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2020年中考历史真题含答案解析(1)

上传人:mw****2 文档编号:145301597 上传时间:2020-09-18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856.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2020年中考历史真题含答案解析(1)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西省2020年中考历史真题含答案解析(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2020年中考历史真题含答案解析(1)(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202020 年山西省中考历史真题试卷(含答案)年山西省中考历史真题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本大题有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本大题有 1515 个小题,每小题个小题,每小题 2 2 分,共分,共 3030 分)分) 1.“华夏民族,非一族形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 世所谓诸夏是也。”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华夏民族( ) A. 发祥地是黄河流域 B. 交通便利,创造了众多的文明成就 C. 由炎帝和黄帝创立 D. 杂居相处,在不断交往中融合而成 【答案】D 【解析】 【详解

2、】据“诸族错居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及所学知识可知,从它提到 的内容中可以看出:华夏民族的形成,是由错居杂处的众多民族在不断的交往、交流过程中逐渐融合而成, 故 D 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发祥地,故 A 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交通问题,故 B 不符合题意;炎帝 和黄帝是人文初祖,故 C 不符合题意。故选 D。 2.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谨。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针 对这种状况,汉初统治者实行了( ) A. 郡县制 B. 休养生息,轻徭薄赋 C. 推恩令 D. 盐铁官营,统一铸币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汉初”,结合课本所学可知

3、,公元前 202 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刘 邦就是汉高祖。西汉建立后,社会十分贫困,汉高祖通过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来恢复经济、发展生产。西汉 初年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减轻农民的赋税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农业生产发展。故汉初统治者吸 取秦王暴政,采取了休养生息来恢复经济。B 正确;秦国为加强对地方的管理,推行郡县制,A 排除;汉武 帝时期,是西汉鼎盛时期。为解决王国问题,颁布推恩令,C 排除;为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汉武帝 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币;还在全国各地设盐铁官,盐铁官营。D 排除;故选 B。 3.把握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如示意图反映出的阶段特征是

4、( ) A. 社会变革 B. 政权分立 C. 繁荣开放 D. 国家统一 【答案】B 【解析】 【详解】图片反映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蜀吴时期是三国鼎立的时期,属于政权分 裂,西晋是短暂的统一时期,后来的东晋时期和南北朝时期都属于政权并立的时期,由此可知,题干图片 的内容主要描述的是政权分立的内容,选项 B 符合题意;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人类社会大变革的时期,A 排 除;隋唐时期是繁荣开放的时期,C 排除;国家统一与南北朝史实不符,D 排除。故选 B。 4.今天生活中常见的邮政特快专递、菜鸟驿站等物流方式,早在元朝时已出现与此类似的雏形。下列文物能 为此提供佐证的是( ) A.

5、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可知,元朝为加强同各地的联系,修建了覆盖全国的陆路交通网,建立了四通八 达的驿站,在驿道上设置了许多“急递铺”,急递铺令牌就体现了这一点,故 C 符合题意;A 体现了东罗马 帝国的发展水平,B 西夏符牌是西夏国的一种令牌,用以证明持牌者身分和所负使命,故不符合题意;D 是 明代锦衣卫的身份证明,故不符合题意。故选 C。 5.某校准备编写中华英豪爱国人物传记的校本教材,书稿目录如下。请你为横线处选择恰当的标题 ( ) 第一章 铁血丹心御外侮 古代篇 第二章 战火硝烟忆英烈 近代篇 第三章 建设家园话豪杰 现代篇 第一节 戚继光抗击倭寇

6、 第二节 第三节 康熙组织雅克萨之战 第一节 林则徐虎门销烟 第二节 邓世昌捐躯黄海 第三节 左权血洒抗日战场 第一节“最可爱的人”黄继光 第二节“铁人”王进喜 第三节“杂交水稻之父”袁隆 平 A. 鉴真东渡日本 B. 郑成功收复台湾 C. 郑和七下西洋 D. 铁木真统一蒙古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关键信息“铁血丹心御外侮”“戚继光抗击倭寇”“康熙组织雅克萨之战”,结合所学 知识可知,恰当的标题是郑成功收复台湾。明朝中期以后,海防松弛,倭患严重,明政府派遣戚继光等抗 倭。戚继光组建了一支作战勇敢,纪律严明的“戚家军”,1561 年在台州地区九战九捷,迅速荡平浙江境 内的倭寇;此

7、后又率军开赴福建和广东,到 1565 年,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肃清;明朝后期,荷兰殖民者侵 占了我国宝岛台湾。1661 年,郑成功率领战舰数百艘,从金门出发横渡台湾海峡到达台湾西海岸,在当地 人民支持下,经过激烈战斗,终于在 1662 年初打败了荷兰殖民者,使台湾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17 世纪 中期,沙皇俄国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在中国的领土上,烧杀抢掠。1685 和 1686 年,康熙帝组织两次雅克 萨之战,打退俄国的进攻,最终迫使沙皇政府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两国东段边界问题。1689 年,中俄双 方代表在尼布楚进行谈判,经过平等协商,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 。选项 B 符合题意;鉴真

8、 东渡日本是中日和平交流,A 排除;郑和七下西洋,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C 排除;铁木真统一蒙古不是 反抗外国侵略,D 排除。故选 B。 6.史学家陈旭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 1514 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 325 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 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这场战争” 是 A. 第二次鸦片战争 B. 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B 【解析】 依据课本所学,1840 年到 1842 年英国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开始由封建 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标志着中

9、国近代史的开始,是中国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ACD 项不符合题意,B 项符合题意,故选 B 项。 7.某班同学准备在校园公告栏里创作以“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光辉历程”为主题的板报, 拟 分为“开天辟地、星星之火、生死攸关、中流砥柱、钟山风雨、当家作主”六个板块,下列事件能入选“生 死攸关”板块的是( ) A. 中共一大 B.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 遵义会议 D. 人民解放军渡江战役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课本所学可知,1935 年,在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 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

10、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 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C 正确;中共一大召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对应的版块是“开天辟地”,A 排除;井冈山革命根据是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之后共产党又建立了一个 个根据地, 被称为星星之火。 B 排除; 人民解放军渡江战役解放了南京, 钟山位于南京城脚下, “钟山风雨” 指的是渡江战役。D 排除;故选 C。 8.新中国成立前,武汉市喻桥乡贫农陈友汉家里的土地很少,没有耕牛、农具,每年只收 350 千克谷,一年 之中吃野菜、麦皮、杂粮达 8 个月之久,全家一年只吃 2 千克油、3.5 千克盐。1950 年后,他家有田地 15 亩多,

11、农具齐全,全年有米吃。1953 年,他家收谷 1600 千克,一年能吃 24 千克油、14 千克盐。他家生活 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 A. 大生产运动 B. 农业生产合作社 C. 土地改革 D. 人民公社化运动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新中国成立前,武汉市喻桥乡贫农陈友汉家里的土地很少,没有耕牛、农具,1950 年后,他家有田地 15 亩多,农具齐全,全年有米吃。1953 年,他家收谷 1600 千克,一年能吃 24 千克油、 14 千克盐。”反映了 1950 年后,农民获得了土地。结合所学可知,他家生活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土地改革。 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

12、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 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走向恢复和发展。C 正确;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 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展开大生产运动,A 排除;19531956 年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农业生 产合作社,B 排除;人民公社化发生在 1958 年,与题干时间不符,D 排除;故选 C。 9.文艺复兴运动前,欧洲绘画雕塑中的圣母像神态呆板无神,少有人间之情。而文艺复兴时期米开朗基罗的 作品哀悼基督中,圣母是一个容貌端庄美丽的母亲,她的神情散发着母爱的光芒。此现象说明( ) A. 圣像画深受人文思想影响 B. 宗教信仰失去了神圣地位 C. 艺术家

13、多出身于平民阶层 D. 画家们缺乏艺术的想象力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圣母像神态由安详、神圣到端庄、美丽、生动的变化,体现的是以人为中 心的思想,即人文主义的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思想。这是新兴的资 产阶级要求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文艺复兴 是一场促使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选项 A 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宗教信仰,B 排除;艺术家多出身于 平民阶层,不符合史实,C 排除;画家们缺乏艺术的想象力,不符合史实,D 排除。故选 A。 10.对同类历史事件进行对比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技能。如表两

14、段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的共同影响是( ) 武昌起义的胜利,逐步使清朝走向灭亡,并建立 起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是亚洲 和中国走向民主共和的开端。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推翻了以克伦斯基为领导的 临时政府,并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兵代表苏维 埃政府。 A. 都通过武装起义取得胜利 B. 都是资产阶级性质革命 C. 都改变了本国的社会性质 D. 都在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课本所学可知,武昌起义的胜利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多年君主制度 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 流的闸门。彼得格勒武装

15、起义推翻了以克伦斯基为领导的临时政府,并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兵代表苏维 埃政府,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所以两段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的共同影响是都在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 义,D 正确;A 描述的不是影响,排除;武昌起义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是社会主义 革命。B 排除;武昌起义没有改变本国的社会性质,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改变了本国的社会性质。C 排除;故 选 D。 11.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可以用“3R”来概括,即 Recovery(复兴) 、Relief(救济) 、Reform(改革) 。下列 选项与“Relief(救济)”这一内容相符的是( ) A. 通过紧急银行法案 ,恢复银行信用

16、B. 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 ,恢复工业生产 C. 通过社会保障法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D. 通过农业调整法 ,稳定农产品的价格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9 年1933 年的经济危机冲击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为挽救经济危机, 1933 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实行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期间,美国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颁布了社 会保障法 ,实行养老金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向无依无靠者提供救济,20 世纪 30 年代,美国社会保障 法的颁布,标志着西方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进一步完善。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可以用“3R”来概括,即 Recovery(复兴) 、Relief(救济) 、Reform(改革) 。选项与“Relief(救济)”这一内容相符的是通过社 会保障法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选项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