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市高二语文3月月考试题旧人教版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5294162 上传时间:2020-09-1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8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桂林市高二语文3月月考试题旧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广西桂林市高二语文3月月考试题旧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广西桂林市高二语文3月月考试题旧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广西桂林市高二语文3月月考试题旧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广西桂林市高二语文3月月考试题旧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西桂林市高二语文3月月考试题旧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桂林市高二语文3月月考试题旧人教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桂林中学高二年级2013年3月月考试题语 文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注:本试卷在答题卡上作题,写在试卷上无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 12 分)1选出下列加点词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蹩进bi 亲昵n 门衰祚zu薄 犹蒙矜jn育 除臣洗xin马B租赁ln 打烊yng 桂棹zhu兰桨 倚歌和h之 酾sh酒临江C瘦削xio 贬谪zh 锵qing鸣金石 负土累li石 余音袅袅nioD肩胛ji 纸锭din 不省xng所怙 辍chu汝而就 遽去而殁m2.选出下列各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少的一组是( )A遐迩 鸿蒙 成群结对 横槊赋诗 初生牛犊不怕虎B罗嗦 精典 心有旁鹜 正襟危坐 一年之

2、际在于春C坍塌 精萃 声名雀起 沧海一粟 男儿有泪不轻掸D掮客 札记 常年累月 衔哀致诚 冒天下之大不违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召开期间,各地代表云集北京,对记者们接连不断的提问,与会代表们均不胜其烦地一一给予耐心解答。B那些以权谋利的贪官初次尝到甜头,私欲便急速膨胀,得陇望蜀,一步步滑向深渊。C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便具有扶助他人的热肠,做善事,行义举,从善如流,这些美好的品德代代相传,直至今日。D哈尔滨大桥垮塌、山东威海居民楼爆炸、济青高速淄博段特大车祸一个个悲剧如影随形。人们不禁要问:安全监督部门是否尽到了应尽的职责?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由于朝

3、鲜前最高领导人金正日逝世,使朝韩关系走向的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国际社会中引起了不小的波动。B“生态健康国际论坛”是由国际生态健康联合会每两年组织一次的学术会议,主要探讨全球气候、生态变化导致的新发传染病等人类健康。C在泰山脚下,游客们可以品尝到各式各样的山东小吃和极具地域风情的舞蹈,登泰山,游孔祠,更是让人深深地感受到齐鲁文化的雄浑厚重。D包装和炒作,在市场经济社会中,是一种物质和精神产品宣传的必备手段,可这要有一个限度,过了就成了忽悠,成了骗局,就会把善良的人拖进泥淖。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每小题3分,共9分)颠覆传统的读书方式移动阅读2011年中国人移动阅读报告显示,

4、过去的一年中,国人共进行了9亿分钟(相当于17个世纪)、6亿次移动阅读。上班路上成为移动阅读的高峰期,其次人们也喜欢在床上、沙发上、洗手间、下班路上阅读。移动阅读是什么?移动阅读是指人们用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数码终端如手机、电纸书、平板电脑等进行阅读。阅读的内容包括数字化的书籍、报刊杂志,也包括博客微博、视频等。谈到移动阅读,不得不提手机报,自从2004年7月中国首份手机报诞生以来,手机作为“装在口袋里的媒体”开始步入人们的生活。它的移动性、便携性、互动性、贴身性等优势,满足了信息时代受众在“碎片化时间”中阅读的习惯,用手机进行移动阅读得到认可和追捧。但是,基于2.5G网络的手机报只能看做是移动阅

5、读的“前世”。随着3G无线互联网时代来临,阅读必将朝着丰富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人们不再满足于阅读内容单一的手机报,在电纸书、智能平板、PSP等具有通信功能的移动终端上阅读成为潮流所向。这些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平台,使得随时随地可读、海量信息聚集、声像图文并茂成为可能。移动阅读时代到来了。移动阅读与传统的阅读方式相比,有许多不同的地方。目前,移动阅读可以分为电子阅读器(电纸书)和阅读客户端两大类。电纸书可以阅读PDF、TXT等大部分格式的电子书,一些电子阅读器的电子墨水技术使得辐射能耗低、不伤眼睛、效果逼真,阅读时好像玻璃下压着一本纸质书一样。而阅读客户端是通过阅读应用软件向读者推送电子书,用户可

6、以下载或在线阅读。历史上,人们常用汗牛充栋来形容藏书多,存放时可堆砌至屋顶,运书时让牛也出汗。然而在移动阅读时代,书房将不再“汗牛充栋”,一部普通的电子阅读器就可以存储成千上万本书籍,并把他们放入口袋中随身携带,这种方式使得阅读“飘”了起来。同时,阅读器或阅读软件的书签、笔记、分享功能大大提高了阅读的效率和深度。读到精彩处,兴起时,轻点按钮,用微博等移动社交工具和他人分享阅读心得。这样,通过小小的阅读终端,便能以书会友。新民晚报总编辑、上海市记协副主席陈保平在中国传媒领袖大讲堂演讲时说:“移动阅读将成为未来一种主要的生活方式。”CNNIC统计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已达到3

7、.88亿;手机首次超越台式电脑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另据易观国际报告,手机阅读已成为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高频率使用的应用之一,每天阅读一次及以上的用户占比45%。摩尔定律预示着移动阅读将汇入这样的科技潮流:阅读器更便携,性价比更高,阅读体验更好,阅读量更大。可见,未来移动阅读将在手机上大有作为,“飘”起来阅读将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然而,海量信息是把双刃剑,带来丰富选择的同时,也会带来负面影响。移动阅读让人们买的书越来越少,加上阅读器上从一本书切换到另一本书的功能很方便;使得读者更难从头到尾读完一本书。并且,在公交、地铁等嘈杂的环境中阅读;知识的吸收难免会大打折扣。因此陈保平也提出:这种碎片化的“浅阅

8、读”是否会对人的思维方式、分析能力有负面影响,这也是人类每次拥抱新技术的同时,值得警醒的地方。5下列关于“移动阅读”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移动阅读”是相对于传统阅读而言的新兴阅读方式,这里面既有阅读方式、方法的变化,也有读物内容的变化。B“移动阅读”将随着阅读器更便携、性价比更高的趋势给人们带来更好的阅读体验和更大的阅读量,并将替代传统阅读。C“移动阅读”时代到来的标志是3G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在电纸书、智能平板、PEP上阅读成为潮流。D“移动阅读”是人们利用手机、电纸书、平板电脑等进行阅读的方式,而用手机进行移动阅读最早得到认可和追捧。6下列表述不能支持“移动阅读被称为碎片化阅读”这一

9、说法的一项是( )A信息时代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业余时间呈“碎片化”形态,在这样的时间里很难长时间地连续阅读。B人们通过移动阅读很难从头到尾完整地阅读完一本书,甚至难以读完一篇并不长的文章。C人们通过这种阅读所接受的信息完全是零碎的,而零碎的信息给人的教益是断章取义的、不完整的,有害无益。D这种阅读是浅阅读,阅读的结果对人的思维方式、分析能力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正所谓开“卷”未必有益。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随着3G无线互联网时代来临,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数码终端技术的移动阅读可能会朝着丰富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B人们可以使用阅读终端的书签、笔记、分享功能,通

10、过“微博”等社交工具与他人分享阅读心得,随时随地以书会友。C一些电子阅读器因为采用了电子墨水技术,使这类移动阅读没有辐射,不伤眼晴,效果逼真而被广泛应用。D传统阅读时代的书房藏书“汗牛充栋”,而移动阅读时代,一部普通的电子阅读器就可以装下成千上万本书,书房中不可能再有大量藏书。三、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1题。陈禾,字秀实,明州鄞县人。元符三年进士。累迁辟雍博士、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天下久平,武备宽弛,东南尤甚。禾请增戍、缮城壁,以戒不虞。或指为生事,格不下。其后盗起,人服其先见。迁左正言,俄除给事中。时童贯权益张,与黄经臣胥用事,御史中丞卢航表里为奸,搢绅侧目。禾曰:

11、“此国家安危之本也。吾位言责,此而不言,一迁给舍,则非其职矣。”未拜命,首抗疏劾贯。复劾经臣:“怙宠弄权,夸炫朝列。每云诏令皆出其手,言上将用某人,举某事,已而诏下,悉如其言。夫发号施令,国之重事,黜幽陟明,天子大权,奈何使宦寺得与?臣之所忧,不独经臣,此途一开,类进者众,国家之祸,有不可遏,愿亟窜之远方。”论奏未终,上拂衣起。禾引上衣,请毕其说。衣裾落,上曰:“正言碎朕衣矣。”禾言:“陛下不惜碎衣,臣岂惜碎首以报陛下?此曹今日受富贵之利,陛下他日受危亡之祸。”言愈切,上变色曰:“卿能如此,朕复何忧?”内侍请上易衣,上却之曰:“留以旌直臣。”翌日,贯等相率前诉,谓国家极治,安得此不详语。卢航奏

12、禾狂妄,谪信州监酒。遇赦,得自便还里。初,陈瓘归自岭外,居于鄞,与禾相好,遣其子正汇从学。后正汇告京罪,执诣阙,瓘亦就逮。经臣莅其狱,檄禾取证,禾答以事有之,罪不敢逃。或谓其失对,禾曰:“祸福死生,命也,岂可以死易不义耶?愿得分贤者罪。”遂坐瓘党停官。遇赦,复起知广德军,移知和州。寻遭内艰,服除,知秀州。王黼新得政,禾曰:“安能出黼门下?”力辞,改汝州。辞益坚,曰:“宁饿死。”黼闻而衔之。禾兄秉时为寿春府教授,禾侍兄官居。适童贯领兵道府下,谒不得入,馈之不受。贯怒,归而谮之。上曰:“此人素如此,汝不能容邪?”久之,知舒州,命下而卒,赠中大夫,谥文介。(节选自宋史陈禾传)注:雍:太学名。8对下列

13、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愿亟窜之远方 窜:放逐 B留以旌直臣 旌:表彰C此曹今日受富贵之利 曹:一类人 D安得此不详语 详:详细9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陈禾刚强正直的一组是( )其后盗起,人服其先见。 未拜命,首抗疏劾贯。 论奏未终,上拂衣起 。 檄禾取证,禾答以事有之,罪不敢逃。 辞益坚,曰:“宁饿死。” 适童贯领兵道府下,谒不得入,馈之不受。A B C D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禾从长久太平的局面中看出潜藏的危机,针对当时军备松弛,东南一带尤其严重的情况,他上奏请求采取措施,起初不为人理解,后来事实证明他有先见之明。B童贯、黄经臣、卢航

14、狼狈为奸,权倾朝野,士大夫都敢怒不敢言,陈禾挺身而出,先上书弹劾童贯,又弹劾黄经臣,指出他们的所作所为对国家危害严重。C陈禾冒死进谏,拉破了皇帝的衣服,迫使皇帝表面上赞同其意见,然而陈禾激怒了皇帝,以致第二天当童贯、卢航等人诋毁他时,皇帝就趁势将他贬谪到外地。D王黼刚刚执掌大权时,陈禾对他十分鄙视,说,怎么能在王黼门下听候调遣,于是一再坚决要求辞官。王黼听说后对他怀恨在心。1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夫发号施令,国之重事,黜幽陟明,天子大权,奈何使宦寺得与?(5分) (2)适童贯领兵道府下,谒不得入,馈之不受。贯怒,归而谮之。(5分)四、诗歌阅读。(8分)1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鹧鸪天苏轼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注:这首词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红蕖,红荷花的别名。(1)词的上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景的?运用了哪种表达技巧?请对此作简要说明。(4分)(2)最后两句:“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画龙点睛,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感慨?(4分)五、默写。(5分)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