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市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题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5294081 上传时间:2020-09-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桂林市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广西桂林市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广西桂林市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广西桂林市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西桂林市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桂林市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题(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西桂林市2012-2013学年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题一、选择题(140分) 12国家强盛之道:怎样做大国一书指出:“现代金融市场起源于西方。以粗略的线条勾勒,那就是从以佛罗伦萨等独立城市为中心的北意大利金融,发展到以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荷兰金融,然后发展到以伦敦为中心的英国金融、最后到达以纽约华尔街为中心的美国金融。”这一发展轨迹A始于第一次工业革命B是欧洲“商业革命”的结果C始终受益于殖民扩张D最终改变了欧洲的传统地位13. 1971年,苏联政府在关于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说:“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具有新的、社会主义的内容。当然,我们要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的各种错误观点。”

2、上述说法A全盘否定了原有计划经济体制 B主张建立市场经济体制C认识到原有经济体制存在弊端 D试图改变所有制形式14.毛泽东传中写道:“在这场危机过后,(苏联)很快就迁怒于中国,赫鲁晓夫在苏联最高苏维埃会议上发表讲话,指责中国在中印边境冲突和加勒比海危机中的原则立场。这个讲话,成了苏联对中共发起新一轮围攻的信号。”这场危机是指A.越南战争 B.柏林危机 C.朝鲜战争 D.古巴导弹危机 15.基辛格的均势理论即在美苏两极对抗的国际环境下如何运用国家外交手段,建立政治联盟,对抗苏联一极的压力;在美国处于劣势的情况下联合各种力量遏制苏联的强势状态,从而达到两极力量的相对的平衡。这一理论的影响是A.直接

3、推动了苏联的解体 B.美国逐步放弃其霸权政策C.美国逐步调整其亚洲政策 D.多极化政治格局正式形成16“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的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越得人心。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 “那些稀奇古怪的口号”指的是( ) A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B推翻沙皇的专制统治C继续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D组成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17如果把发生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的“东欧剧变”比喻为“多米诺骨牌效应”,那么第一块“骨牌”就是() A.波兰 B.南斯拉夫 C.民主德国 D.罗马尼亚

4、18. 1988年元旦,日本产经新闻载文指出:“世界将由某一个国家取代美国而负起牵引世界经济的责任。日本有责任应该主动地为世界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而发挥最大的力量。”对上述言论理解最准确的是()A.日本意欲取代美国,领导和推动世界经济发展B.日本开始谋求经济大国基础上的政治大国地位C.日本力求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 D.主张由日美两国分担领导世界经济和政治的重任 19. 美国驻苏代办乔治凯南说:苏联“狂热地坚信,它同美国之间不可能有永久的妥协。”苏联驻美大使诺维科夫说:“美国正在积极扩充军备,准备针对苏联的战争。”上述材料说明( ) A.意识形态的对立导致军事上的冲突 B.意识形态的

5、对立导致国家关系的紧张C.意识形态的对立压倒其他国际关系 D.美苏对峙,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20“不是直接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而是要在许多经济领域退向国家资本主义要保证经济转到社会主义的基础之上,就必须这样做。”“必须这样做”是指,实施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农业集体化政策C新经济政策 D“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21 2011年9月13日浙江日报撰文指出:目前最有可能出现的局面,除了美元之外,一种或几种其他主要国际货币将会崛起,欧元和人民币是主要的候选对象。这反映的实质是A科学技术多极化 B思想文化多元化C政治格局多极化 D经济格局多极化22 1987年欧洲一体化文件正式生效后,美国明确表示这“对美

6、国构成了威胁”,认为这将是“拒美国商品于国门之外的欧洲堡垒”。美国商务部副部长莫尔说:“如果欧洲共同体的计划成为保护主义的产物,美国最大的海外市场将危在旦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欧洲联合损害了美国的利益 B欧洲开始摆脱美国控制C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裂 D美国将失去海外市场二、非选择题(160分)37(32分)创新是一种文化品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新社东京(2009年)12月11日电:“日本十一日在京都著名古刹清水寺公布惯例的今年的汉字评选结果,新字当选”。20世纪的世界进程中出现了许多冠以“新”概念的历史元素,如俄国的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世纪后期的一

7、次改革使中国迈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试简要概括上述三个历史元素的“新”之所在。(9分)材料二 1945年7月,领导英国人民取得反法西斯斗争胜利的丘吉尔在大选中败给了工党领袖艾德礼,丘吉尔觉得自己永远不能原谅英国的选民。艾德礼所以成功是因为其承诺迎合了选民。仔细观察下图。(2)丘吉尔的主要贡献有哪些?(5分)据材料二分析,工党领袖艾德礼在竞选中战胜声名显赫的丘吉尔说明了什么?(6分)材料三 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美国革命的首创性在于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学说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得到了较好的贯彻。 世界文明史(3

8、)美国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有何创新?(6分)英国的“全新的政体”,有何特点?(6分)3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三1955年法、德、意、荷、比、卢六国外长会议达成共识:“不把经济潜力综合在一起,政治上的任何努力都必然是徒劳无益的。”为此,六国在会议结束时决定共同和平利用原子能。1957年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成立。材料四 世界能源消费构成比例图(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国际背景,分析西欧洲六国成立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的主要目的。(8分)(5)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中后期世界能源消费结构发生变化的原因。历史参考答案121314151617181920212223DCDCAABB

9、CDAB二、非选择题(共52分)37(32分)31.答案:(1)新经济政策:在国家控制经济命脉的前提下,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利用市场手段发展经济。罗斯福新政:加强国家干预经济,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中国:改革开放,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由封闭向开放转变。(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也可) (2) 丘吉尔:领导英国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2分)与罗斯福发表大西洋宪章。(3分)说明:国家政策要根据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制定政策要关注民众的迫切要求;个人的地位不能依靠昔日的辉煌等等。(6分,答出其中两点、言之有理即可)(3)美国:民主共和制政体,联邦政府内部三权分立,相互制约与平衡。(6分)英国议会至上,君主统而不治成为虚君。(6分)39、(4)背景: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2分)目的:促进经济发展,化解各国矛盾,提高政治地位。(6分)(5)原因:第三次科技革命使新核源、太阳能等新能源技术发展,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也加快了新能源的开发使用。(4分)影响:西亚产油国利用石油发展本国经济,建立起以石油化工为主导的工业体系,产油国日益富裕。1973年中东产油国大幅度提高油价,引发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最严重的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进入“滞胀”阶段。(8分)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