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升中学高级教师职称考 试试卷

上传人:啧**** 文档编号:145306464 上传时间:2020-09-18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37.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晋升中学高级教师职称考 试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晋升中学高级教师职称考 试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晋升中学高级教师职称考 试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晋升中学高级教师职称考 试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晋升中学高级教师职称考 试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晋升中学高级教师职称考 试试卷(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晋升中学高级教师职称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答案前的字 母填在括号内。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教师讲课语言生动、形象、简洁、准确、富有吸引力,声音抑扬顿挫,并伴 有适当的表情,使学生产生兴趣,易引起学生B A、有意注意B、无意注意C、兴趣D 、共鸣 2、在下列教师行为中,属于心理健康表现的有(B ) A、交往中,将关系建立在互惠的基础上B、冷静地处理课堂环境中的偶发事件 C、将生活中的不愉快情绪带入课堂,迁怒于学生 D、偏爱甚至袒护学习成绩好的学生 3、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展性评价的核心是(C ) A、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B

2、、关注学生在群体中的位置 C 、关注和促进学生的发展D、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4、为了保证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国家实行三级课程管 理体制。这三级课程是(D ) A、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B、理论课、实验课和活动课 C、显形课、隐形课与实践课D、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8、现代 学生观的基本观点是(D ) 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 学生是自由的人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 A、B、C、D 、 9、个别教师不允许班上学习差的学生参加考试、随意占用学生的上课时间、指 派学生参加一些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商业庆典活动等。这些行为主要侵害的是学生 的(C )A、健康权B、名誉权C、

3、受教育权D 、隐私权 10、下列哪种情况下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应当承担责任(D ) A、在学生自行上学、放学、返校、离校途中发生的 B、学生或者其监护人知道学生有特异体质,或者患有特定疾病,但未告之学校 的 C、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学校、教师已经告戒、纠正,但学生不听劝阻,拒不 改正的 2 D、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或校外活动,未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 并未在可预见的范围内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的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每小题1 分,共 6 分) 1、人的身心发展受多种因素制约,概括起来主要有遗传、环境和教育。 () 2、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角色已由

4、课程知识的施与者变为教育学意义 上的交往者。() 3、现代学生观强调学生主体性的观点,学生主体性包括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 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三个基本特征。() 4、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开设信息技术选修课程。 (改成必修课) 5、新型师生关系的核心是把教师和学生看成真正意义上的人,师生之间是平等 的关系,没有高低和尊卑之分 6、诚信既是人际关系中的基础性道德,也是市场经济领域中的基础性道德规范, 而学校是诚信教育的启蒙场所。(改成重要场所) 四、简答题 1、关注学科还是关注人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教育价值观。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关 注人,这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的具体

5、体现。在这里,“关 注人”的含义是什么?2、请简要谈谈目前的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应该如何重建, 才能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答:反思现行的学校教学管理制度,我们发现其存在的弊端有:第一,以 “分”为本,盛行分教管理; 第二,以“拿”为本,形式主义泛滥; 第三,以“权” 为本,权力至上。可见,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必须重建。重建的学科管理制度要致 力于:第一,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使教学研究在学校取得“合法”地 位,并真正成为学校教学改革发展的永恒动力。第二,建立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 机制,使广大广大教师学生有一种法定的形式和正常的渠道参与学校的管理工 作,让广大教师和学生真正

6、成为学校的主人。第三,建立旨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的考评制度, 在考评内容和标准上, 体现新课程的精神, 反映教师创造性劳动的 性质和角色转换的要求以及教学改革的方向,在考评的组织实施上, 杜绝一切形 式主义,使考评过程成为引导教师学会反思,学会自我总结的过程, 在考评结果 3 的使用上, 防止片面化和绝对化, 杜绝分教主义, 从教师专业成长的全过程来看 待每次考评的成果。 3、在语文课上,老师按学生不同水平分成几个等级组,定出不同的要求和评价 标准,学生自动“对号入座”。如C级组的标准是“语言通顺”,符合要求的就 给高分。不少学生高兴地说: “我的作文在小学里经常不及格,今天老师给我打 了 1

7、00 分,我觉得学好作文还是有希望的!”老师又及时鼓励达标的同学继续向 B级、A级组进军。请问:上述案例中,教师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答:在上述案例中, 教师的做法是正确的。 其原因是该教师的做法体现了新 课程提出的发展性评价的内涵。首先,该教师的评价促进了学生的发展。突出了 评价的激励与调控的功能,促进学生不断进步,实现自身价值。其次,体现了最 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评价发展的趋势。重视评价者的主体性与评价对个体发展的 建构作用。 第三,体现评价标准分层化, 关注被评价者之间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 同需求,促进其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和发的独特性。第四,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 该教师潜移默化地将形成性

8、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评价进入学生 发展的进程之中。 五、分析说明题 1、王林平时成绩一般,但总想找个机会能一鸣惊人。期末考试前的一天下午, 王林走过教导处门口, 看到里面没人, 就走了进去, 一眼看到老师放在橱里的数 学试卷。他想,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正当他打开橱门时,教导处张主任突然走 了进来。张主任看到瑟瑟发抖的王林,什么都明白了。张主任严肃地对王林说: “平时不努力,现在偷试卷,真丢脸!你等着受处分吧!”脸色煞白的王林哀求 道:“我下次再也不敢了,请不要处分我。”张主任怒道:“没门!”几天后, 学校宣布了对王林的处分决定。 请问:张主任的做法对吗?为什么?假如你是张 主任,

9、你会怎样做? 答:本人认为在上述案例中, 张主任的做法是不对的。 这是因为他的做法违 背了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他的做法的错 误之一,是没有把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人看待。王林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人, 是一个 正在成长的人, 他正需要接受学校教师的教育和帮助,作为教导主任不能以这种 简单的方法进行教育, 应该与他一起分析错误的危害, 并帮助他指出他在学习上 的努力方向, 并相信他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能改正错误。教导主任做法的错 误之二是没有把学生看作是完整的人。学生并不是单纯的抽象的学习者,而是有 4 着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 在教育活动中, 作为完整的人而存在的学生, 不仅

10、具备 全部的智慧力量和人格力量, 而且体验着全部的教育生活, 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 把学生作为完整的人来对待,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尊严,关注学生道德、情感、态 度、价值观,抓住教育契机,引势利导,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假如我是张 主任,我一不会这样做, 发现了王林这种不轨行为后会耐心细致地与他一起分析 这种错误的危害,指出他学习上的不足,提出努力方向,并相信他会改正错误。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会关注他的发展,不断帮助他,使其健康成长。 2、教学设计一:在教学生求平行四边形面积时,教师讲授如下:连接AC ,因为 三角形 ABC与三角形 CDA的三边分别相等,所以,这两个三角形全等,三角形 ABC的面积等于

11、 1/2 底乘高,所以,平行四边形ABCD 的面积等于底乘高,命题 得到证明。 然后,教师列举很多不同大小的平行四边形,要求学生求出它们的面 积,结果每个问题都正确解决了。下课前,教师又布置了十几个类似的问题作为 家庭作业。 教学设计二: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 即如何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变成一个长方 形,然后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并获得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公式。请问:两则 教学设计中教师的教学方法有何不同?两种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将产生怎样 的影响? 答:第一种是传授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教师把学生置于知识的接受者的位置上, 教师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 掌握上,这样做,学生将整天处于被动应付,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简单重复的 学习之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被消蚀,思维和想象力被扼杀, 学习的举和热情被摧残,严重阻碍学生的发展,导致学生主体性缺失 第二种是探究发现式的教学方法,教师把学生置于知识的发现者, 探究者的位置 上,教师将学习内容以问题形式间接呈现出来,引导学生主动、独立地探究学习, 这样做,学生的主体性、 能动性和独立性不断生成, 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发现问 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 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提升, 促进了素质的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