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雅安市2020年中考物理真题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mw****2 文档编号:145301522 上传时间:2020-09-19 格式:PDF 页数:26 大小:6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雅安市2020年中考物理真题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川省雅安市2020年中考物理真题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雅安市2020年中考物理真题含答案解析(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四川省雅安市四川省雅安市 20202020 年中考物理试卷年中考物理试卷 本试卷分为第 I 卷(选择题)和第 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 I 卷 1 至 4 页,第 II 卷 4 至 8 页。全卷满分 90 分;考试时间物理、化学共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 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 准考证号及座位号用 0.5 毫米的黑色墨迹签字笔填写在 答题卡上,并检查条形码粘贴是否正确。 2.选择题使用 2B 铅笔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位置上;非选择题用 0.5 毫米黑色墨迹签字 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 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在草稿纸、 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

2、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 I 卷(选择题共 36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36 分,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生活中处处有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防疫中最普遍采用的方法是测人体体温,“体温枪”是利用紫外线测体温 B. 雷电天气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因为在空气中光速大于声速 C. 体操运动员上器械前在手上涂防滑粉,是为了减小手与器械之间的摩擦力 D. 在火车站,人必须站在站台安全线外的区域候车,是因为流体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大 【答案】B 【解析】 【分析】 (1)红外线的作用和用途:根据红外线的热作用比较强制成热谱仪、红外线夜

3、视仪、红外线 体温计等;根据红外线可以进行遥控制成电视、空调遥控器、体温枪等; (2)光速远大于声速; (3)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在压力一 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4)流体的压强跟流速有关,流速越大,压强越小。 【详解】A据红外线在生活中的应用可知,“体温枪”是利用来红外线测体温,故 A 错误; B夏天电闪雷鸣,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说明在空气中光速大于声速,故 B 正确; C体操运动员上器械前,会在手上涂防滑粉,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 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 C 错误; 2 D人必须站在安

4、全线以外等候火车,是因为流体流速大的位置,压强越小,故 D 错误。 故选 B。 2.下列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 路灯下人的影子 B. 人站在岸边看到水里游动的鱼 C. 晚上可以看到前面正在行驶的自行车的红色尾灯 D. 斜插入盛有水的玻璃杯中,看上去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的筷子 【答案】C 【解析】 【分析】 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 日食和月食等; 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 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 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 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

5、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 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详解】A影子的形成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被物体挡住后,物体 后面就会呈现出阴影区域,就是影子,故 A 不符合题意; B从水中鱼上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当人逆着 折射光线的方向看时,看到的是鱼的虚像,故 B 不符合题意; C自行车上的红色尾灯能反射光,晚上能提醒汽车司机注意,故 C 符合题意; D从水中筷子上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当人逆 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时,看到的是筷子的虚像,比实际位置偏高,所以感觉

6、折断了,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3.将盛水的烧瓶加热,水沸腾后把烧瓶从火焰上拿开,并迅速塞上瓶塞,再把烧瓶倒置后向 瓶底浇上冷水,如图所示。关于烧瓶内的水,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一直沸腾,浇上冷水时,水面气压增大,水会停止沸腾 3 B. 先停止沸腾,浇上冷水时,水面气压增大,水会再次沸腾 C. 因没有继续加热,浇上冷水时,水的内能减小,不会沸腾 D. 先停止沸腾,浇上冷水时,水面气压减小,水会再次沸腾 【答案】D 【解析】 【分析】 液体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收热量。液体的沸点跟气压的大小有关,气压增大,沸 点升高;气压减小,沸点降低。 【详解】盛有水的烧瓶放在火焰上加热,达

7、到沸点,继续吸热,水沸腾,沸腾后把烧瓶从火 焰上拿开,瞬间水的温度还保持在沸点,但无法继续吸收热量,此时停止沸腾;当向瓶底浇 冷水时,瓶内气体温度突然降低,气压减小,瓶内液面上方气压减小,导致沸点降低,所以 水重新沸腾起来的,故选 D。 4.下列运动项目沙及的物理知识描述正确的是() A. 三级跳远快速助跑是为了利用惯性 B. 引体向上人对单杠的拉力与单杠对人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C. 做俯卧撑被手臂支撑的身体,相当于以脚尖为支点的费力杠杆 D. 百米赛跑裁判员通过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的方法判断运动员的快慢 【答案】A 【解析】 【分析】 (1)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2)一对平衡

8、力必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3)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根据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判断它 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 (4)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通过相同的路程,比较时间的多少,用时越多,运动越慢; 利用相同的时间,比较路程的长短,经过路程越长,运动越快。 【详解】A跳远运动员在起跳前要助跑是为了利用惯性,使起跳时的速度更大些,从而跳 得更远,故 A 正确; B引体向上人对单杠的拉力与单杠对人的拉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是相互作用力,不 4 是一对平衡力,故 B 错误; C做俯卧撑时,以脚为支点,阻力作用在人的重心,动力作用在人的肩膀处,

9、动力臂大于 阻力臂,所以人体相当于一个省力杠杆,故 C 错误; D百米赛跑裁判员是在路程相同的情况下,比较时间判断运动快慢,谁用时间少,谁跑 得快,故 D 错误。 故选 A。 5.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是四幅实验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实验说明电能可以转化为动能 B. 乙实验说明利用磁场可以产生电流 C. 根据图丙的实验原理,制成了电动机 D. 丁实验说明同名磁极相互吸引,异名磁极相互排斥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由实验的装置及实验现象可知实验的原理及意义。 【详解】A导体棒与电源相连,当通以电流时由于受磁场力的作用,导体棒会发生运动, 故说明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磁场力的作用

10、,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故 A 正确; B导线内通以电流后,放在其周围的小磁针会发生偏转,说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故 B 错误; C导线与灵敏电流计相连,闭合电路时,当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时,灵敏电 流计发生偏转,说明了电磁感线现象,故 C 错误; D两磁铁悬挂起来,当同名磁极相对时,相互排斥;当异名磁极相对时,相互吸引,故 D 错误。 故选 A。 6.如图所示,对于课本上的四个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5 A. 用同一滑轮组将不同数目的钩码提升相同的高度,研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重的关系 B. 将长度相同、粗细相同的镍铬、锰铜丝分别接人相同电路中,研究电阻大小与导体材料 的关系

11、C. 将底面积相同、质量不同的两个物体分别放在相同的海绵上,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 面积大小的关系 D. 用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将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加热相同时间,根据升高温度的情况比较不 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强弱 【答案】C 【解析】 【分析】 要研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重的关系,应控制其他条件相同,而提升的物重不同;控制变 量法:对于多因素(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因素(变量)的方法,把多因素的问题 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 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事物的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 【详解】A由图可知,用同一滑轮组将不同数目的钩码提

12、升相同的高度,其他条件相同, 只有物重不同,则可以研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重的关系,故 A 正确,不符合题意; B将长度相同、粗细相同的镍铬、锰铜丝分别接入相同电路中,只改变了导体材料,其他 条件相同,故可以研究电阻大小与导体材料的关系,故 B 正确,不符合题意; C将底面积相同、质量不同的两个物体分别放在相同的海绵上,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 大小的关系,故 C 错误,符合题意; D用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将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加热相同时间,液体的质量相同、相同时间 内吸热相同,只有液体的种类不同,符合控制变量法的思想,根据升高温度的情况比较不同 物质吸热能力的强弱,采用了转换法,故 D 正确,不符合

13、题意。 故选 C。 7.下列场景与所蕴含的物理知识对应完全正确的是() 6 A. 春季,小卉体育训练后满头大汗,回到教室不停扇风提高液体温度加快蒸发 B. 夏季,小卉手拿着一瓶冰冻矿泉水,一段时间后冰减少,手感到凉熔化吸热 C. 秋季,小卉发现清晨操场边的双杠上铺满了一层箱霜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D. 冬季,戴眼镜的小卉从教室外走进温暖的教室内,眼镜镜片模糊不清液化吸热 【答案】B 【解析】 【分析】 (1)根据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答题,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的表面积大小;液体的温度; 液体上方空气流动速度; (2)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熔化吸热; (3)由气态变为固态叫凝华; (4)由气态

14、变为液态叫液化,液化放热。 【详解】A春季,小卉体育训练后满头大汗,回到教室不停扇风提高液体上方空气流动 加速度快蒸发,故 A 错误; B矿泉水瓶中的冰块熔化,熔化吸收热量,故 B 正确; C秋季,小卉发现操场上的双杠上铺满了一层霜霜是由水蒸气直接凝华形成的,故 C 错 误; D冬季,戴眼镜的小卉从教室外走进教室内,镜片模糊不清,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水液化 放热,故 D 错误。 故选 B。 8.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 S、S1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灯 L1、L2串联B. 电流表 A1和 A2示数相等 C. 断开 S1后,电流表 A1示数变小D. 断开 S1后,电流表 A2示数变小 【答

15、案】D 7 【解析】 【分析】 电路元件的连接有串联和并联两种方式: 由于串联电路只有一条电流路径, 流过一个元件的 电流同时流过另一个元件,因此各元件相互影响;而并联电路中有多条支路,所以各元件独 立工作、互不影响,据此判断两灯泡的连接方式,再根据电流表与被测电路元件串联判断测 量的电路元件,根据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可知,开关 S1断开时电流表 A2 的示数变化。 【详解】A由图知,闭合开关 S、S1后,A1、L1在同一支路上,L2、S1在一个支路上,所以 L1与 L2并联,故 A 错误; BA1支路上测 L1的电流, A2测干路电流,则电流表 A1的示数小于 A2示数,故 B

16、 错误; CD当开关 S1断开时,L2所在支路断路,电流变为 0,由并联电路的特点可知,L1所在支路 的电流不受影响,即电流表 A1示数不变,而干路电流变小,因此电流表 A2的示数变小,故 C 错误、D 正确。 故选 D。 9.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某小组同学利用图甲测出了透镜的焦距后, 正确 安装并调节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乙图中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符合放大镜的成像原理 B. 乙图中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符合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C. 乙图中如果在烛焰与透镜之间放置一近视眼镜的镜片,则将光屏适当左移可得一个清晰 的像 D. 在乙图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与光屏的位置互换,则成像情况符合投影仪的 原理 【答案】D 【解析】 【分析】 凸透镜的焦距是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的点到光心的距离; 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所成的 8 像是缩小倒立的实像,照相机这一光学器件正是应用了这点;当凹透镜靠近凸透镜时,会聚 能力减弱,使像呈在光屏的后方;物距处于f和 2f之间,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距 大于 2f,凸透镜成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