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的哲学思想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5297075 上传时间:2020-09-18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文中的哲学思想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作文中的哲学思想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作文中的哲学思想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作文中的哲学思想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作文中的哲学思想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作文中的哲学思想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文中的哲学思想课件(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作文中的哲学思想,1、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 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 它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一切事物、 现象和过程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联系的普遍性同时还指一切事物、 现象和过程之内部各要素、 部分、 环节也不是孤立存在的。 事物一方面存在着普遍联系, 另一方面又存在着相对独立性。 从大的方面说, 联系可分为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 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 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 主要联系和次要联系、 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等。 ,作文中的哲学思想,2、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一是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局部离不开整体。 二是整体功能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 三是整体的功能小于局部功

2、能之和。 整体与部分的联系,表现在: 一是二者相互依赖,不可分割,各以对方存在为前提。 二是相互影响。整体的性能、状态及变化会影响到部分的性能、状态及变化。反之亦然。 三是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四是整体与部分也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作文中的哲学思想,3、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发展观的对立与根本分歧 第一 唯物辩证法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世界,形而上学则是用孤立的观点看世界。 第二 唯物辩证法用发展变化的观点看世界,而形而上学则用静止不变的观点看世界。 第三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形而上学则否认事物内部存在的矛盾,把事物变化的原因归结为外部力量的推动。

3、根本分歧和斗争焦点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作文中的哲学思想,4)新生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是由事物发展的辨证本性和新旧事物的本质特点决定的: 新事物是旧事物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合乎规律的产物;新事物是促使旧事物灭亡的因素,但又是旧事物不能战胜或克服的因素;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 总之,新事物战胜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和最终结果。 ,作文中的哲学思想,(5)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 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本质属性。 矛盾的同一性或统一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连结、不可分割的性质。 第一,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连结、

4、相互依存,公居于一个统一体中。 第二,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要求我们坚持一分为二的分析方法,作文中的哲学思想,(6)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2)这种矛盾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客观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人们不能任意制造,也不能任意取消。 (3)人为制造的矛盾与事物自身所固有的矛盾是有区别的。人为制造矛盾不仅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而且适得其反。,作文中的哲学思想,(7)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原理内容】事物变化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

5、作用。【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作文中的哲学思想,(8)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 原 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可以互相转化。 方法论:从特殊到普遍再到特殊认识的方法。,作文中的哲学思想,(9)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次要矛盾。在一定的条件下互相转化。,作文中的哲学思想, (10)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方面的内容决定的。所以说抓本质就是先抓中心,再抓主要矛盾,再抓主要方面。 主次方面不是死的,是变动的,在某

6、一条件的影响下,他向另一方转化,这种相互转化则是绝对的,而主要方面的内容一旦转化,则事物的性质也随之变化。,作文中的哲学思想,(11)“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重点论是指在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中,要坚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两点论是指以矛盾的观点看问题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作文中的哲学思想,(12)量变和质变的关系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3)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作文中的哲学思想,(13)量变和质变的基本形式 量变引起质变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减会引起质

7、变;二是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的变化也会引起质变。,作文中的哲学思想,(14)肯定和否定的关系 一方面,肯定中包含着否定。肯定就是否定。事物在自我否定中更新。 另一方面,否定中包含着肯定。否定就是肯定。否定既是消灭肯定的环节,但又是产生新的肯定的中介;否定环节并不使事物消解为零,而是在否定旧的规定中推出新的规定。,作文中的哲学思想,(15)辩证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论的区别 辩证的否定观认为,否定是事物内在矛盾所引起的自我否定。形而上学否定观则认为,否定是外在的否定、主观任意的否定。,作文中的哲学思想,(16)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原理 【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

8、总趋势是前进的,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向前进,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方法论要求】它要求我们:第一,要正确对待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前进中遇到的困难;第二,要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曲折;第三,要准备走曲折的路,满腔热情地支持社会主义事业,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文中的哲学思想,1 (17)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因和结果之间的关系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掌握原因和结果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找出某一事物或现象产生的原因,才能认识其本质和规律,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作文中的哲学思想

9、,(18)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 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实践中要抓住偶然现象提供的机遇,揭示其背后隐藏的必然规律,抓紧住机遇往往是在实际活动中取得重大实效的关键环节。,作文中的哲学思想,(19)可能性的复杂性 可能性变成现实,这个过程要有实现的条件,要有内因,外因。 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 内因包括诸如你对事情所付出的努力,你有多大的愿望事情能实现,等等;外因包括实现这个事情的条件,客观环境等等。 我们既要改善外因,更重要是内因的作用,如果你决定了背水一战,那实现的概率大大增加。,作文中的哲学思想,(20)可能性和现实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可能性与现实

10、之间是对立统一关系 (1)可能性与现实性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和对立。 (2)可能性和现实性又是统一的。 掌握可能性和现实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 (1)可能性不等于现实性,一切工作都要从现实出发,而不要从可能出发。 (2)为了使好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我们必须在尊重客观现实的基础上自觉发挥主观能动性。,作文中的哲学思想,(21)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原理 形式服从内容,内容需要适合的形式,任何内容都需有一定形式来包装,任何形式都必须有内容方成实体,空洞或低劣的内容,形式再好也无意义,也不会引人入胜,内容精彩,没有适合内容的形式或形式极其一般,会影响内容的宣扬,因此,内容是重要的,是核心,形式服

11、从内容,内容有求于得体的形式,两者相互依赖联系,相互补充,互相依赖而存在。,作文中的哲学思想,(22)本质和现象的关系。,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的。现象和本质是统一的。 两者是相互依存的。两者是相互蕴涵的,在实际上也是相互包含的。本质寓于现象之中,本质也包含现象现象与本质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区别真象与假象、假象与错觉,对立统一原理,原理:矛盾是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是始终不可分割的。 方法论:要全面地看问题;要学会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相互转化原理,原理:矛盾的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相互转化,矛盾双方的转化是现实的有条件的。 方法论: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条件

12、促使矛盾向有利的方向转化。,普遍性原理,原理: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方法论:用全面的观点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坚持两分法,两点论。,特殊性原理,原理: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即矛盾的特殊性。 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原理: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系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方法论:学会正确的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要遵循从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主、次矛盾关系原理,原理:主次矛盾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主次矛盾互相依赖、互相联系。主要矛盾处

13、于支配地位和起决定作用;次要矛盾也会影响主要矛盾的发展和解决。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既要抓中心、抓重点,又要统筹兼顾,学会“弹钢琴”。,矛盾主次方面关系原理,原理:矛盾的主次方面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主次方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规定着事物的性质;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也有影响。在一定条件下,二者相互转化,主次方面转化了,事物的性质也就发生了变化。 方法论:认识事物既要全面,又要抓住本质和主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原理,原理:所谓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种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所谓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它的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种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方法论: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也就是我们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住重点和主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