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6编号营造音乐课堂的教学亮点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145307590 上传时间:2020-09-18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82.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296编号营造音乐课堂的教学亮点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1296编号营造音乐课堂的教学亮点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96编号营造音乐课堂的教学亮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96编号营造音乐课堂的教学亮点(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营造音乐课堂教学的“亮点” 不少音乐教师说音乐课越来越难上,因为他们怕别人说课上得没有“新意” 、没有“亮 点” 。 “没有亮点”意味着什么?它虽然不能和失败画等号,但至少意味着平庸,这是很可怕 的评价。为了有“亮点” ,许多教师,每拿到一个音乐作品,还没听唱两遍,便开始考虑怎 样上出 “彩” 来, 如做什么样的课件, 哪里可以表演, 哪里可以 “小组合作” , 哪里可以拓展、 创作,哪里可以安排综合学科内容等等,却不知不适当的“亮点”只能将课堂推向肤浅和浮 躁的误区。在一次音乐教材培训会上“多彩的民歌”一课,教学中既没有精彩的故事激趣、 乏味的掌声鼓励, 也没有 “有形无实” 的小组合作、

2、目不暇接的多媒体课件。 课堂虽看似 “平 淡无奇” ,实际上却充满张力,获得了教师们的好评。整节课主要突出了以下三个方面:一 是注重教师的范唱范奏, 二是挖掘学生的演唱能力, 三是对音乐作品的深刻理解和细致处理。 由此我觉得,音乐教学的所谓“亮点” ,并不在于其外表是否华丽,关键看是否达到了好的 教学效果。比如课堂最为常用的教学手法 范唱,教师演唱发音准确、富有感情和感 染力,能够引导学生有表情地演唱作品,一同达到美妙的境界,这就是教学的“亮点” 。这 样的课堂,也一定是充满生机、充满灵性、充满情趣的音乐课堂。那么,教学中怎样才能体 现出亮点呢?我认为应着重把握以下几点: 一、求 实 音乐课堂

3、教学要倡导“三实” 真实、朴实、扎实。现在的音乐课,形式主义的 东西不少。如不管需要不需要,都要使用多媒体 ; 都要让学生表演 ; 学生每人手里都有课本, 却偏要把内容打在屏幕上 ; 教师范唱不错,却偏要让录音机代劳。又如,将合作学习与小组 讨论等同起来,动不动就让小组讨论,还没有说上两句,又立刻叫停。这样的合作学习又有 什么实效呢?一节课,看似热热闹闹,却得不到扎实有效的训练,听不到美妙动听的音乐, 学生又有何所得呢?因此,笔者认为,本着“求实”的态度上课,在朴素的课堂教学中让学 生获得丰富和有价值的知识,应是我们每位音乐教师应有的教学态度。 二、适 度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不可能

4、是直线上升的,而是波浪式前进的。要实现 重大变革,就得打破原有平衡,这一过程中势必会出现新的不平衡。而随着变革的逐步深 入和不断的调整,新的平衡又建立起来,事物就是在这种“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过 程中不断地发展、前进。音乐课程的改革也是如此。新课标的出现势必会打破课堂旧模式, 难免会有一些失衡、失度乃至失控之处。这就需要我们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进行一些必 要的调整,达到新的平衡。音乐课堂,适当地做一些拓展是必要的。但要防止远离音乐本体 进行过度地发挥。我们在听课中,经常可以看到过度拓展的情况。如有位教师执教走进西 藏 ,让学生收集西藏的有关资料,以加深学生对音乐背景的理解,这本来是无可非议的

5、, 可是教师却用了大半节课的时间让学生各自展示自己的资料, 并节外生枝地讨论 “西藏的历 史” ,这就远离了音乐的本体,拓展得有些过了头。再比如多媒体、表演的使用,也有一个 度的问题。 在欣赏教学中, 听赏是主线, 应以聆听为主, 以表演、 多媒体为辅。 有位教师上 “友 谊地久天长”一课时,还没有让学生听音乐,就开始播放魂断蓝桥的视频,然后说故事, 提问题。培养学生的听觉审美,就是培养学生“还原”音乐符号的能力,音乐许多内在的东 西是不能用一个故事、 一段文字来说清楚的, 学生看多媒体虽然弄懂了故事, 但他是 “看懂” 的,却不是通过听音乐“听懂”的。可见,适度原则是音乐课堂上“亮点”能否得

6、以显现的 关键。 三、务 本 这里的“本”有两层意思:一是音乐的本体;二是文本(课本) 。不能因为强调了音乐 的 人文性,就淹没了音乐本体。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走进音乐,才能加深对音乐本身 的理解与感悟,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人文性也由 此凸显出来。我们讲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其实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就是音乐教材。因为教材 是根据“课标”的精神来编写的,是对“课标”规定的教学目标的具体落实。有人说,不能 过于看重文本,毕竟文本不能解决学生发展的所有问题。但现实情况是,不是把文本看得太 重了,而是对文本的重视与钻研远远不够。引导学生钻研文本,教师必先钻研文本。如果教 师对

7、文本就没有吃透,不了解编写意图,便很难做到以文本为凭借,帮助学生提高 音乐素养。现在课堂教学谈预设与生成很多, “生成”看似带有偶然性,其实精彩的生成取 决于课堂的学习氛围,取决于学生思维的活跃程度。好比烧开水,只有达到了沸点,才有气 泡冒出来。如果预设就不怎么充分,课上得死气沉沉,哪里会有“气泡”冒出来?所以我认 为,教师吃透了文本,有了合乎学情的预设,在课堂上才能引导得法,左右逢源。音乐课上, 要引导学生理解音乐,不能以教师的讲解或学生的集体讨论来取代学生的聆听或歌唱。 在新课标实施的过程中, 每位音乐教师对教学的设计和把握都会经历从肤浅到深刻, 从形式 到内容的不断深化和完善的过程,相信在各位教师的不懈努力下,我们的音乐、教学会更生 动、更有效, “亮点”频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音乐美术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