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2020年中考科学真题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mw****2 文档编号:145301446 上传时间:2020-09-18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588.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杭州市2020年中考科学真题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浙江省杭州市2020年中考科学真题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杭州市2020年中考科学真题含答案解析(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浙江省杭州市浙江省杭州市 20202020 年中考科学试卷年中考科学试卷 考生须知:考生须知: 1本试卷满分为 160 分,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纸上写姓名和准考证号,并在试卷首页的指定位置写上姓名和座 位号。 3必须在答题纸的对应位置上答题,写在其它地方无效。答题方式详见答题纸上的 说明。 4考试结束后,试题卷和答题纸一并上交。 5如需画图作答,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图形线条描黑。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Ca:40 Cu: 64) 试题卷试题卷 一、选择题选择题(本大题共 60 分,每小题 3

2、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19 年 8 月Science杂志报道,科学家合成了一种环状碳分子 C18,这种分子 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1 个环状碳分子 C18中共含有 18 个 ( ) A.原子 B.质子 C.中子 D.电子 【答案】A 【知识点】表示物质的符号 【考查能力】化学基础符号的表达和认知 【解析】C18中含有 18 个碳原子 【难度】易 【题分】3 分 2工业上可通过如下反应制取氧化钠, 2NaNO3+10Na6Na2O+N2下列相关说法正 确的是 ( ) A.反应物 NaNO3属于氧化物 B.生成物 N2的化学性质有氮气分子(N2)保持 C.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D

3、.反应前后只有氮元素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答案】B 【知识点】物质的分类;微粒的性质;基本反应类型 【考查能力】化学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 【解析】 A.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NaNO3含有 N 元素, 所以不是氧化物,A 选项错误。 B.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B 选项正确。 C. 复分解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该反应 的生成物中,N2是单质,不满足复分解反应的特征,C 选项错误。 D反应物中的钠单质在生成物中变为+1 价,D 选项错误。 【难度】易 【题分】3 分 32020 年初以来,世界多地先后暴发了严重的“新冠肺

4、炎”疫情。下列相关叙述正 确的是( ) 2 A.“新冠肺炎”是一种高致病性的遗传病 B.勤洗手对“新冠肺炎”的传染没有预防 效果 C.研制“新冠肺炎”疫苗的目的是有效切断传播途径 D.对确诊病例进行强制医学隔 离的目的是控制传染源 【答案】D 【知识点】传染病的防治措施 【考查能力】书本知识结合热点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析】 A.“新冠肺炎”是一种高致病性的传染病,不是遗传病,A 选项错误 B. “新冠肺炎”可通过接触传播,勤洗手可以有效预防,B 选项错误 C.研制疫苗的目的是保护易感人群,C 选项错误 D.医学隔离的目的是控制传染源,D 选项正确 【难度】易 【题分】3 分 4健康人的正常体温

5、调节过程如下:环境温度高于体温感受器体温调节中枢 效应器调节活动。下列关于活动 X 的说明,合理的是 ( ) A.皮肤血管收缩 B.汗液分泌增加 C.浑身肌肉颤抖 D.适当增添衣裤 【答案】B 【知识点】生命活动的调节 【考查能力】识记人体体温调节的具体过程 【解析】 A.外界温度高时,皮肤血管舒张,散热增加,A 选项错误 B. 外界温度高时,汗液分泌增加,散热增加,B 选项正确 C. 外界温度高时,骨骼肌紧张性收缩减弱,产热减少,C 选项错误 D.应该适当减少衣裤,方便散热,D 选项错误。 【难度】易 【题分】3 分 5下列估算最接近实际的是 ( ) A.一个中学生受到的重力约为 50N B

6、.科学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约为 8nm C.一个成年人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 1000Pa D.成年人正常步行速度约为 1.3m/s 【答案】D 【知识点】测量与估算 【考查能力】对常见物理量进行估算 【解析】 A.一个中学生约为 50kg,受到的重力约为 500N B.科学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约为 0.1mm C.一个成年人约为 500N,双脚站立时接触面约为 0.04m 2,对地面的压强约为 12500Pa D.成年人正常步行速度约为 1.3m/s 【难度】易 【题分】3 6用显微镜观察经染色的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与原因分 析不吻合的一项是( ) 选项实验现象可能的原

7、因 3 A视野中没有细胞未在口腔内壁刮取细胞 B视野中无光斑物镜未对准通光孔 C视野中有许多黑色圆圈细胞数量太多 D视野中的细胞往左移动观察者将装片往右移动 【答案】C 【知识点】显微镜操作 【考查能力】对显微镜操作时的故障进行排除 【解析】 A.未在口腔内壁刮取细胞,则视野中不会出现细胞 B.物镜未对准通光孔,导致找不到明亮的视野 C.视野中出现许多黑色的圆圈是因为制作载玻片的时候气泡太多导致 D.显微镜成像相反,故要往相反的方向移动载玻片。 【难度】易 【题分】3 7小金在野外观察到 4 株植物 P、Q、R 和 S,并设计如图所示的二歧分类检索表来分 辨这些植物。若上述 4 株植物中有一株

8、植物是桃树,则它是 ( ) A.P B.Q C.R D.S 【答案】C 【知识点】生物的分类 【考查能力】二歧分类检索表 【解析】根据桃树为被子植物,有叶,有花粉,种子有果肉包被,可判断桃树为 R 【难度】易 【题分】3 8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现象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下列有关人体结构 与功能相适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关节头和关节窝表面覆盖着一层关节软骨,有利于关节的灵活运动 B.小肠绒毛内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肠道内营养物质的消化 C.肺泡外有丰富的弹性纤维,有利于呼吸时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D.肾小管外有毛细血管网,有利于将原尿中的有用物质重吸收回血液 【答案】B

9、【知识点】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考查能力】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的对应判断 【解析】 A.关节头和关节窝表面覆盖着-层关节软骨,有利于关节的灵活运动,说法正确 4 B.小肠绒毛内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是有利于肠道内营养物质的吸收,说法错误 C.肺泡外有丰富的弹性纤维,有利于呼吸时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说法正确 D.肾小管外有毛细血管网,有利于将原尿中的有用物质重吸收回血液,说法正确 【难度】易 【题分】3 9如图是六大板块示意图,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可知( ) A.地球表面的陆地被海岭和海沟分割成六大板块 B.火山与地震带都分布在各大板块的中央 C.我们生活的杭州位于亚欧板块 D.青藏高原是由亚欧板

10、块与非洲板块碰撞形成 【答案】C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 【考查能力】对于板块构造的理解和运用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 A.地球整体被分为六大板块,而不是地球陆地。错误 B.火山与地震带分布在板块交接处。错误 C.杭州处在亚洲,处于板块中的亚欧板块。正确 D.青藏高原处在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汇处,是与印度洋板块碰撞形成的。错误 【难度】易 【题分】3 10小金通过实验室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的方法获得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接着利用 这瓶二氧化碳气体完成了图示实验,观察到蜡烛火焰自下而上依次熄灭。下列说法错 误的是( ) A.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为块状大理石和稀硫酸 B.实验室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

11、集二氧化碳 C.图示实验可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D.图示实验可说明二氧化碳不支持蜡烛的燃烧 5 【答案】A 【知识点】二氧化碳气体的物理性质以及化学性质 【考查能力】对于气体的密度以及 制取收集的理解和运用 【解析】 A.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用稀盐酸和大理石,不用稀硫酸。错误 B.二氧化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所以运用向上排空气法。正确 C.图示实验,蜡烛从下往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气体不支持蜡烛燃烧,并且密度 大于空气。正确 D.同上。正确 【难度】易 【题分】3 11有外形相同的两根钢条 M、N,按图甲、图乙两种方式接触时,它们之间都有较大 吸引力。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M 无

12、磁性、N 无磁性 B.M 无磁性、N 有磁性 C.M 有磁性、N 无磁性 D.M 有磁性、N 有磁性 【答案】D 【知识点】磁体的磁性 【考查能力】磁性磁极的理解和运用 【解析】根据磁体的性质判断,磁体两端的磁性最强,中间的磁性最弱;M 的一端接 触 N 的中间部位或者 N 的一端接触 M 的中间部位,都具有女较大的吸引力。说明两根 钢条都具有磁性。 【难度】中 【题分】3 12如图是太阳直射点运动示意图,其中 a、b、c 分别表示三条纬线。据图分析可知 ( ) A.纬线 a 是南回归线 B.当直射点在时,杭州市的节气是夏至 C.当直射点在纬线 a、b 之间移动时,杭州市昼夜平分 D.造成直射

13、点在纬线 a、c 之间移动的主要原因是地球的 自转 【答案】B 【知识点】节气与太阳直射点的关系 【考查能力】四大节气的理解与各自节气的特点 【解析】 A.太阳直射点在 a 纬线时,节气是夏至,所以 a 是北回归线。错误 B.a 纬线是北回归线,杭州地处北半球,所以是夏至。正确 C.当直射点在 ab 之间移动时,一种是春分到夏至,一种是夏至到秋分,两种情况都 是昼长夜短。错误 D.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主要原因是地球的公转。错误 【难度】易 【题分】3 13小金在配置硝酸钾溶液时得到下表数据,据此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6 序号温度/水的质量/克加入硝酸钾的质量/克所得溶液的质量/克 10100

14、40120. 9 6010040140 A1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40 克 B所得的溶液一定时 6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C若通过加热将中剩余硝酸钾全部溶解,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加热前保持一 致 D若将所得的溶液降温至 10,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减小 【答案】D 【知识点】溶解度、溶质质量分数 【考查能力】知识的应用能力 【解析】 由表中数据可知,10时,溶液为饱和溶液有饱和溶液公式: 或 A1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20.9 克 B中溶质全部溶解,不一定是 60时的饱和溶液 C由溶质质量分数公式: 可知,溶质增大,溶质质量分数也会增大 D60时,=28.6% 10时,=17.3% 【难度】

15、中 【题分】3 分 14惯性是物体的一种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才有惯性 B物体速度越大惯性也越大 C静止或匀速运动的物体,没有惯性 D物体受力或不受力时都具有惯性 【答案】D 【知识点】运动与力 【考查能力】识记能力 【解析】我们把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1)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是指无论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无论物体质量大或小, 无论是静止还是运动,无论受力还是不受力,都具有惯性。惯性是自然界中一切物体 的固有属性。 (2)惯性大小是由物体的质量决定的,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而与运动状态无关。 【难度】易 【题分】3 分 15照相机和放

16、大镜都是凸透镜成像原理的具体应用。对应图示,下列关于照相 机、放大镜使用和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照相机:被拍物体应在甲区域内,成倒立缩小实像 7 B照相机:被拍物体应在乙区域内,成倒立缩小实像 C放大镜:被观察物体应在乙区域内,成正立放大虚像 D放大镜:被观察物体应在丙区域内,成正立放大实像 【答案】A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 【考查能力】知识的应用能力 【解析】 物 体 到 透 镜 的 距离 u 像的特点 像与透镜的距 离 v 应用 倒立或正 立 缩小或放 大 虚 或 实 倒立缩小实照相机 倒立等大实v=2f测焦距 f 倒立放大实v2f幻灯机 不成像 获取平行 光 正立放大虚放大镜 【难度】易 【题分】3 分 16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进行的操作,正确的是( ) 选 项 实验目的操作 A 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后, 回收其中的二氧化锰 将反应得到的混合物溶解后直接加热 蒸发 B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检 验氧气是否收集满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集气瓶中,观 察木条是否复燃 C鉴别盐酸和硫酸 取样后滴加氯化钡溶液,观察是否变 浑浊 D比较铜和银的化学活动性顺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