

5、溏薄、反复感冒等症。 实热者病程短,体质尚壮实,尿量少、黄臊,舌质红,苔黄,兼见面红唇赤、性情急躁、头额汗多,齘齿夜惊,睡眠不宁,大便干结等症。,9,二、治疗原则 本病治疗以温补下元,固涩膀胱为主法。 肺脾气虚者治以健脾益气, 水火失济者治以清心滋肾, 肝经湿热者治以清利湿热。,10,三、证治分类 1.下元虚寒* 证候:夜间遗尿,多者一夜数次,尿量多,小便清长,面色少华,神疲倦怠,畏寒肢冷,腰腿酸软,智力较同龄儿稍差,舌质淡,苔薄白,脉沉无力。 治法:温补肾阳,培元固脬。 方药:菟丝子散加减。常用药:菟丝子、肉苁蓉、附子温补肾阳,五味子、牡蛎益肾固涩缩小便,鸡内金消食助运以利发挥温肾固涩止遗之

6、效。可合缩泉丸协同发挥其效。,11,2脾肺气虚* 证候:睡中遗尿,少气懒言,神倦乏力,面色少华,常自汗出,食欲不振,大便溏薄,舌淡,苔薄,脉细少力。 治法:补肺益脾,固涩膀胱。 方药:补中益气汤合缩泉丸加减。常用药:黄芪、党参、白术、炙甘草益气健脾、培土生金,升麻、柴胡升举清阳之气,当归配黄芪调补气血,陈皮理气调中,益智仁、山药、乌药温肾健脾固涩。,12,3.心肾失交 证候:梦中遗尿,寐不安宁,烦躁叫扰,白天多动少静,难以自制,或五心烦热,形体较瘦,舌质红,舌苔少,脉沉细数。 治法:清心滋肾,安神固脬。 方药:交泰丸合导赤散加减。常用药:地黄、竹叶、通草、甘草清心降火;黄连、肉桂交通心,清火安

7、神。使水火既济,阴平阳秘。,13,4.肝经湿热 证候:睡中遗尿,尿黄量少,尿味臊臭,性情急躁易怒,或夜间梦语磨牙,舌红,苔黄或黄腻,脉弦数。 治法:清热利湿,泻肝止遗。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常用药:龙胆草、黄芩、栀子清泻肝火,泽泻、木通、车前子清利膀胱湿热。当归、生地养血滋阴,配柴胡疏调肝气以柔肝。甘草调和诸药。,14,【其他治法】,针灸疗法 1针刺夜尿点(在小指掌面第二指关节横纹中点处),每次留针152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7次为1疗程。 2耳针主穴:遗尿点(在肾点与内分泌点之间,食道点下方)。配穴:肾点、皮质下。每次留针3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5,【预防与调护】,一、预防 1自幼儿开始培养按时和睡前排尿的良好习惯。 2积极预防和治疗能够引起遗尿的疾病。 二、护理 1对于遗尿患儿要耐心教育引导,切忌打骂、责罚,鼓励患儿消除怕羞和紧张情绪,建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 2每日晚饭后注意控制饮水量。 3在夜间经常发生遗尿的时间前,及时唤醒排尿,坚持训练1-2周。,16,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