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衢州市2020年中考科学真题含答案

上传人:mw****2 文档编号:145301568 上传时间:2020-09-18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1.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衢州市2020年中考科学真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浙江省衢州市2020年中考科学真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衢州市2020年中考科学真题含答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浙江省衢州市浙江省衢州市 20202020 年中考科学试卷年中考科学试卷 1.全卷共 4 大题,36 小题,满分为 160 分。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 2.全卷分为卷 I(选择题)和卷 I(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卷 I 的答案必须用 2B 铅笔填涂;卷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 位置上。 3.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4.请用 2B 铅笔作图。 5.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 O-16Na-23Cl-35.5 Ca-40Fe-56 6.本卷计算中 g 取 10 牛/千克。 卷卷 I I

2、说明:本卷共有一大题,15 小题,共 40 分。请用 2B 铅笔在“答题纸”上将你认为正确 的选项对应的小方框涂黑、涂满。 一、选择题(本题有 15 小题,1-10 题每小题 3 分,11-15 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请 选出各题中一个 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建设“活力新衢州、美丽大花园”应提倡 A.聚餐时用公勺、公筷 B.直接露天焚烧大量垃圾 C.私家车停在消防通道上 D.使用冷空调时总把温度调到最低 2.今年,我国将实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如图为太阳系局部示意图, 其中表示火星的是 A.aB.b C.cD.d 3.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

3、发展的黄金时期。 下列有关认识或做法合理的是 A.为了保持良好的体形,长期不吃早餐 B.女孩出现月经、男孩出现遗精,属于不正常的生理现象 C.性意识的萌动、对异性产生好感,属于不正常的心理现象 D.对烟酒、不健康的书刊和网络游戏的诱惑保持警惕,更要远离毒品 4.基本仪器的规范使用很重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2 5.下列用电器把电能主要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A. 电风扇 B.电灯 C.电饭煲 D.电熨斗 6.在显微镜对光操作时,图中不需要调节的结构是 A.反光镜 B.遮光器 C.物镜转换器 D.细准焦螺旋 7.如图是人体的消化系统漫画概念图。下列对图中描述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蛋食主义 者”意为

4、胃能消化蛋白质 B.“我什么都能吃”意为食物中的大部分营养成分都能在小肠被消化和吸收 C.“口腔和我合作无间”意为唾液腺分泌的唾液能在口腔中配合脂肪的消化 D.“肝胆相照好兄弟”体现了肝脏和胆囊之间相互配合的关系 8.将冰块放在泡沫箱中可制成简易“冰箱”,把一瓶饮料放入“冰箱”后,冰块和饮料的温度 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在两物体温度达到相同之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是冰块)B.乙吸收热量 C.甲内能增加 D.乙内能减少 9.一杯热硝酸钾溶液放在桌面上,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底部有少量的晶体析出,如图 所示。忽略水的蒸发,下列关于硝酸钾及其溶液的分析正确的是 A.溶液质量不变 B.溶液的溶

5、质质量分数变小 C.硝酸钾的溶解度变大 D.原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10.如图是小科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和相关实验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3 A.图甲中应选用光滑的硬纸板 B.图甲中EOM 是入射角感 C.图乙中反射光不存在 D.图丙、甲中现象说明光路是可逆的 11.小科无意中被碎玻璃扎破食指,立即缩手, 却没有感觉到痛。如图所示,甲、乙、丙、丁表示神 经系统部分结构,箭头表示信息传导的方向。小科受损伤的结构可能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2.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纵切片,视野如图所示。视野中的区域位于根尖结构的 A.根冠 B.分生区 C.伸长区 D.根毛区 13.将稀盐酸分别滴入 NaO

6、H 溶液和 NaCl 溶液中,充分混合后均无明显现象。混合后相关 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为 A.物质间均未发生化学反应 B.变化中都有新物质产生 C.混合后溶液酸碱性都不变 D.图甲可表示酸碱反应的实质 14.2020 年 4 月 23 日,“雪龙”号考察船圆满完成历时 198 天的南极考察任务,返回上海码头 落锚。在铁链拉着铁锚缓慢放入水中时,经历了如图所示三种情况:图甲中铁锚部分浸入水中; 图乙中铁锚完全浸没水中但未触底;图丙中铁锚沉底。三种情况下船身受到的浮力大小分别为 F甲、F乙、F丙,它们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4 A. F甲=F乙=F丙B. F甲F乙=F丙C. F甲F乙

7、F丙D. F甲F乙F丙 15.开关是电路的重要元件,既可确保安全用电,又能方便控制电路。学校的 STEM 课堂 上,小科在家庭电路图中设置了五处开关(如图所示) 。小江觉得该电路设计不合理,因为有几 处开关必须处于常闭状态,所以无需设置,这几处开关是 A.1、2B.1、4 C.2、4D.3、5 卷 说明: 本卷共有三大题, 21 小题, 共 120 分。 请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 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二、填空题(本题有 9 小题 20 空,每空 2 分,共 40 分) 16.气球常用作科学活动材料。以下是小科用气球完成的两个活动。 (1) 悬挂在 O 点的两个带电气球, 静止时

8、位置如图甲所示, 若左边大气球表面带正电荷, 则右边小气球表面带 A 电荷。 (2) 图乙是用气球充气建立的星系运动模型, 能帮助我们理 解星系运动的特点: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离我们越远, 它的退行速度越快;星系间的距离在不断地扩大。由此可知宇宙在 不断地 A。 17.某品牌新能源电动汽车使用磷酸铁锂电池,其反应原理: 。该电池具有容量大、续航能力强的特点。 (1)LiFePO4,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A。 (2)该电池充电时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 A(填基本反应类型) 。 18.2019年9月, 荷兰科学家辛斯伯根发现: 在欧洲大陆下“藏着”一块1亿多年前的“大 阿德里亚”大陆。他

9、是怎么找到这块大陆的呢?原来一些原始的磁细菌在细胞内会产生磁性物 质,其磁极指向受地磁场影响,如图所示。磁细菌死后,留下的磁性物质与周围沉积物一起形 成岩石。科学家根据地磁信息,就能还原出该岩石在地球上曾经所处的位置。 (1)从细胞结构看,磁细菌的细胞内没有,因此它属于原核生物。 5 (2)根据图中地磁场的方向和磁细菌的指向,判断此时磁细菌鞭毛端的磁极是。 (3)“大阿德里亚”大陆“藏到”欧洲大陆下面,可证明地壳在不断。 19.雷竹笋是一种常见的食材,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却不宜多食。 (1) 雷竹笋常带有苦味是因为含有氰苷。 氰苷在酶的催化下会产生有毒的氢氰酸 (HCN) , HCN 沸点为

10、26。为避免食用雷竹笋时因 HCN 引起中毒,烹饪时应。 (2)当雷竹笋从地下钻出土壤,笋尖被阳光照射后会转为绿色,俗称“出青”。出青后 的笋含有更多的氰苷。为避免雷竹笋在出土后继续生长的过程中出青,农民可采取的合理措施 是 (3)如图为竹子与竹笋的生长示意图,箭头表示糖类的运输方向。下列关于糖类的来源 及其运输结构叙述正确的是。 A.蒸腾作用导管 B.光合作用导管 C.呼吸作用筛管 D.光合作用筛管 20.将两张同样的纸分别剪出两个相同的缺口, 并在其中一张纸中间部分下端夹一个夹子, 如图甲、乙所示。小科和小江各捏住一张纸上沿的两端,拿起后都让纸面竖直且保持静止,此 时,夹子受到纸对它的摩擦

11、力大小自身重力大小。然后,他们用力迅速向两边拉,图甲中纸断 成两截,图乙中纸断成三截,多次实验结果均相同。图乙中纸断成三截是因为中间部分夹上夹 子后导致惯性增大。 21.用高能粒子轰击原子核是研究微观粒子的一种方法。 6 1934 年,意大利科学家费米用中子轰击铀原子(质子数为 92,元素符号为 U) ,得到了一 种质量增加的原子, 他公开宣布发现了 93 号元素, 被科学界认可, 从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1938 年,德国科学家哈恩在重复费米的实验后,发现费米实验中得到的是 56 号钡元素, 并用图示模型来定义这一变化。费米知道后,立即重复哈恩的实验,结果证实自己错了,费米 坦率地检讨并

12、纠正了错误。 (1)费米用中子轰击铀原子,不可能增加铀原子的数,所以得不到 93 号元素。 (2)结合材料分析,以下观点正确的是。 A.面对前人的观点要敢于质疑 B.科学结论的得出要依据客观事实 C.对科学的认识是一个不断修正、完善的过程 22.在实际生活中,常用螺丝刀将螺丝钉拧进(出)物体。 图甲中正在拧螺丝钉的螺丝刀,可视为图乙所示的杠杆 AOB,其 中 O 为支点,B 为阻力作用点,F2 为阻力,动力作用在手柄上。 (1)图甲中的螺丝刀属于杠杆。 (2)请在答题纸相应位置图中,画出对应 F2 的最小动力 F 的示意图。 23.小科测量额定电压为 2.0V 小灯泡的电功率,电路图如图甲所示

13、,电源为两节干电池, 利用测得数据绘制图像如图乙、丙所示,图中 x 为滑片 P 移动的距离。 (1)当滑片 P 移动的距离为 a 时,图丙中电流突然变小的原因是。 (2)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24.向一定质量的CaCl2和HCI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2CO3 溶液, 并振荡。 如图表示反应过程中溶液质量随加入 NaCO3 溶液 质量的变化情况。图线 AB 段对应的实验现象是,在 C 点时溶液中 的溶质是。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 5 小题 15 空,25-26 题每空 3 分, 27-29 题每空 2 分,共 36 分) 7 25.利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验证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定律。如图,

14、小科将适量高锰酸 钾装入试管,塞入一团棉花并测出试管、棉花与药品的总质量为 m。加热使之充分反应后,测 得量筒中气体体积为 V,再次测得反应装置与物质总质量为 m2,已知常温常压下氧气密度为 p。 据此请回答: (1)实验中用量筒收集气体的好处是。 (2)实验中,试管口内壁附着紫红色小液滴,请解释产生该现 象的原因。 (3)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发现:,与质量守恒定律 不符。造成这一实验结果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试管中高锰酸钾没有完全分解 B.导管口连续均匀冒气泡时才收集气体 C.未调节量筒内外液面相平就读数 D.停止加热时,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26.小科骑自行车时发现,在不同的路面上

15、,停止踩脚踏板,车都能继续运动一段距离。 于是小科作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车运动的距离可能与路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猜想二:车运动的距离可能与车速 有关。 为验证猜想,他用丝绸、棉布、小球、斜面和长木板进行模拟实验,如图所示。 、 (1)验证猜想一,应分别将丝绸、棉布铺在(选填“斜面”“长木板”或“斜面和长木 板”)上,并完成实验。 (2)请用所给的器材,设计一个验证猜想二的实 验方案(要求简要叙述实验步骤和预期实验结果) 。 (3)小科实验结束后反思,若探究“阻力对物体 运动的影响”,那么可以通过比较起始速度相同的同一小球,在不同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或来 判断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27.在研究

16、碱的性质时,向充满 CO2的矿泉水瓶里加入少量 Ca(OH)2溶液,拧紧瓶盖并振 荡,瓶变癌,但溶液中并未出现浑浊,那么 Ca(OH)2溶液是否与 CO2反应 呢?于是同学们进行了猜想和实验: 猜想一:Ca(OH)2溶液与 CO2不反应,是 CO2溶于水导致瓶内气压变 小而变瘪。 猜想二:Ca(OH)2溶液与 CO2反应,生成了可溶性物质。 8 (1)将表中“?”处的内容补充完整: 。 (2)能判断“Ca(OH)2溶液与 CO2发生化学反应”的依据: 。 (3)查阅资料得知:A 瓶中未出现浑浊是因为过量的 CO2与 H2O 和 CaCO3反应生成可溶性 的 Ca(HCO3)2。有人提出,只要利用现有装置和试剂,对实验一稍作补充或改进就能观察到浑 浊现象,请简要说明你的做法: 。 28.科学家探索光合作用过程和本质经历了漫长的历程。 我们知道绿色植物利用太阳光能 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释放氧气。H2O 和 CO2均含有 O,那么 O2中的 O 是来源于什么物 质呢? 资料一:19 世纪末,科学家普遍认为:CO2在光的作用下被分解为 CO 和(O2。资料二: 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