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工作心得体会3篇与脱贫攻坚心得感悟四篇

上传人:李****8 文档编号:145304353 上传时间:2020-09-1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4.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脱贫工作心得体会3篇与脱贫攻坚心得感悟四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脱贫工作心得体会3篇与脱贫攻坚心得感悟四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脱贫工作心得体会3篇与脱贫攻坚心得感悟四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脱贫工作心得体会3篇与脱贫攻坚心得感悟四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脱贫工作心得体会3篇与脱贫攻坚心得感悟四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脱贫工作心得体会3篇与脱贫攻坚心得感悟四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脱贫工作心得体会3篇与脱贫攻坚心得感悟四篇(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脱贫工作心得体会3篇与脱贫攻坚心得感悟四篇脱贫工作心得体会3篇【篇一】检验脱贫攻坚工作实不实?关键看效果,看群众是否满意。当前扶贫领域作风不实、工作懈怠问题还一定程度存在。扶贫工作不是摆样子,也不是讲故事,各个环节都必须实,并且要一实到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说,就是要“吹糠见米”。具体工作中,我们必须把这个“实”字贯穿于扶贫工作的全过程。一是工作作风要实。倡导实干、狠抓落实,是中央一直强调的工作作风。当前我们已无比接近脱贫攻坚胜利时刻,越是接近胜利,就越要抓好落实,决不能松劲大意,决不能在终点线前“掉链子”。一些同志对扶贫领域内存在的问题一问三不知,这就反映了部分干部的作风还不实。广大干部要杜

2、绝形式主义,心无旁骛抓落实,把扶贫工作每个环节的“螺丝钉”都拧紧加固。二是帮扶措施要实。如果搞一些虚的东西,帮扶就不能取得实效,群众也不会满意。各个乡镇(街道)和帮扶单位要实事求是做好“一户一策”,在产业、就业、消费扶贫等方面多想办法,确保已脱贫户不返贫、未脱贫户能脱贫。三是监督检查要实。如果不加强监督,挂名不到岗、帮扶走过场的情况就可能出现,扶贫的效果就会打折扣。纪检监察部门要严查结对帮扶走过场、人员不到岗、整改不落实、优亲厚友、“微腐败”等问题。各级党委政府督查室、扶贫办要加大明查暗访力度,紧盯目标任务、紧盯问题短板、紧盯时间节点、紧盯整改落实,确保工作扎实推进。春光不负赶路人。各级各部门

3、要在冲刺阶段再加把劲,把脱贫攻坚抓得紧之又紧,落得实之又实,确保如期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篇二】脱贫攻坚工作艰苦卓绝,收官之年又遭遇疫情影响。今年是脱贫攻坚战决战和决胜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充分肯定脱贫攻坚取得的成绩,深刻分析脱贫攻坚面临的形势,要求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凝心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思想上“不松劲”。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当前,脱贫攻坚正面临“收官战”叠加“阻击战”,“老问题”叠加“新问题”,“旧观念”叠加“疲劳战”,要想奋力冲刺好“最后一公里”

4、,就必须在思想上“不松劲”,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持续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努力克服疫情影响,坚持靶心不偏、焦点不散、标准不变,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强意志全精力投入、全身心付出,切实把脱贫攻坚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汇聚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强大力量。行动上“加把劲”。今年是脱贫攻坚战最后一年,收官之年又遭遇疫情影响,各项工作任务更重、要求更高,要想如期完成脱贫攻坚历史性任务,就必须以更大的决心和加倍的努力,理清头绪抓住重点精准施策,补齐工作薄弱短板狠抓落实。现在,脱贫攻坚与疫情防控两条“战线”相互叠加,老矛盾必然遇到新问题贫困劳动力外出、农产品外销、扶贫产业开工等

5、,都不可避免地受到阶段性影响,因此应对之策必须更加精准,脱贫措施必须更有针对性。只有行动上“加把劲”,以“射雕箭落著弓抄”的精准力度,沉下心来、扑下身子,逐项解决重点难点问题,才能奋力冲刺好“最后一公里”,保证现行标准下的脱贫质量,确保脱真贫、真脱贫。作风上“用实劲”。以“只留清气满乾坤”的务实过硬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奋力冲刺“最后一公里”。当前,脱贫攻坚工作取得的巨大成就,离不开大多数扶贫干部优良的工作作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必须在作风上“用实劲”,要加强扶贫领域作风建设,强化日常监督防止“不作为”,正风肃纪整治“慢作为”,惩防并举杜绝“乱作为”;把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作风是否务实过硬的重要标尺

6、,群众反映什么、不满什么、需要什么,就重点关注什么、纠改什么、落实什么,一步一个脚印付诸实践;真正让扶贫工作深入人心、赢得认同,成效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只要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思想上“不松劲”、行动上“加把劲”、作风上“用实劲”,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强意志、“射雕箭落著弓抄”的精准力度、“只留清气满乾坤”的务实过硬,向贫困发起总攻,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就一定能兑现“全面小康不落下一村一户一人”的庄严承诺。【篇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任务能否完成,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队伍作风。当前,脱贫攻坚工作已经进入了攻城拔寨的决战阶段,加之疫

7、情和汛情因素交织叠加,如期实现全面小康更加艰苦卓绝。越是形势复杂,越要砥砺初心、永葆恒心,以慎始慎终的态度,接续跑好“最后一棒”。“吃劲”不“松劲”,以最燃的激情跑好“最后一棒”。“心胜则兴,心败则衰。”实践证明,保持斗志昂扬、锐意进取,就干劲高、心气足,就一定能排除万难、夺取胜利。收官在即,要啃的“硬骨头”越多,越是容不得喘口气、歇歇脚的松散懈怠状态。要在思想上“绷紧弦”,大力弘扬“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坚定“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必胜信念,砥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毅力,坚决克服盲目乐观、疲惫厌战思想和“过关”“闯关”心态,稳住神、咬紧牙,奋力冲刺“最后一公里”。“落实”不“落空”,以

8、最佳的水平跑好“最后一棒”。“关键时刻尤显担当,紧要时刻更看责任。”高质量脱贫,要“面子”更要“里子”。贫困人口不能“被脱贫”,精准扶贫更不能“纸上扶”、造“盆景”、搞“面子工程”。要在行动上“拉满弓”,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严格对照“两不愁三保障”标准,推动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要强化“清零意识”,逐一“过筛子”、“地毯式”排查,加强整改跟踪问效,把问题一个一个妥善解决,确保脱贫成果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减负”不“减责”,以最优的作风跑好“最后一棒”。“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冲刺倒计时,来不得“花拳绣腿”,缺不得苦干实干。“使人疲倦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里的一

9、粒沙子。”唯有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彻底清除“鞋中沙”,方能让扶贫干部安心战贫。要坚持用考评“问效”,侧重实效和民意,避免“材料政绩”和“纸上功夫”,提升督战问责精准度。要立起“关键少数”的样子,轻车从简、直插一线,在靠前指挥中激活“雁阵效应”,凝聚起上下同欲、无往不胜的强大合力。“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越到紧要关头,越要一鼓作气。只要沉下心来、扑下身子、乘势而上,就一定能变压力为动力,于危机中育新机,夺取脱贫攻坚战伟大胜利!脱贫攻坚心得感悟四篇【篇一】2015年1月和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亲临考察指导云南工作,充分体现了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和为民情怀,极大

10、激发了广大边疆干部群众的爱国爱党热情,极大振奋了各族群众发展信心。纪检监察机关以高度政治责任感,加强自身建设,为决胜脱贫攻坚提供坚强保障。一、紧密团结在的党中央周围,不断坚定发展必胜的信心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云南考察,面对面指导云南工作,充分体现了对边疆民族地区广大干部群众的亲切关怀,为全省上下践行初心使命、奋进新时代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充分体现了对云南工作的高度重视,为我县与全省全市一道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坚定了必胜信心决心;充分体现了对云南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殷切期望。这次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同2015年1月

11、考察云南工作时对云南提出的“一个跨越”“三个定位”“五个着力”的要求,同近年来对云南工作作出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一脉相承、紧密联系、相互贯通,共同构成新时代云南发展的行动纲领和根本遵循。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大而深远的里程碑意义,要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坚定不移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全面抓好贯彻落实,确保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二、紧密结合工作实际,推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落地、见行见效身为纪检监察干部,要以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为动力和指导,作为“践行初心

12、使命”的重要抓手。一要抓好一体学习贯彻,加强理论武装。在真学真信真用上下功夫,把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思想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树牢“四个意识”,践行“两个维护”。要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终身课题,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以自我革命精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努力把监督执纪问责各项业务做得更好。二要增强纪律规矩意识,坚守底线思维,把党纪国法作为带电的高压线,严守各项规章制度,时刻做到自重自行、慎独慎微,管得住言行、守得住清白。要坚持依法办事、按章办事,带头遵守各项纪律规定,自觉守纪律、讲规矩,不被金钱所诱惑、小利所诱惑。要坚持从细节做起,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强化法纪观念。同时,要习惯在监督下工作

13、、生活,无论是在8小时以内还是以外,都要养成在监督下工作、生活的习惯,保持正确对待监督、诚恳接受监督的良好心态和宽广气度,始终以强烈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书写对党忠诚的行动实践。三要学以致用,撸起袖子加油干,为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发挥自己应有作用。着力提高业务能力,全面系统学习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理论知识,统筹推进“两个责任”压实、综合体验式监督、蹲点式谈心谈话监督、疫情防控监督、人防系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及不作为乱作为专项整治等工作,加强与乡镇纪委、派驻纪检监察组的联系沟通,抓紧抓实党风廉政建设监督业务,推动政治生态高质量建设。四要认真贯彻以人民为

14、中心的发展思想,要把农村一线作为改进作风、联系群众、解决问题的主阵地,多到挂钩户家中了解情况,掌握具体真实情况,力所能及帮助解决困难问题。【篇二】脱贫攻坚是时代赋予每一个扶贫工作者的时代任务和光荣使命。共产党员作为先锋队要识时局,顺时势,不辱使命,勇于担当,加快脱贫进程。党员干部要争做脱贫路上的“带头羊”,要充分认识当前脱贫攻坚的任务,向脱贫攻坚路上的模范学习;要发扬先锋模范作用,带头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把脱贫攻坚工作抓好抓实,切实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为脱贫攻坚献计献策、出力出汗。党员干部要把握“四个意识”,把脱贫攻坚当成最大的政治考验来抓。脱贫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最大的政治任务,发展任务、

15、民生任务,也是重大发展机遇。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我们要认真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用理论武装头脑,提高政治站位。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持把三严三实作为一种作风、一种精神,作为一个标准、一个境界。始终把党和国家的利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担责不误、临难不却、履险不惧、受屈不计,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我们广大工作人员要实实在在的接地气,少喊口号,多办实事,才能塑造良好形象,才能取信于民,坚定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增强帮扶脱贫工作的助力。【篇三】茶文化中把饮茶比作人生,茶汤的口感分三个阶段,就如同人生的三个境界。第一阶段茶俨,口感浓烈,苦味明显,就像人在青年,热情四溢

16、又充满奋斗之艰辛;第二阶段适中,苦味渐退,香气凸显,此时茶汤甘甜可口最宜人,犹如人到中年,意气风发,人生价值得到体现;第三阶段茶汤无论是色泽,还是口感,都偏淡,好比人到老年,历经世间百态,一切都云淡风轻,活出如佛如僧的风采,归于平淡。在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基层党员干部开展扶贫工作,也应有以上三种境界:热情洋溢、甘之如饴、归于平静。行动上热情洋溢,为做好扶贫工作想方设法,主动出击。干扶贫工作,工作热情需要像第一口茶那样浓烈。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兼基层党员,除了教学工作,笔者也肩负了扶贫工作,所对接的贫困户,属于特别贫困一类,家中四口人,只有户主各方面健康,妻子和两个孩子都存在精神缺陷,大女儿非常严重,二儿子稍微轻一点。经济来源也基本靠户主外出务工来维持,幸好政府把这一户纳入社会兜底,才保证了他们基本生活的稳定。但由于两个孩子都患有癫痫,需要一定的费用,减少其经济支出、增长经济收入是第一要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