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20年中考物理真题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mw****2 文档编号:145301450 上传时间:2020-09-18 格式:PDF 页数:21 大小:1.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2020年中考物理真题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京市2020年中考物理真题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2020年中考物理真题含答案解析(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20 年北京市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含答案)年北京市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 1. 如图所示的滑动变阻器上标记的各部件中,通常情况下,属于绝缘体的是( ) A. 金属杆 B. 瓷筒 C. 电阻丝 D. 金属滑片 【答案】B 【解析】 【详解】ACD金属杆、电阻丝和金属滑片的材料是金属,容易导电,属于导体,故 ACD 不符合题意; B瓷筒的材料是陶瓷,不容易导电,属于绝缘体,故 B 符合题意。 故选 B。 2. 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 桥在水中形成的倒影 B. 日晷上呈现针的影子 C. 透过放大镜看到放大的字 D. 人透过水球所成的像

2、 【答案】A 【解析】 【详解】A桥在水中形成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 A 符合题意; B日晷面上呈现晷针的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 B 不符合题意; C透过放大镜看到放大的字,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 C不符合题意; D水球相当于凸透镜,人透过水球成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 D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3. 如图所示,正在使用的四种工具,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1 A. 羊角锤 B. 核桃夹 C. 园艺剪 D. 食品夹 【答案】D 【解析】 【详解】A羊角锤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不符合题意; B核桃夹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

3、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不符合题意; C园艺剪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不符合题意; D食品夹在使用的过程中,阻力臂大于动力臂,属于费力杠杆,符合题意。 故选 D。 4. 为了观察光的直线传播,将一束单色光从玻璃槽的外侧由左侧倾斜向上射入盐水中,但光在盐水中并不 是沿着直线传播,而是发生了弯曲,如图所示。这是由于( ) A. 光从空气到玻璃发生了折射 B. 盐水不均匀使光发生了弯曲 C. 光发生了色散 D. 光从玻璃到盐水发生了折射 【答案】B 【解析】 【详解】玻璃槽中盐水不均匀了,越深密度越大,光在不均匀的盐水中会发生折射现象,因此光在盐水中 并不是沿着直线传播,而是发生

4、了弯曲。 故选 B。 5. 隆冬,滴水成冰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 熔化 B. 凝固 C. 液化 D. 升华 【答案】B 2 【解析】 【详解】滴水成冰的过程中,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属于凝固现象。 故选 B。 6. 如图所示的实验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 A. 逃生锤的锤头很尖 B. 载重车装有很多车轮 C. 盲道上有凸起 D. 吸管的一端剪成斜口 【答案】B 【解析】 【详解】A逃生锤的锤头很尖,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 A 不符合题意; B载重车装有很多车轮,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 B 符合题意; C盲道上有凸起,是在压力一定时

5、,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 C 不符合题意; D吸管的一端剪成斜口,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 D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7. 古诗春夜洛阳城闻笛中有“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诗人辨别出是玉笛的声音,是依 据声音的( ) A. 音调 B. 响度 C. 音色 D. 速度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于物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物体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所以诗人辨别出是玉笛的声音,是 依据声音的音色。故 ABD 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 C。 8. 如图所示的情境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 3 A. 用力搬石头没有搬动 B. 人将重物从地面拉到高处 C

6、. 人推一块大石头没推动 D. 人使箱子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B 【解析】 【详解】A人用力搬石头但没有搬动,有力,但物体没有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没有做功,不符合题意; B人将重物从地面拉到高处,对物体有向上的拉力,物体在拉力的方向上通过了距离,所以拉力对物体做 了功,符合题意; C人推一块大石头没推动,有力,但物体没有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没有做功,不符合题意; D人使箱子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人给箱子一个向上的力,箱子向上没有移动距离,人对箱子没有 做功,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9. 关于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下列说法正确是( ) A. 电能表是测量消耗电能的仪表 B.

7、家庭电路中的电冰箱和空调是串联的 C. 用电器电线的绝缘皮破损了仍能继续使用 D. 导致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一定是短路 【答案】A 4 【解析】 【详解】A电能表是测量用电器消耗电能多少的仪表,故 A正确; B家庭电路中的电冰箱和空调互不影响,是并联的,故 B错误; C使用绝缘皮破损的导线,易引发触电事故,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故 C 错误; D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可能是电路中某处发生短路,也可能是用电器总功率过大,故 D 错误。 故选 A。 10. 如图所示是一种温度测试仪的电路,R1为定值电阻,R2为热敏电阻(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电路图符 号) 。电源两端的电压不变,闭合开关 S

8、,当所测物体温度升高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电流表示数变小 B. 电流表示数不变 C. 电压表示数变小 D. 电压表示数变大 【答案】D 【解析】 【详解】已知 R2为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由图可知定值电阻 R1、热敏电阻 R2串联,电流表 测电路电流,电压表测定值电阻 R1两端电压,闭合开关 S,当所测物体温度升高时,热敏电阻 R2阻值减小, 则通过电路电流增大,即电流表示数变大;定值电阻 R1阻值不变,通过电流增大,根据 U=IR 可知,两端 电压增大,即电压表示数变大。故 ABC 错误,D正确。 故选 D。 11. 如图所示电路中,将开关 S 闭合,完全相同的灯 L

9、1和灯 L2均发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灯 L1比灯 L2亮 B. 通过 A 点的电流大于通过 B 点的电流 C. 灯 L1的实际电功率比灯 L2的实际电功率小 D. 电路中 AB 两点间的电压等于 BC两点间的电压 5 【答案】D 【解析】 【详解】ABC由图可知,两个灯泡串联,两个灯泡完全相同,两个灯泡的电阻相同,串联电路中各处的 电流相等,所以通过 A 点的电流等于通过 B 点的电流,由 P=I2R 可知两个灯泡的实际功率相同,两个灯泡 亮度相同,故 ABC 错误; D由 U=IR可知两个灯泡两端的电压相等,所以 AB两点间的电压等于 BC 两点间的电压,故 D 正确。 故选

10、D。 12. 人用水平方向的力推物体,使物体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人对物体的推力大于水平面对物体的摩擦力 B. 若增大推力,物体所受摩擦力也将增大,物体仍做匀速直线运动 C. 若撤去推力,物体在继续运动过程中所受摩擦力大小不变 D. 若撤去推力,物体的运动状态不会发生改变 【答案】C 【解析】 【详解】A物体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推力和摩擦力是平衡力,人 对物体的推力等于水平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故 A 错误; B若增大推力,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摩擦力不变,推力大于摩擦力,物体做加 速运动,故

11、B 错误; C若撤去推力,物体在继续运动过程中,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摩擦力不变,故 C正确; D若撤去推力,物体水平方向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物体的速度减小, 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故 D错误。 故选 C。 13. 依据表格中的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比热容 c/ J/(kg C)-1】 水 4.2 103 煤油 2.1 103 砂石 约 0.92 103 6 A. 一杯水倒出一半,杯内剩余水比热容变小 B. 水和砂石放出相等热量,水的温度降低得较多 C. 水的比热容表示水的温度升高 1 C 吸收的热量是 4.2 103J D. 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等热

12、量,煤油温度升高得较多 【答案】D 【解析】 【详解】A比热容是物质特有的一种物理属性,只跟物质的种类、状态有关,所以一杯水倒出一半,杯内 剩余水的比热容不变,故 A 错误; B根据Q cmt 可知,相同质量的水和沙石放出相等热量,由于沙石的比热容比水小,则沙石的温度降 低得较多,故 B错误; C水的比热容表示的是 1kg 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 C 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 4.2 103J,故 C 错误; D根据Q cmt 可知,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吸收相等热量,由于煤油的比热容比水小,则沙石的温度升 高得较多,故 D正确。 故选 D。 14. 如图所示,把小桌甲倒放在海绵上,其上放一个物

13、体乙,它们静止时,物体乙的下表面和小桌甲的桌面 均水平。已知小桌甲重 G1,桌面面积为 S1;物体乙重 G2,下表面的面积为 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对海绵的压力就是甲受到的重力 B. 乙对甲的压力就是乙受到的重力 C. 甲对海绵的压强大小为 12 1 GG S D. 乙对甲的压强大小为 12 2 GG S 【答案】C 【解析】 【详解】AB不能说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压力是由于物体的形变而生的,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 7 的,二者不是同一种力,故 AB错误; C甲对海绵的压力大小为 F甲=G1+G2 甲对海绵的压强大小为 p甲= 12 1 GG S 故 C 正确; D乙对甲的

14、压强大小为 p乙= 2 2 G S 故 D 错误。 故选 C。 15. 某同学在粗细均匀的木棒上缠绕一些细铜丝,制作简易密度计 A,如图甲所示。将 A依次放入一系列密 度已知的液体中,每次当 A 在液体中处于竖直漂浮状态时,在木棒上标出与液面位置相平的刻度线及相应 密度值 ,并测量木棒浸入液体的深度 h,再利用收集的数据画出 -h图像,如图乙中图线所示。该同学 继续选用了与 A完全相同的木棒,并缠绕了不同质量的铜丝制作简易密度计 B。将 B 同样依次放入一系列 密度已知的液体中进行实验,得到图乙中图线。他进一步研究发现对同一密度计浸入液体的深度 h和对 应密度 的乘积不变。铜丝的体积可以忽略,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上述实验中密度计 A在不同液体中漂浮时,浸入的深度 h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B. 密度计 B上越靠近铜丝的位置,其刻度线对应的密度值越小 C. 密度计 A上缠绕铜丝的质量小于密度计 B 上缠绕铜丝的质量 D. 若图乙中 3-2=2-1,则密度计 A上 3与 2刻度线的间距大于 2与 1刻度线的间距 【答案】C 【解析】 【详解】A密度计 A的重力不变,不同的液体中,处于竖直漂浮状态,浮力等于重力,重力不变,浮力不 8 变,故 A 错误; B对同一密度计浸入液体的深度 h和对应密度 的乘积不变,密度计 B 上越靠近铜丝的位置,浸入液体的 深度越小,对应密度越大,故 B错误; C由图乙可知,密度计浸入液体深度相同,密度计 B对应的密度较大,根据 F浮=液gV排可知,V排相同, 密度计 B 受到的浮力较大,由漂浮条件可知密度计 B的重力较大,由 G=mg可知密度计 B 的质量较大,故 C正确; D如图所示: 密度计 A 上三个密度和对应的深度的乘积相等,即 3 32 21 1 hhh 3 23 2 hh , 2 12 1 hh , 3与 2刻度线的间距 332 23333 22 hhhhh 2与 1刻度线的间距 221 12222 11 hhhhh 因为 3 - 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