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1编号音乐课堂教学评价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145306579 上传时间:2020-09-19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54.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161编号音乐课堂教学评价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1161编号音乐课堂教学评价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1161编号音乐课堂教学评价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1161编号音乐课堂教学评价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1161编号音乐课堂教学评价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61编号音乐课堂教学评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61编号音乐课堂教学评价(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让教学评价成为音乐课堂“快乐跳动的音符” 音乐课程标准解读 中提出:音乐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实现课 程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建立有效的教学评 价机制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发现和发展音乐的潜能,建立自信,促进音乐 感知、表现和创造等能力的发展。追求有价值的课堂教学评价,提高音乐课堂教学 的有效性,构成真实、民主的音乐课堂,能充分跳动学生参与音乐课堂的积极性和 主动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学评价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小学音乐教学的每一个环 节,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手段。但是如今,小学音乐课堂里往往会出现一幕幕 “虚假的繁荣”:散

2、乱的活跃充斥着整个课堂;“你真棒!” 、 “你真聪明”等广泛而 空洞的赞美词;在教师的引导下,教室里看似热烈的掌声和“棒!棒!你真棒!” 的口号显得那么“言不由衷” 学生听着这一遍遍千篇一律的赞美词,没有了一丝兴趣再听到这些评价!我认 为,音乐教师应该首先要做到在音乐课堂中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从 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出发,在教学过程多方面、多方式、多层次的进行评价,才能更 好的增加学生学习音乐的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音乐的兴趣,让教学评价成为永久 快乐跳动的音符在音乐课堂中展现。 一、注重多元评价,把握评价方法 音乐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对教学评价提出的新的要求,新的教学评价 应充分体现

3、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着眼于评价的教育激励与改善的功能,体现 出多元的评价方式的重要性。 1、过程性评价。音乐课堂教学评价要注意多元化,整体性,不仅关注学生的知 识、技能,更关注每个学生的态度、情感、意志、想象思维和审美的情趣等非智力 因素。每个学生都有其自身的优势和弱势智力和品质,教学就是要扬其长、避其短。 过程性评价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在教学活动中能自觉的开展评价,发挥评价的 作用。因此评价方法的多样化是教学优化的一个保证。 (1) 激励性评价 人们都渴望别人对自己的欣赏和由衷的赞美,成人是,小学生更是如此,因此, 表扬与鼓励应是评价的主要手段,例如,我在教授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时,问到

4、学生:“请哪位同学能告诉老师这首歌的情绪是怎样的?第一个学生回答我是欢快 的,第二个学生回答是抒情的。如果我直接对第一个学生说这首歌的情绪是抒情的 2 不是欢快的,可能就会给他带来一点点伤害,也许从此他不愿意举手回答问题了。 所以我就尝试着注意一下语言艺术,换一种方法:两位同学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真不错!那我们大家一起来聆听这首歌,看看哪种情绪适合这首歌。这样的评价首 先肯定了学生能提出自己的见解是值得表扬的, 再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尝试与感受, 来体会哪一种情绪比较适合。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引导学生探究学习,这种 评价只会带领学生用优秀的方法学习,引导学生积极探索。 激励性的评价还表现为

5、抓住了学生的自身细微的变化与成长,如:“你的声音 比以前更明亮了许多!” “你的动作比以前更加舒展了!” “你对音乐的节奏感有了 很大进步”等等,这些评价语言会让孩子的心灵得到极大的满足,从而激发他们的 学习兴趣。 (2)实践活动式评价 音乐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的音乐能力和水平只有在音乐活动中 才能全面体现。我曾听过这样一则故事:某一小学校长赴美一所小学参观,在课间 与学生交流,问一学生:“你在班级里学习成绩怎样?”那位学生笑着说:“不太 好!”校长又问:“那你感到自卑吗?”那位学生很惊讶地说:“当然没有。 ” “为 什么?” “因为我的歌唱的比他们好!” 学生自豪地说。 听了这则

6、故事, 我深有感触, 是啊!每个人都有擅长的一面和不擅长的一面,不可能样样都出色。新课程的评价 理念是:要求课堂评价面向全体、综合评价关注个人差异,促进学生发展。在音乐 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采用实践活动工作评价学生,就可以发挥学生自己的潜能。 因此,我在音乐室的墙上设计了一些栏目,有“明星榜” 、 “小百灵” 、 “我是最佳小 乐手” 、 “表演小能手”等。让学生各尽所能,找到自己努力的目标。唱歌较好的同 学争上“百灵榜” ,而那些“五音不全” 、节奏感差些的同学也能在“表演榜”上找 到位置。再通过课堂教学中的一系列实践活动进行一系列的评价。由此,新课程中 音乐课评价的功能在发生着根本性的转变

7、,评价不再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而是 充分发挥激励作用,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与进步,以个性化的评价促进 全体学生的发展。 (3)成长记录评价 鉴于音乐课一周两节,音乐教师的课时量较多,如果建立文件夹的评价方法, 一个教师要掌管几百人的档案袋不太可能,也难以操作,要按欣赏、歌唱、舞蹈、 乐理、器乐、特长一项一项来考评也不现实,一个班五十来个人,那得考半个学期, 况且考试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要采取一种什么样的评价方法才更简便、明晰, 又易于操作呢?怎样把评价溶进教学的全过程呢? 在高年级,我曾经尝试过这种评价方法: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本子,要求是第 一页为个人档案,贴上照片,写清班级、姓

8、名。包含的内容有:我的兴趣爱好;我 3 的音乐特长;我的音乐资料库;本期音乐得分;学期总结(又分为我对自己说,父母 对我说,老师对我说); 要求学生的个人档案设计只要包含这些内容,但排版设计要 求个性化。个人档案的背面就是每堂音乐课所获分数的原始记载,即成绩栏。要求 学生从第二页开始写课后随笔,谈谈自己在这节音乐课中有什么感想与收获,或者 对老师提出哪些建议。课堂偶尔有一些练习就从本子的最后一页开始做,例如教师 播放五首器乐曲,要求学生写出分别是由哪些乐器演奏?让学生动笔写就等于给了 每个学生思考的机会,因为平时不写,有些学生根本没有思考的余地答案就让别的 学生给回答了,这样至少可以让每一个孩

9、子都有动脑的机会。这种评价手段,让每 一个孩子都有一个自己的音乐小天地。音乐教师也可能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学生平时的音乐表现也在其中,让每一个孩子都自己能充分认识到自己这方面的成 绩。 (4) “网络交流”评价 都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教育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那我们音乐课 的良好发展自然也离不开家长的参与和支持,基于此,我在部分班级试点,利用 QQ 群和家长们建立起了一座网络沟通的桥梁。 在网络的世界里,我不仅会发布一些音乐 上的小知识、 小概念以及音乐教育方面的理念,让家长慢慢的了解到音乐课其实是对 孩子能力的一种长线培养,绝不是可有可无的一门功课:还会将“娃娃音乐会”的

10、影像资料和每阶段的“爬山能手”名单发布上去。当然,如果孩子遇到了问题,我还 会和家长做进一步的沟通和交流! 一段时间后,有的家长说:“我本来以为音乐课就是唱唱歌而已,想不到还有 这么多的东西要学!” 有的家长说:“我自己对音乐没什么兴趣,平时也不爱唱歌,没想到女儿倒成了 文艺积极分子啦!” 还有的家长说:“看孩子平时沉默寡言的,我以为他什么都不行呢,没想到唱起 歌来还蛮有模有样的呢!看来孩子还是有潜力的,我要多多鼓励他啊!” 通过网络交流,让家长看到孩子平时“不为人知”的一面,也让孩子重新找回自 信心。学校和家长双方面的积极配合,让音乐课的评价有了新的突破! 2、终结性评价。终结性评价是最后评

11、定学生学习情况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终 结性评价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一学期下来学生的总体学习情况,但我们以前的终结性 评价十分单一,期末时唱一首歌,跳一个舞或演奏一首乐曲,而且总是以师评为主。 所以,很多孩子都对最后的所谓“考试”惧怕三分,特别是一些不擅长唱、跳的同 学更是觉得压力很大。而我们的新课程评价强调参与和互动,强调自评与他评相结 合,要实现评价主题的多元化。要改变这个现象,必须改变我们的评价方法。 (1)小小音乐会 4 学期末的评价我一改以往惯用的必唱歌曲、视唱、听音模唱等繁琐的考试形式, 取而代之的视一场由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音乐会。从编导、前台、后台到演员等都 由学生自己安排,有的班级还

12、列出了节目表。老师要做的就是协助和辅导学生组织 演出。这种音乐评价方式的推出引起了学生们的强烈反响。孩子们兴奋地进行自评、 组评,产生各组工作人员和演员,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了。这次期末评价成 了一项社会活动,同学们自己组织排练,邀请嘉宾,甚至设计了请柬等等。他们在 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体验到了自身的价值,学会了如何与人交往合作,学到了书本上 和音乐课上所没有的很多东西。这种音乐评价方式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 观,真正做到了以音乐学科的审美活动形式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与合 作意识。低年级的同学还缺乏一定的组织能力,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协助。根据这一 特点,我将评价主体从单向转为多向

13、,让一些有条件的家长参与到学期的评价中来。 与班主任老师们联系, 到期末时召开一次班会课, 在班会课上表演各类节目, 例如 “我 和妈妈一起演唱” 、 “我和爸爸一起演奏”等等。在这里,教师提供了创造 的空间,智慧的火花在这里闪亮。 (2)小小课题展示 我们还尝试了用小小课题展示的方法来进行终结性评价: 第一阶段、确定研究课题:请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如:自然 界的声音,如鸟声、水声等;人类社会的声音,如人声、车声等;各种民族音乐, 如民歌,民族器乐等;世界上各种器乐资料,各种民族器乐介绍;世界经典名曲, 如肖邦、贝多芬等;一些著名音乐人士的生平资料,一些民歌背后的传奇故事等等,

14、都可以作为小课题研究的研究方向。在需要的时候,教师可作适当指导和帮助。 第二阶段、展开课题研究:选择好研究课题之后,以课题小组为单位,由组长 牵头,分工合作。可以查寻文本资料,如书、报刊、杂志,可以翻阅音像资料,可 以通过媒体, 向大人、 专业人士、 音像资料店等进行咨询, 也可能自己录制、 拍摄等。 采用多种方法,通过多种渠道,收集所需要的信息。 第三阶段、组内合作探究:资料收集完成后,组内成员,对收集来的资料进行 汇总,分类,整理,筛选。把符合研究需要的资料留下,进行进一步的研究、讨论。 然后通过组员间的对话与互动,产生研究小组对课题独特的理解与体会,为下一步 研究作好智力准备。 第四阶段

15、、展示分享交流:针对所研究的课题,进行课题成果的报告和发布。 投影展示文本资料,或者用多媒体、录音机展示音像资料,或者干脆自己演唱,表 演一段,如可能,对所展示的材料,作适当的分析,解释。说说自己对乐曲的独特 体验与感受,不求精致,正确,只求学生能真正经历音乐的感悟过程。 第五阶段、组织自主评价:组织小组自主评价,由学生来评析,可评出“最佳 5 点子奖、最具价值奖、最佳效果奖”等多种奖项。教师也可作为活动的一份子,适 当参与点评,以评论“功”为主,少说或者不说“过” 。 用这种方式作为评价,我们发现,不但让孩子们去找音乐、听音乐、赏音乐, 而且让每一个孩子都参与到了音乐中来,发挥自己的特长参与

16、其中。同时,培养了 他们的合作精神,锻炼了他们的各方面的能力。 二、抓住评价时机,激发学生潜能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有这样一句话:“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 激励、唤醒、鼓舞。 ”教师行之有效的教学评价,能使学生始终保持兴奋的情绪积极 学习。因此,我认为,只有找准了课堂评价的时机这对美丽的翅膀,评价才能在音 乐课堂教学中振翅而飞,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针对小学音乐课堂现状,我认为可 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扬长避短,找准正面评价的时机 小学音乐教学往往是由音乐知识、学唱歌曲,音乐游戏中,唱游表演,乐曲等 若干环节优化组合而成,而每位学生的音乐天赋、能力,都有差异,尤其是农村的 孩子,有的学生唱歌条件好些,有的则舞蹈韵律感好些,教师这时就要能注意引导 学生扬长避短,关注学生的一切表现,随时随地发现,挖掘他们的优点,给学生适 时适地的鼓励、评价。学生在课堂中从老师的及时评价中得到满足、自信和鼓舞, 继而不断获得继续前进的动力,形成良性循环。 2、暗示纠错,不放提示评价的时机 对于一些不守纪律,爱捣蛋的学生,也及时地用老师的目光注视他,或轻轻摇 摇头暗示他纠错,这种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音乐美术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