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编号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145305008 上传时间:2020-09-18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136.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08编号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108编号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108编号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08编号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8编号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传承和弘扬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他指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民族 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中华 民族之所以几千年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历经磨难,一次次凤凰 涅槃,成为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观,最根本的就是深深植根于民族 基因的伟大精神支撑和崇高价值追求。 为什么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明 确指出:“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永远不能离别的精神 家园。” 认为中华文化中包含着许多为人类所共同遵循的普遍性 的生存智慧。“老子、孔

2、子、墨子、孟子、庄子等中国诸子百家 学说至今仍然具有世界性的文化意义。” 这些 “思想家上究天文、 下穷地理,广泛探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真谛, 提出了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强调老子、孔子等人的思想中包 含了许多正确反映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生存发展规 律的真理性认识,这些思想“思考和表达了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 本问题,其智慧光芒穿透历史,思想价值跨越时空,历久弥新, 成为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同时,习近平总书记把传承和弘扬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到中国的发展特色和发展道路, 提升到增 强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的层面,指出:“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 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

3、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 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 土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 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 “要讲清楚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 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 信。” 这种高度肯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人类共有精神财富且具 有世界普遍文化意义的思想观点, 在我们党历代领导人的讲话中 尚属首次, 体现了我们党对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本质意义的新认 识和新高度。 科学认识传统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 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近代以来, 无论在学术领域还

4、是政治层面上,在对待传统文化的问题上,历 来存在两种对立的、错误的极端观点:一种是把传统文化说得一 团漆黑的民族文化虚无主义;一种是死守旧有文化传统的文化复 古主义。但无论是民族文化虚无主义还是文化复古主义,在今天 看来都是错误的,应予以摒弃。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 2565 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 人是马克思主义者,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学说,坚持和发展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但中国共产党人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 文化虚无主义者。我们从来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同中 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应该科学对待民族传统文化,科学对 待世界各国文化,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

5、秀思想文化成果武装自 己。” 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 要坚持古为今 用、 推陈出新, 有鉴别地加以对待, 有扬弃地予以继承。 “有鉴别” 就不是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的态度, 不是历史虚无主义或文化保 守主义的态度;“有扬弃”是在经过分析鉴别的基础上,坚决剔 除其过时落后的糟粕后,积极继承吸收其合理优秀的成分。对存 在合理内核又具有旧时代要素的内容,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对明显不符合当今时代要求的内容,要加以扬弃。一定的文化形 成于特定的社会环境,但由于文化具有滞后性,因而当社会制度 和经济发展的环境发生变化时,传统文化并没有消失,反而是跨 阶段地影响与制约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因

6、此,我们在尊重传统的 基础上,要有选择地吸收和创造性地综合,用历史和科学的观点 来考察中国的传统文化, 切实把握和深入理解传统文化的本质内 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根据现代化的基 本精神理念, 进行有选择性的、 合理的吸收、 改造、 发展和创新。 大力研究和挖掘优秀传统文化 长期以来,我们在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方面缺乏科学 规划,甚至仅仅把其归为学术研究,尤其是根据时代特征和当前 任务,在清理和发掘民族传统文化的积极内涵、赋予民族传统文 化以时代精神和适宜形式等方面,做得还不够。因此,要真正提 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使之发扬光大,就需要 做好整理工作和开发工

7、作。实现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赋予民 族传统文化以时代精神和旺盛活力, 离不开整合本土文化与外来 文化,离不开引进和培植新的文化要素和文化精神。在这方面, 哲学和人文社会科学肩负着创新民族文化的重大历史责任。 当我 们以冷静、求实的态度观察人类社会的各种文明,就不难发现, 西方文明及其价值体系能够向全世界传播和扩散, 西方国家的哲 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功不可没。 它们为西方文明价值观披上了普世 价值和合法外衣,增强了西方文明在世界各地的吸引力和感召 力。我们弘扬中华文明,也要大力发挥哲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作 用。通过繁荣和发展哲学、人文社会科学,推动中华民族传统文 化的整理、开发和创新,让世界真正了

8、解、喜欢和向往中华民族 的传统文化,扩大中华文明在国际社会的影响。我们要虚心学习 其他国家的经验和做法,加大保护民族优秀文化的力度,尤其是 保护好传统优秀文化中的各种物质和非物质的文化资源和文化 遗产。 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 合起来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 同梦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融社会 主义的价值特性与中华民族的文化特性于一体。 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必然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中国传统文化的“和 谐”、“仁爱”、“诚信”、“天下为公”等思想,之所以能够 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就在于这些思想

9、既符合中国社 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反映了人们的普遍愿望及基本诉求。这就 要求我们必须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 传教育结合起来, 一方面要做好对优秀传统文化深层价值理念及 其现代意义的挖掘和阐释,把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 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价值理念的义理讲透、意义讲 足、现代性讲好。另一方面要做好运用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资源 阐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工作。无论是“富强、民主、文明、 和谐”,还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 信、 友善”, 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中都有着非常丰富的思想素材。 用活这些思想素材, 是用中国思想智慧讲述中国价值理念的客观

10、 要求, 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到当代中国人心坎上的有效路 径之一。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人们进行道德 教育修养的“好教材”,强调“要始终把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 德作为极为重要的战略任务来抓,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有力道德支撑”。 他还进一步把弘 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 资源, 要求 “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 重民本、 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立德树人的实践中 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主要在于入心入脑

11、,要内化为我们 每个人的日常言行,而不是流于形式。这要求我们从基础教育抓 起,发挥第一课堂主渠道作用,在教学、研究体系中坚守中华民 族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命脉。当前,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还有一些问 题,如一些教材中的“中国味”淡化,教育内容的系统性、整体 性还明显不足, 重知识讲授、 轻精神内涵阐释的现象还比较普遍, 一些干部培训学校还没有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列为必修课, 课程 和教材体系有待完善,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升,全社会共同 参与的教育合力有待加强等。解决这些问题,一是要增加代表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章和课程,分层次、分内容,使学生在学校 教育中始终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感化, 把优秀传统文

12、化的 学习与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培育结合起来;二是拓展中华传统文 化类课程建设, 使之成为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和优秀传统文化素养 的重要载体,在高校开设中华传统文化类课程,为学生提供丰富 选择;三是要加强优秀传统文化学科专业和研究平台建设,为传 统文化的学习、研究、传播及专业人才的培养搭建平台;四是在 党校、行政学院等培训教学中增加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把传统文 化课作为必修课程, 像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一样学习古代文化经 典,与提高领导干部传统文化素养和为官执政道德建设结合起 来。 保持特色不断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 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

13、文化人 的时代任务”。对优秀传统文化如何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 展”是我们必须关注的重大现实问题。 尊重传统不能食古不化,“一股脑儿都拿到今天来照套照 用”,更不能作茧自缚。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创新。“两创”方针 的鲜明指向,就是立足于实践,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 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以兼收并蓄的包容 精神,借鉴其他优秀文明成果,通过转化再造、丰富发展,焕发 新的生命力。 优秀传统文化如何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全国人大 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许嘉璐曾有形象表述:“优秀传统文化不是摆 设,不是只供学者研究的对象,而是养成民族灵魂的最好营养。 如果一种文化产品只存在于博物馆中

14、, 一种文艺形式只存在于舞 台上,那么我们就可以说,它们已经死亡了。同样的道理,如果 传统文化只存在于学者的书斋里或研讨会上,那么我们也可以 说, 它已经死亡了。” 活的文化在哪里呢?许嘉璐的答复是 : “文 化活在街道上、家庭中、人心里。”他举例说,女孩子穿着高跟 鞋走在马路上,一下摔倒了,如果没人管,那伦理道德就死了; 如果有人打 110 求助,那说明他内心的道德观活了一半;如果马 上有人上来搀扶,中国传统文化才是活生生扎根在人心里的。如 何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人心, 成为国民的一种文化素养和日 常行为的遵循, 需要我们在传播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上下 功夫,要选择群众喜闻乐见的美育载

15、体,阐释和弘扬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要发挥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合力,古为今用、学以 致用,把传统文化精髓融入时代语境。 主流媒体要担起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 作为媒体特别是主流媒体,必须旗帜鲜明地担当传承优秀文 化的责任。 要充分发挥平台优势, 舍得拿出黄金版面、 黄金时段、 黄金栏目,把最优秀、最精彩、最关注的文化食粮呈献出来,让 读者、观众、听众了解历史、汲取知识,饱餐优秀文化盛宴,接 受优秀文化洗礼。央视“百家讲坛”节目之所以蜚声中外、家喻 户晓,就在于利用了央视的强大覆盖力、传播力,向亿万观众打 开一扇窗,让无数百姓一睹名家风采,走进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 学术殿堂, 接受通俗易懂、

16、形象生动的文化熏陶。 传承优秀文化, 媒体要善于引导、 善于创新。 央视推出的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 将枯燥的汉字书写办成引发广泛关注、让大家都喜欢的节目,就 在于大胆创新。媒体要通过寓教于乐、寓文于娱的形式,让优秀 文化充分展示在版面、画面、声音、文字中,像空气一样浸润人 们的肺腑,净化人们的精神家园。 对于主流媒体而言,传承优秀文化既是一种责任担当,也是 一种舆论“亮剑”。每一位媒体人都要自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为指导,激浊扬清,坚守精神家园,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真正使照耀中华数千年的文明之光在中华大地熠熠生辉、 发扬光 大! 领导干部要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执着继承者、自觉传播者 和带头实践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 革的长期历史实践中, 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 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都注意汲取其中 积极的养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人在文化建设上的 历史使命,要求共产党人始终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 者和弘扬者”,具有非常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 就是中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