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2020年中考科学卷含答案

上传人:mw****2 文档编号:145301573 上传时间:2020-09-18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622.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绍兴市2020年中考科学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浙江省绍兴市2020年中考科学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绍兴市2020年中考科学卷含答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浙江省绍兴市浙江省绍兴市 20202020 年中考科学试题卷年中考科学试题卷 本卷中g取10牛/千克,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O-16Na-23Cl-35 5Ca-40 Fe-56Cu-64Zn-65 试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60 分。下列各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表示细胞分裂的是() A B C D 2水是生命之源,有关水说法不正确的是() A流水是影响地形的外力作用之一 B海洋水是地球上最大的水体 C水循环的环节只有蒸发和降水 D人类需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读取液体体积 B闻气味 C

2、测定溶液 pH D稀释浓硫酸 2 4科学研究常采用转换、模型、分类和控制变量等研究方法,下列采用转换的是() A模拟月相的形成 B探究种子萌发的部分条件 C纯净物的类别 D测量木块受到的摩擦力 5与图示微观变化相符的化学反应是() A2CO+O2点燃2CO2 BH2+CuOH2O+Cu C2H2+O2点燃2H2O DH2CO3H2O+CO2 6扭叶松属于裸子植物,它的树皮薄,茎、叶中含有机物松脂,易燃烧。发生火灾时, 坚固而紧闭的松果将种子保护起来。火灾过后,松果崩裂开来,种子撒播在满是草木灰的土 壤中,下列有关扭叶松说法正确的是( ) A松脂通过木质部中的导管运输 B种子外部起保护作用的是果

3、皮 C对种子的保护是对环境的适应 D火灾后的草木灰为种子萌发提供有机物 7端午节,小敏提着一盒粽子去看望长辈时,下列提法中手受到压强最大的是( ) 3 A用单手提单绳 B用单手提双绳 C用双手提单绳 D用双手提双绳 8下列实验中,能证明燃烧需要氧气的是( ) A B C D 9将静电球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未通电时,多只锡碗叠放在静电球上(图甲),通电后, 锡碗依次向上飞起(图乙),最后落到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静止的锡碗受到惯性的作用 B图乙中,以空中的锡碗为参照物,静电球是运动的 C图甲中,锡碗受到自身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 D图乙中,锡碗能飞起来是由于同种电荷相互吸引 4

4、 10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只能通过 a 调节亮度 B图乙中的是在使用低倍镜观察 C图丙中的 b 为毛细血管 D图丙中为使 b 移到视野中央,载玻片需向下移 11下列有关电铃(如图)说法正确的是( ) A电铃的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 B小锤击打到铃碗时,电磁铁仍具有磁性 C要使铃声响度大一些,可适当降低电压 D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电磁铁的磁性增强 12如图所示为草履虫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草履虫属于原核生物 B草展虫需要从外界摄取有机物 C草履虫通过神经系统对环境变化产生反应 D草履虫属于高等生物,它的全部生命活动

5、在一个细胞内完成 13 某款感应式垃圾桶如图所示, 其工作原理如下: 启动开关闭合后, 垃圾桶才能正常使用, 此时指示灯亮起;扔垃圾时只需将手伸到感应区上方一定距离内,感应开关自动闭合,动力 装置工作,垃圾桶盖缓缓打开;手离开 5 秒后动力装置会控制桶盖闭合,然后感应开关自动 断开,下列电路符合要求的是( ) A 5 B C D 14 兴趣小组按如图流程进行实验(每步均充分反应), 反应结束后, 将烧杯内物质进行过滤, 向滤渣中加入少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实验可判断出铁、铜、锌的活动性顺序 B两支试管混合后,固体总质量一定增加 C滤渣中一定有 Cu,一定没有 Fe

6、和 Zn D滤液中的溶质一定有 FeCl2、ZnCl2和 CuCl2 15如图,甲、乙实验可以得出“定滑轮不能省力”这一结论,小敏想通过一次实验既得出 结论,又能直接显示出钩码的重力大小,于是在左侧加上一个相同的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 计重力不能忽略、绳和滑轮之间摩擦不计),下列四套装置中能实现的是( ) A 6 B C D 试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题共 8 小题,每空 2 分,共 40 分) 16(1)2020 年 4 月 28 日报道,近日中外科学家绘制出目前最精确的银河系结构图,银河 系的侧面观像 (选填“激涡”或“铁饼”)。 (2)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请在图

7、中识别火星的位置为。 17为处理污水、改善水质,许多河道内放置了水生植物漂浮平台生态浮岛。浮岛按种 植植物种类的多少, 可以分为单种植物型浮岛和混合植物型浮岛。 如图所示为某浮岛示意图。 (1)写出该生态浮岛的一条食物链。 (2)图中的微生物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3)与单种植物型浮岛比,混合植物型浮岛的稳定性更高的原因是。 7 182020 年 5 月 5 日,我国自主研发的长征 5 号 B 型运载火箭圆满完成发射任务。图为起 飞阶段加速上升的火箭, 该过程中, 内部的新型返回舱的动能(选填“增大”、 “减小” 或“不变“),火箭整体的机械能(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9以下

8、是实验室制取、收集、检验气体的常用装置。 (1)图甲中,在试管口放棉花的目的是 ;用图示方法收集氧气的理由是。 (2)用图乙检验 CO2性质时,澄清石灰水始终未见浑浊,原因可能是。 20疫情期间宅出“面点热”,烤蛋糕、做面包花样百出,制作蛋糕、面包所用面粉的主要 区别是蛋白质含量不同。 如图为蛋白质进入人体后的部分示意图, 蛋白质最终被消化的场所 在(选填“a”、“b”或”c”)处;消化为氨基酸的量将(选填“升高”、“下降”或“不 变”)。 21小敏将质量为 20 克,体积为 25 厘米 3的塑料块放入水平平衡的容器右端下降。撒去塑 料块,往容器内缓慢倒入一定量的水,使容器再次水平平衡(图乙)

9、,将该塑料块轻轻放入 图丙所示位置,放手后容器最终将(选填“左低右高”、“左高右低”或“水平平衡”)。 此时,塑料块所受浮力为牛。 22下表是 A、B、C 三种固体物质在不同温度下(t1t2t3)的溶解度,请回答: 温度()t1t2t3 物质 A(克)360362373 物质 B(克)3163621100 物质 C(克)016501350076 (1)时,A、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8 (2)t1时,分别取等量的 B、C 饱和溶液于试管甲、乙中(如图)。将试管放入盛有水的烧杯 中, 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硝酸铵(不考虑试管中水的变化), 有固体析出的试管为(选填“甲” 或“乙”)。 (3)t2

10、时,将 10 克 A 固体放入 40 克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23 图甲是某电烤箱的内部简化电路图, 图乙是电烤箱铭牌的部分信息, R0和 R 均为电热丝, 其他电阻均忽略不计,已知 R=202 欧。 (1)电烤箱 A、B 触点中连接火线的是触点。 (2)闭合总开关,将旋钮开关转到如图所示位置,此时电烤箱处于 (选填“高温档”或“低 温档”)。 (3)在额定电压下,电烤箱高温档工作 2 分钟产生内能焦。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 4 小题,每空 3 分,共 45 分) 24热机发明后,一直在持续的改进和发展中。 材料一:1769 年,法国人居纽制造出蒸汽机推动的三轮汽车

11、(图甲),传统蒸汽机的燃料在 气缸外部燃烧(图乙),热效率为 5%-8%之间。 材料二:1862 年,法国人德罗夏提出内燃机(内燃指燃料在气缸内燃烧)的四冲程循环理论: 气缸的向外运动造成的真空将混合气体燃料吸入气缸; 通过气缸的向内运动对进入气缸 里的燃料进行压缩;高压燃烧气体产生巨大爆发力;将已经燃烧的废气从气缸中排出。 材料三:1876 年,德国人奥托制造出以四冲程为依据的煤气内燃机,利用飞轮的惯性使四 冲程自动实现循环往复,内燃机的效率达到 14%。 (1)四冲程循环理论提及的“巨大爆发力”由下图中的冲程实现。 9 A B C D (2)德罗夏提到的内燃方式是基于的猜想。 (3)老师在

12、重复演示“做功改变内能 “实验(图丙)之间, 需在拔出活塞后将厚玻璃筒甩几下, 其目的与内燃机的(选填“吸气“、“压缩”、“做功”或“排气”)冲程的原理相似。 25对多名马拉松运动员研究发现,在比赛后,运动员的肠道中 Veillonella 细菌(以下简 称 V 菌)的数量明显增加,说明运动能影响肠道中的 V 菌数量,那么 V 菌是否也会影响运动 能力? 实验 1: 将 V 菌接种到 A 组小鼠肠道中, 结果这些小鼠在特制的跑步机上跑的时间明显延长。 进一步研究发现,乳酸是 V 菌唯一的营养来源,代谢转化产物是丙酸盐,乳酸堆积会引起局 部肌肉的酸痛,影响运动能力,那么 V 菌对运动能力的影响,

13、是通过分解消除乳酸起作用, 还是乳酸消除后产生的丙酸盐起作用呢? 实验 2:在 B 组小鼠肠道内滴注一定浓度的,重现了实验 1 的结果。 这就表明, 肠道内 V 菌通过乳酸消除后产生的丙酸盐来改善运动能力, 而运动又能使肠道内 V 菌数量增加,所以要加强训练以提升运动能力。 根据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从员选取“多名”运动员,其目的与下列相同。 A测量某一植物的株高时,要“多次”测量。 B探究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时,要取用“多粒”种子 C探究温度对蛋白酶活性的影响时,要设置“多个“不同的温度 (2)实验 1 可得出的结论是。 (3)实验 2 空白处应填。 (4)若要进一步说明长期运

14、动对肠道中 V 菌数量的影响,则长期运动人员肠道中 V 菌的平均 数量应久坐人员肠道中 V 菌的平均数量(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6做酸碱实验时,小敏将稀盐酸逐滴加到氢氧化钡溶液中(如图),发现一直无明显现象, 突然想起忘记加无色酚酞试液,为探究反应的进程,过程如下:(已知 BaCl2溶液呈中性) 10 【建立猜想】氢氧化钡过量盐酸过量 【实验设计】 步骤一: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不变色,得出猜想 错误。 步骤二:继续探究 实验方案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重新取样,滴加少量 AgNO3溶液白色沉淀猜想正确 重新取样,滴加足量 Na2CO3溶液猜

15、想正确 白色沉淀猜想正确 (1)对方案的结论进行评价:。 (2)表格空白处的实验现象是:。 【表达交流】为确定猜想是否正确,还可以选择的试剂有。 A紫色石蕊试液 B钢片 C铁锈 27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某次实验过程中,小敏移动光屏直到出现清晰的像,蜡烛、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位置 如图所示,此时所成的是倒立的实像。 (2)若通过移动透镜,使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透镜应该移到厘米刻度处。 (3)实验一段时间后,原为成在光屏中央的像,“跑“到图甲所示的位置。下列操作可以让 像重新回到光屏中央的有。 光屏上移一段距离 蜡烛下移一段距离 透镜下移一段距离 (4)研究好成像规律后,小

16、敏模拟了近视和远视的矫正,图乙中,小敏给透镜 A 戴上“眼镜 “(凸透镜 B),光屏上刚好出现清晰的像,摘下”眼镜“后,光屏上的像变模糊,如图丙 11 所示, 若要通过移动蜡烛使像再次清晰, 应将蜡烛向(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方向移 动一段距离。 四、解答题(本题共 7 小题,第 28、29、31 小题各 6 分,第 30 小题 7 分,第 32、33、34 小题各 10 分,共 55 分) 28竹生长快,适应性强,又有广泛的用途,更是一种重要的森林资源。 (1)下图表示竹的不同结构,其中属于器官的是。 (2)竹可以采用移鞭繁殖,选 24 年生的健壮竹鞭,埋于土下 1015 厘米,一段时间后可长 出新竹,该生殖方式属于(选填“无性生殖“或”有性生殖“)。 (3)研究氮肥施加量对竹材产量的影响,科学家选取三块土壤、朝向和种类等条件相同的竹 林,分别施加不同量的同种氮肥,测出竹材产量。实验连续进行三年,结果如图所示: 根据实验结果,在实验生产中,施加氮肥最合理的量为 kg/m 3,理由是。 292019 年诺贝尔化学奖用地表彰锂离子电池的研发。这种质量轻、可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