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事故---警钟长鸣(PPT87页)精编版

上传人:ahu****ng1 文档编号:145301989 上传时间:2020-09-19 格式:PPTX 页数:88 大小:1.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事故---警钟长鸣(PPT87页)精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安全事故---警钟长鸣(PPT87页)精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安全事故---警钟长鸣(PPT87页)精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安全事故---警钟长鸣(PPT87页)精编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8页
安全事故---警钟长鸣(PPT87页)精编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事故---警钟长鸣(PPT87页)精编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事故---警钟长鸣(PPT87页)精编版(8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警钟长鸣,编写:精益工厂 2017-8-1,目录,第一章:血的教训 第二章:安全事故基本知识 第三章:不安全因素产生的根源及控制 第四章:焊接/冲压/搪瓷安全管理 第五章:安全事故救护常识,第一章:血的教训,毛泽东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没有健康的体魄,就如没有投资的本钱;没有了生命,那便失去了人间美好的一切,火灾的悲剧,2007年月11日14时15分,深圳市龙岗区洋华高新科技厂发生重大火灾,经现场清理发现有9人因烟熏窒息死亡。10名 受伤人员被送往医院救治 事故原因是违反安全规定使用易燃易爆物品,2008年3月1日华硕电脑位于苏州高新区金枫路233号的工厂发生爆炸并引发火灾

2、,3条为IBM代工的主板生产线被烧毁,损失将近2500万元人民币,分析预计至少影响5万台服务器的出货,不过所幸并无人员伤亡。 爆炸原因是由于不合理堆放可燃性溶剂而导致的。,2008年8月26日早上6时45分,广西维尼纶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有机车间发生严重爆炸事故 截至20时30分,事故已造成16人死亡,另有6人失去联系,医院救治伤员60人。,工伤的惨痛,“请还我的眼睛,我还要看看这精彩的世界呀” 女孩仿佛在痛苦的呼叫,一次操作失误他到了世界的另一个尽头 给亲人、同事留下无尽的伤痛,在一次私自移动电线中,他失去了生命 给亲人、同事留下一家无助的老小,失去的,再也不能拥有,只留给活着的人们无尽的伤痛,

3、安全事故一个个数据让人们触目惊心,一幅幅画面让人泪流心碎!,也许我们的一次粗忽,便结束了百年基业,便葬送了大家共同创造的财富; 也许我们一次粗忽,便永远与亲人再见了,只给关心你,爱你,疼你的人们留下无尽的伤害 一个人的生命不仅仅是他自已的,生命还属于你的兄妹姐妹,还属于妻子儿女,还属于同事朋友,属于集体公司,属于社会大家庭,第二章:安全事故基本知识,安全生产事故基本概念,所谓生产安全事故,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意外的突发事件,通常会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使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断。 更全面地讲,生产安全事故是:生产经营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包括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活动)中发生的造成人身损害或

4、者设备设施损坏或者造成经济损失,使生产经营活动(或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活动)被迫中止或永远终止的意外事件.,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依事故类别分类 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透水、放炮、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其他伤害。,依伤害程度分类 轻伤指造成职工肢体伤残,或某些器官功能性器质性轻度损伤,表现为劳动能力轻度或暂时丧失的伤害。损失工作日低于105日。 重伤指造成职工肢体残缺或视觉、听觉等器官受到严重损伤,一般能引起人体长期存在功能障碍,或劳动能力有重大损失的伤害。损失工作日等于和超过105日。 死

5、亡。,依事故严重程度分类轻伤事故:指只有轻伤的事故。重伤事故:指有重伤但死亡的事故。 死亡事故:指一次死亡12人的事故。重大伤亡事故:指一次死亡39人的事故。特大伤亡事故:指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事故(包括10人),企业重大危险源类型,一般指以下11种类型: 储罐区、库区、生产场所、压力管道、锅炉、压力容器、煤矿、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尾矿库、焊烧区、易燃易爆物品作业区,特种作业,企业特种作业: 电工作业、金属焊接; 切割作业、电动葫芦操作(起重机械作业); 叉车驾驶、脚手架(登高架设作业); 锅炉作业、制氢(压力容器)作业,安全管理等级,自然本能抓管理; 领导严格管理(管理安全处于员工依赖期);

6、 员工自主管理(安全管理处于员工独立期); 团队管理(安全管理处于员工互赖期)。,当前我们的企业,尚处在员工依赖期。要实现安全管理向着员工独立期、互赖期的跨越,必须强化安全监管,强化安全意识教育。 最主要的就是消除所有的不安全行为。因为,无数血的教训在不断地验证着一个事实,那就是:只有健康的企业安全文化,才是保障生产安全、遏制安全生产事故频发势头的灵魂。,第三章:不安全因素产生的根源及控制,人的心理过程及其对安全的影响,人的意识水平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各阶段的特点和对人的安全的影响如下 阶段一:人处于没有意识的状态,如睡中。 阶段二:人处于意识不清醒或朦胧状态,如酒醉、瞌睡、极度疲劳,从事单调工

7、作时出现的无精打采等。这是一种不安全的意识状态。,阶段三:大脑活动松驰的意识状态,如休息、进餐、从事很熟悉顺手的工作。人在这一意识状态下注意力不集中,思维消极,只能从事比较一般的工作。 阶段四:大脑活动积极敏捷的意识状态,此时头脑清醒,思维活跃,注意力集中,且范围宽广,反应迅速,决定果断,是较为可靠的意识状态。 阶段五:过度紧张,恐慌,如在出现意外危险情况时的意识状态。此时尽管大脑的活动高度兴奋,但注意力、判断力只集中于眼前,思维能力下降,很容易出现误操作,是一种不安全的意识状态。,美国著名的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曾经调查了美国的75000起工业伤害事故,发现占总数98%的事故是可以预防的,只有2

8、%的事故超出人的能力所能预防的范围,在可预防的工业事故中,以人的不安全行为为主要原因的事故占88%,以物的不安全状态为主要原因的占10%。,根据日本的统计资料,1969年机械制造业休工8天以上的伤害事故中,96%的事故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关,91%的事故与物的不安全状态有关;1977年机械制造业休工4天以上的104638件伤害事故中,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无关的只占5.5%,与物的不安全状态无关的只占16.5%。,虽然在不同行业、不同时期,人和物两种因素在事故致因中的地位会发生变化,但是,根据北京供电局1950年至1999年5月的事故统计资料(不完全),发生的38起触电造成的人身死亡、重伤、轻伤事故中

9、,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关的事故35起,占事故总数的92.1%,纯属于物(施工工机具、施工环境)的不安全状态造成的事故3起,占事故总数的7.9%。,由此看出,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事故远高于物的不安全状态造成的事故,并且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生产设备的质量和安全防护装置的不断提高和改进,由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事故比例越来越高。因此,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是避免人身伤害事故发生的基本保证。,人的不安全行为表现,人的不安全行为包括现场管理者(工作负责人)的不安全行为和工作人员的不安全行为。 工作负责人的不安全行为主要表现在: 现场查活不细,对工作现场的电源和周围环境未查清; 制定安全措施不完善,存在漏洞;现场

10、管理混乱,分工不明确。,工作人员的不安全行为主要表现在: 习惯性违章 忽视安全 采取不正确的动作 使用安全防护用具不正确等 E. 违禁吸烟,3.不安全行为的控制,A.作业现场管理 1)编制及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及各类作 业指导书 (2)高处作业防坠落措施 (3)易燃易爆场所防火措施(防静电、禁明火、按规定着装等) (4)特种作业人员资质审查,持证上岗 (5)严格检测锅炉水位、氢罐压力、煤尘浓度等,及时发现事故隐患 (6)做好电气设备的检修和维护,防止电气短路、漏电等事故引起火灾或爆炸 (7)带电设备附近作业做好防触电隔离措施 (8)现场管理人员、监理人员做好现场的监督和监护,及时杜绝违章行为,B

11、.人员安全管理 (1)实施情绪管理,强调预防为主 (2)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 (3)识别重点事项,分清缓急轻重 (4)否定与自以为是 (5)安全生产激励机制与应用 (6)劳动保护管理 (7)健康管理与环境保护 (8)职业病防治管理,C.设备安全管理 (1)系统性安全生产的方法 (2)机械设备安全与防止故障、事故 (3)电器安全与平衡 (4)压力容器与二次容器 (5)装卸、运输器具安全 (6)国际化标准与安全管理,D.物品与作业环境安全管理 (1)材料、半成品、成品的安全属性认知与宣导 (2)易燃易爆物安全管理 (3)仓储安全保障措施 (4)收发物品中的安全细节 (5)产品毒害与安全管理 (6)周

12、转用器具的管理 (7)作业过程安全隐患,如电、力、热、光、声、磁、辐射、腐蚀、粉尘等; (8)安全风险评价与重大危险源控制 (9)特种作业安全 (10)操作细节与安全生产,4.习惯性违章行为的特点及控制,1、麻痹性 有人曾经做过温水煮蛙的实验,把两只青蛙分别放入已经烧开的锅里和一个刚烧温的锅里,放入沸水锅里的青蛙会立即从沸水锅里拼命蹦出来,而放入温水锅里的青蛙,由于水温的适宜,仍然在锅里无动于衷,结果被煮死。 在日常的安全生产中,习惯性违章的危害与这个实验有异曲同工之处,违章的人一时没有发生事故的,就如同温水中青蛙没有被立即煮死一样,“水温”还没有升到使“青蛙”死亡的“沸点”。如果每次习惯性违

13、章都必然导致自我伤害或使他人受到伤害,也许就不会去做“温水之蛙”了。,2、顽固性 习惯性违章具有顽固性、多发性的特点。尽管我们一直强调劳保用品要穿戴规范,不能穿拖鞋,不准在厂区吸烟,但违规屡禁不止。这说明习惯性违章确实非常顽固,要改变或消除心理支配的不良习惯并非易事,需要我们安全管理人员持之以恒地对职工进行教育,对这些违章现象进行查处。,3、继承性 有些员工的习惯性违章行为并不是自己发明的,而是从一些老师傅身上“学”、“传”下来的。当他们看到一些老师傅违章作业既省力,又没出事故,也就盲目效仿。这样就把不良的违章作业习惯传给了下一代,从而导致某些违章作业的不良习惯代代相传,所以管理人员必须起好示

14、范及带头作用.,4、排它性 有习惯性违章的员工固守不良的传统做法,总认为自己的习惯性工作方式“管用”、“省力”,而不愿意接受新的工艺和操作方式,即使是被动参加过培训,但还是“旧习不改”。,有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小和尚出家后,开始学剃头,老和尚先让他在冬瓜上练习,小和尚每次练习完剃头后,将剃刀随手插在冬瓜上,后来在给老和尚剃头时,也将剃刀随手插在了老和尚的头上。,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习惯性的坏行为危害甚大。同样在我们企业的安全工作中,何尝不是这样?我们发生的各种事故,几乎都与习惯性违章分不开。 那么什么是习惯性违章呢?习惯性违章,就是指那些违反安全操作规程或有章不循,坚持、固守不良作业方式和工

15、作习惯的行为。生产过程中,习惯性违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所导致的各类事故的罪魁祸首,是一种违反安全生产客观规律的盲目行为,因而对安全生产危害极大。,事故统计表明70%80%的人为误操作事故都与习惯性违章有直接联系,它是导致人身伤亡的重要隐患,严重危及企业生产经营正常运行。因此反“习惯性违章”是各行各业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是安全生产工作的当务之急,是遏制事故强有力措施之一,也是安全生产工作者面临的重中之重.,第四章:焊接/冲压/搪瓷安全管理,1.焊接车间安全技术规范,(1) 电弧焊 A、焊接前,先检查电气线路是否完好,外壳接地是否牢固。 B、操作前必须检查周围有否易燃、易爆物品,如有必须移开才能工作

16、。 C、焊接操作时必须先戴防护面罩、手套、脚套等。无面罩时不准看弧光。 D、推闸刀开关时,人体应偏斜站立,并要一次推足,在焊接时,绝对禁止调节电流大小,以免烧毁电焊机。 E、电焊钳不准放于工作台上,以免短路烧毁。 F、不准用手即时拿焊过钢板及焊条夹。在敲打熔渣时,注意保护眼睛。,(2) 气焊 A、氧气瓶严禁与油污接触,不能强烈振动,以免爆炸。 B、安装减压表时,人应斜立,瓶上阀门缓缓开启,以免被气流击伤。 C、乙炔发生器附近及气焊车间严禁烟火,以免引起爆炸。 D、气焊操作时,先开乙炔,然后稍开些氧气,点火后调整,如发现火焰突然回缩到“嗤”声,这是危险的回火象征,应立即关闭焊炬的氧气和乙炔阀。 E、注意已焊工件,尚有较高温度,防止烫伤。,(3).焊接作业中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原因,A.焊接切割作业时,尤其是气体切割时,由于使用压缩空气或氧气流的喷射,使火星、熔珠和铁渣四处飞溅(较大的熔珠和铁渣能飞溅到距操作点5m以外的地方),当作业环境中存在易燃、易爆物品或气体时,就可能会发生火灾和爆炸事故。 B.在高空焊接切割作业时,对火星所及的范围内的易燃易爆物品未清理干净,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