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论文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45298386 上传时间:2020-09-18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论文(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石 河 子 大 学 农 学 院课 程 论 文(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 题目:德国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课程名称: 建筑与世界名园赏析 学生: 朱继麟 学 号: 2010512438 所学专业: 园林 授课教师: 冶建明 所在学院: 农学院 石河子大学农学院2013年03月30日正文容:本论文主要从下面几个方面介绍德国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的场地及其主要景观安排的具体容: 1、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的总体概况2、景观设计师简介3、项目背景和历史变迁4、设计、发展和决策过程5、方案容6、场地规划7、风景园林师扮演的角色8、同行的评价9、项目的重要性和唯一性10、可推广的特点和启示1、北杜伊斯堡

2、景观公园的总体概况: 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位于德国杜伊斯堡市的北部。公园建在原钢铁厂与炼炉厂所在地,是工业地更新与改造的经典设计案例。现已是一个占地230公顷的综合休闲娱乐公园。公园除了保存下来的鼓风炉炼钢厂和煤矿及钢铁工业以外,冶炼厂和烧结厂、铁和锰仓库以及属于公司的铁路的众多铁轨都坐落在那里。(见图0)地点:德国北杜伊斯堡建造时间:1991年至1994年名称:德国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类别:工业改造总面积:230公顷设计主题:以开放空间整合及生态恢复与重建为主题预算:15500000欧元约1.5亿人民币甲方:威斯特法伦州政府机构在一项房地产基金的支持下购买了钢铁厂的用地,组建了开发公司。参与投标

3、方:65个设计团队中标方:彼得拉兹事务所的方案以其新颖独特的“后工业景观”设计思想、手法和现实可行的实施对策而最终获胜。2、 景观设计师简介:彼得拉茨(见图1)是德国当代著名的景观设计师,他用生态主义的思想和特有的艺术语言进行景观设计,在当今景观设计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拉茨的另一重要作品是位于萨尔布吕肯市的港口岛公园,港口岛公园获得1989年德国风景园林学会奖。拉茨1939年出生于德国达姆斯塔特,父亲是一位建筑师。在他上中学的时候,就决定了将来要做一位景观设计师,这样他可以像建筑师那样创造性地工作,但是用更多的植物材料。1964年拉茨毕业于慕尼黑工大景观设计专业,然后在亚琛工大继续学习城市规

4、划和景观设计,1968年毕业后建立了自己的设计事务所,并在卡塞尔大学任教,在那里,他有机会与很多工程师、艺术家和建筑师合作,接触不同的行业、学习不同的技术。他们探讨的问题包括屋顶花园、水处理、太阳能利用等,并且积极地把研究的理论附诸实施。这些研究与合作使他受益匪浅,对他今后的事业发展和在景观设计中始终贯彻技术和生态的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3、项目背景和历史变迁20世纪90年代,曾经是德国最重要工业基地的鲁尔区,进行了一项对欧洲乃至世界上都产生重大影响的项目国际建筑展埃姆舍公园(见图2)。它的最大特色是巧妙地将旧有的工业区改建成公众休闲、娱乐的场所,并且尽可能地保留了原有的工业设施,同时又创造了

5、独特的工业景观。这项环境与生态的整治工程,解决了这一地区由于产业的衰落带来的就业、居住和经济发展等诸多方面的难题,从而赋予旧的工业基地以新的生机,这一意义深远的实践,为世界上其他旧工业区的改造树立了典。由德国慕尼黑工大教授、景观设计师彼得拉茨设计的杜伊斯堡景观公园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公园之一。国际建筑展埃姆舍公园位于德国鲁尔区,由西边的杜伊斯堡市到东边的贝格卡门市,长70km,从南到北约12km宽,面积达800km2,区人口约为250万。埃姆舍河地区原为德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经过150年的工业发展,这一地区形成了以矿山开采及钢铁制造业为主要产业的工业区。纵横交错的铁路、公路、运河、高压输电线、矿山

6、机械、高大的烟囱、堆料场等成为地区的典型景观。自60年代以来,作为主要工业的煤矿和铁矿开采,渐渐衰落、倒闭,大量质量很好的建筑也不再使用。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促使当地政府为地区的复兴采取有效措施,即建造国际建筑展埃姆舍公园,主要容包括:350km长的埃姆舍河及其支流的生态再生工程,净化区域中被污染的河水,恢复河流两侧的自然景观;建造300km2的埃姆舍公园,改善地区的生态环境;改造现有住宅,并兴建新住宅,解决居住问题;建造各类科技、商务中心,解决就业问题;原有工业建筑的整治及重新使用等。这些项目多与风景园林相关,世界上许多最著名的建筑师、景观设计师都参与了项目中一些建筑与环境的规划与设计。19

7、89年北莱因一一威斯特法伦州政府机构在一项房地产基金的支持下购买了钢铁厂的用地,组建了开发公司;杜伊斯堡市也调整了规划,将用地性质转化为公园用地。这样该工厂改造项目被纳入到“国际建筑展埃姆舍公园”计划“绿色框架”主题下的景观公园系统中,作为前期的探索性重点项日,手1990年举办了国际设计竟赛。组织者在报名的65个设计机构中遴选出包括法国景观设计大师伯纳德拉索斯和德国景观设计大师彼得拉兹在的5个设计团队参赛。1991年竟赛结果公布,彼得拉兹事务所的方案以其新颖独特的“后工业景观”设计思想、手法和现实可行的实施对策而最终获胜。1994年夏天公园首次对公众正式开放,好评如潮。彼得拉兹先生因其在项目中

8、的卓越工作成果而于2000年获得第一届欧洲景观设计奖,并被尊为后工业景观设计的代表人物。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则被誉为后工业景观公园的经典例。 4、设计、发展和决策过程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原本是工业区,主要为梅德里钢铁厂(见图34),该钢铁厂1903年投产,总产量共3700万吨,仅1974年生铁总产量就达到100万吨,是高产的钢铁企业,1984年为从对欧洲产品配额限制的要求,工厂5号高炉为现代化改造付出了高昂的成本。1987年钢铁厂关闭,曾经与杜伊斯堡市共存了大半个世纪的工厂面临着拆除或保留的抉择,最终城市选择了后者,对工业以及予以保留,赋予其新的功能,并在景观美学意义和生态特质上加以强化。5、场地

9、分析5.1区位分析(见图5)5.2 景观资源分析杜伊斯堡公园(见图5)位于杜伊斯堡市北部,杜伊斯堡,德国西部鲁尔区重要工业城市。在鲁尔河注入莱茵河处。人口54.2万。中世纪为一商业城布,现为全国最大河港,以吞吐煤、铁矿石、石油、建筑材料等为主。载重8,000吨的船队可上溯莱茵河至此。重要铁路枢纽。全国主要钢铁工业中心,全国7个具有400万吨以上炼钢能力的钢铁厂中有5个在本市。杜伊斯堡位于莱茵河与鲁尔河的交汇处,是德国19世纪重工业区的中心。由于20世纪60年代起钢铁行业不断缩水,对煤矿工业的需求也大大降低。80年代后期,这里己经成为整个联邦德国失业情况最恶劣的地方之一。5.3 设计理念后工业景

10、观公园后工业景观是指工业生产活动停止后,对遗留在工业废弃地上的各种工业设施、地表痕迹、废弃物等加以保留、更新利用或艺术加工,并作为主要的景观构成元素来设计和营造的新景观。这些工业设施涵盖了与工业生产相关的各类设施,主要类型有生产设施、仓储设施、交通运输设施、动力设施、给水与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等,具体包括各类车间厂房、库房、变配电站、锅炉房、烟囱、井架、水塔、水池、水渠等建、构筑物;高炉、气罐、油罐等工业生产设备;铁路、机车、管道、传送带、特种车辆等交通运输设施或动力传输设备等。(见图610)景观公园指的是依托工业废弃地上的后工业景观,将场地上的各种自然和人工环境要素统一进行

11、规划设计,组织整理成能够为公众提供工业文化体验以及休闲、娱乐、体育运动、科教等多种功能的城市公共活动空间。后工业景观公园发端于20世纪60年代70年代欧美发达国家,成熟于20世纪90年代的德国。其中,德国鲁尔区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被认为是后工业景观公园的代表作。5.4面临问题(1)污染问题:土壤方面,因为长期发展工业,场地中有大量含砷或氰化物的土壤,部分污染严重者必须全部清除,另外一些有毒土壤也必须深埋在烧结池里,并用新土覆盖。水方面,艾姆舍河流经整个工业区,成了一条公共排污渠,吸纳各厂排出的污水,形成了一条绵延400千米的污染带,影响着整个工业区的环境质量。生态方面,因为大量污染物的产生使得该

12、区域生物稀少缺乏多样性。(2)经济问题:原先的厂房及设备已颇具规模,要拆除重建的成本非常昂贵;治理污染需要大量资金;公园的管理费用庞大。5.5面临机遇(1)地理位置: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位于杜伊斯堡区和汉博恩区之间,可以解决两地沟通不足的问题。同时公园地处IBA艾姆舍公园打造的所有文化通道上地标艺术走廊、工业化自然走廊、工业文化走廊以及建筑走廊,它还处在一条与大城市杜塞尔多夫和多特蒙德相连的自行车道上,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有深厚的文化环境。(2)工厂遗留下来的东西,像庞大的建筑和货棚、矿渣堆、烟囱、鼓风炉、铁路、桥梁、沉淀池、水渠、起重机等等,可以成为公园建造的基础,加以利用。(3)该处历史

13、悠久是具有文化记忆的场地,可以对游人引起思想上的共鸣。(4)虽然生物种类不多但已形成了独特的生态群落,具有研究和教育意义。(5)之前一些资源保护主义者已将废旧船只和设施视为工业纪念碑,攀岩俱乐部开始在铁矿贮料仓的厚重墙壁上练习攀岩,潜水俱乐部也开始在煤气罐里练习潜水。可以利用现有条件进行场地功能的延伸。5.6改造原则(1)最少的破坏 工厂中的构筑物都予以保留,部分构筑物被赋予新的使用功能。高炉等工业设施可以让游人安全地攀登,眺望,废弃的高架铁路可改造成为公园中的游步道,并被处理为艺术的作品,工厂中的一些铁架可成为攀缘植物的支架,高高的混凝土墙体可成为攀岩训练场设计试图对场地本身进行最少的破坏,

14、而是对旧有的景观结构和要素重新解释。设计也从未掩饰历史,任何地方都让人们去看,去感受历史。(2)生态原则 首先基地上的材料同时作为建筑材料和植物生长的媒介加以循环利用。拉茨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工厂的历史信息,利用原有的“废料”塑造公园的景观,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新材料的需求,减少了对生产材料所需的能源的索取。当地生态系统的尊重的改进。公园的植被主要由杂草构成,这些杂草早在公园修建前就生长在那里了。炼焦厂和铁轨两边长满了白桦树和柳树。另外,还引进了一些适合在铁矿石地区生长的植物品种,种植在工厂附近。总之,园区植被是优良的本地品种和外来品种的有机混合。6、方案容设计者将围广阔、尺度巨大、景观破碎、布

15、局混乱的园区梳理、整合为水公园、铁路公园、公共使用区和公园道路系统四个景观层次。6.1水公园公园标高最低的层次,由净化水渠、净水池、冷却池等水体构成。净化水渠是对向西流经整个厂区的埃姆舍河进行净化的河道。水渠两岸栽植了自由生长的植被,每隔一段距离布置有台阶和平台以满足游人亲水的需求。(图1115)6.2 铁路公园铁路公园与高架步行道系统相结合,是园区标高最高的层次,高出地面约12m,通过楼梯、台阶等与其他空间层次相联结。该层次不仅形成了独特的景观视野,而且作为水平线元素将各个庞大的独立工业设施联结起来,丰富了景观向度。(图1618)铁路公园层在东西方向上穿越整个园区,并在中部偏西的位置呈编组形式放大,设计者将其命名为“铁路竖琴”。6.3公共使用区包括金属广场、考珀活动场地、熔渣公园、料仓花园、开放绿地等公共开放空间。 金属广场位于厂区中心的位置,在1号高炉铸造车间的北侧。作为公园的标志性景观,该广场由在地面上整齐排列的7X7共49块、每块重达7t8t的方形铸铁板构成,彼得拉兹对这些表面具有各异腐蚀状态的铸铁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