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版指南看胰岛素起始治疗的选择诺和灵30R和诺和锐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5289193 上传时间:2020-09-18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2.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新版指南看胰岛素起始治疗的选择诺和灵30R和诺和锐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从新版指南看胰岛素起始治疗的选择诺和灵30R和诺和锐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从新版指南看胰岛素起始治疗的选择诺和灵30R和诺和锐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从新版指南看胰岛素起始治疗的选择诺和灵30R和诺和锐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从新版指南看胰岛素起始治疗的选择诺和灵30R和诺和锐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新版指南看胰岛素起始治疗的选择诺和灵30R和诺和锐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新版指南看胰岛素起始治疗的选择诺和灵30R和诺和锐课件(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新版指南看胰岛素起始治疗的选择预混胰岛素的临床应用优势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许岭翎,主要内容,新版指南修改要点简介 胰岛素起始治疗的选择 预混胰岛素起始治疗方案及病例分享,新版指南修改要点简介,糖尿病的患病率更新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延用1999年WHO标准 糖尿病的控制目标新变化 治疗有更新 - 中国上市的新型降糖药物进入治疗流程图 - 胰岛素起始治疗的选择 - 胰岛素强化治疗的选择 - 新药的应用 - 手术治疗糖尿病 - 抗血小板治疗 - 特殊人群的血糖控制,新版指南修改要点简介,患病率更新 诊断标准 控制目标 治疗,30年回首,糖尿病发展迅速,1980年 30万全人群 兰州标准,0.67%,

2、1994年 21万 2564岁 WHO1985,2.28%,2002年 10万 18岁 WHO1999,城市4.5% 农村1.8 %,糖尿病患病率,2007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07-08年 4.6万18岁 WHO1999,接近10%,最新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可能已成为糖尿病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Yang WY, et al. NEJM 2010;362:1090-101,糖尿病患病率,糖尿病前期患病率,据此推算,我国9,240万成年人有糖尿病;糖尿病前期人群1.47亿,新指南总结中国糖尿病流行特点,新版指南修改要点简介,患病率 诊断标准延用1999年WHO标准 控制目标 治疗 特殊人群

3、的血糖控制,中国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仍采用WHO(1999年)标准,新版指南修改要点简介,患病率 诊断标准 控制目标新变化 治疗 特殊人群的血糖控制,中国2型糖尿病的控制目标,糖尿病血糖控制目标更改的原因,糖尿病危害严重 强化治疗可以减轻危害 不同的循证研究强化的标准和结果不同 探索强化治疗的切点,糖尿病并发症是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1 Fong DS, et al. Diabetes Care 2003; 26 (Suppl. 1):S99S102. 2Molitch ME, et al. Diabetes Care 2003; 26 (Suppl. 1):S94S98. 3 Kannel WB,

4、 et al. Am Heart J 1990; 120:672676. 4Gray RP 26 (Suppl. 1):S78S79.,糖尿病的并发症医疗费用耗费巨大,在医院治疗的病友中约每2名糖尿病患者中就有1名伴有并发症! 有并发症患者每年住院次数是无并发症患者的2.74倍! 有并发症患者每年医疗费用上万元,是无并发症的10倍!,陈兴宝等,中国糖尿病杂志2003年第11卷第4期 P238-41,糖尿病血糖控制目标更改的原因,糖尿病危害严重 强化治疗可以减轻危害 不同的循证研究强化的标准和结果不同 探索强化治疗的切点,循证医学证据:强化治疗降低微血管并发症风险,糖尿病血糖控制目标更改的原因,

5、糖尿病危害严重 强化治疗可以减轻危害 不同的循证研究强化的标准和结果不同 探索强化治疗的切点,ADVANCE研究:HbA1c降至6.5%对血管并发症的影响,主要微血管事件:显著降低,主要大血管事件:无显著差异,ADVANCE Collaborative Group. N Engl J Med. 2008;358(24):2560-72,ACCORD 和 VADT研究结果,The Action to Control Cardiovascular Risk in Diabetes Study Group. N Engl J Med2008; 358: 2545-59 VADT研究,adapted

6、from ADA 2008,糖尿病血糖控制目标更改的原因,糖尿病危害严重 强化治疗可以减轻危害 不同的循证研究强化的标准和结果不同 探索强化治疗的切点,HbA1c从10%降低到9%对减低发生并发症风险的影响要大于从7%降低到6%,国际上HbA1c的控制目标,新指南中糖尿病血糖控制标准的变化,HbA1c的控制标准定为7%, 其主要理由是: 1. 与IDF新指南保持一致 2. 多个大型循证医学研究(如UKPDS,DCCT,Kumamoto 等)证明HbA1c降至7%,糖尿病的微血管并发症就明显降低,HbA1c进一步降低可能对微血管病变有益处,但低血糖甚至死亡的风险增加。 3. VADT,ADVAN

7、CE,ACCORD在强化血糖控制组死亡的风险上存在着明显的异质性,从死亡的风险考虑取较安全范围 同时考虑到糖尿病治疗需要个体化,指南中特别强调了在糖尿病的早期阶段,胰岛功能相对较好,无严重并发症,使用无明显导致低血糖药物,以及血糖容易控制的糖尿病患者应尽可能把血糖降低到正常,如HbA1c6%。,主要内容,患病率 诊断标准 控制目标 治疗有更新,新型降糖药物在中国上市,GLP-1 受体激动剂 DPP-VI抑制剂 长效胰岛素类似物,降糖药物的选择和治疗流程图,国内已经上市的各类降糖药物都列入指南 药物安全性和费用仍然是选择治疗时的关键因素。对上市时间长,经过大型临床试验和其他循证医学证明有良好安全

8、性,疗效好的药物放在优先的位置上 TZDs类药物,近年来观察到了有明确的副作用,如水肿,诱发或加重心力衰竭,骨折等。罗格列酮被严格限制使用 对于新上市的药物需要时间进行安全性的观察,以保证糖尿病患者的最大利益,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或DPP-IV抑制剂,或,生活方式干预,如血糖控制不达标(HbA1c 7.0 %),则进入下一步治疗,或,主要内容,新版指南修改要点简介 胰岛素起始治疗的选择 预混胰岛素起始治疗方案及病例分享,代谢活性,血糖,10,5,0,5,10,15,20,25,30,10,5,0,5,10,15,20,25,30,餐后血糖,空腹血糖,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水平,细胞功能,Stolar

9、MW.et al. J Manag Care Pharm. 2008;14(5)(suppl S-b):S2-S19,2型糖尿病是一种进展性疾病外源胰岛素的补充和替代是一个必然的过程,2型糖尿病患者的细胞功能会进行性下降 外源胰岛素的补充和替代是疾病的自然需要,0,20,40,60,80,100,9,8,7,6,5,4,3,2,1,0,1,2,3,4,5,6,年,胰岛功能 (%),确诊糖尿病,50%,25%,糖尿病确诊之前 10-15年,UKPDS研究结果,研究证明,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需要使用胰岛素的患者逐渐增加,从 UKPDS开始的年数(接受氯磺丙脲治疗的患者),UKPDS提示:在确诊6年

10、后,大约50以上口服磺脲类药物治疗的患者需要联合胰岛素才能够使得空腹血糖控制到6.0 mmol/L,Wright A et al. Diabetes Care 2002; 25:330336. Lusignan S et al. BMC Family Practice 2005; 6:13.,面对大量的T2DM患者,中国医生需要有针对性的胰岛素治疗方案,针对不同发病机制需采取的策略? 如何更有效地改善胰岛素分泌? 如何兼顾餐后和空腹血糖? 如何快速、持久控制血糖达标?,需要解决,胰岛素的起始治疗,中国糖代谢异常以餐后高血糖为主,单纯空腹高血糖,餐后高血糖合 并空腹高血糖,单纯餐后高血糖,J W

11、P.Diabetologia,2007 Feb;50(2):286.,2002年2004年间随访2666例年龄在2094岁的上海市居民,针对中国人的特点,采用中国的治疗模式,主要改善B细胞分泌功能缺陷,HbA1c,改善胰岛素 分泌缺陷,B细胞,PPG,重视降低餐后血糖,预混胰岛素更适合中国人 有条件的患者可以选择预混胰岛素类似物,主要内容,新版指南修改要点简介 胰岛素起始治疗的选择 预混胰岛素起始治疗方案及病例分享,预混胰岛素的治疗方案,4:00,25,50,75,16:00,20:00,24:00,4:00,早餐,午餐,晚餐,胰岛素水平 U/ml,8:00,12:00,8:00,时间,一种胰

12、岛素可同时提供基础和餐时胰岛素,全面控制血糖,减少注射次数,平衡疗效与方便性。,预混胰岛素治疗方案,诺和灵 诺和灵30R每日两次注射 诺和灵50R每日两次注射,诺和灵30R/50R(每日两次)注射,胰岛素浓度曲线,上午,下午,傍晚,睡时,早餐,宵夜,午餐,晚餐,诺和灵30R/50R(每日两次)起始剂量及剂量调整,起始剂量:0.4-0.6单位/公斤体重/天,2007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潘长玉主译 Joslin糖尿病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5.P686,空腹血糖较高者宜选用30R 空腹血糖较好而餐后血糖升幅较大者宜选用50R 调整胰岛素的依据:空腹、早餐后2小时血糖,晚餐前、晚餐后

13、2小时或睡前血糖,30R or 50R ?,病例分享 口服降糖药失效患者预混胰岛素起始治疗,使用2-3种口服药血糖控制欠佳的患者预混胰岛素起始治疗,患者女性, 67岁 诊断2型糖尿病12年 曾用达美康、二甲双胍、拜唐平治疗 初期血糖控制可,但近半年来控制不理想 近半年 FBG:11-17mmol/L PBG:13-15mmol/L HbA1c: 11.2%(入院时),体格检查:BP: 140/80mmHg BMI: 23.4 kg/m2 ECG 正常 24h尿白蛋白,肝肾功能、血脂正常 颈动脉、下肢动脉B超:正常 OGTT,空腹,餐后1h,餐后2h,C肽pmol/l,331,769,605,血

14、糖mmol/l,11.1,20.6,23.4,空腹C肽正常值:265-1324 pmol/l,入院后相关检查,病例特点,病史长 多种口服药治疗后血糖控制仍然不理想 空腹和餐后血糖均处于较高水平 OGTT示B细胞功能减退,问题:下一步治疗方案?,下一步治疗方案,停用口服降糖药物 起始预混胰岛素诺和灵30R,应用诺和灵30R后的剂量调整及血糖监测 第1天-第7天,应用诺和灵 30R后血糖监测第8天-第15天,6个月后随访,HbA1c 7% 继续维持原治疗方案,点评,该患者三种口服药治疗HbA1c仍然很高,应尽早开始胰岛素治疗 - HbA1c较高,胰岛素释放-C肽释放水平较低,说明B细胞功能较差 -

15、 考虑选择一天二次预混或基础-餐时胰岛素治疗 诺和灵30R一天两次注射,通过血糖监测、剂量调整,可以更好地控制血糖,同时也便于患者接受,是口服降糖药失效、血糖水平较高患者胰岛素起始治疗的一个可选择方案,人胰岛素,动物胰岛素,胰岛素类似物,胰岛素发展史上的两次革命,预混胰岛素类似物诺和锐30 更好控制餐后血糖,低血糖发生率更低,速效部分回落更快 与中效部分叠加更少低血糖发生率更低,McSorley PT et al. Clin Ther. 2002;24(4):530-9,峰值更高 更好控制餐后血糖,起效更快 紧邻餐时注射,诺和锐 30(每日两次)起始剂量,未使用过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包括口服药治疗不达标的患者和新诊断糖尿病患者) - 开始使用诺和锐 30治疗,以早、晚餐前各注射6单位起步,并根据餐前血糖水平逐步调整剂量,Raskin,et al. Diabetes Care.2005;28:260-65,诺和锐 30(每日两次)剂量调整,Yang wenying et al.Diabetes Care 2008;31:852-856,口服药控制不佳的患者初始胰岛素治疗 诺和锐 30每日2次,患者基本信息,性别:女 年龄:53岁 主诉:多尿,多饮,多食8个月,血糖控制不佳1 个月,现病史,糖尿病病程8个月 目前主要症状:口渴,空腹及餐后血糖控制不佳 既往及目前治疗情况: 2010年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